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国生活了一年多的人告诉你真实的感受

来自:hshigob 0 0 2022-04-20

在泰国已经生活了一年多了,我觉得泰国和我们国家相似性挺大的。

首先,都是农业人口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农业国家;其次发展水平相当;第三,文化习俗类似。

于是,来泰国之初,我就经常对比这两个国家,就有了很多感触。

来泰国的首要件事就是体检,于是就有了医疗方面的对比。

泰国是全民医保的,每人每年交30泰铢,就可以享受医保,只要在公立医院,从生病到痊愈都可以享受免费医疗。

当然,这个不分城市居民或者是农村居民,大家是一视同仁的。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泰国的基层小诊所,有点像我们的社区医院,有个头痛脑热就到这些诊所免费拿药就行了。

药没有特别好的包装,全部是用小袋子按2-3天的量包好的,但是效果都很好也避免了浪费。

诊所虽然小,医生的专业和服务却值得信赖,而且为了保证医疗资源的平均分配,这里的诊所大夫是轮值的,不是每人固定在一个诊所。

如果病情稍微严重一些,你就需要去大一点的医院,这里的医院不需要挂号,只需要排队就好。

医院很干净,有一种很小的像小孩子玩的滑板车一样的小电动车供医护人员使用。

医生对病人很友善,有问必答,告诉的很详细,并且一直是很温和的态度,还有一点,他们的英文确实都很棒,即使不会说泰语也不用过于担心。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医院的药和检查都是免费的,总之,你不需要掏钱,当然,剔除了钱的因素,人也和善很多。

在这里没有专家门诊,没有教授门诊,你可以随意选择看那个医生,大家的水平都是很好的。

第二件是就是办理劳动许可,我要去的应该是像国内的劳动局之类的部门吧。

在路上我就想,这省级的政府劳动部门一定很显眼了,但是,我确实没想到的是,车在一个像我们的临街商铺一样的地方停下来了。

进了一个小门,有一个小小的箭头指示我要去的地方,在这建筑的三楼我找到这个办理劳动许可的单位,而一楼和二楼还有很多商铺在营业。

到了三楼,我看到的是一个大约70平米左右的屋子,没有“科长、处长、局长”办公室 ,大约有十几张桌子一排一排的摆到一起。

一进门,工作人员就“萨瓦蒂卡”的和你打招呼,然后告诉你要等他接待完前面这位客人再为你服务,他们的笑容是那样的真诚和友好,和我在国内办各种手续时候的感受真的有所不同。

办理劳动许可很快,每个办公桌对面有两张供客人休息的凳子,大家坐到一起,没有任何的压抑,办公人员也是态度和蔼而诚恳。

我想,这就是我们整天挂到嘴上的和谐社会吧,公务人员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生活了以后,我觉得较大的感慨是“善良”。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人都很善良,没有太多的势利和欺诈,在这边生活并没有很强烈的异乡感,反倒是身边的泰国朋友会给你很多的温暖。

这里也没有什么小偷,有时东西忘在哪了过一日之内去找也找得到。

节假日是大家出游的好日子,这里也一样,一到周末他们会一家老小一起出游。

车里放上席子、锅碗瓢盆、帐篷铺盖就出发了,男女老少席地而坐,于河流、于田野,大家享受着自然,享受着一家人的其乐融融,享受着美食。

烧烤是必不可少的,炉子是带有天然气的那种单头小炉子,吃喝很惬意。

只此不同的是他们每辆车上会有一大桶水和一个大的垃圾袋,吃完饭了,他们会用自己带来的水洗干净碗碟,收拾干净垃圾,后来者照样可以在此野餐。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就是真实的再平凡不过的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他们热爱自然,他们也希望所有的人共同拥有自然、分享自然。

堵车的时候,最能看出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

路上车水马龙,大部分时间交通都很通常,但是就算偶尔堵车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就算天气炎热,整个车流依然是井然有序的,没有刺耳的喇叭声,也没有爆粗口的路人。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从曼谷到清迈-金三角-美赛再回到曼谷,全程2000多公里,只有曼谷一个收费站,收费不超过30铢,没有一个摄像头,人们轻松的享受着节日的欢乐。

偶尔车辆发生剐蹭,警察来的出奇的快,不到10分钟勘查、拖车就全部搞定,道路又恢复了畅通。

在有人群出没的路口,我们会看到这里的交通协管,他们穿着协管有反射功能的背心,虽然风里来雨里去的指挥交通,但通常面带笑容、态度和蔼。

这里也没有所谓的城管,路边摊是定时的从早上7点到9点在外边摆摊,夜市的时间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我知道当他们收摊之后地上是没有任何垃圾的。

这就是我了解得泰国,尽管没有大张旗鼓的喊“和谐社会”,但是他们却很和谐,官员和百姓、交警和司机、城管和摊主、医生和患者、人和自然......大家没有对立,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尊严的生活着,一切都是那么的有序、自然。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