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作者:Ben White
我们同期一起申请PR的小伙伴有一个微信群。在群里,我们会分享各自的申请进度,会交流各种信息。最重要的是,申请PR要经历漫漫数月,在等待的日子里,我们一起插科打诨,抱团取暖,日子就会过得快一些!然后,我们就都变成了极其有趣的人,做了极其有趣的事儿!
1
为了彰显我们在申请PR的漫漫长路上的资历,我们喜欢用缩略字母,不喜欢用全称。
画外音:不要这样黑我们,我们是因为打全称太麻烦了,有没有?有不了解的同学,我们都耐心解释了,有没有?
所以,要理解我们的对话,你要先学习以下名词解释。如果学习完还是不明白,请向度娘求助!
名词解释
PR:Permanent Resident
JD: Job Description
CO: Case Officer
NSC: National Security Check
EOI: Expression of Interest
ITA: Invitation to Apply
AR: Application Arrived
SPC:Second Person Check
2
某日,某同学在群里直播:我在电调(电话调查)中。这是建群以来首要次有小伙伴接受电调,值得历史记一笔!
顿时,群里炸开了锅:
小A:电调中还能直播??
小B:专心电调!!
小C:都问了什么问题?
小D:电调多长时间?
为了方便大家相互了解各自的申请进度,我们都在我们的群昵称里更新自己的申请进度,比如EOI表示已经在网上提交了申请,Selected表示已经被移民局选中,ITA表示已经收到移民局的邀请,AR表示已经已经交完移民局要求的材料且移民局已经确认收到,CO表示已经分到了移民官,Approved表示已经申请成功。
然后,这位同学在接受完电调后,华丽丽地将自己的状态改成了“电调”!(电调是分到移民官后的一个调查环节,不属于申请进度中的一个状态,一般没人会写)
自此,我们群里小伙伴人手随身携带一份JD,以防移民官打电话过来调查时会措手不及,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的脑海里总会不由自主地映现这样一幅画面:某位同学正坐在马桶上看手机。此时手机铃声响起。这位同学接听手机后,赶紧从裤兜里掏出一张JD,对照着噼里啪啦地说开来。
3
每个人都是福尔摩斯!
CO在调查我们的同时,我们也把CO扒了一遍:大学念的什么专业?什么时候毕业?什么时候开始工作?办事利索还是拖拉?喜不喜欢回邮件?甚至曾经写过什么论文?
对了,浏览Linkedin别忘了设置匿名访问哈!
嘘!
4
我们群里有一位神算子!
哪位小伙伴等ITA、等AR、等CO等得焦急了,可以找她算上一卦。然后,她会问你几个问题。接着,她会告诉你:我有种感觉,你就在这两天就会分到移民官了。
过了两日,那位找神算子算卦的同学果然兴奋地告诉大家:刚打了移民局电话,我终于分到移民官啦!
这样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很多次!于是,更多的人跃跃欲试,开始摆摊算卦!
小A:我有种感觉,这周五会有人批!
小B:为什么?
小C:他都说了是感觉,哪来为什么?
小A:我感觉就是你,小C。
5
我们群里还有很多位诗人!
我们每天必登陆移民局网站刷下自己的状态有没有更新,必登陆自己的邮箱看看移民官有没有给自己发邮件,垃圾邮箱也会扒拉一遍!等的时间长了,必然开始心焦。这时候,诗人们就会诗兴大发!
移民这个破事,就是等!
当你忘了
你在办PR的时候
就快批了
所以
别盼着了
6
我们都有一个宏愿!
本月移民局出新政那天,群里小伙伴们首要时间七嘴八舌解读移民新政策,时效性和准确性完爆各大媒体。
收关,小伙伴们立下一个宏愿:大家以后合伙开家移民公司吧!
我会告诉你们我曾经搜索过移民局招聘移民官的要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