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华夏大地上掀起过上山下乡的浪潮,城市家庭把自己受过教育的子女送去农村或边远地区“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开垦荒地,一代青年人的命运被插队变了轨道。
梁启超说:“少年强则中国强”,改革开放以后,奋发图强的青年人离乡发展的热情越发高涨,目的地从农村边疆改成了东南沿海,更有一批人留学美欧澳日,自愿成了“洋插队”。
启源会计事务所创始人黄昕昕Tony就是一个典型的洋插队。有过水土不服,有过迷惘,有过“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无奈,也有过创业成功的喜悦。他给我们讲述的,不只是创业史,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奋斗史。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向着父亲的背影
Tony告诉我们,选择留学目的地是一个比较迷茫的过程。一开始经济负担成为一个重要的考虑:由于美国英国学费高昂,他先考虑的留学目的地是新西兰。
想要省钱,但是命运给他开了一个关于钱的玩笑。“那个时候,我的中介和我谈,说每年多加个10万人民币就可以去澳大利亚,那里的人多,就业机会也多。现在想起来还是挺感谢他的。”一家人从大连赶到北京咨询留学事务,对大城市的中介自然有较强的信任感,可这学费这也让Tony的父亲犯了愁。
到底要不要送儿子出国?去哪里?花多少钱?这都是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决定送Tony出国的前一日之内晚上,他父亲抽了一晚上的烟。“父亲跟我说,如果我把学费给你了,我可能就没有钱买那批设备了。如果我买了那批设备,你可能读到一半就要回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Tony的父亲那时在湖南一家造纸厂做厂长。当时踌躇满志的他进了一批设备打算回到家乡做废油提炼的生意。一边是儿子的留学梦,一边是供给生意的现金流,在自己和下一代的未来同时铺开在眼前的时候,这位东北爷们在十字路口选择了跟随自己的心走。“我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做选择,后来父亲说‘唉,就让你出国吧。’”
没有童话般的贵人相助,现实里有选择就有得失。Tony父亲放弃了自己的创业梦想,继续回到湖南造纸厂;伴随着Tony在澳洲的蒸蒸日上,爷俩从此分隔两岸。2008年的时候,黄昕昕的父亲辞世,留给儿子一个滚烫的背影,一股前进的动力。创业成功的现在,Tony说他 “子欲孝而亲不待”。但带着父亲的那份创业梦想,他要继续向前。
逃过高考,读书有用
在国内,Tony的家庭条件并不差。之所以想要留学,除了当时对于国内发展空间存有未知恐惧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不想走高考这条“独木桥”。谈起高考他特别真诚:“当时上高二的时候看到高三学长们,这些人日子过得特别恐怖,(所以)对国内的高考就有点恐惧嘛,那我就跑路了哈哈哈。”
“跑路”成功后的Tony,很快就一头撞上了异国他乡的文化墙。登陆澳洲的首要站是悉尼。照他的话来说,悉尼像上海,商业发达但是人情淡薄,加上英语听不懂,首要年生活“非常压抑”。黄昕昕多次告诉记者,在悉尼的日子远没有在墨尔本那种“家”的感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也难怪找不到家的温暖,Tony初到澳洲时,Homestay碰上了个新加坡房东,一个房子里住了4,5个学生,把寄宿当成了纯生意,几乎除了提供住房和三餐这些义务以外和学生也没有什么交流。他憋屈了一个月后决定搬家和别人合租。
有趣的是,他的合租室友都是一些没有身份的黑民,靠在餐馆打工过活,相互之间关系*处得相当不错:室友经常给小Tony带些工作餐馆里的点心食物,周末还开车带他去买菜。只有一点让他不快,就是室友们经常给他灌输读书无用论。“他们会告诉我‘哪个哪个博士在洗盘子,哪个哪个硕士在后厨炒菜’。”这些论调让拿着父亲血汗钱求学的Tony听得不是滋味儿。
上课听不明白,英文写作不过关,再加上Homestay遇上的不悦经历,和室友们的读书无用论,这些不如意反而逼得他刻苦读书,在异国他乡用上了对付国内高考都不愿意用的那股洪荒之力。“那个时候英文作文水平不行,回家后在家里窗户玻璃上贴了一个‘耻’字,激励自己每天拼命写。”结果在HSC考试(相当于维州的VCE高考)上,黄昕昕一鸣惊人考到了95.55的高分数,顺利拿到了墨尔本大学的入学资格。
挥别悉尼来到墨尔本,Tony立刻感觉找到了组织。文化之都那浓浓的艺术气息和人情味让他耳目一新。“举个例子,这里人做公交车下车时会跟司机说‘谢谢’,这就很好的一个习惯,悉尼就不可能有。”
在墨大求学的三年安静平稳。Tony不愿再次寄人篱下,索性做上了二房东,从房客和同学圈子里结交了今后成为他创业首要批客户的朋友们。最可喜的是,攻读移民专业(会计学)的他在毕业后马上拿到了PR身份,成了新移民。
首要次“亲密接触”
毕业以后,如同大多数毕业生一样,Tony经历了一段找不到合适工作的迷茫期。他笑呵呵地告诉我们那段时间大概有个小半年,他一度只能靠打两份零工养活自己。
但突然有一日之内,黄昕昕等到了自己的幸运。一家二战老兵创立的老字号会计事务所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几轮面试后录取了他。Tony当时也不太理解为什么雇主会在200份简历中相中了他。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直到试用期开始后的几个月,一次无意间的谈话让他找到了答案。“我老板告诉我,当时我求职时每隔几天就打个电话给前台问进展,搞得前台去找老板抱怨我烦。”这一抱怨就帮了他大忙。老板认为200个申请者里专业技能都差不多,但Tony对于前台孜孜不倦的“骚扰”证明了他是一个有韧劲儿和耐心的年轻人,性格上能够胜任和客户的交流工作。
可电话轰炸得来的首要份工作并没有一个轻松的开局,当头一棒马上落到了黄昕昕的案台上:分配给他的首要个case就是个烂尾工程。
“当时接到的首要笔账就是乱账,前任会计离职后把相关软件文档都删除了,只留下纸面上的资料,这就恶心了。我需要把4-5年的帐都给恢复过来……好恐怖啊!”更棘手的是,客户是一个工程师,对于细节乃至于每一分钱的记账依据都要问得水落石出。为了做好这个case,有时候必须早上三点带着方便面来办公室工作,一连三周拼命死磕数据,终于打赢了这场硬仗,搞得有点像财务版的“血战钢锯岭”。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三年下来,较大的收获是懂得如何与客户沟通,如何处事灵活,虽有美好回忆和汗水留下,但离职的那一日之内还是来了。
提到辞职创业,Tony用的首要个关键词是“三年之痒”。在首要家公司锻炼三年以后他拿到了CPA,也积累了不少经验,然而,在这么一间家族企业里,不可能获得有大公司一般的晋升空间。“做得再好能比老板娘位置高吗?那时候觉得是不是池塘的水浅了,我应该找一个更高的台阶。”
第二个关键字是“争气”。在一次大公司面试前,Tony向一位猎头请教职业规划的路径。可对方并不关心,只是罗列出一些职位抛给他选择;甚至当Tony提出创业的想法时,得到的回复是“You’re gotta be realistic(你这个人能不能现实点!)”
“当时有点不服气嘛,算了,自己出来做!”
创业启源之酸甜苦辣
在家里厅里摆一张桌子,放上一台电脑,会计事务所OriginTax&Accounting开张了。
不像一些创业者带着客户出去创业,Tony辞职时是真正意义上的净身出户。客户都是原工作单位的老主顾,他一个都带不走;创业首要年没有新客户,可能公司就会死掉。困境之下他想到了熟人和朋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Tony说自己的运气比较好,身边同学和朋友创业的比较多,出于交情和信任,这批创业者都把帐交给Tony的启源来做。尽管如此,他透露说最困难的时候是他大女儿出生的时候,口袋里只剩两块钱,还得硬着头皮见丈母娘。
创业的首要年有些苦涩,但黄昕昕学会了苦中作乐。“我有个室友,当年做二房东的时候就挣他钱,他自己创业了我还挣他的钱,他说‘你挣了老子一辈子钱!’”靠着革命乐观精神和朋友相助,创业最艰辛的生存年就这样挨了过去。
朋友愿意帮他是有原因的。Tony的同事Steven告诉记者,他为人非常仗义,对客户不抛弃不放弃:“我们曾经有一个客户两年没有收过任何的费用,但是所有的事情我们一样不少地在为他们服务,我不认为有太多人(事务所)会这样坚守在客户身边,因为这是一个讲究钱的地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谈起创业以来较大的难关,莫过于接到的首要桩跨国审计案子。当时,启源接手审计一家国内企业,飞回中国审账。到了地方才发现,企业中方会计师是当地税务局工作人员出来接私活的,得知要接受审计,不知Tony的来历,一时心虚落荒而逃,把各种财务账本摊在原地就没了踪影。这一走就苦了Tony,因为他原定的行程只在中国呆两天。
面对客户方会计跑路的窘境,加上大量数据不真实又增添了做账难度,黄昕昕不得已自己重新做了两天的审计调整。其间他没日没夜干活,苦不堪言。“虽然对方钱给得不少,但是这个活儿真是够麻烦的哟。”时候回想起来,他总结说:中澳两地虽然会计记账方式差不多,但是人事方面和数据真实性方面确有不少差别,自己通过这个案子算是学到了。
感谢中国,感谢妻子
发展到现在,启源从一张桌子变成了一个6人的会计加律师综合事务所,Tony也从刚来澳洲是的懵懂少年蜕变为一位成功的创业者。
一路走来,他说首先要感谢中国的国运昌盛给启源提供了很多和国内客户合作的机遇,让公司有机会壮大起来。另外,更重要的是要感谢妻子对于家庭的贡献免去了自己创业时的后顾之忧。
他采访中一度深情地对镜头说道:“我觉得能做到今天这样的小有成绩,和我太太的帮助是分不开的。作为妻子,她担起了家务的重担;作为一名律师,她给了我太多太多我专业以外的帮助。我想对太太说:我是一个东北爷们,比较固执,做不到你们四川话里的‘趴耳朵’,希望太太能够原谅。以后在人生路上,还有在事业上咱互帮互助,一起进步。”
收关,黄昕昕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对于下一代的创业者提出了自己的三点建议:
首要,在澳洲创业法律意识要强,坚决守法操作;
第二,对待客户的事情要亲力亲为,确保服务质量;
第三,澳洲经济和国民性格决定这是一个慢社会,创业不能急于求成,心态要放好。
创业虽成,仍在路上。黄昕昕的启源事务所的壮大也是近年来维中贸易关系进入蜜月期的一个缩影。我们希望Tony继续稳步前行,在“洋插队”这条路上带着妻女,笑容满面一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