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了3年的香港移民潮还在继续,而且从数据上来看,记录也在被不断打破。港府税务局今年将发出240万张个人报税表,较去年减少7万张,是连续三年下跌,数目也是九年新低。但统计处反映的情况更严峻,数据显示香港去年劳动人口减少高达9.4万人,跌幅是近40年有纪录以来新高。自从香港在2022年开始大力引进人才,取消“优才计划”配额,推出“高才通计划”之后,申请香港身份的内地人才数量就翻倍增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面对移民潮,港府最有力的措施就是开源,从内地引进大量的人才来填补劳动力的空缺。我们可以看到香港“优才计划”的申请数目暴增了3倍,2022年年底才开通的“高才通”计划,已经接到了快2000份申请。

为什么那么多本地人要移民离开的香港,却有这么多的内地人才要抢着移民过来呢?
香港现在虽然有移民潮,但是一国两制的政策没有改变。我知道有人对此会有异议,觉得香港很快就会跟内地的城市没什么两样。但我不这么认为。香港现在的优势,还是大陆城市所不具备的。比如香港没有外汇管制,依然是亚洲金融中心,香港特区护照可以免签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香港的个税制度也更为优惠等等。香港如今依然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这几十年金融中心的积淀不是说散就散的,今天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对于中国经济来说,重要性甚至更为突出。2022年7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董事会已授权集团管理层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申请,拟将香港新增为主要上市地。阿里在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后,将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向香港转移。近段时期以来,双重主要上市正在成为中概股回港的主流模式。截至目前,已有知乎、贝壳、小鹏、理想等9家中概股公司实现在美国和香港双重主要上市。这些中概股为什么纷纷回到香港,美国人的钱赚得不香吗?
2020年2月,发生了令人震惊的“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先是知名做空机构“浑水”出来搅了这潭“浑水”。称收到了一份长达89页的匿名做空报告,直指瑞幸通过数据造假来上市。瑞幸造假事件严重影响了中概股在美国的信誉,拿住了这个把柄,美国做起了“大文章”。2020年12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发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规定如果外国公司的审计报告连续三年未能呈交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审核,将禁止在美国上市。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年之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又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规定可以将在美国上市,但又不遵守当地监管机构信息披露要求的公司停牌或除牌。简单来说,就是美国监管机构要求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提供更严格和更详细的审计数据,但中国肯定不会答应啊,禁止中国企业向外国机构提供审计底稿。所以这条法规如果将来严格执行,那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可能都面临着退市的风险。预计到2024年,中概股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从美国退市应该是大势所趋了。退出美国后去哪里呢?这个时候就显出香港的重要性了,大家开始将香港当成了“避风港”。所以保持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还是非常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香港现在享有的一国两制优惠政策就不会改变。正因如此,内地的人才们想要更加国际化的生活,想要更便利的与国际接轨,弄一个香港身份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因为目前申请香港身份正是窗口期,趁着香港移民潮之下港府大量吸引人才之际,无需投资,只要符合下面这些条件就能拿到香港身份。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香港优才采取打分制,只要你能够满足及格分数80分,就有资格申请,不过目前竞争较大,一般至少要到120分以上才有机会通过。下面这个就是新近的香港优才评分表,红框部分就是不久前推出的加分项目。在新规则下,如果你拥3年以上的跨国公司或知名企业的相关工作经验,如上市公司或位列《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财富》寰球500强和胡润中国500强企业,可额外获取分数20分。

2022年12月28日起,香港“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投入运作,新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也开始接受申请。这个签证适合两类人申请,一是高收入人士,二是寰球知名大学的毕业生。至于要多高的收入,多么知名的大学,香港入境处也给出了明确的标准。1、在申请前的一年里,全年收入达港币250万元或以上的人士;2、获全球百强大学颁授学士学位、并在申请前五年内累积至少三年工作经验的人士(B类申请);3、在紧接申请前五年内,获全球百强大学颁授学士学位,但工作经验少于三年的人士(C类申请);这类申请受年度配额限制,且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这个配额是每年10000人)。以上,就是今天的介绍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欢迎加入我们的出国互助群,共同帮助,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