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随着低龄留学热兴起,越来越多的小留学生走出国门。调查数据显示,2012至2016年,意向出国读本科、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中国学生占比增加了13%,增至36%。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显示,2014年,中国出国留学生总数已达到45.98万人。从1978年到2014年,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累计已达351.84万人次。报告指出,低龄留学逐渐成为全球性现象,中国的留学低龄化更为明显。中国是全球低龄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国。在美国的低龄留学生来源国中,中国排在首位(32.3%)。在英国的低龄留学生来源国中,中国排在第二位(15%)。
为啥要漂洋过海去读书?
1、国外开放力度加大
近些年,不论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还是欧洲,都在加大招收海外留学生力度。因为有些国家本身生源不足,高中办学也有难度,因此加大了开放程度,给越来越多的家庭提供了机会。
2、家长经济实力强大
有调查显示,75%以上资产流动资金在130万元到150万元的家庭都有把孩子送出国留学的打算。
3、方便申学
近些年国内高中生申请美国重点大学的难度加大,也是留学越来越低龄化的原因之一。
小小留学生的优势在哪里?
10岁的杨怡(化名)来到美国洛杉矶读小学四年级。在送她出国留学之前,她的妈妈樊女士多次咨询美国当地的老师“什么时候送孩子出国留学比较合适”,不少答案是:“越早越好,因为这样孩子对新环境的融入才会自然且轻松。”事实也印证了这些回答,樊女士观察到,虽然女儿的口语不算太好,但与本地同学在一起很快就能开口交流,开学首要日之内就交到了新朋友。
1、更容易适应
这个年龄的孩子对来自不同背景和国籍的学生持自然开放的态度,在面对中学的学习压力之前能更好地习惯新的国家和文化。
2、较快学会新语言
这个时间段正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很快就会通晓日常用语,有助于他们与其他学生或成人的沟通。
3、方便照顾
这种教育方式比经常转校更能给子女一种稳定和连贯的感觉。在海外工作的父母如果无法在学期以外的时间照顾子女,学校通常会协助做其他安排。
4、课外活动选择多
大部分的小学会为孩子们提供如音乐、戏剧、辩论和体育等活动,让孩子提早发现自己的长短处。
5、培养领导能力
很多寄宿小学的国际生都有机会代表学校参加活动,这对在中国就读的庞大学生数量来说机会大得多。
低龄留学的弊端有哪些?
1、对于绝大部分家庭来说,低龄留学也意味较大的经济压力。
2、现在很多家长对教育投资存有功利心。因为“大投入”,就希望一定要得到“高回报”,这样的心态极易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伤害。
3、小留学生独自在异国求学,缺少监护人照顾以及学校的有效管理,旷课、逃学、深夜不归,令寄宿家庭的父母不知如何是好,亲生父母鞭长莫及。
4、生活能力不足、身体素质不够强、三观尚未确立、过早和家人分离。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何让“小别离”更加科学?
1、低龄留学是家长对孩子教育平台的一种选择,但是不能陷入因为一场失败的考试就留学或者“押宝式”的误区。
2、家长应提前做好准备,对自己孩子有个正确的评估,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学校,而不是最有名的学校 。
3、国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身心尚不成熟,在把孩子送出国之前,要对孩子的各种能力进行培养,比如独立生活的能力,对待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等等。
4、孩子本身也要积极锻炼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异国学习和生活。
“小留学生”出国期间安全提示
1、注意出行安全
尽量减少单独的夜间出行,避开一些偏僻的或者容易发生偷抢的街道。
2、熟记紧急联系电话
了解我国驻外大使馆或者领事馆的地址和联系电话;了解校内的应急报警机关、急救或者医务室的地址和联系电话。
3、钱财不可外露
千万不要有攀比虚荣或是炫富的心理,即便是已经熟悉的人也不要过多透露经济方面的信息。
4、人际交往有礼有节
以谦虚有礼、低调的态度待人接物,学会不闹事。
孩子年龄小,很多家长会选择陪读,收关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些国家的陪读政策!
美国
父母可以申请探亲签证,赴美探望孩子,每次停留时间最长为半年,在一年内可多次往返。
加拿大
子女在加拿大留学,父母可申请10年多次往返加拿大签证,每次停留最长时间为半年,有效期内无需重新再申请签证。
澳大利亚
18岁以下的需伴读的国外学生,可带着一名亲戚作为其监护人前来澳大利亚伴读。
英国
父母可以申请探亲签证,赴英探望孩子,每次停留时间最长为半年,在签证有效期间可以多次往返,签证有效期根据孩子签证有效期决定。
新加坡
允许17周岁以下学生的女性直系亲属(包括母亲、奶奶、外婆)均可陪读。
新西兰
10周岁以下孩子一定需要陪读,10~18岁可以选择陪读,陪读人必须是孩子的直系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