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往往不仅把美国想象成富裕、自由的天堂,而且把那些成功移民美国的人想象成拥有高职高薪、各项福利的生活,事实真是如此吗?针对这个问题,许多美漂过或者见证别人美漂过的网友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奔跑的小小喵
“出来的人,总是要面子的,只会给国内说在美国的好,自己真正过得如何,都是不会讲出去的,不然给人家笑话,所以国内人都觉得国外很好,都想移民。”
不似早年被“卖猪仔”的中国人飘洋过海赴美只是单纯为讨生活,1979年后由中国移民赴美的家庭与个人参杂很多经济以外的原因。
有的是为了孩子 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美国只有直系亲属可以申请其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
有的是希望父母赴美帮忙带孩子;
有的是希望父母来申请美国的老人福利以协助他们 的生活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些人的经济情况并不宽裕,他们付不起高昂的房租,于是大多数人还是居住在中国城或中国城附近的“散房”内。
赵先生在居住于旧金山的哥哥申请下,携带妻子、儿子和女儿来到旧金山。夫妇俩已是40开外的人,他们赴美的目的主要是要让儿子能在美国接受教育。
因为夫妇俩不会英文,也没有什么谋生技能,只有赵先生一人在中餐馆做杂工,一家四口“蜗居”在中国城一间100多平方英尺的简陋“散房”内。
目前居住在中国城“散房”的家庭多是来自中国农村且文化程度低,缺乏当地需要之工作技能的新移民,为了生存,他们只有“蜗居”在中国城狭小的散房空间内。
当他们的经济状况得到改善,譬如在别的地区找到较高薪水的工作,或是其子女参加工作后,首先想到和做的事情就是改善居住环境,迁出中国城;而他们留下的空缺很快又被别的移民家庭所替代。中国城除这些简陋的“散房”,还有一种名为酒店,实则是酒店管理式的简陋“散房”。由于房租相当低廉,很多从中国移民到旧金山的老人选择居住在这些简陋的酒店公寓内。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些酒店公寓并非中国城专美,旧金山其它少数族裔聚居的社区,包括越南裔聚居的田德隆区,非洲裔和墨西哥裔聚居的米慎区等也有很多类似的酒店公寓。
这些“散房”和酒店公寓别说无法和中国目前城市内的房屋比美,甚至不及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多数城镇的住房。大部分“散房”和酒店公寓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十分狭小而恶劣。
有的“散房”或酒店公寓一层楼就有二三十甚至更多的住户,狭窄的过道两旁是一间间不足100平方英尺的火柴盒般的房子。
稍大的房子可 以隔出一块空间做客厅,放上一张餐桌和两三张凳子;有些房子的双人床边只能容下一张小几和两张凳子。有些房间小到连一张凳子都放不下,一进门就上床。
张先生夫妇
张先生夫妇俩在中国退休后移民赴美,张先生在中国有房产,生活也十分惬意,却因为经济以外的原因到美国。
中国的退休金不足以支撑老两口继续过舒适自在的生活,为了省钱,他们租了一间酒店公寓的一个房间。
靠墙摆放的一张双人床已占据了房间的80%空间,床的另两边形成一个L字型通道,一边放了一张小饭桌,饭桌上放着电话,另一边则是一部电视机和堆放的杂物,经常看见出入其中的蟑螂。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些“散房”和酒店公寓内的住房没有各自独立的厨房、浴室和厕所,只能使用公用的。
各家在公用厨房内烧饭、炒菜、煲汤,然后拿回各自的家内进餐;
餐后又把餐具拿到公用厨房内洗刷;洗澡和入厕亦然。
住在这里的人们必须互相迁就、互相忍让,但矛盾和纠纷还是难以避免。
随着新移民不断涌入,中国城的“蜗居”现象只会日趋严重。这不但是华裔的痛,也是社会的痛。
旧金山是全美房租较高的城市之一,同时该市的埃利斯法案(Ellis Act)也对租户造成不便——该法案于1985年生效,允许房东驱逐房客,终止租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由于旧金山华埠房屋的租金只有其它社区的1/3,这里成为新移民的理想选择。
李明党(Lee Ming Dang,音译)一年前与丈夫带着儿子、女儿从中国移居美国。现在一家四口住在长7英尺(约合2.1336米),宽7英尺的单间里,房里只有两个凳子和一 个上下铺。
全家人只能在床上休息、吃饭与睡觉。李女士和女儿睡下床,她的丈夫和儿子睡上床。
这个小小的单间月租为300美元,即使在华埠,这都是非常低的房租。李女士说,他们一家人只能负担得起这样的费用。李女士的丈夫没有找到全职工作,现在是一名门卫,拿着微薄的薪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来美国5个月了,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1.为什么来美国?
老公读博士。我俩是属于在国内工作几年再考出来的,双方家庭都属于不富也不穷,房子车子也什么都有了,事业发展也还可以,在国内可以过得很舒服了。
当时我们俩想换别墅想换车,到处看,我突然发现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满足过后又是一阵空虚,然后继续追求。我就想,既然对物质没多大兴趣了,那就追求追求精神吧。
于是我们俩辞职留学读硕士,现在老公又读博士。来美国是因为我们俩的专业在美国是很好的。我和老公有共同的价值观这很重要,都崇尚知识,渴求知识,尊重学术。现在的人太浮躁,大部分的人已经看不进去书了。
2.美国生活很好?
我辞职后在香港英国美国生活过,每个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国内并不比美国欧洲国家差,只是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而已。
在美国,确实空气自然环境非常好,但无聊啊。国内呼吸着糟糕的空气,每天忍受着拥堵的交通,但大家同时享受着大城市生活的便利,快递的速度,外卖的方便,是别的国家目前没有的。
更不要说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我们现在是靠老公的奖学金生活,我也做点代购补贴家用,基本生活够,但还是很艰辛的,如果不是价值观相同,夫妻感情好,很难坚持下来。
3.想不想留在美国?
从学术方面考虑,美国在这个专业上还是寰球知名的。老公毕业后能找到好学校任教当然好。不过我们也没想太多,说不定回国内发展更好,各有各的好处。
他要去其他国家,比如英国找到一个教职也不是很难。我们对移民没什么兴趣,更愿意做国际人,让自己有在任何国家工作生活的能力,到时候只是自己的选择而已。
大家看完后有什么感受呢?欢迎留言补充你经历过或者听说过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