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Amy1985 2015-07-07  
    其实在这里谋生实在是太容易。外语不行的给华人打杂煮饭;肯干活的去给人剪剪草,搞搞卫生;英语好的去当中介;经济还行的去继续深造学习,读硕士博士不错,能学电工当学徒就更好。(从赚钱的角度,电工的收入比博士生导师高)这些工作有些可能大家觉得不够体面,落差很大。但是实际上这里的私营经济已经深入骨髓,搞卫生的,能干肯干,一两年之后自己开个公司搞起来也就是1k刀就解决的事情。从雇员到老板在这里没有鸿沟。"搞卫生"大家很难接受,"保洁公司老板"是不是高大上很多?西人的生活品质较高,但是他们的总体收入并不很高。为什么?说心里话,我觉得这里更加社会主义一点。因为在这里每个人都有尊严,每个人别说生存权,都有品质生活权。生活的品质和收入不是一个线性的关系。要提高生活品质,是要提高自己的素养而不是更高的收入。就好像想环游世界是很多人的理想一样,但很多人认为等我日后存够了钱就去,其实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去不成。网上列了无数例子,环游世界不需要很多钱,所以说根本不是钱的问题,是人自己问题。如果觉得不够钱会大大影响生活品质,或者要赚很多钱才能提高生活品质的人。我建议不要到澳洲,首先澳洲赚钱的确不容易,会有失业风险;澳洲赚大钱机会更少,赚的越多缴税越多。还不如留在国内,舒舒服服。我们来到澳大利亚之后,找工其实到处碰壁,没吃上什么好果子,甚至有签了合同但工作不成的奇遇!对我打击很大!篇幅关系就不细说了,另找机会吐吐槽。,好在我们心态好,所以没有彷徨,而是想方设法看看自己适合做些什么。刚到澳洲的生活就接触了做物业管理的朋友,看了看网页上的生意,知道了有这么回事,但是没有留意。半年后不断有人向我说这个生意,我再仔细研究,发现价钱比半年前生升了不少!据说都给华人抢高了!
  • Amy1985 2015-07-07  
    要说如何选上这个生意,就要从我们为何出国谈起。回到最早说的,触发移民的梦想什么?不知道各位的梦想是什么?我的梦想或许比较简单。1、希望生活的环境好;2、希望工作的关系简单;3、希望小孩获得很开心的童年。这些看似简单,但是各位应该很清楚,在国内真的不容易得到。于是我们决定离开祖国,去给那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添乱!经过这一年的工作生活,简单列一些体会:什么人适合来澳洲?1、在中国无法显富的官二代,在中国尽量隐藏自己财富的富二代。这里没人认识,大可摆显。要感谢这批人,正是有这些人的存在,中国人目前地位提升不少!2、一穷二白的体力劳动者。别以为不会英文就寸步难行,只要肯劳动,就是在华人圈内干干体力活,都会活的很滋润。可惜这些人99.9%来不了。3、努力学习,愿意融入西方文化的留学生。这就不多说了,留学生如果有很好的心态,要留下来好好工作生活是比较容易的事情。不过这里喜忧参半:努力提升自己,积极向上的留学生我认识不少,每个留下来的都过的较为潇洒;混日子,每天玩的纨绔子弟我也见过,从高中就过来读书,大学毕业还考不过雅思的竟然不是一个两个。4、依靠自己,心态摆正的移民。这里重点说依靠自己的移民一代如何对待工作。(带着巨额投资而来的移民不在此讨论范围)我这里说心态一点定要摆正,就要摒弃两个误区:1、初来乍到干什么都可以,但人生最终要干一份体面的工作;2、移民可以提高收入,从而改变生活品质。这样的思路是完全错误的。在西人眼里,工作没有贵贱之分(或许有但是嘴上决不会说)----有一次学校的老师副校长和我们新生家长开会,说起她一副校长朋友的丈夫是建筑工人,嘴里充满赞美之词。如果在这种误区中,移民之后长时间做不了以前熟悉的专业技术工作,就容易烦躁郁闷,总感觉没有稳定工作,陷入自己否定自己的困境。所以有了很多人来了一两年后觉得各种不开心,各种彷徨的情况。之前我也提过,美国人需要换5个领域完全不一样工作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他们大胆的换工作除了文化不一样外,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也给了他们有力的支持。然而国人来到这个体系里还彷徨,生怕有朝一日失业就很不体面,这样的观点就作茧自缚,瞻前顾后,结果也是为自己所伤。
  • Amy1985 2015-07-07  
    西方物管和中国物管的区别:1、中国物管的客户是开发商,顾客是业主;西方物管的客户是业主,顾客是租客。2、中国物管要负责保安巡逻、收物业费;西方物管没有这样的责任。(治安很好一般有事各自找警察,物业费由另外的专门的公司负责收取,这个可以另文讨论)所以在澳洲做物管其实很简单,把小区的卫生搞好,园林保持好,设施维护好,搞定!当然还要把业主恭维好,把租客(敏感词被屏蔽)好。现在细说一下昆洲物管的特别之处。首先回答一下之前有朋友提出的问题,对的,物管在全世界都很普遍,但是昆洲的物管是独一无二的。特别之处在于:1、昆洲物管可以个人或者家庭的名义担当;2、昆洲小区多数规定物管人员必须在小区里面居住;3、昆洲物管的合同期可以长达25年。这个特别之处就给我们这些新移民打开了方便之门:1、个人可以干也就是门槛不高;2、必须是在小区住那就限制了大公司的垄断;(澳洲人力价格很高众所周知,没有多少雇员愿意到工作的地点居住);3、长年限的合同使得银行可以介入贷款而大幅降低了介入的成本。在昆洲做物管有什么好处呢:1、技术门槛不高,培训领证后即可上岗;2、资金门槛不太高,卖掉中国的房子基本上就可贷款买了;3、收入合理,资金毛回报率在25~45%(税前),换句话说,投入越大,收入越高。4、收入稳定,银行愿意仅仅用生意抵押的方式就可以给贷款70%,亏损的风险极低。有人会问既然有那么多的好处为何华人能轻易进入呢?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很久,给出我个人的解答:1、这个生意需要启动资金,西人绝大多数没有储蓄的习惯,就算是首付的钱一下子是拿不出的;2、拿的出那么多钱的西人,早就有生财之道,富一代懒得搞,富二代也看不上。这是昆洲物管生意的简单介绍,其实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google一下,兴趣不大的就权当看看热闹。
  • Amy1985 2015-07-07  
    本人来澳洲之初,是想着不会再做回原来专业的了。因为一来我不是很喜欢搞原专业,二来感觉本地经验不足不会那么容易找到工作,所以来了之后懒懒散散找了小几个月的工作。果然因为能力有限,确实找不到。于是乎我就不再把注意力集中在找专业工上了,开始留意看看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是继续深造学习还是当学徒培训。这时候心态很重要。很感谢出来的时候造访我们的老师,他说--研究表明,美国人平均要换5次工作才知道自己喜欢喝适合干什么。有了他的鼓励,我也不会担心找不到专业工作怎么办,因为我还不知道我喜欢和适合干什么。所以刚来的前半年,我们都是以适应和扩大朋友圈为中心,每天到外面走走,认识朋友和别人交流,通过认识世界来来找到自己的定位。这些考察让我们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的文化现象,当然老移民深谙其中之道,但对我们这些新移民来说还是很新奇的,和目前传统的中国人想法大相径庭。于是乎我开始留意各种小生意和小投资。看看这里面有没有可以让我立足的地方。物业管理,在这里叫做on-site management right.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小区里管理的工作。各位可以想象,国内小区里面管理什么,基本这里就是管理什么了。当然区别还是大大的有的。
  • Amy1985 2015-07-06  
    说回怎么选的布里斯班。当时选落地点的时候,可是纠结了好一阵,不过布里斯班没有在选项里。当时像大多数国人一样,只知道悉尼和墨尔本,另外由于有朋友的朋友在阿德莱德,所以也有考虑。最初选的是悉尼和墨尔本两个城市来短登各一周,都有朋友接待,下了飞机有人接到餐馆先吃一顿,然后安顿在事先短租好房间,没有遇到什么挫折。由于是走马观花似的半旅游性质,对两个城市也只是感性认识。按照论坛的指导,短登该办都办了,这里不展开说。后来回国,回想起来还是想不清楚该去哪个城市,真是很纠结。最后想来想去就定悉尼吧,因为气候好一点。于是乎在勇敢的媳妇义不容辞的打头阵(是她比较好请假啦),抵达悉尼考察落脚点,经过她每天起早贪黑的不懈努力,最后将落脚点定在西悉尼的学区CARLINGFORD(想想当时该区的3房联排别墅是50万刀,还可承受的起,现在看那已经成了70万啦,天哪)。然而,命运的拐点却在她这次考察中出现了。和她同住一间house的两个留学生,都是从布里斯班读完高中到悉尼读大学的,每天唠叨说毕业后一定要回布村工作。从此,以前没有留意过的布里斯班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完成了这次考察,媳妇回来,我们打算整装出发。但是去哪呢?原来打算去的悉尼现在发生了动摇。布里斯班看来也不错哦。当时认为布里斯班和悉尼相比:1、气候比悉尼好,暖和很多。2、房价比悉尼低,工资在那个城市都差不多,起步容易点。3、专业工作从seek来看需求量都差不多。(现在看来用seek来看工作需求是太傻了,另外开篇讲这个)。4、人据说比悉尼nice一点。(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另外开篇讲这个)去布里斯班最大的问题是,一个认识的朋友都没有!我们思前想后考虑了许久,出外是要靠朋友,但是最终还是要靠自己!还是从经济条件出发,去一个房价合适的地方,容易立足。于是我们选定了布里斯班!可能是天意,来到布里斯班,我们很快也结交了很多很好的朋友。(城市小,华人老乡更容易交到朋友!这个另外开篇讲吧)很多事情想起来觉得很难,其实勇敢的迈出一步,接下来就是顺着走,现在回想起来发现也不那么难了。于是乎我们勇字写在胸口,举家迁往布里斯班。
  • Amy1985 2015-07-06  
    目前状况目前我们在布村西南的地方经营着一个物业管理的生意,距离布村华人区不远。每天的工作的是维持小区清洁和秩序,搞搞园艺,管管房子的出租。周天好好工作,得准机会就翘班打球,周末参加各种活动(驴行、户外、一日游、聚餐等)。生活过的还是比较充实的。
  • Amy1985 2015-07-06  
    家庭背景我们一家三口,小孩出国的时刻6岁不到,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所以只能搞技术移民。我和媳妇都是理科生,毕业后到了国有单位工作,享受的各种稳定和福利。但是工作实在太忙啦,家里成了旅馆,每天和媳妇见面就是睡觉前那点时间了。这种状态持续了好几年之后,我们决定要改变!所以有了今天。感谢媳妇,所有的移民手续都是她办的;感谢所有diy教程。早在2009年底我们就拿到了签证,但同时我的事业也在发展。到了去年,不出国签证就快过期了。还在我瞻前顾后犹豫之际,媳妇毅然辞职,把自己的铁饭碗给锉破了,没辙,我只好也离开工作了10年之久的单位,漂洋过海来到了布里斯本。
没有更多啦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