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第二位华人朋友也是同事, 公司里就我们三个中国人。她是个女士,家里是很有些实力的,至少能在90年代初把她送到这边来读了个私立的艺术类的学校,学的是工业造型设计,然后毕业了找了工作留了下来,然后跟一个白人同学结婚,买房子生孩子。 虽然她是女士,可是性格更像是个男人,豪爽,直率,甚至怀孕五六个月了还去打网球; 然后, 特别是在她的产品设计上,非常固执。。。呵呵。他老公也是个有意思的人,长的很像2012里的男主角,很有点艺术家的气质,以至于在那个学校里都没有毕业就辍学出来了。。。。因为他觉得老师教的水平太差,约束太多,限制了他的艺术能力的发挥。 离开学校以后他一直在做的事情。。。跟父母一起投资房产,低价 买那些破旧的房子,然后自己维修好,高价卖出或者放租。 所以虽然他没工作,但收入还不错。他不是这里的本地人,再加上没有工作,就没有自己的社交圈子, 然后可能也因为一点点艺术家的气质吧,真的没有什么朋友。 但是他非常爱他老婆,非常爱中国。对于国内的那些问题,他比很多中国人都还清楚还紧张。因为老婆的关系, 他也参加我们三家的聚会,但是多数时候,我们说中文,他就坐在那里猛吃,我们打牌,他就抱个笔记本电脑看电影,呵呵。后来慢慢的,开始聊天了,发现很多问题上我们都能从对方的看法上学到东西,所以逐渐就很熟了。我们聊宗教,宗教对人的影响,虽然我们都不是教徒,曾经我也认为信仰能约束人的行为举止,他改变了我的看法;我们聊两边的教育制度,我那个关于社会A和社会B的对比也让他很是。。。佩服了一番,呵呵。很多次,他跟我说中国是他的第二祖国,他很担心国内的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 我们聊中国聊的很多,不细说了,不然又会招来几顶帽子。话题是说在美华人的,却说他说了这么多,呵呵,岔了。 但他也算是半个华人吧。哦, 还有,他对房子建筑非常精通,我毫不怀疑,要不是没有那些大型的设备的话,他完全可以自己盖一栋房子,一个人,从地基到屋顶。我买房子的时候,他的意见是我必须考虑的项目之一。他劝我放弃了另两个房子,买了目前这个,住了一年多了,回头看看,还是他的意见是最好的。我的那个同事,她的父亲过世了,母亲就拿了绿卡跟她们住在一起,在这里养老了。 他们经常也来我家玩,我休假的时候,我全家会带上她妈和她儿子去华盛顿特区的动物园玩;她也休假的时候,开她家的大车,两家人一起去海滩。每次再见的时候,我三岁的女儿按照礼节给他五岁的儿子一个拥抱的时候,她的老公,总在一边坏坏的笑着, 我就冲他嚷一句:“Hey, don‘t even think about it!” 然后一起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