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分裂也最戏剧化的一次总统大选。其中最不可思议的是,几乎所有主要媒体、专家学者、社会民调都预测现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会高票当选,但大选的实际结果却是以特朗普黑马意外跑赢,希拉里黯然落败告终。更让人意外的是,不仅希拉里自己没有夺得美国总统的宝座,就连她所在的民主党也一并丢掉了参议院、众议院,以及多个地方政府的代表席位,可谓一败涂地!
在特朗普竞选的收关日子里,他曾表示,如果(他)赢得此次大选,将会是英国脱欧的超级加强版(Brexit Plus Plus Plus)。而这,可能正在慢慢变成现实。
-----------------------------------------------------------------------------------------
在本周二,美国大选结果即将出炉的那一晚,“Brexit (英国脱欧)” 的词条在几个小时内被提到150,000 次。结果出来后,不少网友更在Twitter(推特)上将早前英国脱欧公投与这此美国大选两大狗血电视剧剧情做了一下对比:
你曾经嘲笑英国脱欧,现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英格兰:没有什么会比英国脱欧更让人丢脸的了!
美国:请看看我们(呵呵脸)!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英国:英国脱欧确实是一个国家能采取的,最愚蠢,最自我毁灭的行动!
美国:(默默地)拿着手里的啤酒, (我*无言以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自参选以来,希拉里可谓一路众星捧月,得到了娱乐圈、政商圈、媒体圈、科技圈、学术圈、时尚圈...一众大哥大、大姐大为她摇旗呐喊、保驾护航,甚至连FBI到收关都为其让路,扫清“邮件门”的障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希拉里会有惊无险地一举拿下总统宝座时,黑天鹅的特朗普居然后来居上,导致希拉里再一次含恨和总统宝座擦肩而过,变成一路陪跑的那位。如此熟悉的狗血电视剧剧情,很难让人不联想起今年英国脱欧的窘况。从这个角度来看,特朗普真的说对了,这次的美国大选,正在变成升级版的英国脱欧2.0 ( Brexit Plus Plus Plus) ,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农村包围城市:原来放之四海皆准!
11月8日大选日当天,特朗普虽以276:218票赢了希拉里,却与之前的民调结果大相径庭。在此前的民调结果中显示,希拉里的支持率高于特朗普。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果民调是真的,今天大选的结果应该是: 希拉里将大比数(347:191) 跑赢特朗普!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希拉里这次大选的意外败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大选日当天,不仅多个摇摆州输给了特朗普,甚至连民主党传统阵营的宾夕法尼亚和密歇根州等都一片飘红。
而让特朗普此次击败政坛老将希拉里一举拿下总统宝座的,正是国人耳熟能详的“农村包围城市武”战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从大选的选票地图可以看到,希拉里所在的民主党阵营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北部的工业区以及西海岸地区,而这些几乎都是大城市的所在地,如纽约、芝加哥、洛杉矶、华盛顿、费城、西雅图、迈阿密和奥兰多等耳熟能详的美国国际大城市。这些地方几乎都站队希拉里。
反观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的支持者,主要覆盖选区都是农村城镇等乡下地区,既然城市都被希拉里控制了,那共和党就致力于在广阔的农村地区,开垦播种式拉选票吧。而事实证明,乡下群众力量,远比你想象的要威力无穷!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样的结果,不禁使人联想到今年脱欧期间,脱欧派VS留欧派的过招比试: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黄色是留欧派,蓝色是脱欧派——大部分留欧派都是在英国首都伦敦以及曼城、纽卡斯尔以及利物浦等大城市,而支持脱欧的民众大部分位居“农村”乡下。两次较量,城里的结果都玩不过农村的。
精英治国 VS 基层民怨
从去年参选起,希拉里在总统竞选中一直人气超级旺盛,支持者仿佛占据美国半壁江山, 从娱乐圈、媒体圈、时尚圈,到政商圈、学术圈、科技圈.....,几乎所有你所熟悉的美国面孔,都公开为希拉里站台。从娱乐圈的名气大明星,如Lady Gaga、金·卡戴珊、麦当娜,到前任总统奥巴马、前副总统拜登,第39、42任总统卡特(Jimmy Carter)和克林顿(Bill Clinton),再到面书(Facebook) 的创始人Mark Zuckerberg 和Dustin Moskovitz,支持希拉里的各界“明星团”可谓星光熠熠!
这些崇尚自由主义的精英大佬向来都是民主党派的坚强后盾,是希拉里的死忠粉,全球化,开放边境,自由市场,支持创新,是这些精英主义者的理念和理想,也是他们得以成功和获得巨额财富的基础和支点。
就在大选日的前一周,希拉里的民调仍领先于特朗普,但在选举日当天结果却出乎意料。为什么这么多的专家、学者、专业人士都看走了眼?为什么社会和行为科学的预测模型全都失效?为何结果和民调差距*如此之大?
据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刁大明解释,民调只是预测和依据。希拉里关注的选民对象集中在精英团体,虽然这些精英的影响力举足轻重,但他们影响的对象也主要集中在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人或年轻人,这与走底层“大众”路线的特朗普截然不同。
同时,大选的民调方式主要是电话和入户采访,民调公司只是访问当时拥有电话的较富裕阶层选民,很容易忽视了普通民众。而由于普通民众的利益和生活与那些具有影响力的精英们相差甚远,因此这些讨厌政治精英、期待生活有所改善的选民,最终选择将特朗普送进白宫,而他们的力量被民调以及希拉里都忽略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和英国公投“脱欧”期间,各界精英大佬为留欧派背书异常相似之处:在脱欧公投的收关时刻,娱乐圈、政界、工商界等大佬纷纷站队卡梅伦,由贝克汉姆,J.K.罗琳、卷福等大腕儿率领的明星队,和大部分金融机构和国际公司一样,都纷纷支持英国留欧。(补课:脱欧公投收关决战! 贝克汉姆、卷福、J.K.罗琳、李嘉诚等大佬纷纷站台,索罗斯预言“黑色星期五”!)这些死忠粉愿意为留欧派站台,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都是留欧的主要受益者,当然也和他们非常国际化的经历密切相关。但英国公投的最终结果是脱欧派以52%过半的优势,取得了公投的收关胜利,让人大跌眼镜。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英国脱欧和特朗普胜出,从根本上动摇了许多“政治正确”:全球化让寰球更美好,开放边境让人口自由流动,自由市场的力量,对创造新的、更“进步的”地球村自我身份的认同,都不再被认为是理所当然。
全球化的好处备受吹捧,但它导致一大批人掉队,它让发达国家工人阶层觉得被边缘化,让人们有疏离感。从把英国投脱欧的大众到美国大选中的选民,到处都在表达对当代治理架构、对不平等和精英主义的愤怒。如果说从前,君主权力曾经让渡给精英政治的话,现在在许多国家,精英们创造出的民主体制,正导致他们逐渐丧失治国的授权。
“蝴蝶效应”一触即发
随着美国大选结果的尘埃落定,美国各地都出现了对这次投票结果不满的选民,并通过游行等方式来表达不满。据英国《每日电讯报》(Telegraph)报道,在特朗普当选后的首要个晚上,美国至少有16个城市发生多起骚动事件,蝴蝶效应一触即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希拉里的支持者无法接受特朗普“意外”当选的结果,聚集在白宫外抗议。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旧金山某大学,数百名学生聚集在一起抗议特朗普当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奥克兰和西雅图的抗议活动中,示威者燃烧特朗普的画像、打碎奥克兰论坛新闻编辑室的窗口并燃烧垃圾,甚至有示威者在垃圾桶纵火、砸碎玻璃以及烧美国国旗,引发骚乱。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当然,特朗普即将担任美国总统的事实,所产生的蝴蝶效应远不止游行、焚烧以及骚乱这么简单,号称美国最富有的地区“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更是提出“Calexit”离开美国单干的口号,抗衡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的事实。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英国的小伙伴是不是有好熟悉的感觉?
在英国决定公投“脱欧”后,近200万人请愿要求举行第二次公投,想要翻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