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准备通过留学方式实现技术移民的同学来说,不论是为了拿身份抑或为了在新西兰立足,都需要一份与专业相符的工作,选择专业就是我们踏上留学之旅的首要步。
技术移民新政后我们该如何选择专业,我再啰嗦一篇,希望大家能珍惜我的这份苦口婆心,为自己的未来作出理想的选择。
我曾经说过,不论在中国抑或新西兰,我对一份工作或者一份事业的定位都从未改变——就是抛开一切的功利想法,将自己喜爱的事情做好,取悦自己的本心,才是成功之道,金钱会有的,成就会有的,赞誉也会有的,这些都是取悦自我之后的附加值罢了。
因此,为了金钱或是PR去读一门让自己厌恶的专业,那是我坚决不能接受的。
更何况这真的需要我往后去从事呢,是的,移民局规定必须找到与专业相符的工作才能申请PR,这是技术移民的重要条件。
我大概在半年前说过这番话,新西兰移民局即于最近推出的技术移民新政中用实际行动加以响应。
此次政策更新最重大调整无非是以薪资水平鉴定是否属于技能工作的范畴,具体如下:
目前正在新西兰技能就业的人,和仅持有一份job offer的人,将会得到一样的分数。
对于鉴定是不是技能工作,薪资水平将是一个重要标准;
对于属于澳新职业标准ANZSCO1~3级的申请人来说,只有年薪超过48,859纽币,或者时薪达到23.49纽币,才能算是技能工作;
不在ANZSCO 1~3职业列表中的工作,如果年薪超过73,299纽币,或者时薪35.24纽币,有可能被认定为技能工作;
对于那些年薪超过97,718纽币,或者时薪46.98的申请人,他们能够获得额外的加分;
这些薪资水平,每年都将根据新西兰的收入数据进行更新。
为什么说这是新西兰移民局对我半年前给大家选择专业建议的和应呢?
新政中以薪资水平鉴定是否属于技能工作的范畴,实际上移民局是要将一些低技能低收入的人排除在技能人才之外。
就月野兔本人而言,在登陆新西兰的这两年间,遇见不知多少为了移民跑去修一门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的留学生,我相信大家身边也总有那么一个两个为了移民跑去读厨师、学幼教的朋友。
他们以往的路径通常是选择一门热门移民专业,毕业后迅速找到一份相关工作,申请PR,半年到一年后PR到手,随即辞职,或改行,或做点小生意。
这是新西兰移民局希望看到的局面吗?这些移民是新西兰所需要的移民吗?显然不是。
实际上,这是一个自以为聪明而三输的选择。
首先,这对紧缺人才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至少是非常不健康,任何一个行业需要持续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投入,这种投入除了资本的投入,还有从业者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以沉淀下来一些行业经验和标准;
另外,行业的不健康必然又会影响新西兰的经济发展;
收关,这个急于求成的留学生将成为第三方输家。
大家都在抱怨移民政策变化快对吗?
这其实是对三观的考验,是为了指向大家走上正途。
从这个角度来看,移民局不就是给大家指明方向的金手指吗?
事实证明,新政推出,最受影响的恰恰就是这些以往被留学生们趋之若鹜的所谓移民热门专业。
首当其冲的就是厨师,炮制美食固然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然而若并非你所爱,这个过程又是相当痛苦的。
一名新晋厨师毕业生要达到符合新政规定的移民薪资水平那只能是做到大厨的级别,显然,没有几年的累积是很难做到的,更重要的是你对厨师职业还必须是真爱,甚至需要一点点天赋。
有了薪资水平的规限,这些进入行业的人至少是得到雇主认可的,因为在人力市场上,能力和薪资总是成正比的。
挑选一门自己擅长或喜爱的专业,进入这个自己感兴趣的行业,通过了两三年的努力,素位而行,力争上游,达到一定薪资待遇水平,移民无非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总的来说,移民这件事还是善败由己的,那些钻政策空子自以为聪明的选择,会越来越没有市场。
新西兰真的不需要移民了吗?移民局真的在为难新移民吗?
它只是希望来的人都能安居、乐业罢了,这不正与我们的初衷相契合吗?
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不能对各行各业的薪资水平一刀切,到底每一个行业的情况不尽相同,对于这个观点我当然是非常赞同的,希望移民局未来会根据各行业的实际状况去作出政策的细化和完善。
不过未来技术移民的大趋势必然是需要你在这个行业里兢兢业业、乐事劝功了。
这才对得起“技术移民”的定义,不是吗?
如何去选择一门自己愿意从事并能实现技术移民的专业呢?
这于新西兰的同学来说真不是一个问题,在新西兰的中小学均设有社会实践课,生动活泼的课程让孩子参与到各行各业的实践中。
通过一系列的贴地气社会实践,孩子不仅了解社会上都有哪些行业,还能亲身实地体验,使其对各行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帮助他们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作出对未来专业或职业的选择。
选择自己的职业和未来,恰恰是这么理所当然的事情,于中国孩子就真的成为一大难题,中国人大抵是从众的,或是奉父母之命,或是迎合大众对成功的定义,自小不善选择的中国孩子甚至说不出自己喜欢些什么?
对于从众的选择,一开始或许是试试看,或许是迎合,然而随年岁渐长,惊觉已身不由己、进退两难。
就挑选专业这件事,月野兔再次给你一些实际的建议吧:
如果你是在校学生或应届毕业生,我建议你结合自己之前就读的专业进行选择;
如果你是在职场上打滚多年的大龄留学生,我建议你结合自己之前从事的职业进行选择。
这种专业或职业的延续性将让你的留学及技术移民之路更加顺利。
然而,我也遇到不少籍留学机会重新选择未来职业的成功案例,比如商科等专业,对学生的背景并无要求。
只要学校认可你的选择,移民局在通过你的个人履历和学习计划了解你之后,是会批准你的学签的,只要你向学校和移民局证明你确实对这门专业拥有足够的兴趣及学习能力即可。
如何知道我所选的专业是否适应新西兰的市场呢?
若是以前,你可以通过在新西兰移民官网查阅紧缺职业清单找到答案,清单里面确实就是市场上紧缺人才的职业,同时,这些职业在申请移民时将获得额外加分。
但是此次的新政里取消了紧缺职业学历的额外加分,这部分的调整我同样是认可的,因为其实紧缺职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新审议,而很多以往盯着紧缺职业而选择专业的留学生经常会读到中途突然发现专业被移出紧缺清单。
此项调整,将有利于促使留学生更加理性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更合适的专业,而不是一味的迎合新西兰的紧缺职位。
那么,了解新西兰职业构成的很好方式也许就是通过上面提到的澳新职业标准ANZSCO。
ANZSCO几乎涵盖了市场上的全部工种,并将所有的职业都进行了标准化定义,包括工作的技术等级,需要什么学历,是否需要注册,工作职责等等。
ANZSCO根据工作的技术含量差异将不同职位分成了5个等级,技能等级较高为1级(ANZSCO Skills Level 1),较低为5级(ANZSCO Skills Level 5)。
在旧政策中,只有ANZSCO1~3才被认为是技术性职业,可以申请技术移民,而ANZSCO4~5则不被认为是技术性职业,无法申请技术移民。
新政后,移民局将以薪资收入为主要标准来确定是否为技术性职业,只要达到时薪35.24的水平,无论在ANZSCO中是什么等级的职业,都可能会被认为是技能工作。
若想了解这门专业在人力市场上是否占有优势,上Seek和Trademe这类求职网站是较为接地气的做法。
看看某个职业的招聘信息数量及频率;
看看某个职业的招聘条件和要求;
看看某个职业的薪资状况;
看看用人企业的规模;
看看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哪座城市……
掌握这些资讯对你选择专业应该会有不少帮助,比在群里打听这门专业那门专业是不是好就业要强多了,到底数据不会主观,更不会说谎。
另外,新西兰移民局每年都会将最近五年的移民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工签申请、PR申请、是否获得批准等全部公开,全部放在移民局网站上供大家下载。
但是这些数据是一条一条单个申请人的数据罗列,每年有多少人申请,就会有多少条数据。
面对上万条的单个数据,一般大家根本没办法看明白,然而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新西兰本地持牌移民中介都会有数据汇总,因此这个时候确实可以咨询专业人士。
收关,我们还很有必要对各行业及职业的薪资水平有所了解。
这份《新西兰新近移民热门职业薪资分析对比表,收藏及分享版》应该对大家在选择专业或职业上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
总的来说,这次对技术移民的政策调整的目标是为了提高移民的质量。
因此,政策的调整方向首先是对低技能的移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技术等级划分引入了薪资标准,简单来说只要薪资水平不够,无论此前在ANZSCO职业标准中是何等级都不被认为是技能就业。
除此之外,是给掌握熟练的技术移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比如提高了学历加分、工作经验加分、30~39岁年龄段会给予更多加分等等。
应对方法也跃然纸上,通过提高自己的资历才能满足技术移民新政的要求,一方面是努力提高学历,另一方面是积累工作经验,努力提高技能、提升薪酬。
未来,处于30~39岁的黄金年龄中青年将成为新西兰技术移民的主力,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年富力强,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对如何发挥自身优势都有自己的理解,是新西兰乐于吸纳的掌握熟练技能的新移民。
挑选专业这件事,是技术移民的首要步,听父母的?抑或听中介的?问问本心,看看数据吧,这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