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孤独的舞者 2015-07-07  
    如果国内收入30万RMB一年以上,并且压力没有大到周末全都被占据,那么强烈建议不要澳洲,否则其中落差会让你十分郁闷。职业生涯这个词,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特别是公务员或者白领这只有在国内有意义,澳洲只是找一份工作,找个谋生手段,观念问题。对职业钱途还有雄心壮志的,怕能力得不到发挥,想干点事业大展拳脚,江河日上的,必然是留在国内更有前途和钱途。
  • 孤独的舞者 2015-07-07  
    拿到雅思成绩的8月份我着实的兴奋了好一阵,觉得出国指日可待了。于是开始申请学校了。因为对我这种工作过,学习中断几年能否申请成功心理没底,也不知道具体怎么申请,所以就花钱找中介买省心了。虽说心理只有一个奔头-悉尼大学,可是保险起见同时在中介的建议下也申请了莫那什和阿德莱德大学,记得当时中介费是8000元,最多也只能申请3所了。就这样等啊等,等到了11月底终于有了莫那什的offer,悉尼大学还没音讯。本计划是要2007年3月份入学的,不做决定恐怕要推迟半年出去了,我是多想早点学完拿个文凭回来拼啊。当时心理真的是很矛盾,选莫那什吧觉得离自己期望值太远,毕竟这是个自己在申请的时候才听说过的大学,我承认有点孤陋寡闻,可问问身边的人对于澳洲大学的了解好像也就知道悉尼大学和墨尔本大学,如果我读了一个在国内不是很被认知的学校回来后对我是否有帮助?毕竟国人认牌子啊;可另一方面能否读悉尼大学还是未知,如果迟迟拿不到通知信最后又错过了莫那什,那么不是还要再申请又耽误时间吗?就在抉择的焦虑中,悉尼大学通知来了,说是3月份没位置了,7月可入学读金融。我内心那个沸腾啊,虽说延迟半年,可毕竟是我内心最原始的选择,虽有小失望,可是也值了。生活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没好和快乐,可是乐极生悲,身边的矛盾出来了。
  • 孤独的舞者 2015-07-07  
    我是在2006年过完春节回上海后下定决心出国的。在上海生活的好处就是各种英语学校真泥马的多啊。选来选去还是随大流去了3月份开课的新东方雅思周末加强班。这里我补充下我当时的英语水平。2000年进的大学,当时还保有高中那股学习的劲,在大一就一口气连过了4级和6级。因为学校有过了6级就不用再去上英语课的政策,于是乎从2001年一直到2006没碰过英语。所以在雅思面前我唯一有信心的就是我曾经的英语学习能力了。因为下定决心要出国,而且一定要尽快出,所以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每天逼迫自己背50个英文单词,做公车背,做地铁背,中午休息在公司消防通道背(那个时候还不能让公司知道有去意,都是偷偷地准备留学)。就这样在不断忘不断背地坚持了2个月之后,发现上雅思课做练习越来越有自信了,可是听力和口语还是有很大的问题。于是乎就按照新东方老师说的那样看电影学英语,从网上下载了很多英文电影,其中我觉得对我最有帮助的就是老友记了。每天就是不停的按暂停重复前面的话,然后不看字幕去理解他们在说什么。就这样坚持学习到7月份参加了有生以来第一次雅思考试。虽然说我有信心,可内心还是紧张的,毕竟很多年没有碰英语了,而且心理面对新东方的这些个应试技巧还是有所怀疑的。于是乎考试前一天晚上我失眠了,整夜的看机经,在早上做轻轨去华东师大的路上也在看。不得不说,总结机经的这些人们真你妈的神啊,也不得不说我命该出国了,听力考试中3道题被我看到了,虽说考试时听得糊里糊涂,可最后竟然考了7.5分,作文也涉险低空过六;口语也正好考到几经里我准备的那段,低空过六;阅读在我强大的词汇贮备下轻松过7,于是乎我奇迹般的达到了悉尼大学的入学要求。再一次我对我的学习能力充满了自信(其实真的是狗屎运)。
  • 孤独的舞者 2015-07-07  
    当时在国内上澳洲的网还没有像现在翻墙等手段这样方便,在网上搜的酒店的信息也都是从国内相关旅游网站得到的。当然了,这里是绝对不会有招工信息的,但是我把酒店在哪里和哪些是5星级酒店搞了个列表就是为了方便来到悉尼之后立马投入到找工的行动中。当时我还在银行上班,每天工作压力山大。说是帮客户理财,可是没有财怎么理。这个财就是银行配给我们的业绩指标,每个月要有多少多少美金入库交由公司欧洲总部投资。说白了,当时在中国的这些个外资银行就是通过不断推出的理财产品极尽所能的吸收扩大存款,而我们这些冲在第一线的人其实跟保险公司的同仁们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唯一的差别就是我们有较高的底薪和固定的豪华工作场所。可是当时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而外资银行还没有开通人民币业务,所有的投资都要由我们来说服客户换成美金来作,这也是为什么我的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出现了很多黄牛。那个时候如果你留意一下经常会在外滩出现这么一小撮人,一个穿着笔挺西装的年轻后生,后面跟着个大腹便便土豪模样的中年人和衣着不太讲究有点像农民工的兄弟手里拎着编织袋在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穿梭。说起来还真有点刺激,这编织袋里基本都是几十万人民币,最多一次我帮着客人拎着个装了将近200万人民的现金的麻袋(真沉啊!)在外滩的小巷里穿梭。干的越久就越觉得自己的工作好没前途,一方面是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足以让自己转到后台去直接和欧洲总部接触,另一方面公司因为业务发展快,不断的进来新人,而这些人一色的都是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而且刚进来就和我这个混了将近三年的人一个待遇甚至要高,虽然心理有一万个草泥马,但是也明白在上海这样的城市混,没有个高学利或者海外文凭,想一路高升走的顺利是不太现实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工作将近3年之后下定决心要出国的原因。可当时工作压力这么大,同事竞争又这么残酷,怎么在短时间内通过雅思也是个大问题。
  • 孤独的舞者 2015-07-07  
    其实说起来读书期间能够找到酒店工也是很幸运了,不过也是经历了很多波折。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幸运总是给有准备和一直努力的人准备的。来悉尼之前,身边的高中同学好几个已经在国外学习生活好几年了,于是就经常和他们询问一些国外的生活经历,每个人的都不太一样,但是一样的是他们都一致认为有机会出来还是要好一些的,会经历很多让你更快成长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是让我们这些生活条件还不错的独生子女在国内所无法想象的,但是一定会让你受益终生。我很庆幸在我的成长轨迹中周围的朋友一直都很努力,都很积极,来澳洲这些年说句心里话,没有来这边结交的挚友还真不能一路走的这么坚定,这些我都会慢慢道来。话说回来,出国之前,那些在国外的朋友给了我各种鼓励和建议,可是我内心最关心的还是如何解决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虽然朋友中没有在澳洲的,但是问了问在丹麦的还有加拿大的朋友什么工最容易赚钱,相对环境也好,又能锻炼英语口语同时也没有那么累,他们一致推荐到五星级酒店去做服务生。于是我就开始网上搜索各种悉尼酒店的相关信息了。对的,在出国之前我就开始留意一些工作信息了。我心理很清楚自己的状况,虽然说家里条件还行,可父母都是在国内靠工资吃饭的公务员,虽然在国内衣食无忧,可是面对的毕竟是出国留学的开销,这绝对不是小数目。当时悉尼大学的学费是26000刀一年,而且每年还按照6%的通胀去长,(记得在我毕业的时候已经涨到快29000刀一年了)再考率生活费和当时的汇率6.7(凭着在外资银行混了几年的经历找黄牛按照6.5 换了第一学期的学费和6000刀我称之为澳洲起步费。每年也是将近20万人民币的开销。这个对我的父母来说绝对是很大的负担。而我毕竟是一个已经大学毕业工作3年的大男人了,即便重新做回学生又怎么好意思开口跟家里直接要钱呢?所以为了实现我的留学梦,我必须靠我自己。
  • 孤独的舞者 2015-07-07  
    签完合同之后,生活一下子有了目标和压力,动力也就激发出来了。距离开发商合同中注明的交房日期还有两年,当时心无旁骛,2年的目标就是要先把移民拿下,在交房前尽最大能力把前期款付完。于是,每天除了打工就是复习雅思考试再就是找工作。因为当时还心存侥幸,希望能够在考到4个7之前找到雇主,这样雇主加分也能移民了。可是作为一个只有2年研究生学习背景,没在本地读过高中,没有本地工作经验的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了。虽然说在来悉尼之前在上海有过3年跨国银行金融背景,靠着这个经历也得到过好些个面试,可每每到了最后关头一句你有没有pr成了我的致命伤。虽听闻有些大牛依然可以拿到offer,但是我心理明白,过去的2年我打工比读书的时间多,成绩平平不被看好也是正常的吧。毕竟,我的获得不是学习上的高分,却是让我能够继续学习的澳币。除了第一学期的学费跟家里借了些钱,之后的学费和生活费就是非常幸运的在酒店里打工打出来的。
  • 孤独的舞者 2015-07-06  
    楼主必定是金庸的粉丝。
  • 孤独的舞者 2015-07-06  
    陪读签证转pr很容易,跟着主申请人走就行了。当时是交一个人的申请费用,两个人一起移。
    陪读签证最后转pr容易吗?
    孤独的舞者 6841 25
  • 孤独的舞者 2015-07-06  
    2009年,悉尼的房市有点刚刚复苏的迹象,因为到处在盖楼。每次打完工穿梭于市内,郊区都可以看到工地的存在,就连好几个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而停滞的由海外投资主导的工程也开始复工了,最记忆深刻的就是fraser sydney在uts对面的central park.当时每天都会收到各种欢迎你来听介绍讲座的电子邮件,记得当时2房是从70多万起,而现在住在悉尼的朋友应该知道现价已经100多万了。这种天上掉下来的机会狂砸我的时候,不是没有心动,也不是不懂得把握,毕竟囊中羞涩。对于楼花这种事情,虽然当时只要求先交5%,但毕竟全部家当也只有不到2万,所以错过了,至今偶尔想到还有些唏嘘,后悔当时没有胆子更大一点。鉴于自己的身价每天在网上搜索各种低于50万的楼盘的信息。就这样搜了将近半年左右的时间,很机缘巧合的遇到了当时在oz chinese工作的H君。oz chinese当年真的是火过一段时间,各种你需要了解的生活信息都有专门的板块。当时H君是网站创办人的助理,负责组织各种活动。他们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已经意识到新一轮房产增长周期到来了,于是他们网站开始代理好几个楼盘。其中有rohds, wolli creek, meadow bank等,在当时情况下,rohds已经初具规模,2房基本都在60万左右,我个人觉得还是贵了,而且那么小的一块地方将来潜力未必很大。于是将眼光转移到当时很不被人熟悉的wolli creek地区,那时那里的房价普遍在40万左右,由于我没有身份只能买新房,而新房最贵也就50多万。所以开始对那个地区做研究。首先上当地政府rockdale网站搜索相关区域内的规划,发现ikea即将修建一个购物中心,同时很多本地的小工场,修车部等都有拆迁转移的计划,我个人觉得这是个入手的机会了;于是连续两个星期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吃完晚饭开车就去当地感受环境。那个时候真的是冷清啊,就那么个有点小规模的小区,周围都是厂房,没有超市,没有购物中心,还发现中东人挺多的,心理有点嘀咕。于是问了问同在酒店工作本地成长的黎巴嫩人的意见,我非常诚恳说出了我对治安的顾虑。他说多虑了,每个种族都有不同的群体,就像你们中国人,有钱的都聚到北岸chatswood一带了,没钱的都在auburn和campsie(这里声明一下,我无意贬低这两个区的同胞,但是他们本地人对其它外来人还是有一些观察和死板的印象). 住在wolli creek附近的中东都是收入还不错的。于是乎我的顾忌被打消了。因为当时还没正式结婚,也没有小孩,所以所谓学区的事情不在考虑的范围,在对地理位置,区域发展和社区环境,安全等因素研究之后,非常激动的交了人生第一个房子的定金,还记得当时签合同的时候兴奋的手都有些抖了。
  • 孤独的舞者 2015-07-06  
    一个繁忙的周末过后又是一个巨忙的周一,刚回到家里得空上个网发现有朋友对我随性记录的生活片段有留言,非常开心!我会继续边记录现在的生活同时回顾这些年出国的经历。我相信对于生活的整理和反思不仅会对我有所帮助,也会给那些在澳洲或者即将来澳洲留学,定居的同胞们打开一扇窥视澳洲悉尼生活的窗户。大家不仅能够通过交流相互鼓励,帮助,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于初来异国他乡的朋友们有所启示,少走一些弯路,尽管我依然还在路上摸索,但希望有同路人一同欣赏风景。
  • 孤独的舞者 2015-07-06  
    2009年的时候,刚从大学毕业的我还在市中心的一家5星级酒店做些杂工。在拿到1年半临时签证之后,开始了非常苦逼的边考雅思边找会计工作的生活。虽然自己的英语不是大牛水平,但是心高气傲的我总觉得4个7应该是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那么拿到pr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于是我竟然开始看房了,开始为以后留在澳洲做打算了。当时我和老婆还租住在ashfield的一家上海人的家里。这家上海人其实来澳洲还没有我们久,不过因为他们是投资移民,财大气粗,来了就在这个号称小上海的内西区买了一个5室的单层house。据房东说花了80万,当时觉得真是天价啊,现在我想他们一定是每天都能乐醒吧。当时我总共积蓄就只有1万8千多,这些钱是读书这两年我和老婆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所有存款。当然这个主要归功于我的老婆,也感谢澳洲陪读签证的政策。我和老婆在同一家酒店打工,我平时做兼职,寒暑假做全职,而我老婆非常幸运的从一开始就成为full time并且享受所有的带薪假期和病假等的相关澳洲福利。有的时候真的是需要一点运气,不过运气也总是青睐于有想法和努力的人。
  • 孤独的舞者 2015-07-06  
    我承认我对于买房子这种事情是十分冲动和上瘾的。2009年刚从悉尼大学毕业的时候,所有人都在为如何移民和找工作而焦虑的时候,不能例外的我竟然开始琢磨看房子的事情了。虽然那时候对自己能不能留在澳洲还不知道,但是总觉得房子这个事情是早晚的事情。对于房子这种情节可能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小时候就总是听到老一辈讲当年太祖一辈如何努力经营置办了多少间瓦房的事情,于是乎就总觉得人活着能够证明自己在努力在拼搏的最好物件就是房子了。当然,受过高等教育的我对于这种认识也是觉得十分狭隘的,但是既然已经融入血液了总不能放血去排除这个爱好吧。我自己只是普通工薪一族,家里也不是土豪阶级,这些年就是通过自己和老婆不断积累而实现自己的这个爱好的。
  • 孤独的舞者 2015-07-06  
    记录就从今天开始吧。昨天加班一直忙到凌晨3点多,今天一觉醒来已经将近中午12点。一种负罪感油然而生。说好的12点前去参加公司的一个会议,现在看来完全泡汤了。我自认为是一个很守信用的人,对于爽约这种事情,不管是对别人还是自己都是难以容忍的。草草吃完饭开车就往sevenhill火车站狂奔,可是到了那完全是让我抓狂的开始。3层停车楼加诺大的户外停车场竟然满满的没有一个停车位。我气急败坏的在楼里转了一圈又一圈,希望有好运降临,可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30分钟就只有我一个人像热锅上的蚂蚁,而停车场安静的像凝固了一样。冷静一想,这个时间段正是通勤上班的人们工作正酣的时候,大抵不会有人提前回家吧。索性打个电话告知同事给自己放半天假。在往回家开车的路上却忽然高兴了起来,现在山区越来越有人气了,当初买在这里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何不利用这难得的下午为周末即将到来的看房大战提前做个筛选?于是打开手机把这几天搜集的准备周末去看房的几个地址调了出来,加足马力朝 castle hill, dural, cherry brook方向开去。
  • 孤独的舞者 2015-06-30  
    生活状况差距太明显了,导致国情不一样。
没有更多啦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