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一定是白色。
每年圣诞假期回加拿大温哥华探亲,总想过上一个白色的圣诞,可惜,年年冬季无雪,令婆失望而归。
2016年龍婆已搬到南半球的新西兰,乖乖~正当新西兰艳阳高照时,温哥华下大雪了!
好吧,温村的亲们用一张张漂亮的雪片片来‘引诱’婆,‘取笑’婆。
“新西兰的圣诞节没雪,那也叫圣诞?!”
“夏季圣诞没雪没气氛,新西兰人咋过圣诞呀?!”
谁说没雪就没圣诞气氛的?
谁说新西兰人的夏季圣诞没趣的?
今天,请跟随婆的镜头,进入两个新西兰人的大家庭,亲身体验一下新西兰大家庭的夏日圣诞派对。
好吃好玩,无拘无束,老少皆乐。
2016.12.24
[圣诞装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圣诞节是否有气氛,全靠圣诞装饰。
走入新西兰人家,每一个角落,都是圣诞气氛。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洗手间的毛巾和瓷盆边的摆设都是以圣诞为主题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圣诞节当然少不了圣诞树。
圣诞树下当然少不了圣诞礼物。
屋外的花园也披上了圣诞的色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孩子们每年对圣诞礼物的期盼,可想而知。
[圣诞餐桌布置]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个家庭对圣诞节的重视程度,不仅在圣诞装饰上可体现,在圣诞餐桌布置上也可见高低。
不得不提,餐桌上所有摆设都是75岁的老奶奶和老爷爷亲手工制作的。
孩子们的刀叉还特别缝制了圣诞老人头像的袋子。
贴有每一个家庭成员名字的红筒筒是拉炮。
拉炮里面包着不同的小礼物和有关圣诞的趣味问答。
每一份小礼物都是老爷爷和老奶奶为每一位家庭成员精心挑选的。
红筒筒拉炮旁边的红色卷筒是餐巾,裹着餐巾的环也是手工制作的。
[圣诞餐前小食]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西人的饮食习惯离不开餐前小食。
有薯片,饼干和各类芝士。
圣诞卡也是75岁的老爷爷亲手制作的。
[圣诞主食]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圣诞主食是由75岁的老奶奶一手包办的。
千万不要用中国人的观念劝老奶奶休息,让年轻人干这些“重活”。
每年的圣诞大餐是老奶奶的骄傲。她能力的体现,老当益壮。
[圣诞餐桌游戏和小礼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前面已提到过,这个红筒筒的,带名片的是拉炮。
是75岁的老爷爷亲手自制的。
里面有老奶奶精心为每一位家庭成员准备的小礼物和圣诞趣味问答。
惊喜不断。
[圣诞礼物和拥抱]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拆圣诞礼物,这个环节无须多言了。
满满的爱。
礼物不在乎于价钱,而在乎于都是实用需求品。
老爷爷和老奶奶知道恐龙夫妇搬了新屋,特地准备了一盆幸运竹。
[圣诞甜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圣诞甜品也是老奶奶亲手做的。
她的圣诞王国,谁可替代?!
2016.12.25
[圣诞礼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2月24日是平安夜。25日是圣诞日。
6岁的小艾米送给恐龙夫妇的礼物是她的一幅近作。
由于昨天我们提早抵达奥克兰,她的礼物仍没包装好,急得都哭了。
恐龙夫妇送给老爷爷和老奶奶的是一对亲吻的青蛙。
[圣诞红酒]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西兰人对红酒的热爱,简直就是无酒不欢。
这是恐龙夫妇应邀参加另一个新西兰大家庭的圣诞派对。
[圣诞餐前小食]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每个家庭准备1-2份美食。
这些都是餐前小食。
[圣诞鸭]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个家庭的中年夫妇住在一个大庄园里。去年婆写的圣诞文章里,有详细的庄园介绍。
这些野鸭子都是女主人的宠物。
它们在庄园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圣诞家庭游戏]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圣诞游戏是这个大家庭必不可少的项目。
老中青三代,从几岁到七十几岁,人人参与,老少皆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今年圣诞游戏增添了这个拉弓射箭的新项目。
婆也试了‘处女箭’。哈哈~~拉弓弹到手臂,淤肿一片。嘻嘻~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今年的家庭游戏新项目还增加了这个气枪射击。
枪杆子可不是一般地重呀。能托得起枪杆,是否能瞄准就很难说了。哈哈~~
不过,旨在体验。婆的人生To Do List上又划掉了两项。
[圣诞晚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今天除了吃喝玩乐,婆有幸与家庭成员中的盛名鸟类专家聊了新西兰的鸟和他的摄影。他对婆的钢笔速写画也特别感兴趣。一直追问婆是否有出售作品。哇~~婆又信心倍增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西兰人的圣诞节就象中国人的春节一样。是家庭团聚,共享天伦的假日。
婆认为:无论是北半球冬季的圣诞,还是南半球夏季的圣诞,是否有节日的气氛,不在乎于季节,而在乎于人。
喜欢新西兰人简单快乐随意随性自由的圣诞气氛。特别是家庭游戏环节。
2016年12月27日
写于新西兰内皮尔
图文作者:Cathay龍婆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