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没想到,就连恐龙夫妇自己都没想到,从美国移民新西兰,定居还不到一年,就找到了一栋心仪的房子。更没想到的是,这栋房子居然已有一百年的历史。
一听说是老房子,婆的脑海里立刻蹦出‘诡异’二字。
其实不然,房子建在内皮尔的Hill顶上,面朝大海,背靠山峦,四面采光,通爽明亮。不得不提,它曾经历了1931年内皮尔的7.8级大地震,并完好无损地幸存下来。
永远不会忘记那天,恐龙夫妇只花了半个小时就爱上了它。准确地说,是只得到半个小时的看房时间,就马上决定投标买这栋‘养老归宿’了。哦~再确切点,是在众多竞争者手中‘抢’下了这栋百年老屋。‘抢’字一点都不夸张,其中经历颇为戏剧性,等以后有时间婆再详细唠叨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进屋,就看见左边墙上挂着两条铜管。
哈哈~~不看小图,你能猜到那是什么吗?
不知是哪个年代的发明,反正孤陋寡闻的婆是首要次见这玩意儿。听说,一按门铃,两个铜管将会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铜声’。两位好奇心爆棚的‘大男孩’,正在拆装研究如何让它再次‘发声’。
可惜,没成功。
恐龙说,需要花时间研究研究。现在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先处理。哎~你是电器机械工程师,婆对此无力反驳。
不过,某夜,婆在地震的‘微波荡漾’中听到了它‘悦耳’的声音。
这,难道是它的另一功能:地震报警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块‘没完成的雕刻’木板,被Kiwi妹夫在地窖烂木堆里发现的。
这古老的图案代表了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刻的?谁刻的?刻来干什么用的?
一连串的问号,只有在多维空间里,等古人来报梦了。哈哈~~好奇是人之天性,难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出版两百多年了仍畅销无阻。
再看那把古老的门钥匙,现在都已成为时尚装饰品挂饰了。可在此百年老屋里仍可用,而且保险锁比其他新锁都厚实。
前院的花园里有一个生锈的铁轮。无知的婆跑去问Kiwi妹夫:“请问你能告诉我,这是汽车轮?还是马车轮吗?”
他陪婆来到铁轮旁:“瞧这个轮沟,有卡齿,应该是拖东西的带动轮。铁轮上有刻字,你可以google一下哦。”
"Express", "Lift", "B25", "S.M.S."。
婆将这些刻字一字不漏地输入谷歌之后,发现它是1770-1928年英国的一家电梯制造公司。
谜底打开了!
估计这个生锈的铁轮是1770-1928年在英国制造的电梯的带动轮。由英国早期移民带入或进口到新西兰的。
怎么带入的?为什么搬到花园里?......别问婆,这些问题只有上帝能回答你。哈哈~~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新西兰,婆发现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大部分旧屋或老屋里的储存空间特别少,特别小。不象美国,衣柜已占了一个房间的面积。
也许美国地大,新西兰地小吧。也许美国东西便宜,新西兰除了农副产品,其他靠进口,物价贵购买力弱吧。
但通过婆几个月的观察,更愿意相信是因为新西兰人对物质生活的随意,多喜欢享受大自然吧。
可是,婆在美国带来的几大箱衣服鞋帽总不能扔了吧!
开始,婆将2.4平方米的衣帽间让给了恐龙(他的衣服也不少哦),自己买了几个衣架子,挂满了整个卧室。住着住着,恐龙就觉得别扭了。其实,有强迫症和洁癖的婆早就住得不舒服了。只是‘我不说,逼你先说。’哈哈~~
某夜,两人床头商量:人生苦短,一定得对得起自己。何不减少并推迟旅行的计划,将钱先用来装修主卧室呢。
就这样,从奥克兰请来了恐龙的妹夫,为婆在主卧室里私人改造设计了一个4.5平方米的衣帽储存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哈哈~~真是不捣鼓不知道,一捣鼓惊奇不断。
只掀开了地毯的一角,1933年的报纸就一张张地呈现出来。
哪一日之内,发生了什么大事,仿如时空穿梭。当年的时尚衣着,现在每年的2月中旬仍会在内皮尔市艺术节再度‘上演’。
Hastings, Havelock,现已熟悉并周末常去叹咖啡的邻里城市。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妹夫在内皮尔捣鼓了一个星期,小艾米想爸爸了。恐龙妹妹居然支持女儿逃学,从奥克兰开车5小时来内皮尔看望爸爸。
父女俩对望的那一刻,相拥的那一瞬间,婆忍不住用手机记录了下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看来,每一个小女孩都有一个“高跟鞋的梦”。当6岁的小艾玛见到她舅妈的那堆鞋子,兴奋地......
每试穿一双高跟鞋,她都会‘蹬蹬蹬’地跑去房门口展示给她爸爸看。
那小脚,那高跟,那门口的小背影,......
平时超级Tomboy的小艾米,居然喜欢高跟鞋?!她妈妈终于放心了。哈哈~~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谁说西人没亲情?!有一家互帮互助的家人比什么都强!
恐龙妹夫有丰富的建筑装修经验。恐龙妹妹有丰富的室内设计经验。婆的厨艺满足了大家的胃。恐龙为创造一个舒适家每天辛勤地工作着。孩子们在父母身边幸福地生活着。哪怕只是几天短暂的相聚,也是温馨愉快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为了赶工,妹夫周末也没停工。
百年老屋的屋顶到底长啥样?
若不是这次装修衣帽间,婆确实不会自己爬上去猎奇的。
婆畏高,婆怕脏,婆怕......
“你必须上去看看!你家的屋顶设计真的不可思议!连我老板都说这种无主心樑的屋顶很少见。现在已没有这种设计了。”
内行人说内行话,一点就明。可外行人听了半天也只能知道个大概。
“屋顶没问题吧?!不会垮下来吧?!上面没有老鼠蜘蛛吧?...”
婆首要反应就是这些很女人的“问题”。
哈哈~~原来,现在的屋顶都是‘个’字型设计,而这栋百年老屋的屋顶是‘人’字型设计。
妹夫笑说:“内皮尔不下雪,屋顶不会垮的。”
好吧,婆勇敢地爬上了屋顶,拍下了这些珍贵的‘百年屋樑’。
感觉木头很结实,仍擅发着木香,阁楼没有想象中脏,但很高温很干爽。
百年老屋仍有这么结实的框架,屋顶不潮湿,婆就放心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得不提,不得不推荐这条“天梯”。
为了方便像婆这种小女人爬上爬下,并充分利用节省空间,Kiwi妹夫特地安置了一副折叠天梯。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天梯有3.6米高。只需三折就隐藏‘上天’了。再轻轻一拉,展开三折,就下地了。哈哈~~在新西兰的Mitre 10 Hardware 有售。不重,婆的小胳膊也可拿得起放得下哦。欧耶!
人生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2016年11月22日
写于新西兰内皮尔
图文作者:Cathay龍婆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