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开车那叫憋气,在欧洲开车才叫享受!

来自:君莫问 0 0 2015-04-10


据《Viso》杂志报道,近几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逐年增多,去年,国家旅游局正式对外宣布,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人数首次突破1亿人次。根据《南华早报》于昨日公布数据表示,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中心2014年共收到了59000个援助请求,数目同2013年相比增加了40.47%。


中国游客在国外旅游过程中因交通事故受伤或死亡的人数增多,因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政府对在国外旅游中国公民的安全问题表示十分担忧,尤其是道路安全问题。”



提到道路安全问题,那不得不说的就是交通问题啦!大家都知道,在国内开车,那可真是要奇遇历险记一样不仅需要车技,还需要斗智斗勇的精神。相信很多在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都会有这么多的感慨吧~堵到水泄不通的时候,需要的是过人的耐力;行人拼个三五个闯红灯的时候,拼的是车队和行人之间哪一队更为团结;等信号灯会遇到变线插队的车辆,你要有强人不被超越的车技;碰到限速路段的时候,你要保证车里有个絮絮叨叨的电子雷达。哈哈哈~中国的车主们是蛮拼的~


在欧洲开车到底有多爽?


可当我们真正的到了国外的时候,发现驾车和中国还真的是有很大的不同呢。今天我们就说说,在欧洲驾车到底有多爽!


在之前先讲个栗子!一次,有朋友聊到自己在德国高速上的经历,那时他刚到欧洲,初出国门当然一切谨小慎微,均速开到120,自己觉得很安心,周围的车从旁边刷刷开过,突然身后警笛长鸣,一辆警车突然出现在后视镜,他心里一阵紧张,不知道哪里出了错,越开越慢。终于,警察追上他问:你是不是喝多了,怎么开这么慢!




就这样,他被开了罚单,警察说这样会阻碍交通。德国高速不限速是众所周知的,只是没成想开慢了也不行。据说在驾校上路练习的时候,教练总会督促学员:“油门踩到底!”如果学员因为害怕上高速公路飙车导致考驾照屡次不过或经常被开罚单,必须去看心理医生,评估是否合适驾车。


球球在这里再举个栗子!无论是法国还是意大利,经常有这样的一幕在上演:上班高峰期,车道上停着一列列正在等红灯的汽车,这时,从远处传来救护车的警笛声,大家就会看到,起首发现救护车的车辆会开始想尽办法为后面的救护车闪躲出一条生命通道,同时会通过力所能及的办法提醒前方车辆避让,比如鸣笛,闪大灯,有些车辆甚至一脚油门开上路边的隔离带,而最前面车辆会驶过停车线,哪怕阻挡了两侧双向车辆的通行,直到救护车顺利通过,大家才有按顺序回到车道上正常行驶。


如果从一个发展的角度来看,我觉得中国的道路交通情况处于一个逐渐好转的形势。这是值得我们每个驾驶员感到欣慰和高兴的,但在很多方面和发达国家还有不可忽视的差距。首先,曾经肆无忌惮的酒驾,闯红灯,套牌假牌,超载超速,买卖驾照等等,太多的严重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可以说,高密度的监控探头配合逐步全国联网的信息共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其实并不反感国内密密麻麻的监控探头,因为只要按照交通法规行驶,警察蜀黍不会和你过不去,只有那些时不时的闯个灯,超个速,喝点儿小酒又不想溜达的人才会对探头深恶痛绝,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剥夺了他们所谓的“自由”。而恰恰相反,无论是意大利、法国还是瑞士,这三个国家中,即便是监控力度最严格的瑞士,探头密度也远不及中国。


欧洲各国的驾驶风格


在德国开车,基本上所有人都会遵守路权优先这一原则(当然也有部分歪果司机会不遵守)。如果你是直行车辆,转弯车辆确实不会强行并入你前面,它会等直行车辆通过完毕后再大脚油门迅速并入主道,再迅速提速跟上车流以免影响后来车辆。


如果你在高速上飞驰(德国高速有一部分是不限速的,但是也不可以长时间占用超车道,理论上如果右侧车道没有车了就必须离开超车道),这是前方出现一辆比你速度低的车辆,你不用经历减速-骂娘-向右变道-加速-向左变道-继续行驶这一系列过程,德国人开车会经常看内后视镜,他发现你之后会向右变道给你让路(如果右侧没有车辆的话,有车的话会先超车再变道),因为在高速上速度更快的车拥有优先路权。而且大货车确实不会占用快车道,都在慢车道规规矩矩的开。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只有在欧洲才能享受驾驶的乐趣


不限速是德国人的骄傲,甚至有人说,在德国的高速驾车驰骋,那才会享受驾车的乐趣!汽车是德国人的发明,高速公路也是德国人的发明,而很好的车子都在德国制造,开车最守规矩的也是德国人。所以尽管车速快,人家车祸的发生率并不比其他国家高,拼的是技术,文化,也是车品。开车方式才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因。所谓车如其人,大抵就是指你的喜好和车品,其实也可以换成“房如其人”,“包如其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形成什么样的习惯和风格。


事实上,开车的风格最能显示人们的行为品性和风格态度。德国人做事小心谨慎,在城市里开车很守规矩。堵车时大家都比较谦让,自觉按顺序汇拢。从停车场出来,大家也都是让一个,自己再走。


到了法国则是另外一番情景,在市中心还算守规矩的法国人,一旦上了高速就开始加速违章超车了。这个民族浪漫的本性注定了他们无法墨守成规。


法国人是欧洲人当中开车最没形象的了。法国人开车到周边的国家去旅游总是惹麻烦。到了德国,他们常常会因为车辆的停放不太规整而遭德国人打电话报警。到了英国,法国人不习惯左边开车,开着开着就跑到右边去了。据说一个法国人在英国开车,明明是他开到右边去了,但却对着迎面而来的车又是开灯警示又是大按喇叭的。而在得不到礼让后,全然不顾后面一大串车等着,居然当街停下车来,走上去“教训那个不会开车的家伙”。


法国人每年制造的车祸也是多得吓人。法国的官方数字显示:每年有大约8000人死于交通事故,也就是相当于每天有22个人死于公路上。也许因为法国人开车闯祸太多了吧,在法国考驾照是非常严格的。很多法国人在叙述考驾照过程的时候,不约而同用的都是“特别痛苦”来形容。而且,法国出台了一项新的规则,交通考试,第二天再通报成绩。法国以往的做法是,当场考试,主考官当场就报成绩。由于考试越来越难,许多考生连续多次参考都通过不了,于是把怨气都发泄在了考官身上。有一位主考官员就被连续十多次未能通过考试的“准驾驶员们”气急败坏地砸了汽车。


在不靠谱这一点上与法国人可以并驾齐驱的就是意大利了。意大利人干什么都不急,就是开车急。乱闯红灯,拐弯不打转向灯,开车打手机……


英国人有等候绿灯的良好习惯,即使在寂静的深夜,方圆几英里都无其他车辆的影子,但只要遇有红灯,英国人照样会习惯成自然地停下车来。


这种开车作风,对意大利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据说曾有一群英国人在意大利亚得里亚海滨开车找一家餐厅,向警察问路,意大利警察热情地坐上了车决定亲自带他们去。


街头恰遇红灯,英国司机很自然地停下来等候绿灯,身旁的意大利警察摘下太阳镜,诧异地询问他出了什么问题。英国人指了指前方的红灯,意大利警察则连续做了几个开车的手势果断地说:“你是有毛病吧?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那交通岂不是瘫痪了吗?别浪费时间,赶快开车!”


欧洲国家的交通啥情况?


首先纠正一下一个很普遍的错误概念:欧洲国家的路绝大部分是限速的,只有少数国家的高速公路不限速,例如德国。市内不加说明的话,限速50,市外根据公路的等级划分限速,高速如果限速,一般为120到140km/h。欧洲各国超速情况也蛮多,所以都在大力推广雷达测速,即减少交通意外的损失,罚单又可增加财政收入。好位置的雷达一年即可从罚单中收回成本,且根据统计,每年的交通死亡数有明显下降趋势。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酒后驾车:这也是一个大话题,关于这点,欧洲各国就不结盟了,有的国家允许少量饮酒后驾车,有的则完全禁止,当然合法,违章和违法之间的临界点,都是以血液酒精含量界定的。一般来说,东欧北欧不许酒后驾车,西欧南欧允许。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车靠右行:这个概念在欧洲比在国内丰富,在欧洲,这个概念表示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车在最靠右边的车道行驶,只有在超车时才可以使用立即靠左的一个车道,也就是说,如果单向有3车道,从最左边一道超一辆在最右道的车也是违章的。当然,更不用说无故长时间占用非最右边车道的行为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优先权:这个概念国内更加淡薄,设置优先权的原则是保证交通通畅,所谓的交通通畅,当然是整体的,不是个人的,所以一般主干道有优先权,与主干道交叉的小路一般有倒三角标志让,和六边形标志停。受这两个标志制约的方向的来车进行任何影响有优先权车辆的行驶的行为都为违章,也就是说,如果你看见一个缝想塞进去,要么是别人主动让你 ,要么是自己开的法拉利,塞进去以后立马加速,以使后车不至于需要刹车。当然更不用提那种左转以后在逆向的车道上行驶一段,然后再向右并道的行为。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行人:统一的规定有一点,行人如果已经在路上,就有优先权,这是不管行人是否走在人行横道上的。不统一的,就是关于有人站在无红绿灯的人行横道边时的动作,有的国家要求车停让人,有的国家是不要求,但停下来让也普遍被认为是美德,当然不能害后车急煞车哦。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喇叭:鸣笛只有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是允许的,在市外不明确禁止的情况下,在市内将要发生危险的情况下,比如你看见别人倒车的屁股,但明显对方视线受阻,看不到你来,当然,这时候你在不影响后车的情况下让前面倒出来,也是美德。另外两种不成文的,在旁边没有警察叔叔的情况下,别人违章干扰你了,也有鸣笛抗议的;结婚车队长时间鸣笛图热闹也没人管。一般小城市除了结婚很少听见鸣笛声,大城市什么鸟都有,而且交通情况较复杂,所以稍有鸣笛声。


小编怎么看?


总而言之,欧洲有较完整的交通法规体系,交警很少,但交通规则遵守情况很好,就算是堵车的时候,也没多少乱串,乱插队。


实际上,各有利弊,但讨论是基础是要考虑国情。关于监控探头的问题,我曾经在知乎的另一个问题下有过更详细的回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与我讨论一下:怎么看待交警投巨资建设的道路监控摄像头?


即便很多问题得到改善,我依然不认为我们在改善国内驾驶环境的努力上已经做的很好了,讨论这些问题的前提是,我们需要考虑中国所有问题都无法回避的人口基数问题,任何一个小问题放在人口基数如此之大的中国,都不会是小问题。这就好比一个物理问题,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改变运动状态就越不容易。


生命诚可贵,交通安全这个大问题要严格约束,收关,还是希望我们的祖国能够越来越完善交通管理的体系。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