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为了孩子的将来总是肯付代价,买学区房丶上好学校是华人父母的目标。但现在哪怕用高额的价格买到学区房,也有可能上不了学,去不了好学校!是因为学校名额不足还是另有原因,是否存在歧视华裔的行为?
华裔李Thomas先生与韩裔妻Paulina女士都在纽约曼哈顿工作,2012年生下大女儿,之后又怀上儿子。为了孩子的将来,他们四处看房。2014年夫妻两选择了曼哈顿的森林小丘Forest Hills地区买房,因为该区为犹太人聚集地,亚裔占25%,治安良好。而最主要的是该区是纽约市优良小学最密集的小区之一,虽然这里的合作公寓平均每户要40-50万美元,但还是狠狠心买下来。
但是今年李先生的女儿到了该上幼儿园的时候,却没有学校可以进,离家仅3个街口的196小学不接收。更离谱的是,李先生的女儿被森林小丘地区的三所小学拒收,被分配到很远学区很差的别区去上学,李先生因此向教育总监投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李先生的太太Paulina(发言者)向教育总法瑞娜表示,196小学幼儿园学额严重不足。(图片来自纽约侨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96小学
申请学校 后补名单华裔多 歧视!?
李太太Paulina说,她知道幼儿园学位紧张,很多时候需要抽签才能读,所以为了保险起见,申请了196丶101与144三所小学,但全都没下文,最终教育局把女儿分发到秋园(Kew Garden)99小学。李太太说:她没办法接受这样的结果,花钱买学区房,收关安排到这样的学校。
不仅李太太,还有十多名华裔家长在内的共40人也都不满意学校的安排。李太太申请的196小学后补名单中有56人,而40%的后补学生都是华裔家庭的孩子,在李太太眼中,这就是“歧视”。
气不过之下,李太太联合家长们,向市教育总监投诉,要求解决森林小丘学额不足问题。
他们日前于Change.org发起请愿(网址goo.gl/lZPfwL),要求教育局采取三项措施,首要是撤销196小学学前班,直到144与303小学扩建解决森林小丘学额不足问题;第二是303小学改变入学抽签方式,变成只收学区内学生;第三是将303小学学前班撤除让位给幼儿园。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96小学的学生们在上课
幼儿园成为必读义务教育 学位不足
日前,纽约市教育局在长岛市高中举行教育政策会议,由教育总监法瑞娜(Carmen Farina)主持,聆听民众心声。法瑞娜响应,她会向28学区询问学额不足问题。
据悉,现在纽约的幼儿园学位不足,是因为2012年州长葛谟将幼儿园列为义务教育。葛谟(Andrew Cuomo)在2012年签署法案,规定纽约市五岁儿童必须上幼儿园,并获得时任市长的彭博(Michael Bloomberg)大力支持。
按法律规定,学生保证能在居住学区内就读公立小学,但由于纽约市学位不足严重,许多孩子进入候补名单,如果到秋天快开学前还是没有递补上,就由市教育局学生入学办公室(Office of Student Enrollment)分发到学区外学校。
华人家长理事长:与歧视无关!
针对此次投诉,华人家长会理事长朱宝玲指出,其实拒收与歧视无关。朱宝玲表示,过去担任25学区委员时,多次见到华人家长到学区办公室嚷嚷,声称公校歧视华人,故意不让孩子就读,实际上是学额不足。她表示,家长不要抱着找人吵架的心态,“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孩子有学校念,要懂得如何好好沟通”
市教育局有权把孩子分配到学区外公校,朱宝玲建议家长首先应该先找学区办公室,例如森林小丘家长可向28学区总监(superintendent)反映没公校可读。如果学区总监无法处理,再到学区委员会(Community District Education Council),透过委员会来向各校联系找出解决办法,收关才是找市教育局投诉。她指出,若不幸仍进不了心仪的公校,“那只好读私校了”。
华裔李先生表示,当年就为了学区买房,现在却没法上到心仪的学校。但是为了女儿的教育,他还是不愿将孩子送到别的区的小学,所以只好规划让女儿今年9月开学时读私校,“这又会多出很大一笔开销,但至少比到其他区读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