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和‘移居’的区别:
从美国洛杉矶移民新西兰已一个半月。对,是‘移民’不是‘移居’。龍婆雖年纪有点大,但并没老糊涂。‘移民’和‘移居’的区别还是分得清的。
“移民”是从一个行政区域迁移到另一个行政区域,成为那个区域的永久居民,接受那个地方的行政管理;“移居”是搬家,行政管理不变。
恐龍夫婦放棄美国绿卡(永久居民身份),并已申请成为新西兰永久居民。新西兰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不受美国管辖,但属英联邦成员国之一,和加拿大一样是效忠英国女皇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西兰地图和主要城市分布
‘新西兰’和‘澳洲’的区别:
新西兰就是新西兰,并不属‘澳洲’。‘澳洲’是‘澳大利亚’的简称,新西兰和澳洲同属大洋洲,同属英联邦成员国,同效忠于英国女皇。
‘南岛’和‘北岛’的区别: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两大岛屿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两国相望。首都惠灵顿以及较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
。如图:上半部分是北岛,下半部分是南岛。找到了吗?
‘首都’和‘大城市’的区别:
新西兰是个小国,国土总面积还不到27万平方公里。大约16个北京的面积。总人口才447万。首都是惠灵顿,奥克兰只是新西兰较大的城市。如图:北岛与南岛交界处,那个渡船的位置就是首都惠灵顿WELLINGTON。而较大城市奥克兰AUCKLAND在地图上半部北岛的左上角,有棵树和塔的位置。找到了吗?
‘奥克兰’和‘内皮尔’的区别:
知道新西兰这个国家的人,几乎都知道奥克兰这个较大的城市。是的,据说90%的中国人移民新西兰都聚居在奥克兰。中国人喜欢人多好办事,啥事都有个照应。的确,人多工作机会自然也就多一些。
NAPIER的中文是‘内皮尔’,也译‘纳皮尔’。和奥克兰一样,在地图的上半部,属北岛。但奥克兰在北岛的左边,内皮尔在北岛的右边。如图:那个天鹅嘴巴对着的地方就是海滨渡假城市内皮尔。找到了吗?
半年前,若不是恐龍在美国跨洋申请了一份在内皮尔的工作,龍婆我和许许多多中外人士一样,根本不知道新西兰还有一个叫‘内皮尔’的城市。现在,因龍婆而认识‘内皮尔’的人请举一下手,点人数发红包了哦。哈哈~~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Hawke's Bay在新西兰北岛的具体位置内皮尔到底在哪里?
如图:黄色框里是新西兰的北岛形状。那个象被月经染红的地方是新西兰的一个行政区叫Hawke's Bay(中文:霍克湾 or 豪克斯湾)。而在这个行政区‘月经图’的半月形下弯钩处,那就是你将听龍婆经常唠叨的‘内皮尔’。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那么,奥克兰在哪里?‘霍克湾’与‘内皮尔’啥关系?
哎呀,别再叫人看‘月经图’了。龍婆找到这张新西兰行政区划分图,中英文对照,够清楚了吧。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行政区。霍克湾是行政区,内皮尔是属于霍克湾行政区里的一个市。就象广州市属于广东省的道理一样。
如图:左上角橙色那一块就是奥克兰行政区。其中,奥克兰市就坐落在奥克兰行政区的中心地段。是的,新西兰这么小的国家,行政区就相当于中国的省份,相当于美国的州。是的,奥克兰市所在的行政区也叫奥克兰行政区。
‘内皮尔’和‘奥克兰’有多远?
高速每小时100公里,大约需5个小时车程。小车汽油费约$60元新币=300元人民币。没任何高速公路费。车不多,道路平,有些弯路需减速,但没险路。一路上大自然风景都很美。这句有点象废话。哈哈~~
如图:在这张行政分布地图里,内皮尔所在的行政区霍克湾已从‘月经色’变成了‘蔚蓝色’。找到了吗?就在图上半部分的右边。‘内皮尔’那几个小字也找到了吗?没关系,老花镜不给力,那就换一副放大镜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自2015年12月2日登陆新西兰,恐龙夫妇已在大城市奥克兰做了一个多月的无业游民,寄宿恐龙妹妹家。
是的,奥克兰是大城市,所以有从美国洛杉矶直飞的航班。而内皮尔是小城市,有机场,但没有国际航班。从奥克兰飞内皮尔,票价大约一百多元新币吧。
2016年1月11日,带上两箱随身行李(恐龍买的那辆破跑车也只能装两箱行李,其他四大件留待以后回奥克兰渡假再搬吧),告别奥克兰的亲人,恐龍夫妇就这样‘笑傻’地开往一个陌生城市——纳皮尔,签约上任去了。
顺便记录一下当时的心情:有期待,有幻想,有渴望,有茫然,有失落,......总之,很~复~杂!!!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复杂归复杂,人的心情是自己调节的。
一路上,看到的天空是这样的:有蓝天,有白云,时不时还撒几滴雨花帮你洗洗车。
一路上,看到的路边风景是这样的: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农庄。一群群的牛羊在自由自在地吃着草。
还看到一些披着夹克衣服的马。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马需要穿衣服?难道是防苍蝇?感觉新西兰的苍蝇挺多的。但没蚊子,睡觉无需挂蚊帐。但要盖被子,晚上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路上,看到的公路是这样的:有直路,有弯路,却没几辆车。
有时,路旁两边是翠绿的树林,感觉象在加拿大温哥华开往班芙国家公园的路上。
有时,路旁两边是金黄的平原,感觉象在加拿大卡加里的路上。
有时,路旁两边是一些不算高的山脉,感觉象在美国洛杉矶开往大熊湖的路上。
总之,一边吃着零食,一边拍着窗外的风景,副驾上的龍婆,还能干些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哦,龍婆一路上,还是干了点正经事的。比如说:认路牌。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前面400米有超车道。
前面300米左边有厕所。
当道路霜或湿时,以下2公里内路滑。
到机场还有10公里。到Turangi还有52公里。到纳皮尔还有141公里。到Paimerston North还有252公里。
前面是蛇形路,限速每小时65公里。
如果大雾?请致电0800444449。
前面400米靠左位置是风景优美的,可停车欣赏。
前面道路有卡车经过,小心!
前面是蛇形路,限速每小时65公里。
前面250米分叉口。左边是去Wairoa/Gisborne的方向。右边是去纳皮尔/Hastings的方向。
前面400米左边是车辆休息处。
减速!前面是事故多发点。
今天森林大火的危险系数是蓝色。
注:其实还有许多路牌,但每小时以100公里的时速,能抓拍到这些,大家也应给龍婆婆看看‘拇指姑娘’了吧。哈哈~~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西蘭的交通主要靠公路。所以,一路上會偶遇不少大卡车。新西兰公路限速管制严是寰球上出名的。一路上,若没看到可以超车的路牌,大家都得乖乖地跟在大卡车的后面。当见到超车道,一部部象飙车狂超。恐龙超车飙到120时,龍婆的手都不知该往哪里抓了。
温馨提醒:一路上见不少警车,多数是停在路边等超速开罚单的。新西兰的罚单是非常,非常,非常重的!(重要的事说三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女人嘛,一惊吓,都会尿急的。
恐龙说,过了这段雾区,再找个加油站解决吧。还好,不是大雾。
加油站的公用洗手间都这么干净。特此存照!买点零食消费消费也算做点贡献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见到机场就意味着抵达内皮尔了。
加油才知,这日本本田破跑车还真省油。全程5个小时,也就$60元新币=约300元人民币的油钱。无需任何公路交通费。怪不得,寰球各地的人都喜欢来新西兰自驾游。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早上11点出发,下午4点赶到内皮尔的公司签工作合同。一切顺利!
“亲爱的,恭喜恭喜!”
“内皮尔,我们来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来内皮尔之前几天,已在网上www.airbnb.co.nz预定了11天的暂住房间。
airbnb是这些年寰球新兴起的,将自己家里空余的房间租给旅行人士停留暂住,并包早餐的一种家庭式旅馆。
由于新西兰现在是夏季,旅行人士较多,长租的便价旅馆不好找。发了几封邮件订房,收关只找到这家。还经历了一番周折,只因周末被双重预定了。
开始,房东想要我们取消预定,她全额退款。可是,如果我们在网上取消预定,网站将收我们的手续费。
后来,我们要求她取消。操作也没成功。
收关,几封邮件交涉,达成协议,她将按之前售价租给我们两星期,但周末两天,我们需搬出去解决。她将在见面后退还我们周末两天的现金。
好事总是多磨的。就这住宿问题,哎~
不打不相识,后话先说,房东是个好人!
首要次,真是人生首要次住airbnb。
海滨城市的典型老房子,房东很爱干净。但,老房子,再干净也有限度。恐龙说:其实是婆的洁癖作怪。
三间房,我们租了大房。房东是一位中年白人妇女。她和一条叫‘蒙娜丽莎’的大狗住一个房间。还有一个小房间留给有小孩的家庭租用。
除了我们租的大房间,其他一切设施共用。还可自己煮饭和洗衣。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恐龙为了让他老婆对内皮尔尽快留下好印象。当晚,就在房东的推荐下,带婆步行来到这家在内皮尔市中心街道上的土耳其餐厅。
味道的确不错,特别是恐龙要的Beef Musakka。龍婆要的羊肉也不错,但总是盯着恐龙的碟子。俗话说,隔壁饭香嘛。哈哈~~
首要次尝试土耳其咖啡,感觉比Cappuccino还浓,很稠,很苦。不试又怎么知道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暂住的地方与内皮尔的市中心在同一条街,步行只需15分钟。
隔一条街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离暂住地2分钟的步行距离。
内皮尔的海滩早就听说与众不同。但到底哪里不同,来了,踩在脚下才真正感觉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内皮尔的海滩不是沙子,而是小黑石。越靠海水,小黑石越小,但仍比沙子大。我想,哪些小黑石都是被海水常年冲洗磨小的。
海风很大,这里是冲浪爱好者的圣地,但不适合游泳。听说,一个浪打来,就曾将一个海滩上戏水的人卷得无影无踪了。
为什么海滩是黑石头?为什么海滩不适合游泳?龍婆等有時間研究研究再向大家汇报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抵达纳皮尔的第二天。恐龙一早屁颠屁颠地去上班了。
不得不说当今互联网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你还没到那个城市,就已有认识你的网友了。
感谢互联网,感谢微信公众平台,感谢龍婆花時間码字的精神,在这个不到6万人的城市,几乎不见中国人的地方,居然有一位从韩国刚嫁到此地不到4个月的网友找到了婆。并约婆见面喝咖啡。
这不,就在纳皮尔盛名的Six Sisters六姐妹咖啡小馆见面了。
两人年纪相仿,同样嫁给了英国后裔,同样新来驾到内皮尔,同样曾在商场拼搏过。一见如故,聊了几乎三个小时。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内皮尔的市中心,真的不大,全部都是步行的距离,以龍婆的速度,30分钟可全部逛完。这里没有Mall,都是一间间的精致小铺子。更没有什么豪华品牌店。等婆安顿好家,再来一间间地逛,详细地介绍给大家哦。
不得不提,这‘警察署’三个字的中文路牌特显眼。
在路上真没碰到几个亚洲人,又何来中国人呢?为什么用中文字?等以后龍婆八到料再向大家汇报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吃货总是能找到吃的理由。这不,当晚以‘恐龙走马上任新工作新开始庆功宴’的名义,夫妻俩在海边的印度尼西亚餐厅‘摆阵’了。
与白人老板娘聊天,得知她是一个印尼迷,每年都要去印尼采购心仪的物品来装饰餐厅。她推荐我们尝试了Rijsttafel餐,象韩国餐前小食一样,摆了一桌,名字一个也没叫准,但真吃饱得走不动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抵达内皮尔的第三天,韩国网友约去她家吃韩国炒饭。饭好吃得不得了,山上的风景也美得不带边。
从那一刻起,婆发誓要在内皮尔的山上找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居住。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恐龙负责上班赚钱养家,龍婆負責找房子安家。这步行上山下山的,也是体力活。试问,那些海景大屋,哪一栋才是属于我们的呀?
新西兰人推荐的寻房网站:
www.trademe.co.nz
www.realestate.co.nz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女人会煮饭,朋友自然来。
房东是本地人,又是一位热情善良的女人,龍婆大廚又出手显摆了。在最有限的材料下,弄了三碟大失水准的中国住家小菜,居然还被房东赞个不停,非要龍婆教授烹饪方法,并認真地做笔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抵达内皮尔的第四天,也就是星期四。
这一日之内可算是移民新西兰后龍婆感覺较低落的一日之内。不想出门,不想说话,不想码字,不想用脑。躺在床上,望着这裂漆的天花板,看着这月经色的窗帘,感觉生活仿佛从美国的物质天堂掉到新西兰的俭朴地狱里一样。
三天了,找了三天的房子,发了6封Email申请看房子,才有一家回复约见星期五。真没想到,这不到6万人口的城市,想找一间喜欢的海景房租住就如此难。
若在加拿大温哥华,或在美国洛杉矶,找出租房容易得:It's a piece of cake。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情绪低落很好的安慰剂就是美食。市中心这家泰国快餐店的出品没让我们失望。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自从卖了洛杉矶的家,寄存了剩余的家当,恐龙夫妇拎着几箱行李,到处换着地方寄宿。收关,来到新西兰这样的居住条件,还找不到一个家可安顿。一下子,龍婆有點适应不过来了。感觉就象一只无家可归的狗。
人生嘛,不可能一切都一帆风顺的。
感觉归感觉,沮丧归沮丧,行动还是要继续找房子的。不然,2月份海运的货柜家当就到了,都不知该往哪里安放才好?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较低落的时候,一个电话,一张字条,就将婆感动得眼睛起雾了。
晚上10点多,新认识的韩国网友还急着致电婆。说:她已与老公商量,愿将自家的杂物房免费让婆暂时堆放家具。
一早醒来,发现厕所门上房东留下的纸条,上面有几个出租屋的信息。这是她连夜为龍婆上网查找的。
感谢上帝,婆总是遇到好人和贵人!
恐龙也致电海运公司,万一我们的集装箱到了,仍无家安放。可暂时寄存在口岸,每周只需交$50元新币的费用。
总之,星期五按预约看了山上的海景屋。
这是这些天来只此的回复和预约,只此抓住的一根希望之草。
海景很美,房间很大,走廊很宽,墙是新粉刷的,地毯是新铺的。虽没私人停车库,没花园,没壁炉,没洗衣机,没冰箱,但我们还是满意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内皮尔的租房经验告诉我们:满意归满意,别人租不租给你还是另一回事。
是房少租客多?还是这里有钱人多挑剔?
总之,连恐龙的领导同事都叫他当天别工作了,先去申请了再说。
马上添写申请表。马上跑银行开存款证明。
递交了申请表又怎样?星期一答复。
周五晚上,这里的Fish & Chips没让我们失望,这里的海滩没让我们失望,这里的空气没让我们失望,这里的晚霞没让我们失望。期待星期一的答复也别让我们失望!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由于airbnb的房间周末两天已被人预定,恐龙夫妇只好搬去机场附近Ahuriri有海景的酒店享受。
是的,这里的酒店几乎都没空调没暖气。每晚一百多元新币的房间,也只给风扇你吹一吹。靠海,不是算酷热。
房间很干净,有微波炉,有冰箱,有热水器,还有碗具样样齐。楼下有烧烤炉和游泳池。服务态度热情友好。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条靠海湾的街道,整条街都是酒店。一路走过,都是客满的。
中午,根据酒店前台服务员的推荐,步行的距离,找到一个渔人码头。码头边一条街都是餐厅酒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恐龙夫妇坚信,人工作努力赚钱,就是为了吃好住好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每到一个新地方,除了上网找餐厅看评价,其次就是边走边看,哪家食客多,菜式一定美。
感觉来这渡假的游客很多,以中老年人,渡假夫妻,或情侣居多。
感觉这里的海鲜很新鲜,服务很热情周到,菜牌标价就是实价。绝不另价。不象美国和加拿大,除了标价,付账时,还会添加消费税和服务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根据日落的时间,海湾的水也会低潮见底。
见路边一大爷在卖水果。龍婆幫襯了这一盒新鲜的车厘子。$20元新币。
恐龙说:你平时都喜欢讲价的,这次这么贵都买?!
首要,他是老人。
第二,这么热的天,他一个人在路边摆摊。
第三,这附近也没超市。
第四,早就听说新西兰的车厘子又大又甜又爽。
第五,他的水果都是自家种的。他还让婆试吃了一颗。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为了不晒成黑人,在酒店宅了一个下午。晚上才外出寻食。
找到这家做泰国和越南菜的餐厅。见网评不错,加上好久没吃越南Pho汤粉了!在美国洛杉矶生活时,恐龙夫妇每个周末中午都会去一家越南粉店吃一碗Pho,还与餐厅女主人成了朋友,直到餐厅主人搬迁去湾区生活。
吃面条无声,嚼青菜无声,喝汤无声,你能做到吗?
总之,婆被龍调教了12年仍没毕业!
好不好吃?有图有证据。虽没美国洛杉矶的越南Pho好吃,价钱还是洛杉矶的两倍多。但在这新西兰的小城市,能吃上这一口,也很满意了。
BTW,它们的配菜,不是豆芽菜,而是卷心菜丝。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酒店路边的夕阳美景。连太阳穿越云层的光束都可一条条地数。
一位白发西人老太,端着一部单反相机,对着这美景,不停地咔嚓。旁边还停靠着她的自驾车。
婆也马上掏出手机,记录下这一刻。希望老了也象她一样。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来到内皮尔的首要个星期日。
龍婆自然醒後,从酒店步行到附近的便利店,为恐龙买了他喜欢吃的Pie。还挑选了几张新西兰的明信片,准备寄给婆粉们。
今天恐龙要为美国的公司工作,婆也要为龍婆公众号除草了。
小休时,还在酒店走廊卸会三条小狗,并与狗主人聊天。
狗主人是一位新西兰中年白人妇女。假日,与她母亲一起,带着三只“孩子”出来自驾游。这,就是新西兰人的生活。
还好,晚上三只“孩子”也很安静。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太阳西下,又到了恐龙夫妇寻食的时间。
恐龙说他今天干了7小时的活,就要花$70元新币吃好喝好。
他特地选了内皮尔当地出产的啤酒,还帮婆点了一杯Margaritas芒果味的鸡尾酒。餐后,还叫了甜品SAGU。
本以为,美国洛杉矶才是墨西哥美食的天下,没想到,内皮尔的墨西哥餐也没让我们失望。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马路上,就我俩!
这码头上,就我俩!
这海滩上,就我俩!
这小径上,就我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夕阳,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海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到底是移民还是渡假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6年1月18日。星期一。阴天。
一早,恐龙将婆从酒店送回到airbnb的大房,自己就赶去上班了。
婆似乎又从渡假的日子回到现实的生活。
约定的答复没收到!
期待的房子没答复!
等!
又是一个不眠夜!
2016年01月18日
寫於新西蘭內皮爾
2016年01月11日
从奧克蘭移居內皮爾
圖文作者:Cathay龍婆
公眾微信號:龍婆活著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关于“龍婆”:
龍婆就是龍婆 一个说着粤语教着国语的广州妹。
一个在三十岁前夹着枕头拎着被子出国闯寰球的女人。
一个因喜欢孩子的单纯寰球而学了幼儿教育的女人。
一个先把自己嫁了再通知父母的女人。
一个放弃职场归隐家居生活的小妇人。
一个在加拿大住了八年,在美国住了八年,準備在新西兰住八年,再去欧洲某个小国住八年的中国女人。
“龍婆活著”公众微信号的关注方法:
1,直接在自己的微信里添加“龍婆活著”的拼音:longpohuozhe
2,直接打开“龍婆活著”公众微信号里的文章,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View Accout),并点击关注(Follo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