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7-02-08
    看到大头妈关于将来养老的问题,很赞成!
    大头妈的心情关于教育和移民问题的几个回答因为拐哥哥的事情,很多朋友都来问我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和移民就业的问题。问得最多的就是,你是怎么教育你的孩子的啊?可以写出来跟大家分享吗?等等,我整理了一下,做如下回答。首要个问题,你是如何教育拐哥哥的?这个问题我几年前就写过一系列育儿文章,不过重点只有一个,就是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美德比知识更重要。有一个朋友说,她把我的文章转给一个朋友看,那个朋友说,教育理念完全不一样呢。言下之意,有待商榷。黄老爸也曾经多次跟我说过,你的教育文章在国内是没有市场的。但是我自己的想法是,我们走着瞧,看看谁的想法更长久,更没有后遗症。其实我自己认为,教育孩子的过程是不可复制的,每个人的孩子无论从个性到智商都不一样,家庭更是不一样,如果父母本身没有以身作则,那么一切都是空谈。所以说,每个有孩子的家长,你要知道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该怎么做?然后再去参考别人的经验。对孩子的教育不是看几个人的文章读几本教育孩子的书就可以成功的。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你们都要注意,你们才是他的老师。第二个问题,孩子自己带还是老人带?一个朋友很苦恼,两个孩子都是老人带的,一个脾气暴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7-02-08
    支持独立女性!
    一直都听说西方女性很独立,尤其是在婚姻关系上,而真正眼见为实却是在移民加国之后。男欢女爱,合则好,不合则分,没有半点含糊,更是极少哭哭啼啼自怨自艾。相对于中国优质剩女多而不得不屈尊下嫁的现象,西方女性在对待婚姻上的某些态度还是挺让我欣赏的。都说婚姻是穿在脚上的鞋子. 那么, 如果鞋子不合脚, 你是否会坚定地甩掉它? 甩掉后你是觉得怅然若失还是痛快淋漓? 你会很快地套上另一双新鞋子吗, 还是愿意享受"赤脚"的快乐?在强调女权意识和追求自由平等的西方社会, 失婚的女性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都很坚强独立. 她们认为, 既然完美的婚姻可遇不可求, 那收关的底线就是不能再失去自我.我在多伦多市议会工作期间, 我所在的市议员办公室共有四位助理. 非常凑巧, 我们四位女性分别处于四种婚姻状态: 已婚的我蜗居围城, 暂时还没有冲破它的迹象, 可我的同事们却各有各的精彩.四十二岁的玛琳与老公分居, 独自一人居住在市中心一套单身公寓里, 无牵无挂. 她是个瘦高个儿的黑人女孩, 嫁给了一位做电脑程序设计的白人男子, 结婚三年后两人就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2-08
    对于新移民,加拿大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国家。抵达加拿大后的头几周,一般都有许多表格要填写,要去不同部门和地方办事。在抵达加拿大后的头1年内,如何做好安排、有条不紊地开始新生活呢?头1周内重要事项1、申请工卡(SIN卡)要找工作,开储蓄账户,或参加政府项目和领取福利,必须要工卡,即社会保障卡(SIN)。最快申请方式是到最近加拿大社会服务部分点,填写申 请表格,前去申请时一定要带好所有必要文件,如永久居民,需要携带永久居民卡或永久居住证明文件、有签证的护照/旅行文件。更多详细信息,可上网www.servicecanada.gc.ca查询。2、申请健康卡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都享有公共医疗保险。家庭中所有成员都须申请省府或地区政府颁发的医疗卡(即健康卡),更多申请详情,可上网www.servicecanada.gc.ca/eng/subjects/cards/health_card.shtml查询。有些省份和地区,新 移民需等候一段时间才能申请健康卡,到能申请时,可能还需申请临时私人医疗保险,更多详细信息,上网www.clhia.ca查询。难民可申请联邦临时医疗计划(IFHP),该计划是为无法申
    3156 2
  • 小边 发表了帖子 2017-02-08
    【华人说海外】是海那边移民社区联合海那边官方微信群共同举办的在线分享活动,邀请在海外生活多年的华人嘉宾分享教育、房产、生活、移民经历等一手海外资讯。活动分为语音分享和互动问答两个环节,覆盖数千名用户,是您了解真实海外生活的不二之选。如您有意成为我们的分享嘉宾,请添加微信xiaona-hnb报名。本期嘉宾:嘉宾介绍:谢杰男北美猎聘机构-97Lemon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市场营销官,约翰·霍普金斯经济学硕士,近十年美国硅谷工作、生活经验。活动时间:北京时间 2月10日 周五 14:00分享内容回顾1、简单的个人介绍。哈喽大家好哦,我是谢杰男大家可以叫我Gary就好。啊首先呢我现在做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然后呢也会介绍下我们公司。再往后呢我总是也会跟大家说一下大家比较关心的在美国的就业方面的问题。可能在这个问题上面呢我在留学生或者新移民方面还有比较多的案例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个人呢是2008年的时候来到美国,然后我来美国的时候呢来读本科读了会计金融专业。毕业之后呢拿了些奖学金到美国的一些比较低收入的家庭去做一些义工还做一些工作,也体验到了、也看到了美国这边华人的生活的环境。其实有一些不太近的
    6011 9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7-02-08
    【图片】
    来源:成都商报日前,“澳大利亚正式对中国护照免签”的消息从微信公众号流出。但澳大利亚签证申请中心告诉记者,现在中国居民前往澳大利亚仍需提交签证申请。到底哪些国家和地区能真正“说走就走”?成都商报记者从成都边检站拿到公安部2016年6月6日下发的文件,目前成都正是按照这份文件上的名单来执行的。持有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赴以下国家和地区,将不用在国内申请签证。签订互免签证协议(6个):圣马力诺、毛里求斯、塞舌尔、斐济、格拉纳达、巴哈马单方面实施免签政策(12个):印度尼西亚、韩国济州岛地区、摩洛哥、小国和巴布达、厄瓜多尔、海地、英属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英属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牙买加、小国、美属北马里亚纳群岛联邦(塞班岛)、萨摩亚。单方面实施落地签政策(35个):阿联酋、阿塞拜疆、巴林、东帝汶、老挝、黎巴嫩、马尔代夫、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土库曼斯坦、文莱、伊朗、约旦、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国、埃及、多哥、佛得角、几内亚比绍、科摩罗、科特迪瓦、马达加斯加、马拉维、毛里塔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英属圣赫勒拿、圭亚那、苏里南、帕劳、图瓦卢、瓦努阿图。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7-02-08
    回想起小时候在家里摘橘子,农村还没有现在先进有防护、手套什么的,经常被小树枝丫刮伤,手上脸上都是伤,年纪小不用背不用挑的,但手酸的厉害,摘取工具的油附在手掌上,好久好久都洗不干净……
    1月初 带着一颗自以为很强的心脏 独自一人拉着26kg的行李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热带城市 Cairns.Cairns与Perth差两个小时时差凌晨的Cairns依然很热,街上亚洲人的面孔似乎多了一些,马上也快过年了 旅游潮也随即开始在YHA住了几天认识了些不同国家的人有一晚的下铺住了一个在新西兰留学的中国女孩一聊才知道 她是WHV的前辈2012年的时候在新西兰working holiday现已转了学生签在Cairns city呆了几天后跟朋友来到附近的小镇Mareeba这里农业发达 有很多的农场我们住在一个条件很艰苦的农舍说实话来澳洲虽然一直工作很累但是住的吃的没有亏待过自己 首要次住农舍也不好意思跟朋友抱怨环境的恶劣到底也是自己选择来集二签 自己选择的就要接受接下来的日子就是与各种品种的昆虫一起生活发的朋友圈状态足够表达我住在农舍的心情本以为这样已经是极限,没想到没过几天早起打开饼干盒 里面有一只小壁虎打开马桶盖 居然还有青蛙!来到Mareeba的第二天 我就找到了工作芒果农场摘果,看着line的群名“fucking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7-02-08
    楼主没有移民,她在新西兰打工度假中
    独身在新西兰,已是第215天,也是工作满5个月的日子。有工作之前的日子,虽已有些模糊,但感受还在,有工作之后的日子,不仅模糊,感受也没有,就机械的上班下班锻炼睡觉。所以,我发现工作是浪费光阴的罪魁祸首,但是我们又不能不工作。一直想写点什么,一直很懒。懒惰的最终结果就是智商降低,而写作是帮助大脑思考的一种方法。想到什么写什么吧。你们也可以点,我可以根据我自己的见闻,回复你们。但一家之言,不要纠结,仅供参考。1月26日是奥克兰纪念日,算是一个小长假。没有任何安排,也没有朋友邀约,也不愿意约朋友,应该说也没有交到任何朋友,但是又不愿意待在出租屋里,天气热也不能去海滩暴晒,所以想方设法给自己找点事情做。比如,到图书馆来写东西。我是得多闲,多没有朋友,才会在节日里面,一个人到图书馆来打发时间。首要次到奥克兰的图书馆,是去年8月中旬。那个时候的我,度过了找工作的最焦急的时期,有一些曙光,于是到图书馆专心致志的准备面试。我以前一直说我到新西兰的目的很纯粹,就是工作倦了,抓住作为青年的尾巴来旅行,而找工作则是为了和老公共同领略新西兰的美丽风光。可其实心底
    度一 2.1w 10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7-02-08
    【图片】【图片】棒棒哒
    近日来澳洲小住,那天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已经来到资本主义的最前沿,何不写写生活在这里的那些漂洋过海来到南半球打拼的新老移民们,听听他们每个人那少有的移民故事和心路历程。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我在2017年澳洲华人电视台春晚上结识的新朋友Susan后,她很支持我而且表示可以介绍我认识一些有故事的人物。没想到热心的Susan妹妹比我还积极,马上着手开始帮我联系一些有故事的人,到后来居然变成是她在推着我了,当我这个喜欢写游记风景建筑的人一想到要去跟各种陌生人打交道写人物专访,开始犯怵并琢磨着想打退堂鼓时,是她一直在鼓励着我:“你是最棒的,你一定能行的”!
    Prisca1966 1.0w 29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7-02-08
    【图片】
    在来悉尼之前,儿子说在网上看到除夕那晚在悉尼郊外的一个山庄里有一个华人聚会活动,有晚餐,还有文艺表演,问我们有没有兴趣去看,一个人费用是六十八澳元,在征得我们的同意后,儿子就在网上订了票。来悉尼马上就十天了,其中只有两天是晴天,其他时间不是阴天就是下雨,还天天刮冷风,弄得俺这热带温室里的花朵天天在家穿着秋裤和外套,甚至把棉拖鞋都翻出来穿上了。前天除夕下午天空开始转晴,到了我们出发时晴空丽日,艳阳高照,终于又见“澳洲蓝”了,我们华人要过年了,老天都这么给力!儿子驾车载着我们离开家一路向北,驶过雄伟的悉尼港湾大铁桥,一直向西北大约行驶一个半小时,就来到主办活动的Pine Way山庄。本来我们以为是一个度假村之类的地方,到了才发现是一个私人产业,后来才知道这里是悉尼山东同乡会会长的家,人家会长先生为了这次活动慷慨热情的把自己的家开放给了大家。多年的海外生活让人真是打心眼儿里感谢这些在海外为同胞热心张罗的领头人,像我们新加坡的陕西同乡会也是这样,每次活动都由赵会长为大家免费提供场地,然后正副会长和各位理事每次搞活动时都是牺牲自己的时间,奉献自己的金钱,积极排
    Prisca1966 1.7w 34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7-02-08
    这篇不错,精华不加么
    前言:花生爸爸,80年后半年出生,物理年龄也算80后,心里年龄49(某非知名心理年龄测试软件结论:)出身农村,不知名的大学毕业后,加入国内某环保企业工作,一干就是十五年;常年工作于雾霾深处;对于我这个出身农村的80后,人生基本实现了三级跳:农村到城市、二线城市到首都、首都到国外;说实在的,前面两跳都是通过努力奋斗,没有太多感触,这收关一跳,从意识萌芽开始直到今年的信心坚定,着实纠结和恐惧伴随着期待和兴奋,那滋味怎叫一个酸爽了得;这酸爽,也不敢自己独享,拿出来与各位移了的、想移的、不想移看热闹的君们共勉;鸡蛋可以扔,鲜花可以给,搬砖留着自己家砌墙吧;
    花生爸爸 1.3w 81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7-02-07
    驾驶方式全世界统一吧!
    1月4日,26岁中国女子在新西兰自驾遭遇车祸,当场死亡。这是新近一起中国公民在新西兰遭遇车祸的案例。放假了,又是一轮自驾游的开始。去新西兰旅游,自驾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可在澳洲、新西兰开车属于右舵,并不同于国内的左舵。所以即使是国内的老司机,在首要次来澳洲、新西兰旅游的情况下,也很好谨慎选择“自驾”的方式。这不,前两天,一位中国女孩的交通意外事故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因为逆向行驶,与迎面而来的车辆猛烈撞击,最终不治身亡。中国女孩新西兰逆向行驶,当场死亡!据stuff.co.nz网站报道,1月4日下午,新西兰南岛基督城到阿卡罗拉路段的Tai Tapu区域Christchurch-Akaroa公路发生一起重大车祸。据悉,死者名叫Jin Zhang(音译),中国公民,年仅26岁,正值青春年华。当时,这位中国女孩正在该路段行车,可没想到,她一下子越过马路中线,在另一旁车道逆向行驶,与迎面而来的汽车猛烈相撞!车祸现场惨不忍睹,女孩当场抢救无效死亡!另一辆车中的被撞司机中度受伤,事发后也被迅速送往基督城医院接受治疗。该事故导致基督城和阿卡罗拉之间的主要道路关闭了近5个小时,造成严重交通滞留。警方表示对
    大饼 3130 1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7-02-07
    当然是要留作纪念
    【婆學篆書】记录一下:2016年3-12月的篆書练习。在旧报纸上的练习全扔了。纠结:剩下这些篆書练习的足迹该不该扔呢?
    龍婆活著 1399 2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7-02-07
    【图片】
    【婆學篆書】记录一下:2016年3-12月的篆書练习。在旧报纸上的练习全扔了。纠结:剩下这些篆書练习的足迹该不该扔呢?
    龍婆活著 1399 2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7-02-07
    破釜沉舟,不进则退,想好了就付诸实践呗
    这是一篇旧文,刚来奥克兰时写的,现在看,想法已经大不一样,改了改,分享给大家。来奥克兰一个月,从北京的烈日酷暑到南半球的阴雨冬天,持续的湿冷让人每天都恨不得早早钻进被窝。此时,老夏已经找到了心仪的本专业工作,YY还没上幼儿园,于是,我带着娃,不时混在公园里,除了雨,偶尔会遇到冬日里的白云朵朵和阳光明媚,心情也会随之切换到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One Tree Hill 山下,雨时,By Ivy缘游 One Tree Hill 山下,晴时,By Ivy缘游为什么这么多One Tree Hill 一树山的照片,因为这实在是一个离我家走路可达的“知名”景点。虽然我们刚来奥克兰的时间不长,在这里举目无亲,但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在两篇关于移民的文章中已经提到(《移民故事(II)——被雅思虐个够》https://hinabian.pwv.one/theme/detail/6610845915312246587.html 和 《移民故事(III)—— 申请中的等待,是最真挚的“表白”》https://hinabian.pwv.one/theme/detail/6610
    Ivy缘游 4890 10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7-02-07
    这样更好,可以锻炼大腿肌肉【图片】
    【婆在新西兰】这两天山上封路了,9~3点开车回家需特别通行证。原来是自行车公开赛,警车开路。习惯了周末步行去市中心叹啡,所以也没啥不便的。真为车手们上坡捏把汗。只因平时步行上山都喘,何况骑车呢……
    龍婆活著 1369 1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7-02-07
    看着真心酸
    晚上睡觉前,儿子跟我说:“今天中午recess的时候有高年级同学把我的帽子扯下来扔到泥水里,我想告诉老师,可是我不知道英语怎么说......”这已经是他在这里上学两周以来第三次说到在学校遇挫甚至是被“戏耍”的经历了。虽然我和先生多次跟学校沟通,答复基本都是“这是误会......”“我们去了解情况......”“请等待答复......”后来其他家长告诉我:“不要太较真,每个新移民的孩子都有这个经历,你要教会他thick skin,语言好了熟悉了自然会好......”隔壁房间里,先生正一遍遍修改着求职简历,眼看它们一封封“嗖嗖”显示“发送成功”,如同此刻内心忽隐忽现的星星火种,虽然渺茫但终不肯熄灭。国内名校博士毕业的他,曾经是法学界最年轻的教授,研究生导师之一,而今投给各类教小朋友中文的语言班的简历都泥牛入海,杳无音信。一年前,我被各类文件、材料、策划、文案包围,每天穿着端庄的职业装穿梭于各种讲座、会议活动,充实而疲惫。2016年新年首要日之内,我在微博里写下新年愿望:“最向往的人生状态:一台电脑、一杯热茶、一个向阳的窗,读我爱读的书,写我喜欢的文字。”一年后的今天,当我真的拥有了大把时
    大大baby 5805 14
  • 小边 回复了帖子 2017-02-07
    艾玛,看着真是口水直流
    每年的春节都没有假期,也就是说。。。别指望回家过年!那末,年还过不过了捏?当然要过。所以每年,文森妈都稍微动动脑筋自娱自乐很热闹。鸡年春节运气好,过年遇上周末。于是乎,我们家的春节装饰,见图。然后呢?好吃好喝的看图说话 :)除夕(20170127)。文森妈的混合式餐桌,中式元素还不少,有木有?!年夜饭一如既往的文森妈万事求简风格:年年有余-烟熏鳟鱼;甜甜蜜蜜-蜜汁煎鸭胸;满园春色-鸡肉蛋角;红红火火-中国柚子+法国橘; 秀色可餐 -- 香烤意大利千层面,好吃看得见。大年初一(20170128)。大年初一吃点啥?文森妈发挥中西乱搭特长:浓汁牛肉烩花菇+鸭肝酱;蒜香烤羊腿配香糯栗子;早春菠萝又开花:这个,是文森妈的绝活,用新鲜菠萝去皮切的花。漂不漂亮啊?大年初二(20170129)。大年初二要吃开年饭,不会擀饺子皮的文森妈豁出去使出洪荒之力: 和面擀皮儿包饺子。边擀皮儿边听文森唠叨"妈妈,外婆说要转着圈擀"。开年饭牛肉大白菜饺子+蒜香羊腿。为了节日里的安定团结,特地给从不吃饺子的文森包了两个全肉的;结果小人吃完两个居然忘了自己多么痛恨大白菜,努力又干掉了两个;还主动要求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2-07
    移民到一个新的环境,了解这个国家的医疗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本人想分享一下经验,方便新移民。(1)序言在澳洲,只要你是PR或公民,遇到急症送公立医院,医院会免费救治,不管你有没有工作。(2)澳洲的家庭医生在中国,一生病就往医院走,今天去这家,明天去那家。在澳洲,除非急症,不然不要去医院。你要的是一个固定的家庭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 - GP). 他会帮你看小病,如果他觉得你的症状需要进一步检查,他会把你转到专家门诊.所有的检查结果都是先给家庭医生,他会通知你结果.你的家庭医生会有你一切的病史.在澳洲,找一个固定的好的家庭医生很重要.不管你的英文有多好,跟性命相关的事还是用中国话沟通比较方便.所以建议找一个会讲中文的。没有固定的家庭医生好不好?不好!我有个朋友,买了私立医保,在第11个月的时候突然得急性胰腺炎.先去公立医院,不满那里的服务.因为有私立医保,就转去私立医院住了十天.服务很好,护士小姐也很漂亮,但是保险公司不干了。私立医保通常都有12个月的已有症状的等待期.那是为了防止那些知道自己生病再去买保险的人备着的.保险公司就问我那兄弟,叫你的家庭医生出个证明,你以
    2939 22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2-07
    大洋彼岸美国优厚的社会环境吸引着很大一批孕妈不远万里,赴美生子,让宝宝入籍美国,获得美国的公民权,为以后享受美国有名的教育资源做好准备。赴美生子以后,基本美妈们都会带孩子回中国,让孩子在中国成长到12岁,完成小学教育。那什么时候让孩子到美国读书更好?到底美国的教育是寰球公认很好,但是父母作为中国人不能长期居留在美国照顾小孩上学,什么时候送孩子回美国是妈妈们都需要考虑的问题。考虑孩子未来生活的预期回美国读书是一个事关家庭所有成员的大决定,孩子出国的时机与家庭对孩子的长远生活期待息息相关。如果希望孩子成长的更加西化,对美国文化更容易接受,更适合在美国或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发展,那么提早送孩子出国是一个好的选择。相反,如果家庭和孩子对于孩子将来在国内发展有较强的预期,比如,进入家族企业、大型国有企业、甚至政府发展,那么,在十四、五岁就出国,在美国学习、生活八年读完高中和大学,将来可能在适应中国的人情世故方面较同龄人滞后,甚至回国后“水土不服”。高中阶段是孩子价值观、寰球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想让孩子能多了解美国文化,多接触美国思想,那么在这个阶段出国,更好的让孩子适应美国,以后让孩子
    2056 3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2-06
    文/王逅逅之前我们曾探讨过中国留学生较大的问题:太乖,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但这个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缺少阅读。文学大国的我们缺失的却是阅读习惯亚洲的学生在美国学校里很牛——尤其是数理化牛气冲天。我高中时参加的那些数学比赛,台上的获奖者都是清一色的黄皮肤、黑头发,让我这个站在后面的亚洲人很无地自容。但是在我的高中里,几乎没有听说过哪个亚洲学生文学学得好。很是搞不懂我们这个以读书为荣的民族为什么现在没了读书的习惯,并且丧失了阅读的乐趣。我们中的很多人,从小到大就读课本上那么一点点东西,然后就是看看报纸翻翻八卦,这大概就算是一生的阅读了吧。要是问起来还很理直气壮:“读书有什么用?这些东西电视上都有”、“太忙了,没时间读书。”在我看来,这是因为我们没有阅读的习惯。美国人会利用一切时间来读书:车上,飞机上,做家务的间隙,等等。美国人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是热爱读书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原来美国才是“非主流的天堂”美国人读书是全民性的。从收入很高的家庭到靠救济金吃饭的家庭,都有读书的习惯。在得梅因,只有非常穷的人才会坐公车,因为每家
    1906 3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