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婆我不喜歡開車,對老爺車沒什麼研究。
自從NN年前在廣州开着小车與大巴較量高低之後,就有開車恐懼症,坐車驚慌症,走路失魂症。
在美國和加拿大駕駛執照是可以當身份證使用的,所以就硬著頭皮去考了一個。到目前為止,十六年的海外生活,記憶中只摸過三次方向盤。
你還別說,就是因為拿著這加拿大的駕照,移民新西蘭後,啥也不用考,就直接換了新西蘭駕照。現在,龍婆我在新西蘭可是“有証之人”哦。
不過,新西蘭的方向盤和英國一樣,是在右邊,開車馬路也是左上右下,與中國,美國,加拿大的方向完全倒轉來。為安全起見,婆開車的那天,敬請諸位還是盡量在家呆著,少出門。
婆喜歡看英劇,對英國歷史文化有一定的偏愛。至於何時關注上英式老爺車,那還是嫁了恐龍,認識了恐龍他老爸之後。
恐龍他老爸,也就是婆的家公(廣東人對老公爸爸的尊稱),對英式老爺車的鍾愛程度,就象愛自己喜歡的女人一樣。
他們不是買新車回來炫耀,而是買回一堆舊車殼,再上網找這些舊車的舊零件,舊配置。每逢假日,甚至休假在自己的車庫裡搗鼓這些爛銅爛鐵。一顆顆螺絲地重新組裝,一層層地刷漆,最後還開去老爺車俱樂部參展。這就是他們那代人的Passion激情,這就是他們的Pride驕傲。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N年前,家公帶龍婆參觀了他父親,也就是恐龍的爺爺曾经的车库,乖乖,瞧这墙上的修车工具。图片中显示的才只是其中的一面墙,一部分工具哦。
这才让婆真正明白了:兴趣爱好是从小培养的,兴趣爱好是耳闻目染的,兴趣爱好是会遗传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每次回加拿大温哥华,一有机会就坐上家公的老爷车出去拉风。戴副舊式老墨镜,用塊丝巾包着头,那感觉,在《罗马假日》里可找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每次我们停车的地方,都让不少路过的英裔爷爷奶奶大叔大婶们狠狠地怀旧一番。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有些事情,不得不相信是上帝安排的。
龍婆现在居住的新西兰小镇内皮尔Napier,每年的2月都会举行一次盛大的Art Deco Festival。其中一个吸睛的节目就是Vintage Car Parade老爷车大游行。
据说每年都会有两百多辆老爷车从新西兰的各个角落开来大團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两百多辆?!
是的,你没听错。
这么难得的机会,恐龙夫妇怎么可以错过呢!
好吧,请随着龍婆的鏡頭,帶你見識見識“真正會玩的新西蘭人”!
(此圖請忽略恐龍夫婦,請看右邊兩位裸足的新西蘭人。他們不是沒錢買鞋,你无需慈悲捐鞋。他们是這裏土生土长的Kiwi,新西兰人自称Kiwi。他们从小習慣不穿鞋逛大街。無論高溫還是酷暑,感覺他們的腳皮子特耐溫。还有一点,这里的地面比较干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时,远处缓缓走来这么一大家子和那部“小小老爷车”,场面够拉风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一家三代人,分别穿上20-30年代的服装,儿子们拖着那个年代的高尔夫球棒,大孙子骑着那个年代的单车,小孙子开着“小小老爷车”。简直酷呆了!
听恐龙的同事介绍,每逢这个节日,许多当地人一大家子喜欢围绕一个主题打扮,然后出去拉风庆祝。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突然,“小小老爷车”出故障了,小小少爷还钻到车底去检查维修了一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牌子的车,中国人不会陌生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认识家公,龍婆我才认识MG名爵这个车牌。
MG(Morris Garages)名爵,是英國汽車界名人Nuffield子爵威廉·摩里斯的員工金柏所創立,原本是摩里斯子爵的私人財產,所以稱為摩里斯車房,後來賣給摩里斯子爵的控股公司摩里斯汽車公司,以雙門敞蓬跑車聞名於汽車界。今日是上汽集团旗下的轿车品牌。在英国伯明翰长桥拥有制造工厂。
MG後來成为英国罗孚(Rover)旗下盛名品牌;Rover車廠將之定位為比Rover品牌更跑車化的產品。2014年MG獲得英國房車賽 (BTCC) 年度總冠軍。(摘自维基百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Lotus路特斯牌老爷跑车,也是家公比较喜欢的一个英国牌子。
路特斯(Lotus Cars,曾被译为“莲花汽车”)是寰球盛名的跑车与赛车生产商,总部设在英国诺福克郡(Norfolk)的Hethel,由柯林·查普曼(Colin Chapman)创立于1952年,旗下的跑车以纯粹的驾驶乐趣和轻量化的设计而著称。(摘自维基百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恐龙从小就对机械马达的东西特别感兴趣。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1924年的压路车。1931年内皮尔大地震后的城市重建全靠它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们不是演员,而是本地居民。他们的爷爷就是开着这车修路的。这车保养得现在仍能上路。不得不佩服本地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内皮尔的Art Deco Festival吸引了寰球各地的老爷车爱好者前来欣赏。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瞧,刚才还说着呢,转头就见那部压路车在马路上拉风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能在老爷车上坐着摆post拍照的多是车子主人的亲朋好友。游客尽量用眼睛“坐车”,用镜头“将车开回家”就好。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看一部车的功能,主要看它的发动机。很多车主都愿意打开车盖让发烧友欣赏发动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女人嘛,看车总是看外表。比如说,这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哇~~这部MG名爵车,好象和家公那部孪生的呢。马上“咔嚓”下来发给家公对证一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里的老年人退休后不是去带孙子,不是去跳广场舞,而是开着他们的老爷车去拉风。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据龍婆观察,那些喜欢老爷车的大叔大爷们都特别地有英国贵族绅士风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瞧这幅图,是不是有现代与古代穿梭交界的感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老爷车发烧友们在交流经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一部应该是爷爷的爷爷级别。连方向盘都还没发明的时代。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什么?火车?汽车?拖拉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听说,这就是那个年代的“公共汽车”。节日期间,游客仍可购票乘车上街拉风。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老爷爷刚停好车位,见婆举起相机,马上送来一个微笑。感觉这里的人不是一般的nice。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部是啥车?木头车身仍然发光发亮。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尖尖的臀部好有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原来是1954年产的英国Jaguar捷豹。
捷豹(Jaguar):是英国1922年成立的一家豪华汽车生产商,车标为一只正在跳跃前扑的“美洲豹”形象,矫健勇猛,形神兼备,具有时代感与视觉冲击力,它既代表了公司的名称,又表现出向前奔驰的力量与速度,象征该车如美洲豹一样驰骋于寰球各地。寰球奢华汽车品牌捷豹自诞生之初就深受英国皇室的推崇,从伊丽莎白女王到查尔斯王子等皇室贵族无不对捷豹青睐有加,捷豹更是威廉王子大婚的御用座驾,尽显皇家风范。(摘自维基百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瞧,“公共汽车”正在接送乘客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公共汽车”在马路上“奔跑”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老俩口开着老爷车来这海边露营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仔细一看,这位“海军大叔”的“军车”也是老爷车呢。老爷单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两部应该是老爷摩托车吧。一切都是这样演变过来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单车,能骑着上路也是技术活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老哥,您在瞧啥呀?”
这位一定是新西兰土著毛利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恐龙每次一见到他老爸喜欢的牌子,都会情不自禁地靠近。
这部是英国的Mini迷你小轿车。
迷你(Mini)是一種由英國汽車公司(BMC)及其承繼公司在1959年至2000年期間生產的小型汽車。在1960年代成為英國的其中一個重要象徵,其前輪驅動且高效利用空間的配置概念(讓汽車80%的底盤面積可供乘客和行李使用),為後來的汽車設計工業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這款獨特的兩門汽車是由亞歷克·伊斯哥尼斯爵士(Sir Alec Issigonis)為了英國汽車公司設計。(摘自维基百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Art Deco Festival 有一个节目是由老爷车俱乐部举办的,可乘坐老爷车逛街。Vintage Car Rides By the Hawke's Bay Vintage Car Club。
恐龙过去询问乘车费用,被告知是以捐款的方式,你爱给多少就多少。时间大约10分钟。恐龙掏出一张$20元的票子递过去,还担心不够。可收钱的老太太却想给他找回$10元。恐龙大方地说不用找了。
我们刚上车,收钱的老太太就大声地对着开车的老爷爷叫道:“老头子,带他们逛久一点,他们慷慨地捐了大钱。”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老爷爷带着我们,了解到我们刚搬来内皮尔才一个多月,这是首要次参加 Art Deco Festival。他一边熟练地驾驶着老爷车,一边热心地给我么讲解一年一度的老爷车大团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还带我们来到旧火车站。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介绍我们有机会一定要乘坐一次这种旧火车。今年火车票早已被一抢而空。好吧,恐龙童鞋,明年请趁早。你老婆大人想试试。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坐在敞篷老爷车上逛街,拉风的感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跟在“公共汽车”后面进城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哇~这辆1954年产的英国Jaguar捷豹原来是这位酷大叔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街上奔驰的老爷车,只要见到“相机”,他们一般都会减速,并热情地向游客挥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辆是1915年产的美国车。轮子是木头的。仍能压马路真是太神奇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由于早上起晚了,听说错过了老爷单车,老爷摩托车游行。(以下6张照片是由网友巴闭君提供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种浪漫,记得龍婆的高中时代仍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原來,我们还错过了这辆消防车。这幅装备,怎么这么眼熟呢?
哦,原来是在龍婆最喜歡的英剧《唐顿庄园 Downtown Abby》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关于“龍婆”:
龍婆就是龍婆 一个说着粤语教着国语的广州妹。
一个在三十岁前夹着枕头拎着被子出国闯寰球的女人。
一个因喜欢孩子的单纯寰球而学了幼儿教育的女人。
一个先把自己嫁了再通知父母的女人。
一个放弃职场归隐家居生活的小妇人。
一个在加拿大住了八年,在美国住了八年,準備在新西兰住八年,再去欧洲某个小国住八年的中国女人。
“龍婆活著”公众微信号的关注方法:
1,直接在自己的微信里添加“龍婆活著”的拼音:longpohuozhe
2,直接打开“龍婆活著”公众微信号里的文章,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View Accout),并点击关注(Follo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