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BBC网页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是如今的英国中产阶级崇尚简朴的生活,二手服装店和二手杂货店是他们常逛的地方,每到周末,这样的地方往往人满为患。大家挑选合适的二手衣服,穿在身上一点都不嫌寒碜,反而谁穿了一件有品味的二手衣服,谁就是大家羡慕的目标呢。
英国人每年要丢弃大量的衣服,其中大多数都是完全可以穿的,这样大的浪费,不仅是资源上的而且还有人力上的,一件衣服穿到我们身上要经过多少工序,那都是服装厂的女工们辛勤的汗水呢。另外大量廉价的衣服是造成大量丢弃的主要原因,因为太便宜,丢了也不可惜,马上还可以买新的。这样的状况相信很多国家都存在着,新西兰也是如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今也有许多新西兰人开始摒弃廉价的新衣服,宁愿到二手店里去买二手衣服穿。我认识一个大学教授,他身上常穿的衣服都是从二手店里买来的,便宜却样式很典雅,一点也没有过时的感觉。而这样的二手店很多都是基督教办的,所有的服装都是大家捐献,也就是说,如果你买了他们的衣服,他们得到的钱全都用于慈善事业。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许多新西兰人很讲究节约资源,因为他们知道节约资源也就是保护环境。我有个从事环保的朋友,见人就推行她的环保观念,从怎么样处理厨房垃圾到资源的回收和二次利用,说得头头是道,时间一长,我都受她影响,什么没有用的东西到了手里,都要想想还可以不可以做其他什么用途,尽量不要随便丢掉,制造人为的垃圾。于是,小平底锅变成了花花的洗澡勺;包装袋成了花花的方便袋——以前我都是去买专用的;豆腐盒子变成了冰箱里的食物盒,而厨房里的垃圾,则装在一个专门的环保桶里,发酵以后用做花园里的堆肥,这样,我以后就不要去买肥料了……。
到超级市场里去买东西,也用自己买的绿色布袋子来装,不用超市里提供的塑料袋。新西兰的所有超级市场里都在醒目的地方写上很好不要用塑料袋的标志,而他们提供的绿色环保布袋子非常便宜,可以重复使用。很多新西兰人一下就会买好几个,避免过多使用塑料袋。说实在的,能够在这样的小事情上都注意环保的人,也一定是有教养的人。
过一种简朴的生活,首先是一种心态,不奢华不张狂,隐忍含蓄,这样的人才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乐在其中。跟我儿子学琴的孩子是个高高大大金发碧眼的大男生,认识他之前,我一点都不知道新西兰的男孩子还能把点心做得那么好。他每次来我家的时候,总是带上一盘自己做的“Muffin”,而容器呢?有时候装在盘子里,有时候放在一个小藤篮子里,点心下面还精心铺上一层装饰纸,看起来美丽又大方。一个男孩子缜密的心思全在里面了。我问他做这样的点心需要多长时间,他说很快,早上发好等下午放学的时候再放进烤箱烤烤就好了。我问为什么不去买呢,做起来很费劲吧。他说:自己做的,有爱心在里面,比超市里面买的要好。我想,其实不仅是有爱心在里面,更多的还有那种简朴的心态在里面吧。自己做自己需要的一切,自己也享受自己做的一切,远比超市里面买现成的有意义得多。
新西兰人聚会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带自己做的食物和点心,也许做食物或点心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会比买现成的多得多,但融进了食品或点心里的心思和心态,谁说不是一种简朴的生活态度呢?
周末的时候,在家里做做花园,做做卫生,听听古典音乐,读读几本休闲杂志,穿着宽松的旧衣服,光着脚丫,尝尝自己做的点心,不豪华不铺张不浪费,好像微微的风,吹过宁静的时光,这样简朴的生活,是最美丽的生活。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周日的上午,我儿子为我们做了点心。说实话,他做的西式点心比我强多了,他能很好地使用烤箱,而我却不能,为此我特别感谢新西兰的学校教育,他们的课程让每个孩子都能Make自己的生活,并让生活变得有趣有味。
品尝着点心,也品尝着生活,简朴有味道的生活。
不需要花多少钱,就可以营造出这样的生活来,这也是符合未来的生活潮流的。人,总是要走回自然,那才是我们心灵的家。
而当我们回归自然的时候,才能发现我们原本需要的,其实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