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4-03
    谢谢分享
    3月27日,美国参议员,Rand Paul,提出一个名为“increase the worldwide level of employment-based immigrants and to reauthorize the EB-5 regional center program - 提升职业移民全球化水平以及再授权EB-5区域中心计划”的新提案。现在,在国会和Rand Paul的网站上,尚未查到该提案的具体文本。我们不妨参考下,2015年10月1日,Rand Paul推出的名为“The Invest In Our Communities Act - 投资我们社区”,S. 2122提案的具体内容:* EB-5区域中心计划永久化* 增加EB-5类别的总签证数* 将配偶和子女所获签证不再计入签证配额数中* 去除国家限额* 使EB-5计划透明运营* 将TEA(目标就业区)的投资维持在50万美金Rand Paul是重量级人物,2016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代表了自由市场派的力量,既然从市场来看EB-5供大于求,那就增加签证的供给让市场做最终的决定。虽然,他被川普击败,未能登顶,虽然他的2015年
    EB5Sir 2069 2
  • 三涵妈妈 发表了帖子 2017-04-01
    (二)接受培训培训的老师是一位年过70岁的老地产经纪,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位老人家,每次都西装革履,白发梳理的一丝不苟,最突出的是他的领带,每条都很好看,每次上课见到他我都要赞美他的领带。他的领带不是大路货,而是很有地域特色。老先生非常自豪的告诉我他有两百多条领带,大部分是太太给买的,回家他要告诉太太我很喜欢他的领带。老人家此生的只此工作就是做地产经纪,他讲到当年的压力很大,用没有固定的收入养家是很辛苦的。他要拼命工作,同时也希望我们努力工作。他讲他的切身体会,讲他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他让我们实战练习,分角色去表演上门拿房源。课堂上一共8个人,都是本地美国人。一对父子兵,两个人都在镇上的消防队上班,做地产经纪是业余工作,两个人在时间上可以互相帮助。有一位中年妇女曾是某公司的副总裁,现在专职做地产经纪;每次上课来都能完成作业。作业就是在你要服务的区域里登门介绍自己,告诉大家你是地产经纪了。还有一位是当地社区的知名人物,曾经有很牛的职业,是一位有两个孩子的年轻妈妈,为了照顾孩子,选择了做地产经纪,这也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
    2040 0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4-01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那些一毕业就年薪百万的留学生,他们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是不是天生能力超强,意志坚定?他们是不是有超广的人脉?是不是上课特别认真?他们是不是平时就积极参与社团、做Project,培养专业能力?他们为找工作又做了哪些准备?他们和大多数人到底有哪些不同?原来我很习惯于花少的时间,达到大的功效。考试前我抱佛脚、找工作前把简历赶一赶、比赛前收关一刻花个三天三夜集训,然后,事情结束了,结果总是还不错(考得算不差,面试也自我感觉良好,比赛呢?反正评审口味不一,我也管不了。)于是我用这种心态继续混日子,总觉得什么东西只要靠我几个礼拜、最多一个月的时间努力,一定有成果。这阵子很多学弟妹跟我反应:“我已经花一个周末整整四十八小时的时间修改我的简历了!为什么还不够好?”“我已经花一个月的时间每天申请实习了,为什么一点成效都没有?”“我已经在接到面试通知时立马开始准备,紧锣密鼓练习了一个礼拜,为什么程度还不够?”“我这个考试已经念两个周末了,应该已经没问题了吧!”我们都以为,一个周末、一个礼拜、一个月,就够了。但你知道吗,这种付出的程度真的微不足道到了极点。到美国之后我才发现,这里的学生看待自己时间的态度
    Lance_1991 2326 1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4-01
    谢谢分享!
    不想申请职业移民绿卡的员工都对不起好不容易抽中的H-1B!很多小伙伴已经开始策划职业发展道路上的一件大事:申请职业移民绿卡。也有一些小伙伴的H-1B在去年甚至更早就已经生效了,可到现在还迟迟没有了解公司的绿卡政策。到底该什么时间跟雇主谈办绿卡?怎么谈合适?谈之前你需要做好哪些知识储备?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助你一臂之力。1哪种职业移民绿卡适合你?在跟公司谈之前,首先你要了解你申请的是哪一种职业移民绿卡。EB-2和EB-3是两种较为常见的职业移民绿卡,EB-2申请者需要拥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或者本科+5年工作经验;EB-3申请者需要拥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美国移民局把绿卡按照类别分配,EB-2是职业移民的第二类优先,EB-3是职业移民的第三类优先。两种职业绿卡都需要由雇主提交申请,并且申请程序一样。EB-2中有一类比较特殊,无需雇主支持,可以由个人自己申请,即“国家利益豁免NIW (National Interest Waiver)”移民申请。申请人需要对美国作出突出贡献,需要证明所从事的工作或领域将来会极大地有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2怎么判断你的公司是否支持绿卡申请?
    藏青衬衫 3847 1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4-01
    谢谢分享!
    有望在今年出台的EB-6创业工卡(Entrepreneur Parole)在去年8月底,说的都是国土安全部、移民局的初步提议,转眼半年过去了,这份名为《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 Rule》的最终议案已于1月17日正式在联邦公报网上开始公示。看完这份长达209页的文件修改后的EB-6创业工卡最终议案人性化了很多,之前提议中诸多饱受诟病的苛责条款被大幅修改,调整后的政策真的变成了让可多申请人受益的福利政策!(截图来自federalregister.gov,版权属于原作者)EB-6创业工卡将从1月17日正式公示,180天后,也就是2017年7月16日正式生效执行。EB-6创业工卡属于奥巴马总统从2014年提出的移民改革的一部分,是许诺给外籍创业人才提供的一项福利,旨在为在美国开创公司的外籍创业者提供更加便利的工作许可(Entrepreneur Parole)。首次申请EB-6创业工卡,申请人及其家属可获得30个月,即两年半的合法留美身份,符合要求的申请人还可申请一次时长30个月的延期,这样EB-6创业工卡最长有效期可达到5年。一家创业公司最多只能为3位创业者申请E
    半个女神 2461 1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4-01
    谢谢分享!
    孩子的教育问题,对父母而言,是一辈子的大事。越来越多的家庭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而移民国外,尤其是美国。那么,移民美国后,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子女注册当地学校呢?首先,持有绿卡身份的家长需要先打电话或者拜访当地的学区主要办公室,查问子女应该上哪所学校,并且告诉学区人员家庭住址及子女年龄信息。第二,家长需要准备孩子的医疗记录和一些特定的免疫证明。也可以将子女在中国的防疫针注射记录卡(中英文对照的)带上,再去美国家庭医生处换成美国的免疫证明。如果有遗漏 ,医生会帮孩子补打。第三,准备好居住证明,例如房产证、房屋租赁合同;有家长名字的水、电、瓦斯、有线电视账单或者银行的账单;孩子的护照以及在美国的合法身份证明。
    刘努努NEW 1977 1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4-01
    很多问题都是因为人太多造成的。
    如果说美国的基础教育真是“一团糟”,那为什么被认为“不扎实”的美国基础教育,却造就出了全球领先的高等教育?这不仅让我怀疑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真的是在“玩”吗?带着这个疑问,我对美国的小学做了一些调研,并深入接触和了解了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一所公立小学,通过亲身体验,和大家分享一下真正的美国小学课堂。教室布置有深意,并不是真的“玩” 说起美国小学课堂的轻松随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教室的布置形式。教室的墙壁上挂的不是名言警句和人物肖像,而是贴着老师亲手书写或制作的学习内容或提示,比如写作文的步骤、美国内战的过程、学生受欺负时该怎么办等。 当我首要次走进教室时,觉得太“随便”了,课桌三三两两拼在一起,大小高矮也不尽相同。尤其是单人小桌带有轮子,位置可以随时移动。学生们上课还有秩序可言吗?相信很多人跟我有同感。后来才发现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他们并不是真的在“玩儿”,而是为了开展个性化的讨论,其实我一直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小组合作和汇报演讲是常态
    Mr海 1935 6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4-01
    谢谢分享!
    加州和美国大部分州一样都实行夫妻共同财产制,在双方没有婚前或者婚后的财产约定下,在婚姻持续状态下取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过程中,共同财产要根据合理的市场价格平均分配。夫妻的共同财产减掉共同债务所剩的财产,各得一半。平均分配,并不是说每件东西或是财物都要一分为二,而是双方收关分得的财产的总市值大致相等。关于各项财产的具体分配,双方还是要协商或是由法院裁定。双方可以约定或由法院裁定一方获得房产,另一方获得银行帐户中的存款,而双方获得的财产市值大致相等。法院基于孩子稳定生活的需要做出判决让有小孩抚养权的一方分得住房,或是基于实际考虑让经营某个公司的一方分得公司而得以继续经营,而另一方获得数额相应的补偿。如果财产的市值无法适应分配的要求,法院有可能裁定出售某部分的财产然后再行分配。夫妻双方婚前的财产则属于个人的财产。另外,在婚姻存续期间,一方通过赠与和继承所获得的财产,属于其个人财产。个人财产所产生的利息和其他财产,也属于个人财产。个人财产部分在离婚过程中,另一方无权分得。如果夫妻一方的父母在婚姻存续期间赠送给自己小孩一栋房子,这栋房子属于被赠送方的个人财产,房子出租的租金属于个人财
    Sabrina 7104 1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4-01
    同意。
    现代教育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它较大的作用就是改变底层人民的命运,把孩子变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到了中产阶级,“学校教育”的作用就没有那么大了,最主要起作用的是“家庭教育”,家庭和学校联手合作,才能让这个孩子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来等待社会的挑选。而最顶层的精英教育,学校说白了,那就是提供一个基本的环境,最终起作用的是家庭本身的思想观念、社会阶层和财富地位。一、底层应试教育教育的内容,教育的目标,教育的使命,对各个社会阶层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还是拿美国来说。美国社会底层接受的教育,目的是什么?就是让娃够着一个饭碗,说白了,把娃变成一个有用的社会工具就可以了。它不是在培养一个人才,只是在打造一个工具。在美国教育界那个可歌可泣的例子,是一个完全正面的典型,叫KIPP。它是一种针对贫民区孩子的公立学校,KIPP什么意思呢,就是“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学校办得特别好。刚进来的那些底层的孩子,进来的时候水准,比其他中产家孩子的学校要低两个年级,可是经KIPP一培训之后,马上就追上了其他中产的孩子。诀窍很简单:就是跟中国一样,做应试教育。你可别觉得美国的学校都是什么素质教育,不是,对底层来说,应试教育
    喵喵咪喵 2493 3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4-01
    标题党
    很多美国人不喜欢和中国人做邻居,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陷入低迷,中美习惯风俗等存在差异,部分移居海外的中国人没能入乡随俗,部分移民素质偏低,另外也不排除有对中国人的偏见。一些中国人聚居区,其实原本都是美国人集中居住的地方,现在却由于大量中国人的涌入导致美国人搬走,逐渐形成中国区、中国城,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是因为美国人不喜欢和中国人做邻居。探客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就是双方的风俗习惯存在差异。很多移民海外的中国人比较孤僻,可能由于语言问题,也不愿与周围的美国邻居多沟通。美国邻居看到搬来一家外国人,自然而然会有所防备和疏远,在观察到新邻居并不愿融入社区,往往会比较敌视。这些都是人之常情。而且,华人的生存能力比较强,抗同化能力也比较强,到了美国后依然顽强地坚持固有的生活习惯,没有顾及邻里的感受。很多华人连英语都不会说,也不参加社区活动,中国人一多,还自己抱团,往往就将美国人形成的社区文化破坏殆尽。还有一个原因是,与中国人做邻居,中国小孩学习太好,会把这个学区的分数线带高,让美国小孩受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美国人会有所行动。2015年6月,法拉盛56路夹146街附近的连排屋被《纽约时
    edward 3239 4
  • 三涵妈妈 发表了帖子 2017-04-01
    这个系列,通过介绍我的经历,让大家了解在美国新泽西做地产经纪的过程。(一)我的选择(一)我的选择2012年5月,经过上课培训75小时以及严格的考试(学校和州里),做完背景调查,我拿到了新泽西洲的地产经纪执照。这个执照只要有绿卡和高中毕业的程度都可以去考取。但是也不是一点力气也不费,对于我这个学药学的人来说,很多新的概念。还是着实下了功夫的。房地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及其附带的各种权益。房地产由于其自己的特点即位置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在经济学上又被称为不动产。可以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土地、建筑物、房地合一。房地产投资历来是人们青睐的项目。人们在考虑投资时总是想到房地产,同时每个人都需要住处,这就决定了地产经纪这一行业是在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的。我出国20年从来没想过我会做这一行,因为早期的我还只是想着在大公司上班,后来人家不要我了,还有我厌恶了上班,就开始找新的机会。至于我个人的条件,每个认识我的人都会异口同声地告诉我,这个行业是最适合我的,而且惋惜我入行太晚。我天性开朗,正面积极向上,愿意与人交朋友打交道。热心公益,在中
    2845 6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4-0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这话一点不假。
    有条件的中国人有必要到国外去见识一下现代社会,让自己成为一个现代公民很好也最快的办法,就是在真正的现代社会生活一两年。吴军博士是硅谷投资人,计算机科学家。他将女儿培养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一书,就是以他和女儿走访过的英美十几所盛名大学为样本,结合他多年来对美国教育的系统研究而写就。关于留学选择,关于低龄留学,关于虎妈教育等现象。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本文根据专访节选整理而成。01出国留学,能更好地成为现代人只要是有条件的人,不管处于什么阶段,都应该出国读两年书。虽然大部分留学生收关还是要回到中国的,但留学的经历非常重要,这跟你在国外出差或旅游不同。哪怕你去美国出差或旅游十次,甚至每次都在一个地方待一个月,那也没法深入美国社会,远远不如在美国读两年书有收获,要扎扎实实在那生活一段时间才行。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出国留学的必要性非常大。严格来说,中国的现代化是从1979年才开始的,这些年中国的生产力发展很快,但人的思想观念还是滞后的。从十七世纪的启蒙时代开始,西方国家经过了三百多年的演变,才慢慢发展为现代社会。中国要想只通过短短30多年就变成现代社会,这是不可能
    影月春花 6469 6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4-01
    什么都占着就是累的慌。
    每隔几个月,就有朋友转来题为“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一项绿卡新决议,绿卡持有人不得离境超过3个月”等类似假新闻,寻求核实。今天,就来看下罗厚民律师就美国“移民监”问题的相关文章,供朋友们参考。目前随着美国投资移民在中国市场的火热,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选择移民美国。由于包括加拿大在内的传统移民国家都有移民监的说法,也即为维持永居或者取得公民身份,需要在目的国居住特定的时间,所以大家也顺理成章的认为美国也一样。包括很多已经获得美国绿卡或者公民身份的人也都持有这样的观点。今天我就对这个问题来简要说明一下。I. 美国是否有“移民监”?按照前文的定义,如果移民监是指特定具体时间的在移民目的国的居住要求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确认美国并没有这样的“移民监”。事实上,美国移民法对新移民的居住时间并无明确的规定。那么,是否可以说,美国对此就毫无要求呢?答案也是否定的。美国移民法明文规定了,要成为美国居民(绿卡),必须要有把美国当作家的意图。至于这个意图到底是指什么,法律并无明文规定,相反法院的案例给了许多有价值的指引。在考量是否把美国作为家的意图时,居住时间是一个因素,但不是只此的因素。其他包括是否在美国有工作,有
    EB5Sir 4027 7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3-30
    这是什么时候的文章? 现在的新西兰还有如此种种对华人不了解和不接受的现象? 第二代移民还会有这么强烈的不融入感? 放在二十年前我可能理解, 但放在今天, 我不相信. 除非家庭教育让孩子变成了左右不适的夹心层. 新西兰社会的包容性我相信也和加拿大一样吧? 我的孩子们没有作者这样的困惑, 他们是本地长大, 同学也是来自各个族裔, 大家说的是地道英语, 彼此融洽, 根本不存在身份认知问题. 会讲中文但不会写, 那并不妨碍他们做成中西混合的Canadian Chinese. 
    在亚裔移民越来越多的新西兰生活,黑头发黄皮肤的我们到底会有怎样的体验呢?一位10岁起就跟随父母移民新西兰的华人男孩讲了他自己的感受。你为什么想移民国外?面对这个问题,我猜想很多人的答案是:为了孩子,为了后代。多年来,很多中国父母穷极一生做着一场移民国外的梦。“国外空气好”“国外压力小”“国外更自由”“国外更体面”……因为这些种种“优点”,他们认为孩子在国外能获得比中国更好的未来。为了这个梦,很多父母不惜一切把孩子送出国,梦想着他们在异乡能出人头地。和去年爆红的电视剧《小别离》里一样,无数父母觉得出国要趁早,年龄越小适应能力越强。但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大部分中国父母决定把年幼的子女带到国外或者在国外生孩子的时候,根本没弄清楚在他国文化中长大总归对华裔孩子到底有多么大的负面影响,对他们的归属感、认同感,搭建人脉圈子的能力,将来的职业生涯的发展,有多大的打击。“后来,我再也没有带过饺子去学校。”10岁那年,我跟着爸妈首要次踏上新西兰的土地,在那之前,我对这个国家毫无了解。从小我就随父母在国内辗转生活过几个城市,那时候的我还以为这不过是换了一个比较远的地方,然而,到了这里,我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
    岑寂 3876 3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3-30
    就是嘛!【图片】
    移民圈里一直不乏关于未来职业的讨论. 最近讨论的话题就是看似蓝领却可比白领的技工一族: 水电管道暖气安装等自雇型技工职业.虽然我不是干这一行的, 但生活在加拿大的人对这一行都很熟悉, 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也许用不着跟大学教授打交道, 可必须得跟他们有来往!坦白讲, 国内很多人对国外的这种技工类工作很不了解, 也有不少偏见. 其实, 这一类技工是属于高薪一族, 本地很多白人都干这个, 不仅薪资足够养活全家, 而且从业人员从来没有低人一等的感觉.首要, 这种职业也是有技术含量的, 需要学习, 进修, 实习磨练, 收关考取营业执照; 第二, 这种工作一般都是自雇型(self-employed), 即拿到牌照后自己开公司营业, 接单干活, 按件收费, 收费标准也在行业内有基本规定, 能充分体现所付出的劳动的价值; 第三, 因为是自雇, 政府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以鼓励更多人自立谋生, 同时也增加就业率. 和在写字楼里敲键盘的白领工作一样, 他们也都是靠自己的技术和劳动挣钱谋生的, 是应该获得尊重的职业. 所以, 整体来讲, 这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17-03-30
    移民圈里一直不乏关于未来职业的讨论. 最近讨论的话题就是看似蓝领却可比白领的技工一族: 水电管道暖气安装等自雇型技工职业.虽然我不是干这一行的, 但生活在加拿大的人对这一行都很熟悉, 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也许用不着跟大学教授打交道, 可必须得跟他们有来往!坦白讲, 国内很多人对国外的这种技工类工作很不了解, 也有不少偏见. 其实, 这一类技工是属于高薪一族, 本地很多白人都干这个, 不仅薪资足够养活全家, 而且从业人员从来没有低人一等的感觉.首要, 这种职业也是有技术含量的, 需要学习, 进修, 实习磨练, 收关考取营业执照; 第二, 这种工作一般都是自雇型(self-employed), 即拿到牌照后自己开公司营业, 接单干活, 按件收费, 收费标准也在行业内有基本规定, 能充分体现所付出的劳动的价值; 第三, 因为是自雇, 政府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以鼓励更多人自立谋生, 同时也增加就业率. 和在写字楼里敲键盘的白领工作一样, 他们也都是靠自己的技术和劳动挣钱谋生的, 是应该获得尊重的职业. 所以, 整体来讲, 这
    3.2w 3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3-30
    欢迎再来玩啊!
    我们新泽西是花园洲,相对于纽约来说就是乡下。从我住的小镇到纽约的43街地下停车场,1小时10分钟。在网上订一个停车位,10小时21刀。天气好,有心情,有时间到纽约去逛一圈也不是什么难事儿。中午带客户看完房子,一点出门,2点多一点就在纽约的大街上了。走到时代广场的百老汇演出售票亭,正好2点半,买票的人已经开始排队了,3点开门,但是怎么着也得等上一个小时。很多票价都是50%打折。我们这次买的是很经典的歌舞剧“芝加哥”,已经有2千9百万的观众了。买好了票,就找吃的,这次我们决定专攻日本餐,因为我看到微信里有介绍那一碗鳗鱼饭,看着很好吃。结果赶到小店,人家5点才开门。看到边上的日餐店有卖拉面的,就要了一碗尝一尝,这个店的规定,每人必须消费9元以上,可是我们想吃边上那个店的鳗鱼饭。只好喝酒,吃小菜。闲逛了一会儿,看到川普大厦,平时也不进去,这次去凑个热闹,到底是总统的大楼。绕了一大圈,5点到了这个SAKE Bar,这个小馆开在地下室,地方不大,食客一会儿就满了,必须整点去,否则得等半小时。看着周围食客点的菜,各个好吃的样子,只是没有那么大的胃口。时代广场又有了新玩意儿,这种座位要求每人不得坐多于
    三涵妈妈 3587 15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3-29
    是真的吗?
    为了履行“特别严厉审查”外国人入境的承诺,川普眼瞅着针对穆斯林国家的旅行禁令一直没啥进展,这会又打起了一个另一个更大的主意,而这一举动可能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数以百万计的入境者更加难以进入美国!根据今天(3月24日),《纽约时报》报道:上周,美国所有大使馆都收到了来自国务卿蒂勒森的一份外交电文,其中明确要求领事官员全面加强签证审核!并毫不掩饰的表示:获得签证的过程将会变得更加困难,时间也会更长!电文发布时间: 3月10日至3月17日期间,美国政府分别向各大使馆发出了的4封重要电文。电文内容:使馆官员现在必须对签证申请人进行更广泛、更详细的检查,特定群体中的申请者将会被考虑进行更高级别的安全检查。为了保证更严格的审核每位签证者,要求大使馆签证官每天接待签证者上限是120人。签证面谈要求:3月15一份非机密电报,明确指出了被要求面谈时会被问到的领域:申请人过去15年的旅行经历、地址和工作经历;过去5年使用过的所有手机号、邮箱地址和社交媒体账户名称。(该电文发出后,另一份电文显示,只有国务院获得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fficeof Management and Budg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3-29
    谢谢分享
    美国大学学费又双叒叕要涨了!最近,加州大学系统(UC)公布了一项新的提案,计划2017-18秋季学年开始,州内学费上涨2.5%,州外学费上涨5%,该提案本月将会上交给UC校董事会审核,一言不合就涨价,且读且珍惜吧。近些年来,美国大学学费如脱缰野马,已成为无数学生及家长较大梦魔近。尤其是最近20年,大学教育费用每年以7-8%的速度上涨,现在公立大学每年3~4万,私立大学5~6万是家常便饭,如果想上常春藤或私立名校一年更是要花近7万。 要知道这可是税后的钱,税后7万大致相等于税前10万,对于绝大部分中产阶级家庭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 去外州读公立大学不太合算。一些学生希望缴纳州内学生的学费。美国大学学费的上涨,引起许多学生和家长的不满。就拿湾区的斯坦福(私立)和加大伯克利(公立)来说, 斯坦福2016年学费,杂费加宿舍需$62,801。对非加州居民来说,公立的伯克利每年学,杂,住宿费高达$55,000。没准备个25万四年大学是读不出来的,如果有两个小孩,就得50多万。而且要知道,大学学费的通货膨胀率每十年翻一翻,如果小孩现在还小,照这样下去,10~15年后
    baojin 3139 1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3-29
    嗯, 我还觉得某些乞讨者还蛮有素质的
    这是今天上班的地铁上看到的一幅图景: 白领和流浪汉同座.那女孩一上车就坐在旁边了. 车厢并不拥挤, 她如果真的在意, 完全可以走开. 可她没有, 若无其事地坐下, 拿出iPad来看, 直到到站下车.我就坐在对面. 老实讲, 若不是在流浪汉之前上的车, 我不知道自己能否这么坦然地同座. 必须承认, 我心底里仍有某些情绪: 一丝害怕, 一丝嫌弃, 一丝不可言喻的抵触. 但我没有走开. 后来又上来一位女士, 一样也是坦然地坐在他旁边, 一样平静地读手中的书.是的, 在我出国之前, 我真不太懂得什么叫包容, 而那些所谓多元并存海纳百川之类的话也只是书本上的概念而已. 我是在移民之后才实实在在地体验到加拿大人的包容的, 也才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真正含义: 你抱怨某些人歧视你, 别忘了自己也在歧视某些人. 是的, 我们自己仍需改造.说起流浪汉, 很多人疑问,都说加拿大是福利社会, 那怎么解释路边乞讨的现象呢? 乞讨者总归靠什么生活? 加拿大人又是怎么对待乞丐的呢? 别以为这个话题离你很远, 其实可以从这里看看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