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开学季之后,中国香港传来多所学校因为生源不足而关门闭校的消息。
首先是位于港岛湾仔的玫瑰岗学校,办学团体在9月中旬突然宣布,将在2025到26学年结束后停办中学部,并在明年开始停收中一学生。玫瑰岗学校属于“一条龙”私立学校,涵盖幼稚园、小学至中学,有64年办学历史。该校自创校以来就名人辈出,张国荣和陈慧琳都是这里的学生。玫瑰岗中学在2026年后不复存在的消息传出后,香港市民唏嘘不已。

就在玫瑰岗中学宣布停办的翌日,另一所创校55年的华富邨宝血小学也公告,将于2025到26学年起停止收录小一新生,并在2028到29学年结束后正式停办。其后,有60年历史的盛名幼稚园“根德园”也向家长发出通告,指下学年起将不再接受新生的入学申请,直至2025到26学年正式闭校。这股闭校潮来势汹汹,根据香港教育局的资料,上学年已有21所幼稚园停办,而宣布停办或合并的中小学数量也明显增加,单在8月已有三四所。港府统计处的数据显示,2015年底香港有28万名4岁以下幼儿,至2019年底减至26万名;到了今年6月底,只剩下20万名。2023年7月10日,香港教育局公布新近《学生人数统计报告书》,22到23学年香港中小学生流失超2.7万人,中学流失率4.56%,小学流失率3.43%,创下为近3年较高。香港3年总共流失近6.8万名中小学生。

这也说明是香港的移民潮的特点是“一家人整整齐齐”,决心可见。由于移民潮和少子化社会的形成,这股闭校潮的趋势已经无法逆转。现在,有人将希望寄托在了靠招收大陆学生来拯救生源。根据香港现有的政策,公立的中小学和幼稚园不允许招收非本地学生。而面对“杀校潮”的威胁,一些教育团体呼吁港府探讨开放境外学生尤其是大陆生来港修读中小学的可能性,让大陆学生可以自费入读香港学校。这个提议本来也没什么,确实有很多在深圳的家长为了孩子能去香港上学,特意去办了一个香港身份,现在你在深港口岸还能看到大量“跨境过关”上学的孩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一旦香港真的放开政策,可以想见的是会有更多内地家长为香港的优质教育资源买单。
想当年,香港的学校何曾想到过内地的生源。连港人在内地的子女来港读书,香港学校都会因为英文成绩不佳而嫌弃他们。到如今,香港的学校居然也想出了靠他们当年看不上的内地生源来拯救自己。这可真是时移势易。另外,为了吸引内地人才子女来港读书,香港还推出了各类补贴政策。比如通过高才通计划来港的人才,子女在香港公立学校读书可以获得不菲的津贴。凡是高才通来港子女,入读香港公立学校的,小学生可以获得7.7万到9.4万港币补贴,中学生可以获得9.5万港币补贴。港府这么做,即是为了吸引更多人才来港,也是为了人才来港之后,可以把家人一起接来安心生活。自从去年年底香港推出高才通计划以来,已经批准了7.5万份申请,其中3.8万名申请人抵达香港。香港正在上演一出“各自奔赴”的移民潮。一边是港人大量移民海外,一边是内地人才大量涌入香港。高才通计划是目前最快拿到香港身份的签证,港府给出的时间是四个星期,但最快可以当天申请当天获批。第二类是高学历且有工作经验的人士: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在过去5年有至少3年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士。第三类是高学历但工作经验不足的人士: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的人士。这一类人有限额,每年10000人,先到先得。香港是中国面向寰球的窗口,也是中国人实现国际化生活的跳板。虽然香港这些年改变了一些东西,但她的这个“跳板”属性依然还在。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内地人才“用脚投票”奔赴香港的原因。以上,就是今天的介绍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欢迎加入我们的移民互助群,共同帮助,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