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西方教育方式的父母看过来,真相在这里!

来自:浅野衰否 0 0 2017-03-11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因为有句古话是:三岁定八十,所以我们就知道,幼儿时期的教育有多重要。


因为我们知道很重要,因此当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就会变得特别好学——翻开各类育儿书籍、上各种父母课堂的班、很好身边再结识几位搞教育的专家,可以随时给我们咨询问题:孩子吃饭到处跑怎么办?孩子不爱讲卫生怎么办?孩子不爱分享怎么吧……各种各种我们认为棘手的问题。


我们很期待孩子早点上幼儿园,这样就由老师来教他们:学习分享,学习讲卫生,学习吃饭要乖乖坐着……有规律有系统的教育,这样让家长们都省心。
 
那么在欧洲的幼儿园里,老师又是怎么教孩子们懂得分享、讲究卫生、好好吃饭等等家长认为棘手的问题呢?
你们以为老师也有一套教育大纲吗?通过讲故事提炼中心思想?
 
那就是你们想多了!
 
与国内不同,欧洲的幼儿教育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甚至没有教科书,你不要去问老师你们打算教什么,每个幼儿园的教学目标和方案都是由幼儿园老师自己来决定,当然,每天都有不同内容。
 
那么,在欧洲幼儿园的孩子他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一个字:玩!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玩中学习各种知识、锻炼各种能力。而这个过程里,老师没有刻意地用嘴巴来教导。


教育特色


少说多做,潜移默化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

“自从娜娜去了幼儿园后,我发现她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先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收拾好,摆放在床尾,我们从来没有教过她这些,我很诧异”——娜娜妈妈说。

后来妈妈了解到,原来每天娜娜在幼儿园都会自己整理衣服、床铺、鞋袜,这些是幼儿园最常规的“工作”。
 
幼儿园的床是小小的一张小床,每次午睡前才拿出来放在地板上。所以每天午睡时,小朋友们就需要自己去搬小床,自己铺床铺、被子,换睡衣裤才能上床睡觉。午睡醒来,小朋友需要自己收好床铺、被子、把小床搬回原位。

而每次搬床铺床铺时,老师都会把它做成一个游戏,看看谁铺得很好(留意了,不是最快),小朋友在快乐开心的“比赛”中学习了整理。


每天都如此重复,难怪孩子会如此有条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
尊重隐私

朋友罗告诉我一件事,她很感慨。她说孩子在国内时午睡期间经常尿床。而每次尿床老师就会说XX你今天又尿床了哦,羞羞哦,长这么大了,以后我们要学会叫老师,不要再尿床咯。她说老师的本意是好的,是想鼓励孩子告诉老师。但方式是错的,因为老师这样说其他同学都能听见了,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

可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现在,罗就很感动了。孩子一样尿床了,可是老师没有半点“不良”反应。
 
老师幽默地对孩子小声说,这次你妈妈惨了,她得拿你的床单回去洗了。没有任何同学知道他尿床了,没有任何的抱怨,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这件事,让孩子从老师身上学习了什么叫尊重。
 
3
讲礼貌

讲礼貌需要教的吗?老师认为不需要,你对她礼貌,自然他就会对你礼貌了!

所以,每次带孩子上幼儿园,你便会感受到浓浓的热情,无论是老师、还是搞卫生的阿姨、还有厨房里的妮妮,甚至陌生的家长,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会很热情地和你与你的孩子打招呼—— J reggelt kvnok(早上好)


放学的时候,每位迎面碰见的老师、阿姨、家长都会和你说viszontltsra(再见)


孩子们帮老师布置了餐桌、打扫了树叶,一定会收获老师感谢ksznm(谢谢)


久而久之,孩子也学会了见面打招呼、放学说再见、你帮助她了,她会说谢谢。

“有一次孩子对我说谢谢,我没反应,结果孩子马上说,妈妈,你要说Szvesen(不客气)老师都是这样说的!”朋友罗开心地学着孩子语气对我说。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4
讲卫生

某次去一个朋友家 ,看到她的孩子一回家就自动换鞋子、洗手,年龄才3岁半。我当时还很赞叹,朋友说,幼儿园就是这样的。

原来每家幼儿园都有一个好习惯,就是每个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必须带多一双室内鞋、运动服。他们到了幼儿园,先在更衣处更换室内鞋,才能走进教室。目的很简单,这样就不会把室外鞋底的泥沙带进课室里,保持了课室的干净。


而当小朋友需要课外活动时,他们会把室内鞋换成室外鞋、还要换上运动服再出去玩。回来时,再把运动服换下来、室内鞋穿上才可以进课室。而每次活动完毕,老师带领着小朋友去洗手间洗手。久而久之,孩子便懂得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做可以保持干净、卫生。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进课室前先换好室内鞋



5
爱护牙齿

每个幼儿园的洗手间里,一定会整齐地摆放着小朋友们使用的牙刷和毛巾,每次午点或午睡起来(每个幼儿园不同),小朋友都会排好队到洗手间轮流刷牙。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个要求说明学校非常注重小朋友牙齿的健康,但老师没有刻意告诉孩子们爱护牙齿有多重要。因为孩子们都知道饭后要刷牙,起床要刷牙,这是一个好习惯,这样做,一定是对牙齿好。


所以朋友的女儿娜娜今年4岁,她较爱做的事情就是刷牙,每次刷完牙都会对着镜子咧开嘴笑,然后问妈妈“我的牙齿是不是很白”?

娜娜说,在幼儿园每次刷完牙,老师都会叫他们对着镜子咧开嘴,或者和小同伴互相咧开嘴,看看谁的牙齿刷得干净。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6
关于分享

公立幼儿园有一个“规定”,就是家长是需要轮流带水果回幼儿园给孩子们吃的。每周会有1-3位家长买水果回幼儿园,每次每人6斤,任何水果都可以。

但是老师希望这个买水果的行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参与,并且也让孩子知道,平时他有份吃的水果,也是其他同学带回来的。老师认为,分享这个道理是不需要教的,家长你给孩子做榜样就很好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小蘑菇上轮到哪个小朋友的图案,就是哪个小朋友下周带水果了。

所谓言传身教,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连做家长的都不懂得分享的道理,何况自己的孩子呢?

正如朋友说,带着孩子去买水果时,感觉孩子特别兴奋和开心,还说要挑较大很好的买。这和她平时和姐姐抢东西吃完全是两个人了。
 
同时,幼儿园里都有不同的角色扮演角落区,小朋友平时可以自由组合玩不同的游戏。因为没有任何的课程,所以不存在上课,在幼儿园里,除了吃,就是玩,偶尔会和老师一起唱唱歌,跳跳舞。

孩子们有大部分时间在游戏中学习中相处,学习分享玩具。争执当然是有的,告状也是有的,不过老师说,通常她们会告诉孩子你们自己来解决,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一句“没有大不了”真的是很正能量的引导往往孩子就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到收关都会友好如初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美食节活动,每个家庭会带上自己准备的美食回学校分享

7
关于劳动

在国内我们很少会让3、4岁的孩子做过多的劳动。一是他们小,二是我们不忍心。但是,在这里,为什么不能让3、4岁的孩子去劳动?

每次经过家附近的幼儿园,我们都能看到操场上有小孩子拿着比他们身高高一点点的扫把在扫落叶。秋天到了,校园的落叶越来越多,满操场都是。

每天小朋友都需要帮忙扫落叶,大班、小班、中班轮流清洁。别看扫把比身高还高,孩子们可认真了,一片一片叶子地扫,堆积成山。

看似是一个锻炼劳动能力的过程,实际上让孩子们懂得了协助、帮忙、以及给别人提供帮助喜乐感。

除了扫落叶,孩子们还有很多忙要帮幼儿园的。朋友J就曾和孩子以及其他家长一起参与幼儿园花园的泥土翻新工作。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全家出动帮助幼儿园翻新花园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帮助幼儿园泥土翻新、花园重建过程中,孩子们不但动手,还学习了花卉种植的知识,并且还懂得了如何与别人协助合力。这是不是要比说一百遍的道理要好多了?


8
相信自己

妈妈说,娜娜现在在家很喜欢帮忙收拾碗碟、开饭前帮忙摆碗碟筷子,虽然她只有四岁,个头还很矮。她如此积极地帮忙,妈妈说离不开在幼儿园的“实践”。
 
原来在幼儿园里,每天早餐,午餐时,老师便邀请小朋友一起帮忙摆放座椅,铺桌布,摆放刀叉,碟子,纸巾,有时还会邀请小朋友给其他小朋友的空杯子里倒牛奶。如果有家长提供了水果,老师便会邀请小朋友帮忙摆放水果。

有一次娜娜给同伴倒牛奶,但因为瓶子太重了,她单手拿力气不够结果牛奶洒了一地,她担心老师批评哭了起来。没想到老师不但没有批评她,还把她抱在怀里轻抚她,告诉她你做得很好,我可以教你怎么拿瓶子不会洒。

从那次开始,娜娜爱上了给同伴倒牛奶,因为她懂得怎么拿瓶子倒牛奶不会洒了。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这对于一个小小孩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而每次与同伴们一起协力布置好吃饭的环境,又是另一种难得的体验。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娜娜帮老师给小朋友倒牛奶



其实类似这样的体验和实践时常在幼儿园里发生。

孩子们在“社会大家庭”里训练各种能力——


邀请消防队的叔叔和他们的消防车来到幼儿园,跟消防警察们一起学习灭火知识、躲避火灾的常识和技能、如何报火警、认识消防车的功能。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老师还特别留意孩子环境保护的初步意识,会带孩子去森林漫步,让孩子接触大自然,看秋天树叶颜色的变化、草地上小蘑菇的成长,看马栗树的果子是怎么样,学习爱惜每一种植物……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堆积落叶的游戏里,孩子们与大自然真正融为一体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马栗还能拼图案,来自大自然的玩具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各种蘑菇的生长情况





近日,我在朋友圈看到国内有些朋友发布自己读幼儿园中班、大班的孩子,学拼音、背古诗的学习情况。看到此,我脑海里就冒出那个很“古老”的话题——到底我们在孩子的幼儿阶段应该给他们传授什么?
 
德国《基本法》第七条第六款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即不允许教授幼儿园的孩子写作、计算等专业知识,也不准社会开办此类培训班。德国不允许在幼儿时期教授专业知识,就是为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
 
匈牙利有立法规定,严格禁止教授幼儿园期间的孩子学习写作、阅读、计算等。匈牙利认为上学前对孩子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基本的社会常识,动手能力和情商。
 
我忽然就能很好地理解到,为什么他们成人后懂得尊老爱幼,在商场、公交上不会强行抢先,主动礼让;为什么会对老人、女人那么礼让;为什么对坐童车的儿童如此关爱,任何见了都会主动帮你抬童车上公交、搀扶老人……

因为在欧洲,从幼儿起,学校就把幼儿教育当做输送优良幼苗到社会为己任,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他们进入社会前,这种优良的社会道德的培育都十分被重视。
 
和国外的小朋友相比,国内的孩子看起来要机灵、醒目很多,他们似乎懂得很多。但论生存能力和社会常识认知,国外的小朋友却比国内的孩子要强。

为什么?
 

因为他们幼儿阶段,便已用三年时间来学会初步认识社会,认识生活,学习礼节道德,他们是在未来,真正懂得如何生存和生活的人,这才是真实的欧洲幼儿教育理念。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K妈
资深媒体人
亲子书作家
NLP亲子导师
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现是欧洲陪读的全职妈妈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