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一直都被世人称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但地震频发,进而引发海啸,这些几乎是人类难以避免的灾难。令人人心惶惶的新西兰,还能称得上人间净土吗?
新西兰当地时间14日凌晨发生7.8级地震,新西兰总理约翰基14日确认,目前已有两人在地震中丧生。
灾害最严重的区域大概在kaikoura以南的海岸沿线。地震发生后,已连续发生数十起余震,新西兰民防部门发出疏散警报,敦促沿海民众前往高处躲避海啸带来的大浪。
目前警报已消除,但很多人仍然心有余悸。
那新西兰地震带在哪?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西兰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这是全球规模较大的地震活动带,包括多国家和地区。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
那新西兰地震多吗?
记录显示,新西兰每年会发生1.5万次地震,但其中只有150次大到人可以感受到。
其实说到地震,新西兰和日本同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而相比新西兰,日本是寰球盛名的地震多发国,全寰球震级在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20%以上都发生在日本。
新西兰地震频发,还称得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吗?
地震后,国内的关注度比当地要高出许多,当地的居民反而不会过多担心地震。
1、新西兰处于地震带,地震频发。所以当地的建筑物抗震级别很高,每家每户多见木结构的低层小房子。房子整体结构稳定质量轻。在奥克兰,有时会看到在空地上盖房子,其目的都是盖好了卖到别处,从来不担心拉走的时候散架。在基督城商业广场,可以看到很多利用集装箱的框架性和抗震性搭建的零售店,形成一种现代艺术形式的商业文化。
2、居民对地震习以为常,可以在网站上随时知道地震发生在哪里,甚至认为地震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小事,翻个身可以继续睡觉。曾经有一家咖啡馆在震后写了这样的招牌“I used up all my earthquake puns last time! Just come in and have a coffee”,由此可见他们对地震的态度了。
其实作为一个在地震带上的岛国,新西兰这些年称得上有感关效果的地震也就也就不过5次,而且大多集中在南岛(人口最密集的是北岛,以奥克兰市为代表)。抛开地震本身讲,新西兰人口密度低,居民房屋多为木质结构这些都是地震一旦发生时的有利条件。所以即使现在仍然说新西兰是寰球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也不足为过。
新西兰移民怎么说?
太平洋玫瑰:写在新西兰地震后:除了生死,别无大事
岛国多地震,新西兰和台湾、日本一样,也是地震多发国。而南岛的基督城刚好位于地震带上,所以小震随时有,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我刚定居在这里时,晚上发生了地震,虽然级别不高,但也晃了几下,第二天上班时,居然没有一个人提起。只有我大惊小怪的,后来也慢慢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