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回家,去华人超市莫名其妙的买了一条黄鱼,$11.5,买完之后直至吃进肚子后,还是深深的悔意和自责,因为我只有在柠檬和她妈妈在的时候才会买鱼,她们现在已经回国了,我居然一个人吃起了鱼~哈哈,听起来特别抠吧,至于嘛…
23/07(新西兰就是这种时间格式,而且是12小时制),正好在新西兰3个月了,还没有放弃什么都要换算成人民币的习惯,估计这个“好习惯”还得有阵子。有朋友问我,你来新西兰后能不能攒更多的钱?其实,最近汇率低的情况下,一个月攒的钱跟跟国内时候差不多,但是这边的消费比国内大得多得多,大家没忘了柠檬妈妈在上一篇中提到的$8.99的番茄,还有$16的干煸四季豆吧。
那你总归折腾来新西兰做啥呢?这个问题不知道萦绕耳边多久了,我也经常,不停的会问自己这个问题,虽然我认为自己很明确。如今一个人呆在异国他乡,语言沟通存在问题,交往很少的朋友,而且时至今日,家人朋友仍不太理解我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就更容易冒出来。即使我在出国前,心理上已经做好的相当的准备,但有时还是难挡寂寞。这种寂寞,充气娃娃是解决不了的,更何况我连娃娃都没有。晚上吃饭的时候,在手机上看到两则新闻,让我对于出国决定又略感心安。
这两则新闻都是关于孩子的,首要则是,一个在6岁时候被拐的孩子,在25年之后携妻与亲身父母团聚,哭作一团,那张照片让人心痛。无法想象,亲身父母是如何度过这25年的…前阵子,网上议论对人贩子执行死刑的看法。我不清楚真这样实行会不会根除,但是情感上,我支持,直接爆头都不过分。在国内时候,我每次带柠檬出去,都特别小心,如果是家里老人带出去玩,我都不忘叮嘱一番,告诉他们现在人心险恶,千万不要让生人抱小孩。我想,现在的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担心吧。
第二则是看到,7.23动车事故中收关生还的小依依的微博更新,说下半年就要读小学了。看着微博头像中,她抱着玩具笑的那么开心,我却差点眼泪流下来。一个孩子,没有爸妈看着长大,是该有多悲惨。4年后的今天,新闻主页居然丝毫没有提到这起事故,想起当年对待这起事故的处理,寒心。特么的,今天一个老人火化的头条,关我鸟事。
也许你会问,难道就因为这些小概率的悲剧,就要去移民,选择远离吗?当然不尽然。小概率虽然小,但是谁知道哪天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呢。去年,9月份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改变了心存侥幸的心态。那天早上,我刚到单位没多久,就接到柠檬妈妈的电话,告诉我社区医院给柠檬打错了疫苗。我的脑子一下懵了,因为之前看到过疫苗打错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基本上每次打疫苗我都亲自带过去,但是偏偏就这次出错了。我跑到医院,柠檬看到我很开心的要我抱抱,孩子,我该如何面对你,要是有个闪失的话。虽然后续经历了呕吐咳嗽等一系列反应,揪心了一个多月,还好现在看来都没事。之前,关于疫苗,如果有进口我都直接打进口,相对于国产的疫苗,我当然还是更相信进口的。但是后来有医生告诉我,其实没必要,比如肺炎疫苗,引起肺炎的细菌太多,很多时候你是防不了的。所以让你选择进口,基本都是为了创收。呵呵,也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已经扭曲了,不是吗?难道你没有感觉出来吗?
前两天,在奥克兰诊所给柠檬注册了家庭医生,把所有的之前的疫苗记录交给了他们,昨天收到短信告知,所有的记录已经翻译好登记入册了。
尽管,在这边攒不了多少钱,尽管,目前还要忍受孤独,但我,居然,还能在奥克兰感到心安及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