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 您有一个诈骗电话等待接听——揭秘全球个人信息泄漏

来自:Monkeyhuang 0 0 2016-09-21

您好,我们是XX培训机构的……

请问需要贷款吗……

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XX产品……


最讨厌接到这一类电话有没有?

浪费时间浪费话费(漫游的孩纸伤不起),有时“运气好”一日之内可以接到好几个(微笑脸),更可怕的是他们居然对你的信息了如指掌,(惊恐状,有个人就在不远处看着你的既视感)。个人信息被泄露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个人信息只值两根辣条?海内外朋友互抱取暖


就在前几天,浙江一条非法获得学生信息并进行倒卖的黑色产业链被警方摧毁,这个组织造成50余万条学生数据遭泄露,一条信息仅售2毛

纳尼?我们的个人信息这么便宜!两根辣条就把我们卖了!

一点都不尊重我们,起码得10根辣条啊!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当然,这种坑大家都有份,海外朋友也一样。


韩国曝出KB国民卡、乐天卡、NH农协卡公司的一亿多条用户个人信息被管理人员泄露,收取到1650万韩元费用,平均下来每条信息也不贵。


英国,有人声称可以提供3万个当地信用卡账号,每个售价不到1英镑(约合2美元)


美国有一种职业黑客,靠入侵各网站盗取用户资料谋取暴利。(高科技人才不用在正途上也是可惜了)


看来外国宝宝也深受信息泄露的困扰啊,来来来,一起互抱取暖。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信息泄露造成了啥?看大家泪目的经历


拿到你的个人信息就不仅仅是推销了,不从你身上捞点好处怎么对得起花出去的辣条。


看看广大网友都有哪些被骗经历:


A说起来自己也是傻,当时骗子打电话来,说我在网上买东西的资金因为系统升级暂时冻结,让我加他QQ,在网上填写信息进行退款,重新下单。其实也有点怀疑是假的,但是对方把我的淘宝号、地址、个人信息都说对了,就放松了戒备。结果他提供的网页有问题,银行卡里3000多块都没了!

(不明网页上填信息,少年你的心真大)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B:之前银行打电话来说我信用卡透支了,当时我还一头雾水,有这种事?宝宝一直很勤俭节约的啊。后来才知道是有人冒用我的身份信息套取现金。感觉寰球太危险,啥都没干就被坑了一笔。泪目中。

(对于这种趟着也中枪的同学,只能给你一个安慰的拥抱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C:骗子打电话来冒充助学机构,说是为我提供助学贷款服务,还是太年轻,就因为他说出我的身份信息准确无误,单纯的我就满脸期待地把银行卡验证码发了过去,结果……不用说大家也清楚了。怎么能欺负我们这种单纯善良的孩纸…

(验证码是万万不能跟别人说的啊,想起山东临沂的准大一新生徐玉玉遭遇电信诈骗郁结身亡的事,心疼)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国家颁布法律制裁泄露信息行为


话说回来,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屡屡传出,难道国家对这种恶性行为就没有制裁吗?当然是有的!


我国规定非法出售个人信息可判3年以下徒刑,并判处相应罚金。


日本出台了包含具体细则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关联五法》,如果企业没有采取有效地防范个人信息流失的措施,将依法受到刑事惩罚。


英国通过《通信管理条例》和《通信数据保护指导原则》等一系列法律条例保护公民个人信息。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各位英雄好汉有何高见?在线等


然而,貌似并没有什么卵用……

就信息泄露的案例来说,抓了不少也判了不少,还是屡禁不绝。

怎么说呢?倒卖信息这种一般比较隐蔽,想要查证出来挺难的,骗子会存在侥幸心理。

尤其是当骗取金额比较小的时候很多朋友都会自认倒霉。


“算了,反正就几百块,就当买个教训”

“要是报案了被打击报复怎么办”

“吃一堑长一智,下次注意不上当就好”

小编也是其中之一。(脸红中)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所以感觉应对这类事件的很好办法就是,

只要涉及到钱的信息都一律不予理睬,

不轻易在网上填写自己的信息,

尤其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之类的。

亲们对信息被泄露这方面有何高见,在线等。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