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虽然已经过去,但我们在此期间失去的东西依然还有很多没有拿回来。比如说出入境人数,不管是中国人出境,还是外国人来华,都远远没有达到疫情前的水平。

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共查验交通运输工具983.1万次,出入境人员1.68亿人次,其中内地居民8027.6万人次,港澳台居民7490万人次,外国人843.8万人次。这一数据虽然和2022年疫情期间有所增长(到底管控期间连小区都出不去更何谈出国)。但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差距之大仍然不可思议!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同样找到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数据来看,2019年全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共查验交通运输工具3623.5万次,出入境人员6.7亿人次,其中内地居民出入境3.5亿人次,港澳台居民2.27亿人次,外国人9767.5万人次。半年期大致按减半计算,这组数据也分别为1811.8万次,3.35亿人次,1.75亿人次,1.14亿人次和4883.8万人次。若拿2023年上半年数据与之相比,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数量为2019年半年期数据的54.3%,出入境人员为50.1%,其中外国人出入境数量更是暴跌到疫情前的17.3%!疫情管控结束都大半年了,连健康码和行程码都下线了,为什么外国人来华的数量却还不到疫情前的两成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管控已经结束了,但它的影响力和后遗症至今依然存在。疫情期间就有一批在中国定居的外国人离开了,疫情结束之后,由于后续产生的心理影响,社会氛围的变化,他们也没有回来。在所谓的“去中国化的全球化”歪理邪说的影响下,一些跨国企业为规避风险,纷纷把产业链从中国向印度、东南亚等地区转移,就算转移不了的,也在这些地区做备份,使得出入境中国的外国人人数大量下降。

中国经济目前遇到了困难,正是需要外资投入支持的时候。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还是要积极恢复市场信心,打消外资的风险顾虑。不过说说简单,做起来就难了。很多东西就是这样,失去之后再想要拿回来,那要使出好几倍的力气才行。作为普通人,在目前这样的经济环境和国际局势下,还是要为自己和家人准备一个境外身份才更为稳妥。可以做到更方便的国际出行,还能够更好在全球配置你的资产。中国香港是一座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为了吸引大陆的优秀人才,港府在最近两年全部放开名额限制,只要符合的人才就能申请,申请通过后就可以拿到香港身份。
1、年龄:年满18岁。
2、财政要求:能养活自己和家人,不用依靠公共援助。
3、良好品格:没坐过牢。
4、语言能力: 具备良好中文或英文的书写及口语能力(中文口语指普通话或粤语)。
“优才计划”实行的是打分制度,能达到80分就可以申请,不过分数并不是最终决定通过的因素,主要是看你的专业和能力是否符合在香港发展。

中国澳门也在今年推出了自己的人才引进计划,主要招募大健康、金融、高新科技、文化体育四个行业的人才。在引进计划中将人才等级分为了高端人才、优秀人才、高级专业人才三类。其中高端人才和优秀人才在取得澳门身份之后都不用在澳门居住,却可以享受澳门居民的同等福利待遇,对于很多内地人才来说,这或许就是最适合的境外身份。7月31日,澳门特区政府发布了大健康类人才的评分表,总分300分,其中优才申请人需满足较低要求200分,专才需满足较低要求150分。

尽管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的,但香港和澳门的身份也都属于境外身份。对于内地人才来说,是通往国际化生活的理想跳板。而且选择取得这两个身份都不需要投资,符合评分标准即可申请。最近半年香港已经收到了超过10万宗的人才引进申请,可见很多有远见的朋友已经在行动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想要申请境外身份的朋友可以加我们的群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