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课堂是海那边为解决用户移民问题,普及移民知识而专门设立的公益课堂,邀请资深行业专家、知名网络达人、已成功移民的先行者,集中为用户提供免费咨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众所周知,新西兰创业移民不是申请后立即给PR,而是在新西兰成功运行生意两年之后才能申请PR。成功运行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创投的企业保持稳定经营,至少雇佣一名本地员工;二是递交申请时账目反映盈利。
如何做到这些要求呢?不同背景的人做法也会不同,商业经验丰富的人士往往会做尝试,但新西兰和中国的商业环境存在巨大差别,会让人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这时侯有些人会转入守势,坐等PR。也有些人会继续尝试。商业经验不多的人来了往往看了很久后采用压低成本的办法,租用较便宜的店铺,或者干脆租个二楼之类的地方做公司地址,这种情况下能把生意做好的概率是微乎其微。至于一些没有商业经验的人,做创移根本就不是为了赚钱,能不亏或者少亏拿到身份就行。
新西兰移民局希望新移民能带动本地的经济与就业,而这些做法根本就是背道而驰,无怪乎近年来创移的PR批复率持续走低。
——————我是问答部分的分割线——————
问:要建立生意,首先离不开注册公司,在新西兰注册公司和国内有何不同?都可以注册哪些种类的商业模式?
与国内相比,在新西兰注册公司十分简单, 不需要经过很多部门的审批,注册资金也没有限制。新西兰的经济发展部设立了专门的网站来方便有需要注册公司的相关人士,大家可以直接通过上网来注册自己的公司,只需交纳相关的注册费用。根据1993年公司法,任何人都可以独立或与他人一起申请注册家公司。
在新西兰注册本地公司时需要准备一下资料:
a 注册公司的名字,官网:http://www.business.govt.nz/ 在经过网上系统确认无人使用过才能使用;
b 公司的固定地址,朋友家的地址也可以,确定自己的住址后可修改 ;
c 董事和股东的全名,住址 和IRD 号(如果居住在新西兰)
问:对于拿到工签准备启动生意的移友来说,有重新建立生意和购买已有的生意两种途径,他们的优劣之处各是什么?
建立新的生意,优点是成本相对较低,风险较小;缺点在于生意的营业情况比较难预料的,可能好,也可能不好。另外,对于一些新移民来说,当地资源有限,如语言,货源等会有问题,新建生意会感觉难度较大
购买已有的生意,优点在于可以免掉新开店的一些筹备工作,原来的营业情况也可以做个参考。缺点是是如果本来赚钱的店,一般老板不肯卖,如果卖的话,价格不会便宜。
不过在购买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骗了。
问:建立公司之后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公司的运行成本,税收自然是重中之重,请给我吗简单介绍一下新西兰的税收体系。
1. GST,在新西兰境内接受的任何产品或者服务都必须缴纳GST(GOODS AND SERVICE TAX),比例为15%
2. 工资税,IRD网站(https://www.ird.govt.nz/)有表格查询,不同工资金额比例不同。已经包含在了工资里。
3. 所得税,这个和国内的地税有点象,分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同时新西兰没有税上税
问:目前有一种悲观的论调,认为新西兰市场太小,创业很难,您怎么看?可否为大家分析一下新西兰的市场现状?
其实不管是在新西兰也好,国内也好,其他地方也好,想要创业,自然会有一定风险。虽然新西兰的生意难做,但预计做到盈余难度不大,早期登录的创业移民的业绩逐步好转。但由于市场较小,要赚大钱不是那么容易,不过本地行业比较平均,用心经营了一般不会有问题。
当地穷人比想象中要多,很旧的衣服都在穿。一般人每周就20刀可以自由支配,买贵的东西都要求LAY BUY,就是分期付款的意思,付完了再拿货。一般商店礼拜四的营业时间特别长,原因是当地人是这天发工资。当地商品款式之落后,质量之差也完全出乎预料,不是商人们不知道自己落后,而是因为价格问题,进了好点的卖不掉就赔了。
这时能抓住商机,懂得分析行情就很重要了。比如服装行业,NZ当地人尤为青睐户外自然活动,由此衣服类别中的户外用品比较受欢迎。
问:成功运营一门生意对雇佣员工也有明确的要求,那么在新西兰雇用一名员工的成本大概是多少?除了工资之外还需要哪些支出呢?
1. 目前新西兰的较低工作是15.25纽币/小时,如果按照每周40小时计算,就是每周610纽币。
2. 另一项是政府规定企业必须缴纳的ACC(Accident compensation corporation)意外保险,它是根据不同岗位,不同人的薪酬,按照比例缴纳的,大概是员工薪酬的2%左右。
3. 新西兰政府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在近几年,新西兰政府推出全民储蓄政策,您只要每年存1200纽币,政府在您的账户支付上512纽币。而对于有工作的人士,它只要申请了这KIWISAVER项目,那就需要每月在您的工资中至少扣2%,当然也可以是4%和8%的额度存入您的储蓄账户,而相应的,企业必须至少为员工计提员工工资2%(其中的17.5%是储蓄税需要交政府的)打入员工储蓄账户。这项储蓄项目只有到65岁退休的时候才可以启用。此外,首要次买房,可以计提一次。
问:与所雇佣的当地员工相处也是很大一门学问,很多创移都和当地雇员发生过不愉快的纠纷,如何才能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呢?
在新西兰,雇佣关系法(Employment Relations Act)是规范雇佣关系的法规,这一法规列出了雇佣双方应遵守的原则并适用于所有雇用员工的企业。这也意味着,小型企业即便只雇用一二位员工,在处理雇佣关系时也应同有人力资源部门的大型企业一样的小心。
在我实务处理过的华人雇佣纠纷案件中,绝大多数的雇主都没有意识到,在开始工作前,他们必须与受雇员工签署书面的劳动合同。而当雇主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多半是已经被雇员告上了雇佣关系局了,届时要面对的不只是诉讼的压力,还有无法避免的经济损失。
除雇佣合同须书面化外,雇佣关系法的精神是雇主在执行公司的规定时,必须遵循程序正义的原则。例如:如果雇主想解雇自己的员工,即便因重大事故有必要立即解雇员工时,也必须遵守程序正义。因为雇主不可以在没有说明理由,并给员工一个解释的机会时,就立即请人走路。有些雇主“猜测”他所雇用的员工懒惰或不诚实,并在没有预警下直接指责员工的不是,即刻请人走路。鲁莽的雇主认为他们是有权利这么做的,但事实是,这类雇主收关往往是不得不赔偿数万元钱给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