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Jusesgino 2015-07-10  
    后来才知道,在那个中型城市里,很难看到几个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也算稀有了。轮到我们点菜了,基本看不懂菜单上写的东西,菜名怪怪的,菜单的表达方法也怪怪的。好在有图片啊,我和儿子异口同声点了最大的那只汉堡包(至今不知道菜单上叫什么菜名,因为在澳洲一共吃了两次麦当劳,以后再没吃过,因为别的快餐品牌更好吃),一杯可乐。汉堡一个10刀(当时的汇率50几块人民币),可乐多少不记得了。反正两个人20几刀就搞定了。拿到汉堡的时候傻掉了,超级大的牛肉汉堡,足够两个人吃的份量了。可乐杯子也超大。(此类点菜错误后来又犯过一次)我跟儿子虽然饿的前胸贴后背了,我们还是只吃掉一个汉堡,喝了一杯可乐。没吃完的汉堡和可乐就被带回了宾馆,做第二天的早餐了。(我们违反了规定,把食物带进了房间,很不应该,但是扔掉真舍不得啊,那么贵的东西呢。不过“报应”接踵而至…….)【图片】
  • Jusesgino 2015-07-10  
    第一次在澳洲吃麦当劳,进了门,可以闻到香味了,但是和国内闻到的味道截然不同。因为太饿了的原因,反正这个味道是真的“香”啊。店里已经有5,6个顾客在排队了。排队的方法也和国内不一样,大家都非常礼貌地保持相对远的距离,没有声音,没人有插队的念头。我们进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向我们微笑,还打招呼,我和儿子慌神了,刹那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在国内哪有这场景啊,互不相识,彼此友好问候。一种文明的表现,也让我感到非常不习惯。像在梦中,难道这是真的吗?我和儿子也不失中国人的风度,非常礼貌地跟大家打招呼。很想表现的local点(其实很心虚,不是因为咱是中国人,而是因为这地方太陌生了,有点不知所措了,想表现的自如,也没那定力了),但其实所有人都知道我们是初来乍到的外国人。【图片】
  • Jusesgino 2015-07-10  
    第一次在澳洲“逛街”,其实哪有什么街啊,和我们在国内想象的一点都不一样,街上没有小店,更别说小食店了。除了别墅,就是别墅。后来我们才知道澳洲的大中小城市都一样,要逛街得去City。走了很长一段路,还是找不到吃的地方。我知道儿子已经快撑不住了,我也在后悔为什么不在酒店吃点呢?其实,出来的时候也看了,酒店每人消费在36刀的基本线上,感觉很贵。带着国内的意识,总觉得酒店都是暴利的,岂不知澳洲的消费本来就很高,尤其越是小的地方越昂贵。正当万念俱灰的时候,突然看到不远处高高耸立着麦当劳的牌子,OY, 儿子和我顿时兴奋起来,大步朝着那个熟悉的品牌走去。这没小食店的感觉太不习惯了。【图片】
  • Jusesgino 2015-07-10  
    澳洲最初的感受就是——非常,非常不习惯第一次住在澳洲人开的酒店里,感觉并不是很好,又饿又累的我们已经顾不上去观察这个酒店的环境了,一堆行李全靠我们自己提上了二楼(没有电梯),也没有服务生。进了房间第一眼看到的是:No food! 哈哈,后来才知道,房间为什么不能放食品,因为蚂蚁很多,而且大只,还会咬人。更不用说蜘蛛什么的了。洗脸台上明确警告客人要小心蜘蛛,害得我跟儿子每天穿衣,穿鞋都要拼命先抖抖,两个胆小鬼,哈哈。房间是标准间,两张床,悲剧的是,那床垫就跟棉花差不多,非常的软,人躺上去基本就陷在中间,而且还塌下去,早上起床不是很容易,要滚好几滚才能爬起来。安顿好都快晚上8点了,饥肠辘辘啊,带着儿子,我们开始出去觅食了。去吃饭的路上,儿子不停地提醒我:“妈妈,走左边。” 哎呀,走左边这个问题经常被儿子提醒,这走法真是很不习惯啊。【图片】
  • Jusesgino 2015-07-09  
    第一次看到如乡村般的城市——Townsville。这次飞机是在一片热带雨林中降落的。我记得很清楚,内心感觉像是到了乡下,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城市的气氛,全是平房,活脱脱一个中国偏远农村的景象。干女儿说好派她姨妈来接我们的(她去了别的地方),我们在机场等了30分钟,依然没有看到有人来接我们。不知哪来的勇气,一咬牙,决定打的去找个地方先住下来。当时天已经完全黑了,机场外停着唯一的一辆的士。我和儿子推着重重的行李走了过去,司机是个非常庞大的老头,大约有60多岁了吧,无法眼算他的体重,超大超大的。很热心地帮我们放好了行李,让我们上了车,他才开始坐进驾驶座,一点不夸张,他是用手把屁股和腹部拼命塞进车里的。我看到儿子瞪大了眼睛在看那司机,惊呆了。(后来看太多了这款体形的,就不再吃惊了)我告诉司机: “To a hotel near the Cathedral School.” 非常的不幸,当天是当地的一个重大赛事,所有hotel爆满,没有空房间。情急之下,打电话给学校的留学生部主任寻求帮助。所幸的是,她帮我们在Mecure Hotel预定了一个房间,司机如释重负带着我们直奔酒店(的士费50刀,换算成人民币,真的吓了一跳啊)。
  • Jusesgino 2015-07-09  
    第一次在异国他乡遇到中国旅行团,抵达布里斯本是下午2点多,飞Townsville的航班是下午4点多。我和儿子都累了,我们吃了点面包就老老实实坐在候机室里等待再次登机。这时来了一个中国旅行团,大概有十几个人的样子,大呼小叫地挤进了候机室,各自找了位置坐了下来。看到同胞,真的好激动,大家打了个招呼,就不再有交流了。似乎到了国外依然戒心很重,还是隔着十万八千里的感觉。一种莫名的孤单袭来,不知道今后的行程会不会越来越孤单,内心开始惆怅。这时,我和儿子惊讶地发现我们的同胞在吃牛肉干等不能带入澳洲的食物,妈妈咪啊!接下来的时光,我们“分享”了他们是如何逃过海关检查,如何把这些违禁品带入澳洲的“惊险故事”。眉飞色舞地描述,我不知道该佩服他们,还是该责备他们。不过看到儿子的眼神,我知道他心里又有天枰了。
  • Jusesgino 2015-07-09  
    第一次在异国他乡乘坐飞机,感觉很不一样,眼前晃来晃去的全是老外(其实那时我们才是老外呢)。飞机的座椅是真皮的,非常好的牛皮,很舒适和宽敞,也非常的干净。突然儿子问我“妈妈,空中小姐都是阿姨呢。”孩子观察事物的角度跟我不一样,我在观察物质的东西,他在观察人。飞机上提供瓶装矿泉水,一个小点心,不提供饭菜。但是可以付费购买巧克力,咖啡什么的。不过飞机上有一样东西吸引我,就是垃圾袋和餐巾纸。垃圾袋是很特别的一种环保袋子,可以装很多东西,餐巾纸也是非常大张的那种,质量很好。第一次感受到物质生活的品质确实蛮高的。乘务员真的都有点岁数了,而且都是很普通的女性,很亲切地与乘客交流,跑前跑后,也忙得不亦乐乎。【图片】
  • Jusesgino 2015-07-09  
    第一次在异国转机,很顺利通过了海关,因为天生本分,所以一切禁止带入澳洲的东西我们都没带。说到转机,其实我还是从来没有经历过,在国内一般都是直达,没有转机这回事情的。推着大大小小的行李,和未满16周岁的儿子一起去找转机口。出了机场基本已经晕头转向了,悉尼机场还是很大的。我们最后问了一个机场的工作人员,他一直把我们带到可以看得到转机口的地方才离去。儿子说:“这个外国叔叔真热心。”很顺利我们搭上了飞往布里斯班的航班。
  • Jusesgino 2015-07-09  
    第一次踏入他国的领土,天还没有完全亮透,飞机已经在接近悉尼机场了,开始下降了。我打开遮阳板,第一眼看到的是悉尼歌剧院,因为这个是我认识的唯一一个标志性建筑了。很奇怪,人家到澳洲第一眼看到的是蓝天白云,我真的没有去注意到,感觉看到悉尼歌剧院已经很稀奇了。飞机是贴着海面抵达机场的,好几次我都以为飞机要冲进海里了,虚惊一场啊。
  • Jusesgino 2015-07-09  
    第一次乘坐长途飞机,很多飞机上的设施不知道怎么用。儿子一路上很好奇地东看看,西摸摸,然后教我怎么看电影,怎么看飞行实况。因为是红眼航班,本该睡觉的我们,却一个晚上没有睡着,兴奋也好,激动也好,紧张也好,反正那时的我,真的内心有太多的思绪在作怪,就是睡不着。电影也没心思看,把屏幕调到飞行实况,就看着地图上的飞机在一点一点地接近目的地——悉尼。
  • Jusesgino 2015-07-09  
    07年8月16日,Quantas航空公司,上海飞悉尼,转机布里斯班,再转机至Townsville。机票是在上海的Quantas公司预定的,非常顺利。         第一次走出国门,我和我的儿子(一个比较内向的大男孩),我们两个登上了飞往悉尼的国际航班。太多的第一次了:第一次迈出国门,捏着护照的手有点颤抖,经过海关的时候有种莫名的情绪,既激动又担心,偷看了眼儿子,他似乎对大洋对面的未来生活充满了好奇,脸上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兴奋。我很欣慰,孩子没有被磨灭掉对未来的向往,在中国读书时,就是个蛮听老师话的孩子,但内心会有自己的天枰。因为我和孩子的爸爸从来不给老师送礼物,所以,孩子永远坐在最后一排,最后靠墙角的位置(永远靠近垃圾桶的位置)。那位置总得有人坐,所以就让儿子坐着吧,蛮好。儿子好像从来不会计较这些,这个让班主任老师大大地松了口气,父母比较二,儿子也二。记得有一次开家长会,老师让孩子们给家长写一封信,我打开儿子给我们写的信,里面竟然是一张白纸,什么都没写。回到家里就问儿子,为什么?他说:我要写的东西都在心里,你们都知道的。其实都几年后儿子才坦白,是老师要孩子们写保证书给家长,保证中考能考多少分等等。儿子觉得太假了,没那个必要,所以就……这就是他内心的天枰。
  • Jusesgino 2015-07-08  
    在这里我想插入一些个人的体会,其实中国的孩子出国留学,在申请学校这块真不需要找中介去做,好好利用下互联网的功能,可以选择到更适合孩子的学校和地方。一般初中毕业生的英文足够用了(词典也是可以帮到我们的)。而中介介绍的学校会有些局限,有关这个方面,以后我会写到。       因为要办理电子签证,所以就需要找中介去帮忙了。当时距离澳洲中学开学只有半个月时间了,急忙找到上海一家非常知名的中介公司开始办理手续。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姓许的女士,非常热情,也非常善良。直到现在我们还是好朋友,很感概,在中介圈子里有这么一位有品有德的人。签好合同,就要求我们去缴费,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却演绎了一出意想不到的意外。那家公司介绍一个留学生收费12000元人民币,因为我是自己找的学校,所以许老师让我们交一半的费用6000元人民币。我去财务缴费的路上被拦了下来,被要求去见那家公司的总经理,好生奇怪啊,但是还是去了。见了面,非常直接就问我:“澳洲的学校是你自己申请的吗?”我答:“是的。” 他又问:“你懂英文?” 我答:“懂啊。”哎呀,非常鄙视的暮光看着我,感觉你们这个年龄的人能办成这样的事情吗?然后他说:“你可以去缴费了。”(哈哈,像审讯犯人……)不过还是很不舒服地离开了那间蛮豪华的总经理室。办完一切手续就回家去了。许老师非常给力,20多天就把儿子的签证办理好了,中途还做了一次体检。回到家里,非常不明白那个总经理是什么意思,我和孩子的爸爸都属于比较2的那种,不大会琢磨人家的想法,也就没去多想。在儿子的签证拿到的那天,许老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告诉我,她被解雇了。理由,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吧? 那天我很内疚,许老师电话中都快哭出来了。不过,我感觉离开那样的公司,那样的老板,未尝不是件好事情。现在许老师在另一间中介公司工作,老板人很好,她也很努力,已经做到了部门经理的职位了,刚生了个非常可爱的宝宝,祝福她一生幸福!
  • Jusesgino 2015-07-08  
    世上的事情真的是命中注定的吗?就在我们打算去交学费的前一天,我的澳洲朋友Tanya来中国看望我们(曾经住在我家里和我们共同生活了五年之久)。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澳洲女孩子,她太热爱中国了,而且每次来中国都住我家里。她叫我“干妈”,其实,她自己还不是很明白“干妈”意味着什么。当我把儿子去墨尔本读书的事情跟她说了之后,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No!”(记得当时她的表情,还真把我吓一跳)。      No的理由如下:一、墨尔本城市太有诱惑,不合适未成年人逗留,不是很安全。二、私立男校太昂贵了,不划算。三、一定要送孩子去小城市,非常安全,安静,而且友善,可以安静地生活和读书学习。       最后她建议儿子去她住的城市:昆士兰州北部的城市Townsville。推荐有百年历史的教会私立男女混校:The Cathedral School。并保证这个学校的各个方面都是澳大利亚数一数二的。在她的渲染下,我们开始动摇了。另外也希望儿子去了之后能有个姐姐可以帮助到他。所以又是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决定送儿子去一个更陌生的地方——Townsville。       申请这个学校无需电话面试,很快就拿到了offer,交了第一个学期的学费,就开始办理孩子的签证了。
  • Jusesgino 2015-07-08  
    往事一、澳大利亚--熟悉的名字,陌生的地方决定送儿子去澳大利亚读高中,当天晚上就开始在互联网上搜索学校。一开始我们把目标锁定在悉尼和墨尔本。因为对那个国家真的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觉得这两个城市比较熟悉,而且上海可以直航,一家三口就盲目地开始了通宵的寻觅。功夫不负有心人,还是有好多很好的学校可以选择的。最后选择了墨尔本一所非常有口碑的男子学校,赶紧apply。第二天我的邮箱里就收到了该校注册部主任的回复:要求我们提供孩子在中国的学习成绩,初中毕业证书等资料,并告诉我们需要电话面试。长话短说,一切材料寄出后,校方对孩子的各方面条件很满意,就预约了面试的时间。记得儿子接受电话面试的那天很紧张,毕竟要跟一个外国的校长电话聊天,还是第一次,不紧张才怪。我们用了免提在做这个面试的,所以整个过程我们都可以清晰地听到。好在对方发音很清楚,问到的问题基本我们也都有所准备,很顺利就通过了电话面试这一关。一个星期之后就收到了offer。(后来才知道这个学校很难申请到,也许我们比较幸运)
  • Jusesgino 2015-07-01  
    本人生活澳洲快8年了,希望能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澳洲的生活经历,主要是墨尔本地区。楼主看见我的报名贴,记得在下面回复我。谢谢。
没有更多啦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