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17-06-30
    哈哈~一早的惊喜!老实说,最让婆感动的不是金額,而是对婆文章观点的欣賞和肯定。对婆这种码字坐家的支持和鼓励。在如今这个"拿來理所当然""送的仍挑肥揀瘦"的社会里,知音难寻,懂得尊重别人用心付出的知音更难寻。今天婆很高兴地遇到一位!并让婆看到了码字坐家的希望!美好的一日之内就这样开始了!欧耶~
    1437 2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17-06-29
    这周是学校的读书周,老师要求学生们打扮成自己最喜欢的书中人物。7岁的小艾米扮成Doctor Seuss 中的"Are you my mother? " 9岁的小毅腾当然是他的较爱Mine Craft 。都是在她们父母的协助下,自己裁剪缝纫的哦。哈哈~新西兰小学的读书周是酱紫过滴
    1584 6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6-29
    0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6-29
    心碎
    不是婆不想碎,而是婆碎不着。夜已深,赶脚仍在路上......
    龍婆活著 1681 6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6-29
    練習中國山水畫技法之樹葉
    不是婆不想碎,而是婆碎不着。夜已深,赶脚仍在路上......
    龍婆活著 1681 6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6-29
    哈哈~年龄不是國家订的,而是每个人自己的感覺。15岁也有老人。80岁也有青年。
    去年九月,龍婆夫妇很幸运地在内皮尔“抢到”一间心怡的百年老屋,正是覆盆子的季节,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果实累累,婆索性摘了两大盒,亲自送到左邻右舍,顺便上门做了一下自我介绍。对门住着一对退休夫妇。听说男主人曾是市内有名的牙医。女主人对艺术很有自己的品味。他们在这条街上已住了四十多年。男主人强健的身躯,灵敏的反应,一点都看不出已八十出头。只见他每周仍爬上爬下,清扫屋顶,整理花园,冲洗轿车,驱车会友,......听说女主人也已七十多了。但却无法从她经常挂在脸上的灿烂笑容,和艳丽的衣着打扮看出其真实年龄。新西兰的冬天有点冷,但正是吃火锅的好时节。婆特地在家大搞了一桌,邀请了几对邻居夫妇过来品尝中华美食。席间,婆了解到,他们有些已是祖辈级,而有些已跻升到曾祖辈级。人丁兴旺,但不同居。各有各精彩,谁也不用负担谁的生活费。简单地说,就是不用每天帮儿女照看孩子,逢学校假期带过门享受一下祖孙乐还是可以的。不用帮儿女供房付首期,自己的人生自己赚钱自己花,谁都不欠谁的。根本没有孝不孝顺之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自己看着自己的钱包过日子就好。邻居女主人得知婆平时喜欢手工制作,就特别邀请婆参加她每两周一次的手
    龍婆活著 2932 16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6-29
    都在
    最近认识了一位很谈得来的女友。五十多岁的欧裔白人,新西兰土生土长的Kiwi。是一位在省医院照看残障人士的专科护士。专业和人生经验都很丰富,和蔼可亲,乐观上进,Openmindedness。是婆喜欢结交的那种朋友。可是,最近听说她被医院科室的主任Bullying欺负得不得不自己放大假。具体情况婆不太了解,刚认识也不方便多问。恰巧,介绍婆认识这位护士朋友的另一位Kiwi女友,前段时间也是被经理的不平等责难逼得不得不辞职。一个平时乐观上进,助人为乐的女人也不得不去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这让婆想起N年前在温哥华小学工作时,与部门经理(爱尔兰女人)的那段不愉快经历,使精神受到打击,情绪低落,收关不得不以辞职告终。在婆身边认识的人当中,还有一位情况更加严重的是恐龙的一位高中同学。身材高大壮实的白人。他大学毕业后在加拿大一个帮助退伍军人的政府部门工作多年,算是非常好待遇的公务员。但后来被科室的女主任经常Bullying欺负,以致于气愤得晕倒休克。停薪留职多年之后,他也无法再面对那个曾经使他倒下的环境。他没选择回原单位领取优厚的工资待遇,宁愿去做技术性的清洁工,开心地从头做起。在新西兰,一位白人Kiw
    龍婆活著 1786 4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17-06-29
    最近认识了一位很谈得来的女友。五十多岁的欧裔白人,新西兰土生土长的Kiwi。是一位在省医院照看残障人士的专科护士。专业和人生经验都很丰富,和蔼可亲,乐观上进,Openmindedness。是婆喜欢结交的那种朋友。可是,最近听说她被医院科室的主任Bullying欺负得不得不自己放大假。具体情况婆不太了解,刚认识也不方便多问。恰巧,介绍婆认识这位护士朋友的另一位Kiwi女友,前段时间也是被经理的不平等责难逼得不得不辞职。一个平时乐观上进,助人为乐的女人也不得不去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这让婆想起N年前在温哥华小学工作时,与部门经理(爱尔兰女人)的那段不愉快经历,使精神受到打击,情绪低落,收关不得不以辞职告终。在婆身边认识的人当中,还有一位情况更加严重的是恐龙的一位高中同学。身材高大壮实的白人。他大学毕业后在加拿大一个帮助退伍军人的政府部门工作多年,算是非常好待遇的公务员。但后来被科室的女主任经常Bullying欺负,以致于气愤得晕倒休克。停薪留职多年之后,他也无法再面对那个曾经使他倒下的环境。他没选择回原单位领取优厚的工资待遇,宁愿去做技术性的清洁工,开心地从头做起。在新西兰,一位白人Kiw
    1786 4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17-06-29
    好友M在客厅里弹着钢琴,婆在饭厅与女主人D聊天。There's nothing better than a good friend with Coffee, piano music, and good conversation. Thank God, I met another one this morning. 一种说不出的宁静和谐的環境,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今早又发生了!深深领悟着这句话:What's for you won't go past you.
    1531 4
  • 云乡漫游 回复了帖子 2017-06-29
    谢谢你已经感受到那种无以言表的美!
    从奥克兰开车大概五个小时,可以到达北岛中部的Hawkes Bay 地区。该地区包括Napier, Hasting 和Havelock North 三个城镇,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是果园和葡萄园种植、葡萄酒酿造、蜂蜜养殖的地区。也是牛羊畜牧业发达的地区。而Havelock North是这一地区更具艺术气质的一个漂亮的乡村小镇,以艺术,蜂蜜和友好的餐厅而闻名。游览Havelock North,必须要去附近的Te Mata Peak游览和欣赏该地区绵延起伏的丘陵全景。游完Te Mata Peak, 开车20分钟到达Birdwoods Art Gallery。该馆集艺术展示、餐饮为一体,花园布局野趣横生,环境幽雅,室内室外皆宜游览观光。尤其喜爱主人处处注重小细节的用心 - 以一小艺术作品作为每一个餐桌的标牌-我们的是一只编织的小白羊;餐品托盘摆放得漂亮,餐巾纸架及小瓶插花都显匠心;而最重要的是食物超好味!周围的环境,就更不用说了,看图品味吧!再就是在Birdwood Art Gallery 展示的非洲石雕,让我和先生停留良久。先生从津巴布韦移民而来,一切与非洲联系的,都对他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正
    云乡漫游 2266 12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6-28
    感觉这里很多老人都是如此的
    去年九月,龍婆夫妇很幸运地在内皮尔“抢到”一间心怡的百年老屋,正是覆盆子的季节,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果实累累,婆索性摘了两大盒,亲自送到左邻右舍,顺便上门做了一下自我介绍。对门住着一对退休夫妇。听说男主人曾是市内有名的牙医。女主人对艺术很有自己的品味。他们在这条街上已住了四十多年。男主人强健的身躯,灵敏的反应,一点都看不出已八十出头。只见他每周仍爬上爬下,清扫屋顶,整理花园,冲洗轿车,驱车会友,......听说女主人也已七十多了。但却无法从她经常挂在脸上的灿烂笑容,和艳丽的衣着打扮看出其真实年龄。新西兰的冬天有点冷,但正是吃火锅的好时节。婆特地在家大搞了一桌,邀请了几对邻居夫妇过来品尝中华美食。席间,婆了解到,他们有些已是祖辈级,而有些已跻升到曾祖辈级。人丁兴旺,但不同居。各有各精彩,谁也不用负担谁的生活费。简单地说,就是不用每天帮儿女照看孩子,逢学校假期带过门享受一下祖孙乐还是可以的。不用帮儿女供房付首期,自己的人生自己赚钱自己花,谁都不欠谁的。根本没有孝不孝顺之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自己看着自己的钱包过日子就好。邻居女主人得知婆平时喜欢手工制作,就特别邀请婆参加她每两周一次的手
    龍婆活著 2932 16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6-28
    嘻~你帐号入工资时,婆钱包空空也
    去年九月,龍婆夫妇很幸运地在内皮尔“抢到”一间心怡的百年老屋,正是覆盆子的季节,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果实累累,婆索性摘了两大盒,亲自送到左邻右舍,顺便上门做了一下自我介绍。对门住着一对退休夫妇。听说男主人曾是市内有名的牙医。女主人对艺术很有自己的品味。他们在这条街上已住了四十多年。男主人强健的身躯,灵敏的反应,一点都看不出已八十出头。只见他每周仍爬上爬下,清扫屋顶,整理花园,冲洗轿车,驱车会友,......听说女主人也已七十多了。但却无法从她经常挂在脸上的灿烂笑容,和艳丽的衣着打扮看出其真实年龄。新西兰的冬天有点冷,但正是吃火锅的好时节。婆特地在家大搞了一桌,邀请了几对邻居夫妇过来品尝中华美食。席间,婆了解到,他们有些已是祖辈级,而有些已跻升到曾祖辈级。人丁兴旺,但不同居。各有各精彩,谁也不用负担谁的生活费。简单地说,就是不用每天帮儿女照看孩子,逢学校假期带过门享受一下祖孙乐还是可以的。不用帮儿女供房付首期,自己的人生自己赚钱自己花,谁都不欠谁的。根本没有孝不孝顺之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自己看着自己的钱包过日子就好。邻居女主人得知婆平时喜欢手工制作,就特别邀请婆参加她每两周一次的手
    龍婆活著 2932 16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17-06-28
    不是婆不想碎,而是婆碎不着。夜已深,赶脚仍在路上......
    1681 6
  • 云乡漫游 回复了帖子 2017-06-28
    是这样的。也有一种对陌生环境和人文好奇和想了解的欲望。
    “寰球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寰球太辽阔,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历史传统,沉淀了不同的生活习惯。付小费在美国被认为理所当然,在中国却可以给,也可以不给;摸小孩的头部在国内会让人觉得这个小孩挺可爱,在泰国却触犯了禁忌。客居异乡,人生地不熟,可能语言也不通,风俗习惯和国内也存在诸多差异。在海外,你最不习惯的是什么?赶紧互动起来,避免以后出国的同胞“入坑”……还能一起来吐槽呢~回帖格式:在 (国家/城市),我最不习惯的是 。
    小边 4256 75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6-27
    沒画夠12张,絕不上准上大图。老師說滴。
    某龍投诉说:"亲爱的,你霸占了所有的房间!"某婆强词夺理道:"这叫充分利用,使其物超所值!Do You Understand?!"
    龍婆活著 1822 7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17-06-27
    韓國女友教婆一招,用韓鹽泡澡。不但安精定神,而且還保肤柔美。是真是假,今晚和面膜一起試試。哎~最近压力山大,作业欠交情况嚴重。能睡个好觉做个好梦就是幸福滴銀。哈哈~今晚想嘗試一下这种幸福感......
    1362 2
  • 云乡漫游 回复了帖子 2017-06-27
    初到一个地方,没有什么不习惯的。但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像外星人到了地球。渴望与当地人建立联系。connection 哈哈
    “寰球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寰球太辽阔,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历史传统,沉淀了不同的生活习惯。付小费在美国被认为理所当然,在中国却可以给,也可以不给;摸小孩的头部在国内会让人觉得这个小孩挺可爱,在泰国却触犯了禁忌。客居异乡,人生地不熟,可能语言也不通,风俗习惯和国内也存在诸多差异。在海外,你最不习惯的是什么?赶紧互动起来,避免以后出国的同胞“入坑”……还能一起来吐槽呢~回帖格式:在 (国家/城市),我最不习惯的是 。
    小边 4256 75
  • 云乡漫游 回复了帖子 2017-06-27
    我所居住的城市奥克兰,是新西兰最大的城市,也是房价上涨最快和高企的城市。据2015年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奥克兰年轻人购买第一套房的时间大概在28、29、30岁左右!而且,一般是夫妇合买,或者有父母赞助部分或全部首期。不然,与目前的高房价(中间平均价1百万纽币),单靠年轻人的收入,是不可能的实现的梦想。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有心的父母会从小教会孩子储蓄的重要性,教会孩子要有储蓄的习惯。想买房,除了接受好的教育,有份稳定的的收入,还要学会sacrify 牺牲和推迟不必要的消费。即所谓的个人财务管理技能。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将目光投向市中心意外的地区,不如开车40分钟之外的地区,或者小城市。年轻人,有的与父母居住一段时间以利于储蓄首期;或做house-sit 帮人看护房子已获得免费居住。或者几个朋友合租一套房子。
    说起房子,真是个心塞的话题。在中国,它是结婚的必备条件,也是在外漂泊的人安全感的来源。人人都想在这片土地拥有一处安身之所,可高高在上的房价,总是让毕业之后就到处租房,搬来搬去把自己累成“狗”的中国年轻人望而却步。买房?他们说:想也不敢想。工资的增长速度永远也赶不上房价的增长速度,水涨船高的房价不断的提醒着当代年轻人,只有不断奋斗才能在大城市保持现有的一点点优势或者安全感,才能在高房价市场寻找一点点希望。所以小边迫切的想知道,只有中国的年轻人这么苦逼吗?只有中国的年轻人想要趁早买房就必须啃老吗?国外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你所在的国家,你所在的城市,人们是多少岁开始拥有首要套房的呢?人们买首要套房的资金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尽管这是个有人欢喜有人忧的话题,小边还是想要听到各种声音,赶紧留言互动起来吧~!说不定大家都能在对方身上寻找一点点平衡感呢~回帖格式:我在XX,人们XX岁拥有首要套房,资金来自XX
    小边 3060 41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6-27
    干净整洁才能活得自在
    某龍投诉说:"亲爱的,你霸占了所有的房间!"某婆强词夺理道:"这叫充分利用,使其物超所值!Do You Understand?!"
    龍婆活著 1822 7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6-27
    哈哈~精致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个阶段
    去年九月,龍婆夫妇很幸运地在内皮尔“抢到”一间心怡的百年老屋,正是覆盆子的季节,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果实累累,婆索性摘了两大盒,亲自送到左邻右舍,顺便上门做了一下自我介绍。对门住着一对退休夫妇。听说男主人曾是市内有名的牙医。女主人对艺术很有自己的品味。他们在这条街上已住了四十多年。男主人强健的身躯,灵敏的反应,一点都看不出已八十出头。只见他每周仍爬上爬下,清扫屋顶,整理花园,冲洗轿车,驱车会友,......听说女主人也已七十多了。但却无法从她经常挂在脸上的灿烂笑容,和艳丽的衣着打扮看出其真实年龄。新西兰的冬天有点冷,但正是吃火锅的好时节。婆特地在家大搞了一桌,邀请了几对邻居夫妇过来品尝中华美食。席间,婆了解到,他们有些已是祖辈级,而有些已跻升到曾祖辈级。人丁兴旺,但不同居。各有各精彩,谁也不用负担谁的生活费。简单地说,就是不用每天帮儿女照看孩子,逢学校假期带过门享受一下祖孙乐还是可以的。不用帮儿女供房付首期,自己的人生自己赚钱自己花,谁都不欠谁的。根本没有孝不孝顺之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自己看着自己的钱包过日子就好。邻居女主人得知婆平时喜欢手工制作,就特别邀请婆参加她每两周一次的手
    龍婆活著 2932 16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