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比较受欢迎的移民国家之一,新西兰移民政策可谓是座新闻富矿,常常占据本地媒体的版面。临近大选,新西兰政客将之视为笼络选票的热门议题。一方说要削减移民数量,另一方说则宣称要推动恢复父母团聚移民申请。
所有的讨论都牵动着中国移民的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 多数中国老人居住在新西兰的诉求无非是帮子女照顾下一代。
自2016年10月12日,新西兰移民局已经暂停接受新的父母团聚类别申请。这让许多已获得PR身份的中国独生子女倍感煎熬。
此前,父母团聚类别签证允许新西兰的居民可以支持他们在国外的父母移民到新西兰生活。但是,目前该政策被暂停后,处于观察期。现在还不清楚,父母团聚类别签证会在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重新推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 据RNZ报道,每年约有5500名移民的父母来到新西兰定居,其中大约一半都是中国人,印度裔约占20%。
新西兰移民局现在面临的挑战是,过去每年有4000个父母团聚类别签证的名额。但是,申请的需求很快超过新西兰能够负荷的人数。可以预想得到,未来新出台的父母团聚类别签证将提高要求,抬高申请者的门槛。这也是移民局把需求维持在可控范围的一种手段。
老人移民:起步价150万
在目前的政策下,不考虑父母团聚类别签证,中国老人移民新西兰仍有部分途径可选。其中包括:父母退休类签证、一类投资移民。但这两类途径均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支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中国老人移民新西兰仍有途径可循。
父母退休类签证
申请人满足以下要求:
成年子女在新西兰持有永久居留权或是已获得新西兰公民,并提供资助
资产或资金需等值至少100万新西兰元,并在四年内保证投资于新西兰的合规项目。
另外还需要有50万新西兰元的安家资金,并且要能够证明申请者拥有这些资金或资产(不需要转移到新西兰)
每年的年收入超过6万新西兰元(来源于退休金或是投资)高额一类投资移民(Investor 1 Category)
资金或资产等值至少是1000万新西兰元,并保证三年内投资在新西兰的合规项目。
如果父母的年龄未超过65岁,也可选择二类投资移民(Investor 2 category)。申请人需要四年内转账和投资300万新西兰元。这个移民类别需要满足语言等其它条件。
“上述的这些政策都需要申请者证明资金或资产为合法所得,并且要求转账到新西兰的资金必须通过银行系统。中国最近加强对国内资金转移到海外的管控。这让上述移民政策的要求很难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主流的中国银行已在新西兰设立分行。他们提供了一种转移和投资基金的方式,以满足移民政策要求。然而,这些QDII基金通常无法为申请人在新西兰所用。在投资周期结束后,这些资金需重新回到中国。
在前述的几类途径中,所有申请人也必须满足身体和品行要求。然而,随着申请人逐渐变老,就越难达到健康标准。
普通人的选择:
父母或(外)祖父母访问签证
在整个华人移民群体中,能够负担得起前述签证申请要求的家庭只是金字塔顶端的少数。
现在多数中国父母通过父母或(外)祖父母访问签证来到新西兰与子女团聚。但这并非是永久居民签证。这只是为新西兰公民或永久居民的父母或祖父母提供的三年多次往返的访问签证。申请人每次访问最多停留六个月,三年内总计可达18个月。
解决了身份,还需要一笔不菲的生活开支一旦确认走移民的途径,父母退休类签证和一类投资移民(Investor 1 Category)申请所需的时间都差不多。大概需要三到五个月。
拿到了身份后,中国老人需要慢慢习惯新西兰大城市的较高的生活成本。
按照Massey University的研究,参考目前退休人群的开销,一对老人家想在新西兰的大城市过着舒适的退休生活,需要花费48.6万新西兰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 随着物价飞涨,在新西兰的养老成本也在上升。
这项调查的对象为65岁以上的老人。目前,新西兰的政府养老金能够覆盖生活成本,2016年退休人群的财务状况已有所提升。不过如果想要一个舒适的退休生活,仍需要额外的一笔储蓄。
假设: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 想要过上滋润的养老生活,需在退休前额外准备一笔储蓄。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移民过来的中国老人都有资格领取新西兰政府的养老金。合法情况下,要享有新西兰的养老金必须从20岁起就以永久居民或是公民的身份在新西兰居住10年以上,并且其中有五年必须发生在50岁后。
现实情况是,许多晚年移民到新西兰的中国老人使用的是此前在国内的积蓄或是子女的资助。目前中国政府现在只允许每人每年换取50000美元的外汇。
这几乎是一条用金钱堆砌而来的团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