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约翰基辞职声明中6次提到Bill English,是全文被提到最多的人,但很多国家党支持者没有忘记,Bill English在2002年执掌国家党时曾创下20%的国家党史上大选较低得票率,他真的像约翰基说的那样,15年来已成长很多了吗?
一般认为,依赖多年的行政经验,国家党团队中的资深议员现在数量不少,而未来一段时间,应该是考验团队凝聚力的时候了。内阁大佬们能否相互协作,选出可接受的人选,不但关系政治走向,也和与我们关心的很多政策的走向很有关系。现在,我们就看看老大走了以后,最有可能上位的几位当家人的优劣情况。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副总理Bill English
优势:
具有多年的行政经验,担任副总理兼财政部长,26年的政治经验,在技术上没有问题。
具有约翰·基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团队中如果有人出来反对也是需要勇气的。
初期的民调显示,对他的支持要超过其他一些国家党内阁候选人。
曾经带领过国家党团队,但是以惨痛失败告终。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社会发展部长PAULA BENNETT
2005年进入国会的PAULA BENNETT上升很快,在问题解决方面具备能力,同时在党内的关系和口碑也不错。
草根背景,来自普通工作家庭背景。是单亲妈妈,被看成国家党内的感性角色,有利于争取女性选民。
在公众中支持和反对两极化。而且2016年风水不顺,正好赶上“无家可归”问题在社会发酵,弄得也有些灰头土脸。
如果Bill English宣布要选这个角色,那么PAULA BENNETT就得衡量衡量自己是否能和Bill English竞争,因为如果Bill English被选定为总理的话,那么PAULA BENNETT是有相当机会当副总理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GERRY BROWNLEE
这个角色其实不用说太多,不过既然列进来了,还是说一下。GERRY BROWNLEE的优势是20年国会经验。另外在基督城救灾过程中出镜率很高。
不过他的劣势也非常明显,不乏一些较有争议的过去。应该是没戏。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Steven Joyce
Steven Joyce对国家党这些年的执政贡献颇大,被称为国家党的智囊。他作为竞选经理领导了国家党2008以来颇为成功的选战。
而行政能力上很强,被称为 "the Minister for Everything",也许是内阁中最重要的部长。作为大部长在经济发展部中表现不错,被认为“一个很少犯错误的部长”。
不过他可能属于学究气较重的那种,好像缺乏当总理的那种气场。
目前较为可能的是,如果Bill English顺利接班,则熟悉经济的Steven Joyce会担任财政部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Amy Adams
Amy Adams是国家党近年来崛起的新人,她2008年进入国会,曾被Trans Tasman(澳新地区权威政治出版物)评委理想年度政治家。
Adams似乎比内阁其他大佬都勤奋,向国会递交了多项法案,显示了一种责任和担当。
最为较新的政治人物,目前为止口碑还很好,受到尊重并可能成为未来的首领。
但截至目前她只在技术官员部分表现出色,还没有经过选民喜好的测试。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Bill English担任总理后,Adams也有一定机会当选副总理进入培养通道。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Judith Collins
Ok收关一个也是最值得一说的人是Judith Collins,因为她存在异军崛起的可能,如果她崛起的话,上述的沙盘推演都可能要重构。
Judith Collins的突出特点就是能力强,而且是特别强,毫不手软的那种强。
自从她过去一年回归国家党内阁核心以后,又延续了以前的风格,就是不绕圈子,走直线解决任何问题,绰号“压路机”。
目前,她也暗示会考虑竞争约翰基替代者的位置。
曾经受过丑闻影响。
在国家党内的大佬和目前的民调中,她的得分似乎都不在前面。
一点小感想:
2016年真是震荡之年,不光国际上,新西兰大地震之后马上就是政坛大地震,而我们华人所关心的移民政策也跟随这一切在震,在变,相信很多在这里生活的人,都体会到了今年的不平静。
想想约翰基是不是也感到心累了,这么多大新闻我们跟在后面屁颠屁颠地写都觉得累,更不要说首要个要去面对的总理了。
也许,他觉得他所希望追求的那种景愿,那种“占小国之利”的期待,随着英国脱欧和川普当选,随着TPP的烟消云散,而变得遥不可及了,成为收关一根稻草,才突然感到心累,感到家庭的温暖,感到孩子无知的可爱,感到“现在是离开的理想时间了”。
也许,以期货思维擅长的他,看到了全球保守主义的崛起,发现自己的那种新自由主义的思潮已经退潮的时候,在选择在人生的高点时突然背过身去吧。
如果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发现寰球上能做这样觉得的人,也是个奇人,也值得在历史上多书写一笔了。小编惟愿他离开政坛后,不要离开新西兰,不要去美国,不要去联合国,也不要去跨国大银行,很好一直待在新西兰。这样,我觉得对新西兰人来说,才算是完美交代的收关一章。
来源:新西兰微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