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教育的中西方不同理念, 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然而在不同教育方式下教育出来的孩子们, 在未来的成长路途上, 谁可以跑的更远,飞的更高, 才是硬道理。
西方教育重点在于开发和激励。
记得刚去新西兰首要年, 女儿就在奥克兰的BlockhouseBay小学读书, 儿子先在教会幼儿园学习了两年多, 5岁就进入这所小学。我发现孩子们回家没有什么作业。 我本来希望给他们辅导一下课程, 发现根本就没有课本! 带回家的就是一些在图书馆都可以看到的读书资料。
我跟校长立刻预约面谈。
当年的校长Mr. Davis 是一位英国来的老校长, 当时也是70 多岁了。 他听了我的问题, 为啥我们新西兰小学没有课本?然后笑了起来, 说: 你们中国家长太认真了, 孩子需要的教育是玩和开心, 不是成绩。我也不服, 说, 我们是移民, 孩子来国外以前也不会英文;所以需要补课。
没想到, 这位老人很有方式引导我, 从书架里面拿出一本厚厚的影集。 给我指点他年轻的时候在英国教学, 家里人的照片, 等等。他不理我的问题。
我一看问题没得到满意的回答, 就提出第二个要求: 我希望比姐姐小两岁的弟弟可以跳级, 这样我接送孩子就更方便了。 他跟我说: 你的两个孩子我都很了解。我说:我的儿子才来这个人学校不到一周啊, 你怎么知道他?他告诉我说, 学校每一个孩子他都了如指掌。 并且跟我讲了几件儿子在班级里的表现。 非常准确的描述。 我心服口服。 他告诉我为什么不建议男孩子跳级:因为在青春期, 年龄小的男孩子就会成为班级的边缘人物, 对男孩子的主导地位有影响。
我现在还一直铭记与感恩他的这番教导。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