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领(Blue-collar worker)一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普遍的定义是:从事体力和技术劳动的工作者。一般地,蓝领是相对于白领而言(注:白领通指那些受过高等教育,在办公桌前从事工作的人群)。同时,就工作环境来说,蓝领族所面对的职业伤害和风险相比较白领而言,也要高出许多。曾经,在西方的许多国度里(包括在新西兰),蓝领也是被歧视的,甚至一度被认为是:粗暴,粗俗的人群代表。那么,时至今日,在新西兰,这些蓝领工人的生活状态又是何样的呢?
上个周六的晚上,我们一家应邀来到了朋友尹恩的家--参加BBQ晚宴。伊恩是位大巴司机,目前,他的工作是:驾驶通往惠灵顿机场的大巴,穿梭在城市里的各个角落。那么,无论是按照工作的性质,还是按照受教育的程度来说(尹恩仅持有高中学历),尹恩是位不折不扣的蓝领工人。
伊恩的家坐落在山顶。这片小区是惠灵顿中产阶级聚集的一个普通住宅区。伊恩的妻子在一家建筑公司做售后服务,她,也是位蓝领工人。
或许,大家想知道,蓝领工人,伊恩一家的收入为几何?在新西兰,有关个人收入等问题属于个人的隐私,瞎问乱讲的话估计会涉及到法律的层面,所以,在这里,即使是家庭成员之间,也甚少去过问和讨论类似的问题。因而,所以,尹恩家的收入为几何?我也就无从知晓了。不过,还好,在新西兰,政府的官方网站总是信息畅通,外加及时更新,否则?否则,政府官员们又要被唾骂为:一帮骗取纳税人的“蠢猪”了。大家可以在工作网站上查询年工资中位数,就知道这个行业薪资多少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上图所示:人到中年的尹恩拥有自己的房子,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两条狗,一只猫,外加四辆车(每人一辆车)。话说,我和伊恩夫妻结识也有两年的时光了,在我的眼中,尹恩夫妻的日子--美满,幸福,快乐,悠哉。假日里,夫妻二人不时地到澳大利亚,斐济等国旅旅游;周末时段呢,夫妻二人一同打打高尔夫,和朋友BBQ聚聚餐等。话说,伊恩和我家的泊罗同志便是相识在一家“高尔夫俱乐部”,不过,在新西兰,打高尔夫可不是啥“权贵们”的专享,在这里,“高尔夫”是大众普及的一项休闲运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伊恩家室内一角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伊恩家的后花园,站在这里,可以俯瞰远处的风景。话说,尹恩的家占地大概有600平方米,嗯,可以算算多少钱。
尹恩的女儿现在新西兰一盛名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学习“心理学”,本科已经完成,正在攻读研究生学历。
尹恩的儿子刚刚高中毕业,不过,小伙子不想去大学继续攻读,因为他喜欢physical job(体力工作),所以,目前,他的儿子正在应聘一份蓝领工作,粉刷墙壁的涂料工人。看来,儿子要走老爹的“蓝领之路”了。不过,尹恩夫妻却是支持儿子的选择的,用尹恩的话说:只要孩子们能够自食其力,只要他们过的快乐,就好!(注:下图中,左面是正在忙活着烧烤食物的伊恩,右面的小伙子则是尹恩的儿子。很遗憾,未拍摄到伊恩妻子的画面,主要是:伊恩的妻子一直忙着做“沙拉”,照顾狗狗猫猫等,再者,我感觉:在这种私密性的晚宴上,拍照是一件非常不礼貌的事情,所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整个BBQ晚宴里,一派热闹的景象,瞧,尹恩家的狗狗们,可爱的小猫咪,都加入了。。人和动物,在这里,达到了空前的和谐。
到达新西兰生活几年后,我感觉:我改变了许多原有的对西方社会的观点和看法。例如,在这里,人们不会以职业的不同而把每个人划分为三,六,九等的级别。本博文中的伊恩,如果他想做个白领,他可以去大学攻读个学位,然后,再去应聘个“白领工作”啥的。。(注:在新西兰教育是终身的,在这里,即使你是50岁的年纪,如果你想去大学读书,OK!)。因而,所以,在这里,做蓝领也好,做白领也罢,纯属自愿。再者,新西兰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诸如,较低工资保障法,反歧视法等等,在法律的层面上也给予了每位劳动者合法的保护。所以,在这里,即使作为一名垃圾清洁工,也一样有房住,有衣穿;人格上,也同样被尊重。其实,在这里,某些工作领域的“蓝领薪水”实则已经超出了白领,例如,在新西兰,一个持牌照的建筑工人的薪水或许超出了一位大学老师的收入。因而所以,在这里,人们对待职业的观点是:不论是“蓝领”还是“白领”,都是社会工作者的一部分,大家都在为社会创造价值,所以,每位劳动者都应得到尊重和平等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