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个话题真实又沉重,可我得写点什么,为这些孩子说说话。如果做父母的你愿意放下国内的一切,愿意陪孩子出国,共同面对风雨和成长,可以让他做个小留学生,体验寰球的精彩和不同的教育。
如果你不愿意陪读,请把孩子留在身边,再好的教育也抵不过父母的爱和陪伴。等他18岁成人,有担当有能力时,再出国。
在这世上,哪怕是炒菜煎蛋的,喂猫遛狗的,都需要培训上岗,需要资格证书。唯独父母这行,是天赋人权,自然晋级。
人人有权利做父母,可许多父母出厂压根没质检,也不愿意补习,距离合格有很大距离。而这距离,往往要用孩子的人生来赎补。
在小小的新西兰,有很多小留学生孤单的飘着,父母远在中国,他们找不到帮助,也不知道去哪里找。不能想象更大的西方寰球里有多少这样的孩子。
他们就像一叶小舟,被父母空投到茫茫大海,船上没有桨,也没有足够的淡水和食物,多像一个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几人能像派那么勇敢和智慧,勇于搏击大海的风浪,学会享受孤独,收关成功到达陆地。
刚来新西兰的头几个月,环境和思维的切换让我倍感痛苦和孤独,整日以泪洗面。儿子在新西兰上学的首要个星期,整整一周没吃午餐,因为听不懂,不敢吃。班主任布朗先生刚开始怀疑儿子智力有问题,因为说什么他都没反应。
瞧,我们一家三口过来,都遇到如此多的困难,可想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独自出国,会是怎样的无助。
十月春假出去玩,在朋友家遇到一个小留学生,15岁,平时住校,春假借住她家。这孩子有一个大大的问题,网瘾,每天中午12点起床,晚上两三点睡觉。起床不起,吃饭不吃,谁拿他也没办法。
据说在国内时也是这样,因为上的是寄宿学校,每逢周末回家,父母觉得亏欠,孩子打游戏,吃喝都是送到房间。
孩子的妈妈是全职太太,却把儿子一个人空投到新西兰,理由是自己的英语太差,陪读出来也没用。妈妈和孩子的联系只有微信,从不视频也从不电话。
孩子说:在真实的二次元寰球他找不到温暖和爱,可是在虚拟的三次元寰球里感受到满满的爱,所以他不愿意出来。
听到这样的话语,很心疼,孩子什么都懂,可是父母呢,什么也不懂。不懂孩子不懂爱,以为给钱就是爱,愚昧而自私。
还有一个孩子,13岁,妈妈希望他来新西兰读10年级,相当于中国的初三。13岁的孩子在新西兰一般读9年级。老师测试了孩子的英文水平只有初级水平,非常差,学校的国际部主任也说不行,读10年级肯定听不懂。
可妈妈说,孩子5岁上学,在中国已经上初二了,虽然学习不好,可她认为是孩子不喜欢老师,换了国家换了老师,孩子喜欢上老师,肯定学习好。
孩子13岁出国读书,要面对重重困难,妈妈陪读吗?不陪读。又一个准备把孩子空投出国,让孩子自生自灭的。
新西兰是非常好,教育也非常好,但是所有的精彩寄宿小留学生很难体会。寄宿家庭只管吃和住,教育和培养兴趣不是他们的责任。如果只当小猫小狗,好吃好住足够了,可他们不是,他们是人,需要爱和陪伴。
放学后有各种体育活动和兴趣课,大多和这些孩子无缘,没人接送啊!下午3点就放学了,很多孩子不是在街上游荡就是窝在家里打游戏。
孩子去了奥克兰这样的大城市,情况会更糟糕,放学后会去K歌,会去各种嗨,好不容易没人管了,还不好好玩!
我们生养了孩子,成为了父母,不能只给付金钱,亲手把孩子推到海外,让他们成为垃圾。养不教,父之过。这寰球上有许多事,可能你不愿意做,但是你必须做,这就是责任。
为人父母,是对一个生命的责任!请对的起这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