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富裕人家和普通人家在教育上较大的差距在哪里吗?确实会颠覆你的三观,虽然真相很扎心,但家长们一定是越早知道越好。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些年由于工作的原因,在深圳和香港都接触过很多精英家庭,会发现越优秀的人对孩子的教育就会越重视,有足够的资源和实力在孩子身上做投入。
而普通家庭忙于生计,投入在孩子教育上的精力和资源都是有限的,这也就导致不同家庭出生的孩子收关差距非常大。
这里面的核心差距有两点:
01
教育规划的差距
精英家庭从孩子出生的时候,家长就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目标:未来孩子的教育如何规划、甚至孩子未来上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都已经想好了。
精英家庭的父母为了孩子达成这个目标,投入一切资源,规划出一条很好走的路。
比如,很多家长会规划香港身份,一部分是想让孩子从小去香港读书,接受国际化的教育,还有一部分是为了让孩子通过港籍身份,低分上名校,这条路要比内地高考要轻松很多。
获得香港身份后,让孩子以港澳台华侨生的身份,回大陆参加高考。
“港澳台华侨生联考”是中国教育部单独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专门高考。只要你拥有香港居民身份,你的孩子就可以参加这个难度更低、竞争力更小的高考。
华侨高考生的录取线远低于国内普通高考生的录取分数线,只有5门科目,文科不考政治,理科不考生物,满分750分,一般情况下,300分可以上一本,400分即可上“211”和“985”。
同时,香港身份在报考海外名校方面也比内地考生容易。
前两年大火的电视剧《三十而已》,里面富太太的两个孩子都是靠着香港身份考上的牛津大学,这正是说明了香港身份在教育上面的优势。
02
信息差距
精英家庭往往因为资源多、人脉广,能首要时间获得新近的消息,从而抢占先机,而普通家庭都是被动接受信息。
比如清华北大除了普通高考,还有六大招生途径,你知道吗?而且每一年有一半的人是通过这些特殊招生渠道进入到清北的,如竞赛、保送生、自主招生、外籍生、港澳籍生等等,都是弯道超车上清北的方式。
普通家庭和精英家庭的教育差距,其实不仅仅只是钱的问题,而是认知和规划的问题,这需要父母多去学习,多掌握不同的信息,从小帮孩子做规划,才能让孩子做命运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