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来新西兰也有三个多月了,难得一周下雨正好把这三个月多的感想整理下,希望能对今年要来的新人有所启发吧。
跟绝大部分过来在朋友圈发发各种吃喝,顺带交几个老外当朋友的人有点区别的是,我自己之所以会来到这个国家是因为想尽可能多地搜集关于这个国家社会的首要手资料交给国内一些感兴趣的朋友,而且我觉得进入一个完全不同于中国社会的西方社会,能带回去的最宝贵的不是纽刀,而是在一个不同的文化体系和氛围中学到的差异。限于这个签证的特殊性,我无法接触到这个社会的最上层的人和事,但我觉得,只要有心,不管是从事什么工作,你都能透过这份工作接触到这个社会的一个侧面,不同的侧面的拼合,将构建一个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对于整个社会的印象。
我抵达之后的首要份工作,搬家。是的,不是什么好工作,因为没人愿意干太久才导致需要不断招人,但对于我来说,无所谓,我来这里就是为了恶心自己,成全大家,所以就去干了。很多人以为搬家是体力工作,基本上,我会把这样的人归类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我跟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我比他们少了“头脑简单”四个字,真羡慕他们啊,哈哈。
如同我上面所说,任何工作都可以提供一个让你更完整了解这个社会的机会,只要你有心。搬家能了解到什么?哈哈,搬家能让我在最短时间内了解这个城市的富人区在哪个区域,贫民区在哪个区域,中产阶级又在哪个区域,他们的家里都有些什么。你想想,很多人的家就这样毫无设防地暴露在眼前,一目了然,家具,摆设,各种祖传宝贝……还不是通过任何非法手段,多难的的机会啊。而且,搬了一圈之后大概知道什么地段是好地段,什么地段是垃圾地段,为什么好地段是好地段,垃圾地段是垃圾地段。最直观判断一个地段是不是垃圾地段的标准是,岛毛的数量。如果你在住所往周围一看,我擦,全是毛利人,岛人,您还是赶紧收拾细软吧。各位住南岸的同学要小心了,哈哈。如果搬进去的是新房子(通常是国内新移民过来的土豪),顺带还可以通过跟屋主闲聊,得知房子的大小和房子的总价(嗯,顺带知道他们从国内转移了多少财富),当然,我得说的是,过来的人,尤其是很多大陆过来的人,素质是很成问题的,虽然貌似有点钱。当然,只是有点,到底,更有钱的,都去了美国澳洲嘛。有一次搬家遇到一对东北(没有地域歧视哦)老夫妇,我都服了,又想我们把大件搬进去又一直在旁边大惊小叫怕踩到那廉价地毯,纠结让不让我们进屋纠结了半小时,尼玛,以后一看这种广场舞大妈,我还是赶紧躲吧。大妈应该不知道,国外这种干体力活的,其实很多时候比办公室的上班族屌丝收入高很多吧。曾经在一个大仓库遇到过一个给图书馆搬书的老外,每天就是把书从不同的图书馆倒腾到不同的图书馆,你猜工资多少?110刀一小时。当然,前提是,你得是PR或者公民。不知道大妈听了会不会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