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婆記憶中最深刻的春節:
大年三十晚:四世同堂的住家團年飯;恭喜發財的利是紅包;中央台的春節聯歡晚會;逛花街賣金桔插桃花;放煙花炮竹迎新春。
出國十幾年,輾轉加拿大,美國,現在又落戶新西蘭。回想,這十幾年在國外過的春節,那真是一個“隨意”。想過就過,不想過也如平日一樣地生活著,該幹啥幹啥。
加拿大,美國,新西蘭,都是移民國家,國民分別來自寰球各國。每一個族裔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既提醒後輩們不要忘記血脈,又能自娛自樂懷舊一把。
出國後才知道,原來,越南,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家也過春節,還將春節訂為它們的法定假日。
曾居住過的加拿大溫哥華,美國洛杉磯,都是華人,越南人,韓國人喜歡聚居的大城市,只要到華人商鋪多的地方一站,總能感受到一些春節的氣息。若再約上幾個東南西北的華人朋友一起打邊爐刷火鍋或者包餃子,那就喜上加喜,絕對性地擁有了大中國東西南北相結合的特色年味。
內皮爾,你聽說過這個城市嗎?
今年龍婆定居新西蘭的是一個不到六萬人口的小城市。小得可稱它為“鎮”,也可稱它為“村”。
內皮爾,你能輕易地在寰球地圖上找到它嗎?
春節期間,龍婆收到寰球各地婆粉們最多的春節祝福語後,總帶一句溫馨的問號:親,你在新西蘭小鎮寂寞嗎?
親,你在新西蘭小鎮寂寞嗎?
就這個非常嚴肅的問題,龍婆不得不放慢腳步,停下來,面朝大海,抬頭仰望內皮爾上空的藍天白雲,靜靜地思考......
從大國家搬到小國家,從大城市搬到小城市,從大房子搬到小房子。從物質生活上來講,我們似乎被發落到了荒島。但從精神生活上來看,我們似乎又得到了重生,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
寂寞,孤獨。龍婆認為:寂寞是一種感覺,孤獨可以自己選擇。龍婆選擇享受這種“寂寞與孤獨”的感覺。
網絡偶遇,找到了組織!
一個月前,當龍婆剛抵達小鎮內皮爾時,人生地不熟。走在市中心的大街上,也沒偶遇幾個黃皮膚的亞洲人。但卻幸運地在微信公眾平台婆的文章後面偶遇了兩位生活在內皮爾的姊妹。
一位是從韓國外嫁過來,比婆早到幾個月的朝鮮族姊妹。聽說她人生首要次在網絡文章後留言就是給婆的。現在,我們已成了內皮爾生活中的好姊妹。
另一位是從婆的家鄉廣州全家八口移民來內皮爾已生活多年的姊妹。她是首要位給婆留電話號碼,相約星巴克嘆咖啡,并指引婆找到組織的人。她簡直就是婆在內皮爾的‘黃頁’萬事通。
龍婆在新西蘭的首要個中國春節又是怎樣過的呢?
龍婆認為:在國外生活,只要你想過春節,只要自己動手創造,就一定會有開心的新年氣息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圖一)
【婆在新西兰2016/02/06星期六】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处,年味是自己创造的。今天,1个北方女人+1个南方女人+2个洋老公,一起创造了一餐丰盛美味的饺子宴。两个女人总共包了288个饺子。還吸引了朝鲜族姊妹的Kiwi洋老公初试身手包了他人生的首要个饺子。哈哈~~还行,没漏馅儿。最後,那個藏金幣的餃子差點沒將他的牙齒咬崩。真幸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圖二)
【婆在新西兰2016/02/07星期日】中國春節除夕。在只有五万八千人口的新西兰内皮尔小鎮上,其中只有573人在中國出生,57人在香港出生,48人在台灣出生。在春節除夕的中午,婆與一幫同声同气的中國人在一起歡度春节,幸福的感觉原来是這樣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圖三)
【婆在新西兰2016/02/08星期一】中國大年初一。正好撞上新西蘭的國慶假日。內皮爾小鎮上,既沒中國春節的張燈結彩,也沒新西蘭國旗飄飄的國慶氣氛。街上的鋪子基本上都是關門休假的。婆終於領悟到Kiwi低調中不差錢的自信。哈哈~~假日恐龍休息,一早就在婆家族的微信群裡,拜年提取红包,婆跟在后面发红包,这难道就叫夫唱妇随?!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婆在新西兰2016/02/09星期二】中國大年初二。婆收到的紅包是這樣的!接到的財神是這樣的!抽到的簽是這樣的!哈哈~從左至右,任性-轉運-良緣。準嗎?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圖五)
【婆在新西兰2016/02/10星期三】中國大年初三。一早醒來,見到妹妹在微信上發的這張照片:父母在,家在。父母和,萬事和。从十幾歲到七十幾歲的他們,同樣的眼神,同一顆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婆在新西兰2016/02/11星期四】中國大年初四。差点忘了,今天原來是恐龍夫婦到內皮爾定居的滿月日。今早突然首要次六點自然醒,首要次欣賞到窗外的太陽東升。希望新西蘭的人生新篇章就象這初生的太陽一樣,每天都是滿滿的正能量!加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婆在新西兰2016/02/12星期五】中國大年初五。今天與來自广州的,肇慶的,深圳的,沈陽的,馬來西亞的,幾個內皮爾村的中國女人們再次聚會,說著英語,粵語,國語。包著北方的,南方的,東方的,西方的餃子。誓要將春節餃子宴進行到底!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婆在新西兰2016/02/13星期六】中國大年初六。中國人這年真是過得沒完沒了。今天內皮爾村里的馬來西亞中華村婦們組織了一次"撈起"派對。原來,早期移民馬來西亞的多是廣東人。“撈生”是他們過春節的傳統菜。就是將五顏六色的菜刨成絲,與生魚片擺放一起,大家一起用新筷子拌。哈哈~~廣東話"撈起",寓意"興旺發達,撈得風聲水起"。學嘢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婆在新西兰2016/02/13星期六】中國大年初六。今晚參加了霍克斯灣區民辦組織的華聯迎春晚會才终于认识到,原來,这里隱居的華人家庭還真不少。有些家庭甚至已幾代人,婚系外族,帶來了不少洋面孔。
這里雖沒奧克蘭大城市的繁華,但這里的華人都非常享受樸實安靜的世外桃源生活。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圖十)
今晩,中國駐新西蘭大使館也派了代表出席,并可當場諮詢和辦理入華簽證。婆打聽到了,持加拿大護照的入華簽證,十年一次性簽證費是$210元新幣。
當晚,婆終於與網上認識的新西蘭霍克斯灣旅遊局的管先生見面了。原來是帥哥一名。真想為國內的姊妹們問問姻緣。哈哈~~
一位曾擔任足球教練的洋大爺向婆献殷情,又是端盤子,又是給電話,讓身邊的恐龍喝了一晚的醋。酸酸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圖十一)
什麼是華聯會?據說是本地華人自己搞的無盈利性質的民辦組織,與任何政府無關。所有組織的理事成員都是義工。
一年內組織兩次聚會活動。每個家庭參會的年費是$20元新幣。主要是用於租用聚會場地。每次聚會,每個家庭自帶食物與大家一起分享。為了環保,享用食物的餐具也必須自帶。每次聚會都有表演,多數是教會中國孩子們的奉獻。每次聚會都會有抽獎活動。獎券需自己購買。如:$2元一張,$10元6張。獎品由當地華人商家捐贈。
無論是否中獎,參與是一份“貢獻”,圖的是一個“氣氛”。
這,就是我們內皮爾小鎮的年味。
不豪華,但很有人情味。
2016年2月15日
寫於新西蘭內皮爾
圖文作者:Cathay龍婆
公眾微信號:龍婆活著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关于“龍婆”:
龍婆就是龍婆 一个说着粤语教着国语的广州妹。
一个在三十岁前夹着枕头拎着被子出国闯寰球的女人。
一个因喜欢孩子的单纯寰球而学了幼儿教育的女人。
一个先把自己嫁了再通知父母的女人。
一个放弃职场归隐家居生活的小妇人。
一个在加拿大住了八年,在美国住了八年,準備在新西兰住八年,再去欧洲某个小国住八年的中国女人。
“龍婆活著”公众微信号的关注方法:
1,直接在自己的微信里添加“龍婆活著”的拼音:longpohuozhe
2,直接打开“龍婆活著”公众微信号里的文章,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View Accout),并点击关注(Follo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