加拿大最美好的4样东西,无数中国人想带却带不回来!

来自:宝琴山民 0 0 2017-09-28


想移民去加拿大生活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很多生活在国内的人也会经常委托已经奔赴加拿大的亲朋好友给自己带带东西,比如加拿大鹅的衣服、加国本地出产的奶粉等等。可真正在加拿大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想带来的东西确实不仅仅是这些。很多大家想带的东西,可能国内的朋友一时想象不到!


良好的自然环境


我们小时候,学校里面的老师总是教育我们,咱们的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地大物博,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可等到我们养孩子的时候却发现,孩子们连顺畅的呼吸都那么豪华。

 

眼下这几天,北方的雾霾再度被提起。生活在北京的环保专家说今年由于大气湿度比往年同期大一些,所以雾霾来得比以往更早。有关部门倒也是早早行动起来了,环保部大气环境管理司的领导表示,今年首要次设定了秋冬季污染下降比例,以往都是没怎么下降,这次设双下降15%。PM2.5浓度下降15%,重污染天数下降15%。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当然,目标归目标,实际归实际。我们记忆中,每年制定的治理空气污染目标都很给力,最终的结果却还是让止咳糖浆和口罩的生产厂商早早地发展成为了上市公司。哎,此时似乎很能理解国内女权原教旨主义者们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男人的承诺啊,一向靠不住。

 

关于加拿大的空气,要是说“一下飞机就有一种甜甜的味道”那肯定是使用了夸张和通感的修辞手法。不过我们从寰球卫生组织去年公布的一张全球PM2.5污染分布图就能看出端倪——不好意思,中国和加拿大正好在空气质量刻度表的两端: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名山大川哪个国家都有,日常呼吸的洁净空气却那么难得。


依法办事的国家


说起依法办事这个事情,其实很多中国过来的移民都是受益者。很多中国移民申请者申请的明明是加拿大各个省的省提名移民项目,按照每个省自己设定的移民方案,之所以愿意接收这类申请人过来定居,都是希望申请人可以长期生活、工作在本省,促进本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可很多中国移民成功入籍之后也都还是奔向了多伦多、温哥华等大城市。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按照我们中国人思维,对待这种不守诚信的外国人就应该“严加惩治”。可在加拿大,各个省政府对此只能无可奈何。原因很简单,移民申请者正式入籍之后就成为了标准的加拿大公民。


每一个加拿大公民都有宪法赋予的自由迁徙定居的权利,如果省政府敢干涉某个人迁徙的情况,那么对不起,加拿大任何一家法院都能把省政府或者相关领导干部干死。

 

至于我们这边……嗯,你也知道一些大城市要控制所谓的“低端人口”。你们那些被定义为“低端”的人,就没事别往大城市跑了,跑去了你奋斗终生也混不到一个户口,你孩子也不可能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去学校读书。


一个中国人跑去加拿大生孩子,孩子可以自然被认定为加拿大人取得加拿大公民身份,可要是跑去北京生孩子的话,孩子可不一定能上北京户口哦。


完善的居民福利保障


国内有一款APP叫轻松筹,它们自己的口号就是“陷入疾病困境时,通过朋友圈筹款获得帮助”。根据他们自己公布的数据,光是今天一整天的时间这个平台上面就累计成功完成了1400多万人民币的捐助。


惊人的筹款数字代表了我们中国人一贯乐善好施的精神,也说明了这片土地上很多人因为钱而丧失获得医疗救治的机会。想想也是,人家生产止咳糖浆、口罩的厂商已经可以顿顿大鱼大肉了,凭什么其他医药厂商派出来游走于不同科室的业务员、医院挂号窗口徘徊的号贩子们不能喝上国产的二锅头?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用现在的话说,我们正在发展的是规模巨大的“大健康”产业。既然是产业,必然有盈利,盈利从哪里来?不要问我,反正我知道很多事不能讲太细。我能讲的是,大病救治的筹款平台在加拿大恐怕很难发展起来。


这不是因为加拿大人身体比我们好,不会生病,而是因为那边早已将医疗作为一项福利提供给大家了。去医院看一次病,准备一下停车费就差不多了。

 

虽然很多人吐槽加拿大看病效率比国内低一些,但起码我们知道那边看病不需要依靠自己出面筹款,不会让一家人因为支付不起医疗费而破产。除了看病之外,加拿大基本居民福利还有这些,我就是列举一下让大家看看:

 

社会福利金 Social Welfare

失业金 Employment Insurance

养老金OAS

退休金计划 Pension Plan

牛奶金 Child Tax Benefit

托儿补助金 Child Care Subsidy

……


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


加拿大政府一向追求建立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度,什么叫多元文化?你有你的文化,我有的特点,我们互不干涉和平共存。如果互相歧视,对不起,自然相关法律可以维护你的权益。


之前加拿大就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情,华裔女孩进便利店买东西,结果因为支付方式起了纠纷,纠纷中韩裔店主一时气愤,骂了一句“Fxxking Chinese”。这事放在中国,其实也就是几个片警出面调节一下就行了,反正没有实质性伤害,立案、起诉都困难。

 

可是人家这位多伦多的华裔女孩却认为这是对自己种族的歧视,你店主骂人可以理解、歧视就不能宽恕。于是一纸诉状递进了安省人权仲裁庭(Human Rights Tribunal),女孩没有录音、录像证据,也没有人证,却还是打赢了官司,店主需要赔偿600加元给女孩。

 

法庭对待这种涉及歧视事件的评判标准很简单,受到歧视一方是弱势群体,需要被告证明自己没有歧视对方才行。证明不了,那么很可能就真的有歧视行为,那么就应该受到惩罚。


平等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现实就是你在加拿大农场里面摘番茄、当水管工也不会有人歧视你,认为你是“低端人士”。你一样可能在社区的钓鱼协会里面和银行CEO、知名律师成为好朋友。

 

结尾:网友说要正能量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国内互联网上流传着一种经典说法——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所以作为文章结尾,为了突出正能量。我个人想义正言辞的向大家表态:我并不觉得生活在国内就一定不好。

 

到底,我们都是品尝过苏丹红鸭蛋、喝过三聚氰胺奶粉、吃过镉大米、明白大葱可以毒死山羊,能够让满满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在血液中流淌的人。我们已经什么都见识过、尝试过,什么都不怕了。我知道,定居到加拿大的人肯定带不回来这四样最宝贵的东西,也就无所谓了。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