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记:一针捅破天

来自:达尼丁的海伦 0 0 2016-03-05

Hi,我是海伦

欢迎关注我的订阅号:达尼丁的海伦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从我登陆新西兰,公众微信后台就经常有妈妈留言,咨询孩子留学的事情。彼时,我对留学知之甚少,回复她们:留学关乎孩子的一生,请找专业人士,我并不是。

随着我的文章,咨询的人依然不断,没办法,我抽空联系了几个新西兰的华人中介,想让专业人士帮忙分析一下孩子的情况,适不适合留学,几岁出来比较合适等等。可所有的中介回答如出一辙,几岁出来都可以,想上什么学校都可以,我什么也不用管,只要把孩子父母的联系方式给他们。

我心想,怎么可以不管,说不出一个子丑寅卯,我怎么放心把孩子交给你。所以回复妈妈们:很抱歉,你咨询的情况我不了解。

我的老乡小李,刚到达尼丁就认识了,她在语言学校学英语快两年了。每次见面都会吐槽她的中介,中介是她父母在西安找的,花了两万多,把她送到了达尼丁。

小李说:她出国时不到17岁,完全可以读高中,中介却把她放进了语言学校,一个只有老师是新西兰人,学生全部是老外的地方。

出国前中介让她填了一张表,希望什么样的寄宿家庭,她写了不要宠物,家庭氛围友好等等。可分给她的寄宿家庭呢,是一个孤僻的老太太,养了一条狗,经常不在家,很少和她交流,老太太的冰箱经常没啥吃的,她只好自己去超市买各种零食,三个月胖了三十斤。

小李说为啥让她填那张表呢?找不到合适的家庭可以告诉她呀!她想知道中介有没有把她的要求发给学校?一切都是未知。她的感受我很理解,到异国的头几个月是最难熬的。

去年十二月,达尼丁市政厅组织了一个会议:“学习在达尼丁”,邀请我参加。去之前并不知道会议是干什么的,去了之后发现,参加的都是学校校长和国际部的头,就我是小人物。

我和他们谈论中国家长的困惑,问这些校长海外如何招生呢?他们回答:中介。我问校长们知不知道有些中介做的很差呢,间接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校长们热情的邀请我去学校参观,让我眼见为实。

从去年十二月开始,我挤出时间去各个学校参观,和负责国际招生的主任详谈,发现很多留学问题都是沟通不畅和文化差异造成的。

中国是教育的批发市场,学生们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不要求个性化,要求一致性。

新西兰则不同,教育部给高中设计了四十多门课程,学校根据自己的定位选择二十多门课程让学生选修。

每所高中的风格都不同,有聚焦艺术的、有聚焦体育的、有聚焦理工的、有聚焦人文的,有风格硬朗的,有风格柔和的,个性化教学体现的淋漓尽致。

选择一个和孩子个性爱好匹配的学校,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如何选择学校呢?我和萨农、琳可沟通过,对他们一点也不难,他们从小在这样的教育体系长大。

我访问过的学校,校长和国际部的主任明确的告诉我,他们非常愿意解答中国家长的问题。

有了萨农、琳可的加盟,各学校校长、国际部主任的支持,还有什么不敢做的呢?

海豚信使再次出发,送给孩子一副小小的翅膀,为的是有一日之内,他能在英语的寰球自由翱翔。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