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帅哥小李子莱昂纳多在网上人气旺得不得不得不得了。五次奧斯卡男主角被提名,22年的悲情追求,今年終於捧回了小金人。
小李子是谁?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1974年11月11日出生于美国洛杉矶,美国影视演员、制作人。
1990年,16岁的他参加了电视剧《成长的烦恼》的拍摄。
1993年,他凭借《不一样的天空》中的表演获得了第66届奥斯卡理想男配角奖和第51届金球奖理想男配角的提名。
1995年,拍摄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荣膺第4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理想男主角。
1997年,莱昂纳多主演了《泰坦尼克号》。
2002年,莱昂纳多出演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逍遥法外》,并因此获得了金球奖男主角的提名。
2004年,和马丁西科塞斯合作的《飞行家》为莱昂迎来一个美国金球奖理想男演员奖。
2006年,凭借《无间道风云》和《血钻》获得金球奖理想男主角的双提名。
2010,他出演了《盗梦空间》。
2013年,他主演了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
2014年1月,他凭借《华尔街之狼》中的表演获得了金球奖理想男主角奖;9月17日,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和平使者”,关注气候变化。
2015年,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收入2900万美元,居福布斯全球演员富豪榜排名第13位。
2016年,凭借电影《荒野猎人》获得第73届金球奖理想男主角奖和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理想男主角奖。(摘自百度百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许多人應該是从《泰坦尼号》才认识他的。而龍婆可是从《不一样的天空》里的白痴少年就迷上了他的演技。
趁着小李子人气旺,龍婆也不得不得不得翻出他的高中母校John Marshall High School 带大家去逛一逛。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切纯属偶遇。
话说,龍婆的洛杉矶好友Marica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学经验的高中老师。她性格开朗,谐趣幽默,知识渊博,耐心负责,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Marcia教11和12年级(高二和高三)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由于我俩的老公都是工程师,所以我倆也一见如故,臭味相投,成了好友。
每年,Marica都盛情地邀请龍婆给她的学生讲中国近代史和移民生涯。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理解移民。
為了发扬中华文化,龍婆也就赴汤蹈火,义不容辞了!
演讲和教学对于龍婆来说并不陌生。到底多年幼教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虽然几岁的学龄前儿童和十几岁的高中生有很大的区别,但基础的授教技能和场面控制区别還是不大的。“头大难”问题对于龍婆来说,应该是早起。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学校简介:
这就是 John Marshall High School 中学的正门。学校建于1931年,从开学的1200个学生和48位老师发展到现在的4000个学生和230位老师。由于学生众多,学校要全年开课。一个正校长,六个副校长分别管理不同的事宜。
原來,這裡就是电影《铁达尼号Titanic》男主角帥哥小李子莱昂纳多 Leonardo DiCaprio 的母校。據介紹,這裏还有不少名人在此就讀过,甚至許多电影电视也曾在此取景拍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进入主校楼,左右两边都陈列着学校历年来获得的奖杯奖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Marica老師首先到学校的总办公室签道。并申请了一张“参观访问者”名贴贴在龍婆的胸口。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正对着总办公室柜台的是这些一格格的信箱。它是学校和230位老师沟通的“桥梁”。
Marica老師在自己的信箱里取了一些工作指示和公告。教学的一日之内就从这里开始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离首要堂课的时间还早,我们来到教员工食堂小休。一边吃着自带的早餐,一边被介绍给其他同餐桌的老师。她们闲聊着周末的趣事,学生的趣事,最近的公告,等等。龍婆对一切都好奇,是一個忠實的旁听生。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 Marica 老师的课室。在北美,老师的办公室也就是她们教學的课室。学生是走动式的,每堂课都是在不同的课室上。而课间只有五分钟的休息時間和走堂。這真是想尿尿都没时间呀。哈哈~~这充分体现了北美学生的独立性。每个课室都有电视,电脑,和投影等教学仪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首要堂课是7点25分开始。学生们已陆续到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Marica老师点完名,把人数熟练地输入电脑系统。据说,这是政府给学校颁发资金的依据。学生的人数并不影响老师的收入,但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资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今天的首要堂课Marica老师就让龍婆老师给11年级(高二)的其中一个班40个学生上了一堂中國近代史,并介紹了自己的移民生涯。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二堂课8点36分开始。是在隔壁Susie老师的课室里给10年级(高一)的其中一个班27人讲课。Susie 老师是 Marcia老师的好朋友,听说龍婆来學校义务讲课,她也申請了一堂。就這麼一不小心,龍婆还成了小李子母校的“抢手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9点42分是学生們增加营养的时间。其实就是学生和老师休息吃零食的課間时间,大概有20分钟。这是学生的咖啡厅和食堂。据说,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可得到购买食物的补助卷。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三堂课10点09分,龍婆回到Marica老师的课室做旁听。今天是其中一个12年级(高三)班做政治问题答辩演讲。Marica老師要求辩论的学生都必須穿着整齐正规。學生被分成正反两方,从提案到抢答,都很激烈。当然,這都是记分记时入成绩单的。能不努力嘛?!~看来,美国政坛永遠不缺活跃份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四堂课是11点19分开始,但Marica老师今天没课,所以她带龍婆在小李子的母校校园里逛了一下。校园很大,大约六栋教学大楼,两个健身馆,两个大型球场,等等。学生每堂課都要来回穿梭地找教室上课可真不容易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学校其中的一个礼堂。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专门为辅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地选择大专院校和升大而设置的辅导部门。
里面不仅有专门的辅导员,还有很多关于大学的资料和书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学校图书馆一角。中午休息和午餐时间是12点24分-12点53分,大约半个小时。
下午首要堂课也是全天的第五堂课,从1点03分到2点01分,在 Marcia 老师的课室里,龍婆老师又为另一个11年级(高二)39位学生讲了一堂课。学生踊跃提问,没给龍婆老师任何喘气的机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六堂课也是全天的收关一堂课,从2点06分-3点13分。由Marica老师用电脑抛光图片为她的其中一个12年级(高二)的学生们讲美国政府的法律部门,盛名的法官和法规的形成。龍婆做了旁听生也学到了不少新知识。龍婆認為:只要想學,每天都是學習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堂上,Marica老师正在为她的学生辅导和解答问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3点13分,当下课铃一响,学生们背起书包,冲出教室,踏上了周末回家的路。教室里只剩下 Marica 老师仍在她的办公桌上检查学生的功课和整理教学资料。
当Marica老师车龍婆回到家,已是下午4点半。一日之内讲了三堂课,龍婆已累得不想再说话了。但想想Marica老师每天要讲五堂课,龍婆我还是做回我的幼儿园老师吧。
总的来说,今天讲课的经历还是很有意义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龍婆第二次去小李子的母校講課是在N年後。
Marica老師带龍婆来到学校图书馆。她將学生聚集於此,准备她们星期三的辩证会。题目是:美国是否应该打开国门,让所有的移民都进来?
四组学生相互收集对立的资料,来维护自己的论点。
美国高中生和中国高中生基本没什么区别。“好学生”都在认真地查找资料,记录论据。“坏学生”都在聊天,塞着耳机听音乐。Marica老師穿梭在不同小组之间,听取她们的意见和需求,及时帮她们解答一些疑问。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首要堂57分钟的课很快结束。“坏学生”迫不及待地拥出课室,“好学生”总是呆到收关一刻,抓紧时间询问收关一个问题才离开。
第二堂课是一班选读大学预读课程的学生。内容是复习美国政治经济体制。学生事先已被提醒准备每人十张卡片,正面写一些关于美国政治经济体制的问题,背面是其答案。当老师叫到某学生的名字,这位同学先把十张预习的卡片交给老师,然后去黑板前等待老师的提问。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两个同学“对抗赛”。当老师报上问题,黑板前的两位同学需立刻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回答正确的继续留守,回答错误或答不出的下台。“游戏”继续,直到每个学生都上台“显示”了自己的“才能”。
龍婆坐在课室的收关一排旁听,课室气氛轻松。虽有些同学没做准备交出十张卡,老师似乎也没追究。有些同学上台一个问题也回答不出,老师也没惩罚。
有些同学在台下说漏口告知了台上同学答案。不用老师开声,其他同学已在哄她说:这是“Cheating”(作弊和不诚实)。这让我感到,无论美国高中生如何“吊儿浪荡”的样子,但在她们心目中,“作弊和不诚实”是不可接受的“罪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三堂课的钟声响了,轮到龍婆老师上场了。
在Marica老師的介绍下,同学們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欢迎。
龍婆老師首先问同学们对中国最深的十大印象是什么?
他们的答案是:
1,长城
2,共产主义国家
3,只生一胎的制度
4,毛泽东
5,首要代中国移民来美国修铁路
6,中国功夫
7,美国欠中国很多钱
8,中国人的只此信仰是佛教
9,中国美食
10,美国在中国设置了很多工厂
然後,龍婆老師对“答案”做了更深入的提问,分析和讲解。并纠正了一些错误的印象。如:中国人的信仰问题。
这个11年级是一个愿意思考的班级。所以他们的提问很活跃,问题也很有“回答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接着,第四堂课,又一班11年级的学生入座。这个班級被形容有点“钝”的班。所以提问的也只有几个同学。
两个班的同学都很有兴趣地问龍婆为什么移民?为什么移民美国?
龍婆喜歡用“井底蛙”做比喻。坐在井底,只能仰望井口的那一片天空。只能听见上面的“喊话”。最後,得到了一个“Miss Frog”的美稱。
龍婆提醒同学们,如果希望知道更多,必须要跳出那窄小的空间,去亲眼看看外面的寰球,去思考,去探究,这样人生的阅历才会更丰富,对事物的看法和认知才会更客观,更全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美国中学的课时由学校的实际情况而订。小李子的母校,每堂课是57分钟。连续两堂课114分钟。
Marica老師每天基本规定有6堂课。每堂课57分钟。平時還需阅读和批阅大量的学生作业。她常被学生评为比较受欢迎的老师。她对教学有著一種難得的使命感。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午餐时间只有30分钟。教员工食堂可自购午餐。
学校的一角,一对对的小情侣高中生,当众搂搂抱抱,卿卿我我,坐大腿,亲着,摸着。旁若无人。龍婆顿觉自己是老了还是“out”了?!
环视一周,穿高跟鞋的女生,低胸妆的女生,背部透视的女生,妆浓妆艳抹的女生,留长发的男生,带耳环的男生,穿露內褲牛仔裤的男生,......总之,社会上小青年流行什么,最前卫的在校园里学生的打扮里都能轻易找到。
学校老师似乎对这些见惯莫怪。这也許就是美国的MZ和自由吧,那是学生自己的事,无权介入。
但当一位学生在校园里滑板,就被老師当场制止,提醒校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感恩節那天,龍婆還收到了63封學生请Marica老师转交的感谢信。做老师真的很有成就感。
节摘一些句子留作纪念。
Paul同学:
...I deeply appreciated that your story educated me how hard it is to immigrate to a new country...
Alexes同学:
...You kept me awake the whole period when you talked about what your name means in Chinese...
Hasmir同学:
...It's real nice to talk to someone who really has been through hard times dring immigration...
Anita同学:
...I enjoy your in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I like the part were you talked about your feeling like a frog inside a well. It made me feel connected to you...
Nathalie同学:
...I hope you come back and come to tell us more of what you been learning so far...
Byron同学:
...I think I am going to study Chinese after I am done with college since I've found it so interesting from you...
Myra同学:
...I really enjoy your speech because of you I won't know anything about China...
Paula同学:
...Your personality is awesome and you are very funny...
Victor同学:
...I had so much fun and learned so much Chinese culture...
Jocelyn同学:
...You inspired me and now I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other cultures and countries...
Braulio同学:
...It has helped me to better understand what a big deal immigration was...
Yazmin同学:
...I learned many new things about china and Chinese immigration...
Leona同学:
...You are very funny!!! You are very determined and strong...
Ben同学:
...Sorry I couldn't write more the teacher is collecting it right now...
Charla同学:
...I want to say"xiexie"...
Carlos同学:
...You look really young...
Mari同学:
...I liked the part when you read the poem in Chinese...
Renee同学:
...I am very interested about Chinese culture like the "Frog in the well"...
Maria同学:
... My Mon still struggle to speak English and can't get a decent job...
Kristina同学:
...You are a very strong women...
Joa同学:
...I thought you are very clever and artistic...
Michael同学:
...You opened our eyes and gare u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n the Chinese culture...
Blanca同学:
...Hope you can come another time because we thought you are really cool...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學校的名人楼在哪里?名人肖像在哪里?
逛了这么久小李子的母校,你一定會好奇地问:小李子的肖像怎么就没挂在学校呢?
没有。真的没有。若不是Marica老师闲聊时告诉了龍婆这“八卦”新闻,你无法在学校找到任何影视名人的踪迹。
難道沒有任何名人的课桌椅留作紀念嗎?
只因美国中学与中国学校不同,老师是固定坐班的。而学生是流动“搬家”的。意思是,每个老师拥有一个固定的课室,学生若选读了这些老师的课,每堂课就在这些老师的课室间穿梭着。每个同学凭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读的课有所不同,每个班的同学和同桌就有所不同。自由选择入坐。
小李子的高中毕业证书应该有吧?
没有。真的没有。听说他由于拍戏忙,中途只好退学了。
2012年10月23日
写于美国洛杉矶
2016年3月2日
修改于新西兰内皮尔
圖文作者:Cathay龍婆
公眾微信號:龍婆活著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关于“龍婆”:
龍婆就是龍婆 一个说着粤语教着国语的广州妹。
一个在三十岁前夹着枕头拎着被子出国闯寰球的女人。
一个因喜欢孩子的单纯寰球而学了幼儿教育的女人。
一个先把自己嫁了再通知父母的女人。
一个放弃职场归隐家居生活的小妇人。
一个在加拿大住了八年,在美国住了八年,準備在新西兰住八年,再去欧洲某个小国住八年的中国女人。
“龍婆活著”的关注方法:
1,直接在自己的微信里添加“龍婆活著”的拼音:longpohuozhe
2,直接打开“龍婆活著”公众微信号里的文章,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View Accout),并点击关注(Follo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