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发达国家,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
这个国家四面环海,最近的一个邻国也位于1600公里之外。
这里90%的土地都没有被开发,遍地都是纯天然草场,牛羊比人还多,蓝天白云没有污染。
这就是新西兰。
新西兰的单纯并不仅仅体现地理位置上,更体现在生活的纯粹上。
在新西兰,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内耗。
一年365天,新西兰人有140多天都在休假。
工作加班,根本不可能。到点必须下班,业余时间全部留给了自己和家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份令人艳羡的松弛感,底气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首先,新西兰人收入很高。
新西兰人均GDP达到了4.7万美金(约33.7万)人民币,这个收入在发达国家中虽然仅处于中等水平,但是他们的最低工资却在全球名列前茅。
新西兰最低月薪在3700纽币左右,折合人民币也就是1.67万。这样的水平,也足够一家人的生活开支。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其次,从出生到坟墓的社会福利。
孩子出生在新西兰,是非常幸福的,因为政府有非常多的福利和补贴。
比如孩子出生后每月都能领一笔牛奶金,一直领到18岁,累计能领15000纽币左右,折合人民币也就是50万多万。
教育方面,新西兰实行13年的免费义务教育,即便读大学,新西兰每周还会给学生发放250纽币的教育津贴,直到孩子学业结束。
医疗方面,孩子13岁之前无论是在公立医疗还是私立医院看病,统统不用花钱。
并且,新西兰实行的是全民免费医疗政策。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如果新西兰人生病,除了需要支付20纽币的挂号费之外,其余的治疗费、护理费统统由政府支出。
新西兰还是一个非常适合养老的国家,除了环境优美、气候适宜之外,新西兰还拥有非常公平的养老金制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只要是在新西兰居住满10年的合法居民,无论你曾经是否工作、有没有纳税、职位高低,退休后领到的养老金都是一样的。
按照今年的标准,每人能领到的平均养老金约2000纽币/月。这笔养老金虽然不多,但是对于没有太多支出的退休人士来讲,生活也能过得去。
正因为有这么多福利托底,新西兰人才不用披星戴月,也照样能安居乐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过新西兰也不是没有烦恼,它有个发达国家的通病,那就是出生率太低。
根据新西兰发布的数据,2023年新西兰总和生育率为只有1.56,远低于世界平均生育率2.31。
生育率的下降将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比如年轻劳动力缺失、社会福利体系压力加大等等。
因此,新西兰也不得不靠引进移民来缓解这一问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根据新西兰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过去一年里,新西兰人口增长了9.35万人,其中7.33万是来自净移民,占比78%。
那这些人是如何移民新西兰的呢?
主要还是通过6分制和绿名单通道两个项目。
申请这两个项目,都有3个基本要求:雅思6.5、本科或以上学历、合格的雇主担保。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果你有英语系国家的留学经历,比如美国、加拿大、澳洲等,可以豁免雅思的要求。
而对雇主的要求则是,需要通过相关认证,经营状况良好。
在满足以上3个需求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对应的项目。
如果你是建筑工程、IT等行业,我建议你优先考虑绿名单通道。
新西兰绿名单是为了引进当地紧缺人才而设立的移民项目,目前有205个职业符合申请要求,如果你的职业在该清单上,那么就能直接申请。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目前新西兰绿名单审理速度非常快,差不多一年内可以拿永居,而且是先拿永居后登陆,这一点很友好。
如果你不在职业清单范围内,那推荐申请6分制移民。
新西兰6分制项目前身是180分EOI打分制,去年新西兰移民局对该项目进行改革,门槛大幅度降低了,
现在申请6分制移民,只需要在职业资格、学历、收入三个标准中选其一,再加上新西兰工作年限的加分,达到6分即可申请永居。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达到6分有多容易呢?
我们以学历这一类别来举例:
在新西兰6分制申请条件中,本科学历获得的分数最低,仅能拿到3分。但是,如果你在新西兰攒够3年的工作经验,那能再加3分。
也就是说,你只有本科学历,那需要在新西兰工作三年就能申请永居。
如果你是博士学历,那不需要工作加分就能直接获得6分。
收入和职业注册的标准也是同理,条件不够,工作来凑。
以下是6分制的打分标准,大家可以自己评估下。
新西兰个国家除了社会福利好、环境优美之外,还有两大特点:跳板澳洲和永久回头签。
新西兰人到澳洲工作是不用申请任何签证的,并且新西兰公民通过444签证,在满足居住的条件下还能加入澳洲国籍。
另外,新西兰还拥有独特的永久回头签政策,只要拿到新西兰永居后,就没有任何移民监,永远不在新西兰生活都可以,适合目前生活和工作重心在还在国内的年轻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如果想了解更多移民方法,欢迎加入移民交流群,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