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过几次队,在美国最明显。常常能遇到“同行”,大队伍,特别壮观。通常五六十个学生一个导游带着。这里强调这是“导游”是因为通常这个带队的人只负责把人带到,把人领走。不具教育意义。所以那样的行为更像“旅游”。庞大的“游学”大军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做法是“拼团”。如A学校有10人,B学校有20人,出行的时候是小团,到了美国落地拼,一起入驻一个营地。这样的做法是为了节省人力。然而人力不足,在许多方面就会做不到。国人的素质我们不能说全都是有问题的。国外也有素质低下的人。不予评论。即使不走出国门,一个人出行,他在人群中的表现,代表了他自己自身的素养,代表了他的家庭对其的教育。经验丰富的带队人不应该让这种情况出现。组织者将两个行程不一样的团搞到一个车上本身就存在组织不当的情况。带队者不能及时处理突发情况,这也是组织者用人的失误。至于个人素质,嗯,涉及面太广,要聊的话需要写个论文,还是不聊了。记得有一次,在美国的一个学校的厕所里,我看到这样的一句话,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大概是:一个受人尊重的人,即使在一个人时,也会保持她的优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