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一名中国留学生仅因微信里的一句“挂靠学校”的信息被美国海关看到而遭遣返的新闻吗?没错,美国又出新招了!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近期发起了一份提案,要求在入境表格上添加社交媒体账号信息。天呐,以后还能在微博、微信上自由的开撕吗?还能愉快地跟吐槽君玩耍吗?
6月23日,隶属于国土安全局的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起的一份“收集出入美国人员社交媒体信息”的提案,要求外国人在入境表格上添加填写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信息,以方便海关查询。此项提案仍在公示和收集公民意见当中,公示60天后将进入政府正式考虑程序。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过目前此提案中提到要审查的出入境人员主要针对免签证来美国出差或者旅游的人,像我们绝大多数通过签证来到美国的中国人,目前不在这条提案所指的范围内。涉及这条提案的人员包括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公民。
所以就跟我们就没有关系了吗?NO NO NO,这条提案告诉我们,美国海关的监管越来越严了,一旦通过意味着美国海关有权审查你的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不难联想到未来工作人员还可以要求你提供如微信朋友圈,扣扣空间等相关信息。所以大家还是谨慎为妙!
虽然提案当中要求填写的社交媒体账号这一栏并非必填,但是人也说了,如果空着也有可能会引起海关的猜疑,分分钟可以把你请去小黑屋喝茶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提案起因于恐怖分子枪击案
美国搞出这么一个提案,跟近几年频繁发生的恐怖袭击分不开。2015年12月2日,美国加州圣贝纳迪诺发生重大枪击案,一对恐怖分子夫妻枪杀了14人,造成21人受伤。
事后调查发现凶手妻子马利克在入境美国之前曾在Facebook上用自己以真名向伊斯兰国首领宣誓效忠,但是她的Facebook状态并没有阻止她顺利获得美国签证。
这个新闻传出后,随着越来越多的特别言论出现在社交媒体上,美国各界呼吁加强网络安全和边境管理的声音越来越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ABC News的国家安全咨询员John Cohen透露,在2014年初时,美国海关并无审查个人社交媒体信息的权力,这被认为是侵犯私人隐私的行为。
但随着恐怖袭击的增多,海关开始审查个人社交媒体和网络记录。
如果这项提案通过,那么审查社交媒体和网络浏览记录将成为美国海关职责的一部分,在社交媒体和网络上发的内容将成为评估我们是否可以入境美国的标准之一了。
多个因网络言论而被遣返的例子
虽然这项提案才刚提出来,但是此前因为社交媒体和手机内容而被遣返的例子已经不少。
据寰球日报报道,今年2月27日,一名中国女留学生在入境美国时被关进小黑屋盘问,因为她在上学期间回国。
这名女生当时挂靠在某大学保持F1学生身份,她被要求交出手机,几个小时后海关人员翻出了她半年前的微信聊天记录,里面的一句“不是真的想上学,只是临时挂靠一下身份”被海关认定她学生身份不实,拒绝入境。
今年2月,据加拿大媒体报道,从上海来加拿大温哥华的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入境检查时被要求交出手机,随后被叫进小黑屋。
海关人员浏览了他的手机后,在他的微信群聊中发现了疑似未成年人淫秽视频。
虽然这名同学一再表示自己不是群主,也不是知道是谁发的,自己从来没有看过群里面的内容,但是仍然被当场撤销签证遣返回国了。
所以,快快快,赶紧删了你的黄色表情包,或者学学怎么发暗语,两人都用正常的表情符号代替千言万语...比如下图这样...你们看懂了么?反正小编是完全没懂...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2年,两名英国游客因为在Twitter上的状态而被拒绝入境美国,遭美国海关遣返回国。其中一名游客在行前发了一条推文:“这周有空,在我去毁灭美国之前快来跟我八卦一下。”
就是因为这条推文,他就被美国海关请进小黑屋了。
尽管后来他解释说,“毁灭(destroy)”这种说法在英国有“派对(party)”的意思,但仍然被海关认定他们有犯罪倾向,被遣送回国,连护照都被没收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此前他还发过一条推文,里面提到他要在洛杉矶得罪好莱坞大道上的行人,还要挖了玛丽莲梦露的坟墓。
因为这条推文,海关坚决要求搜了他的行李,要寻找他挖坟墓的铲子等工具。海关工作人员们真的好认真的说!
哪些单词容易踩雷?
收关的收关,小编附上审查关键词清单,以后这些词汇大家还是少发吧,以防万一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