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chantal 回复了帖子 2017-02-05
    都是咱们中国人开的么?
    在新西兰凡是意外受伤都可通过医生申请到ACC,拿着这张ACC医生纸就可去做免費理疗,而针灸艾灸拨火棍按摩都属理疗。来到新西兰,你会发现有许多针灸馆理疗室。连内皮尔这个不到6万人口的小城市,也不止一家理疗室。感谢内皮尔好友开的这家针灸所。进去~出来,婆的手臂又可举起了,连影子都飘逸了许多。哈哈~BTW,针灸所在中国招针灸师哦。有兴趣的婆可帮忙推荐哦。需要有针灸方面的证书和临床经验,还需英文识读写说。到底这里大多数居民仍是说英文的。
    龍婆活著 5607 11
  • chantal 回复了帖子 2017-02-05
    川普真的吃饱了闲着的
    川普上任一周来开展新政不断,上周五他签署的新移民禁令更是在全寰球引起了轩然大波。除了禁止七个国家的民众进入美国以外,还有一个政策对持有美国签证的中国人也造成了很大影响,那就是美国签证免面签项目(Visa Interview Waiver Program)被暂停。从现在开始,所有需要续签美国签证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旅客,以及各种职业签证的人,全部必须需要进行面签才能获得新的签证。周五,应川普行政令的要求,美国国务院宣布即刻停止所有免面签递签服务。如果你的签证过期需要续签,必须前往当地的美国大使馆进行面谈。这个政策对于需要访美的常旅客来说会带来很大的不便。此前,已经获得过签证,续签不改变签证性质(比如之前持有旅游签证B2,续签还是申请B2)的情况下,中国申请者可以通过中信银行递签服务提交材料进行续签,非常方便。但新政出台后,就必须去使馆面谈了。对于持有五年有效期的F1学生签证的留学生,和持有十年有效期的B2美国旅游签证的游客来说,暂停免面签影响还比较小。但是对于持有比如H1B工作签证和J1访问学者签证的人士来说,由于有效期只有一年,影响就很大了。根据美国国务院网站公告,目前广领馆的多种签证
    彭彭 7263 5
  • chantal 回复了帖子 2017-02-05
    好喜欢那顶帽子!!!
    【婆在新西兰】都说全职主妇不用上班。哈哈~不用上班并不等于不用干活。花了3小时清洁和整理某龍装修后的衣柜。其实,很多精美的包装盒都可废物利用的。BTW,好友多次建议婆在网上开班收费直播传授"收纳整理术"。哎呀~这个有人想学吗?【婆在新西兰】看完病去市中心买药,干脆接好友下班叹咖啡。两个女人在市中心能干啥?哈哈~~二手店一间一间地逛,女友为Art Deco 复古艺术节进货,婆为家里添置"等闲用品"。$2-$3纽也会买空钱包的。
    龍婆活著 2589 6
  • chantal 回复了帖子 2017-02-05
    加拿大感觉这半年来,更重理好消息耶,赞
    大年初六, 祝各位路路大顺!想移民和正在办理移民的朋友们, 请继续向加拿大看过来. 身在海外的我们春节是没有放假嘀, 特此借花献佛, 送上多伦多华语新闻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新近移民报道.------------------------------------------------------------------------------------------------1月27日,美国总统川普签署行政命令,限制限制伊朗、伊拉克、敍利亚、苏丹、利比亚、索马利亚及也门等7个以穆斯林为主国家的移民和难民入境,为期90天;另外,暂停接收叙利亚难民计划120天,当天即刻生效。一时间哀鸿遍野,寰球乱了套,一向保守的主流媒体都用上了这样的标题:川普打破了美国对全寰球的承诺.短短一个星期时间,人们就开始意识到,川普的上台,已经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总统选举,而近乎是一场对美国经济和意识形态的颠覆。美股遭遇4个月来较大资金流出规模,63亿美元资金已经出逃。甚至有媒体分析,川普下一个目标,应该就是所有拿着美国工作签证、旅游签证的人。一片乱象之下,貌似只有加拿大
  • chantal 回复了帖子 2017-02-05
    指纹采集对一般百姓来说还好啦,除了麻烦点,并没有增加什么难度
    申请加拿大签证要趁早,因为按照计划2018年加拿大将全面实施生物采集指纹。在8月份的时候,加拿大移民部长麦家廉访华时表示在2018年对中国赴加人员在申请签证时全面实施生物采集指纹以及要在中国建立更多的签证中心,麦家廉还称这是“收关期限”。麦家廉称,移民部希望在2018年生物采集的收关期限之前批准建立更多的签证中心,否则届时申请人都必须亲自递交签证,而如果签证中心分布较少的话,那么对申请人来说将会带来很大的不便。下面为大家详细解说这两项措施以及对赴加人员产生的影响!1、建立更多签证中心的目的首先肯定是鼓励更多人来加拿大旅游、学习和工作了。其次,是出于安全考虑,避免有人冒用签证,这就要采用生物采集手段来保障了。2、何为“生物采集”?我们知道美国签证都是必须当面签的,而且其中有重要的一步就是“打指纹”,入境美国的时候,访客也有可能被要求验证指纹,这样就能确定是不是有人冒用签证。收集指纹还有利于在核查身份、打击犯罪等,所以加拿大也实行了类似的系统。生物采集也就是要求申请人在签证中心当场照相并录入指纹。从2013年起,来自特定的国家的签证申请人就被要求进行生物采集了,中国并不在这批国家的名单内。
    大大baby 2902 1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2-04
    本文为湖北当年的中考状元,曾收到美国九所大学邀请,后到华盛顿大学就读的“太空少年”郑人元写的一篇日志。今天接到一个妹妹的电话,她刚查到了高考成绩,问我明天填志愿该填什么专业,她爸爸说金融工程好,以后去银行就业,收入稳定,要不要报金融工程?我要怎么告诉她呢?我自己为了选择我的专业花了一两年的时间思考,到现在还没有给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下一个定论,我怎么样告诉她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里快速地判断学什么专业好呢?中国的教育就是这样,中学时代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各个专业到底是什么意思、社会上各种职业到底意味着怎样的工作状态、他们到底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终生的追求是什么,统统不知道... 于是就在高考分数出来之后的某一晚在饭桌上和家长合计了一下,就胡乱报个金融、报个计算机、报个会计... 可是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在饭桌上花一两个小时决定呢?我决定整理一下电话里的内容,这些是我在美国四年对大学教育的很多思考,这一阵子一个接一个的社团听到我的讲座邀请我去讲梦想、讲经历、讲选择,受之有愧,因为我到底没有那么多超出同龄人的见解可讲,但我又十分迫切地希望更多处在迷茫中的学弟学妹们得到一些正能量,面对压力
    2558 2
  • chantal 回复了帖子 2017-02-04
    楼主好幸运…………
    今天听朋友讲故事:他是我的大学同学,因为看了我的经历来澳洲打工旅行,相对于我顺风顺水来说 他比我坎坷很多——来了短短一个月就大概买了十张机票了!我嘲笑他坐飞机环了澳。首先是订了来珀斯的机票准备来找我,但因为我要去凯恩斯集二签,所以他也跟着我飞了凯恩斯;凯恩斯实在是做不下去,我回了珀斯,而他本打算去悉尼的肉厂,但因为要打针,所以转战回珀斯;在悉尼的YHA被黑人偷了800刀,在珀斯一直找不到工作,一朋友介绍他去西澳北部的Coles收银,收到offer后的第二天他就出发了;经历了坐飞机,还有煎熬的9个小时的大巴,去了一个迷你的原住民小镇,当地百分之90都是原住民,他们没工作,每个月都接受政府的经济辅助,每天坐在树下面聊天、玩游戏,有的看见亚洲人还会拿石子砸,路边停的车他们会把玻璃打烂,小孩在会去超市偷东西吃,朋友跟我抱怨说:当时因为迷路,为了能找到车站 迫不得已比出大拇指求搭车 经过三十多辆不理或者摇摇手也就算了 还有人对他竖中指!他实在气愤,收关还是一个白人妇女送他去了车站,他坐大巴的时候 9小时的那段路,特别慌,全是沙漠荒地,大巴上也只有他一个亚洲人还有个白人 其他全是原住民 他一路都很
  • chantal 回复了帖子 2017-02-04
    内皮尔小城的生活真的不用找什么熟人,却感觉各个都是熟人。 这个好暖呀
    【婆在新西兰】这套工具是13年前结婚时家公送给婆的礼物之一。哈哈~你曾见过几件?你又曾用过几件?老实说,这13年婆真学会了不少。最近装修,大姆指都干活干歪了,右手都肿了,这些力所能及的活还是得自己继续干。"矫情"这两字,自从出了天朝门,就巳陌生。本以为在美国加拿大时巳够女汉子资格证,来到新西兰才知,啥叫真正的女汉子!【婆在新西兰】手指手腕手臂肩膀腰,全都异常了,不得不致电社区家庭医生诊所。马上有人接电话,报上大名后,马上认出了婆。老实说,诊所至少有几百号病人吧,婆这一年也只去过几次。能这么亲切地被Kiwi小黑妹认出,倍感温暖。内皮尔小城的生活真的不用找什么熟人,却感觉各个都是熟人。【婆在新西兰】今晚被邀请参加一位刚从奥克兰搬到内皮尔定居的Kiwi朋友的生日。这家Kiwi白人开的印度尼西亚餐厅在内皮尔很出名。一年前我们刚定居内皮尔时也来过。饭后排队各付各的帐。哈哈~这对于西人来说是很自然的事。但对许多中国人一定很不习惯吧。婆喜欢并已习惯聚餐的AA制。谁都不依赖谁,谁都不欠谁的。吃得开心,聊得欢心。
    龍婆活著 3139 1
  • chantal 回复了帖子 2017-02-04
    楼主快可以开美食专栏了哈
    今天初五,微信圈里风行接财神,我们闺蜜群相约在爱迪生的中餐馆一起吃午餐。本来不想再说吃的事情,可是除了吃好像也没什么可说的。我真羡慕那些写出深度好文的作者,看来我也只能絮叨一点凡人小事儿了。那就说说和闺蜜聊天的内容。在开车去餐馆的路上,因为一段路被封了,我们多开了15分钟。我给她讲了这些天让我感动的几个年轻客人的事情。一对小夫妻从网上找到我,要看一个房子,很中意的。因为先生刚换到一个新公司,觉得现在的家有点远,准备在离公司近一点的地方买房。说好周一首要日之内上班感受一下交通是否顺畅,再做决定。结果开车的时间没有想象的那么长,而且老板还同意一周在家里工作两天。他们经过斟酌决定暂时不换房。让我感动的是,他们不仅写邮件告诉我不买房的决定而且还打电话告诉我一声。我这心真的感觉暖暖的,这对年轻人做事情真的很周到。萍水相逢,替人着想,好人啊!我闺蜜也表扬我,“你也是好人,换个人说不定抱怨让自己浪费时间了!” 我是真心的为年轻人高兴!不知是不是老了,看到这些和自己家老大年纪相仿的年轻人感到格外的亲。帮到他们真的很开心。还有一对小朋友,两个人分别都被同事和朋友推荐到我这里,周六看好了一个房子,价钱谈好
    三涵妈妈 3631 8
  • chantal 回复了帖子 2017-02-04
    现在还在的春节气氛是越来越浓了呀
    早晨7点醒来,已经是丁酉年的初一,鸡年来了,猴年走了,国内凌晨2点,群里的红包都被抢光了,春节联欢会结束了,微信上很多未读的祝福,零点的爆竹也错过了(本想让爸妈给我微信直播的)。我知道,昨晚雄心勃勃的守岁肯定又是睡过去了。但初一拜年也算是正日子,所以首要件事,是给您拜年,祝您新春快乐,阖家幸福!这个春节是我们在新西兰的首要个春节,昨天,周五,除夕,老夏继续上班,YY照常去幼儿园,我带着国内来的朋友玩玩转转,看似蓝天白云依旧,看似生活节奏不变,但心里却强烈的感受着“每逢佳节倍思亲”,只是在这样一个移民国家,可以在细微之处,感受到一点过年的气氛,缓解了思乡的苦。除夕的上午,YY幼儿园组织了中国春节的新春游行体验,一个老师在队伍的前面拿着铃鼓,一个老师在队伍的后面拿着像鼓一样的乐器,小朋友们双手做拜年状,说着“恭喜发财”,在幼儿园的Story Park里,大标题是中文的“新年快乐!恭喜发财!”,视频完整记录了这个简单的新春游行,别说,就差服装道具不太中国,其它还都有模有样。图1.StoryPark里,春节游行的视频超可爱下午,接上幼儿园放学的YY,我们又去了南半球较高的建筑天空塔
    Ivy缘游 3995 8
  • chantal 回复了帖子 2017-02-04
    新年能跟儿子团聚好赞!
    在来悉尼之前,儿子说在网上看到除夕那晚在悉尼郊外的一个山庄里有一个华人聚会活动,有晚餐,还有文艺表演,问我们有没有兴趣去看,一个人费用是六十八澳元,在征得我们的同意后,儿子就在网上订了票。来悉尼马上就十天了,其中只有两天是晴天,其他时间不是阴天就是下雨,还天天刮冷风,弄得俺这热带温室里的花朵天天在家穿着秋裤和外套,甚至把棉拖鞋都翻出来穿上了。前天除夕下午天空开始转晴,到了我们出发时晴空丽日,艳阳高照,终于又见“澳洲蓝”了,我们华人要过年了,老天都这么给力!儿子驾车载着我们离开家一路向北,驶过雄伟的悉尼港湾大铁桥,一直向西北大约行驶一个半小时,就来到主办活动的Pine Way山庄。本来我们以为是一个度假村之类的地方,到了才发现是一个私人产业,后来才知道这里是悉尼山东同乡会会长的家,人家会长先生为了这次活动慷慨热情的把自己的家开放给了大家。多年的海外生活让人真是打心眼儿里感谢这些在海外为同胞热心张罗的领头人,像我们新加坡的陕西同乡会也是这样,每次活动都由赵会长为大家免费提供场地,然后正副会长和各位理事每次搞活动时都是牺牲自己的时间,奉献自己的金钱,积极排
    Prisca1966 1.7w 34
  • chantal 回复了帖子 2017-02-04
    也得看孩子性格其实
    南半球上看东西是否决定送孩子出来?最近有几个朋友来咨询我,把孩子送出来读书是否可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两个朋友,一个朋友的孩子8岁,一个朋友的孩子11岁。8岁的这个孩子母亲在奥克兰大学留学,而孩子还在国内。于是孩子的父亲来问我,8岁的孩子是否可以跟妈妈一起留学?因为他有担忧,如果母亲读了几年却没有留下来,那么孩子在新西兰学的课程跟国内的不一样,到时候孩子回国去了,不是把孩子耽误了吗?他问我的意见,我说,送出来。很简单,孩子才8岁,出来见见世面,长长见识,他能耽误什么呢?如果说耽误,那么只是耽误了那些可学可不学的书本知识,而他在新西兰的几年里,学的,看到的,潜移默化到的东西,会让他受益一辈子的。另外那个11岁的孩子,在国内沉迷于游戏,学习成绩下降,逆反心理严重,让母亲担忧。这个孩子在我跟她母亲交谈的时候,眼睛和手指头就没有离开过手机。而在新西兰,你很少能看到孩子抱着手机埋头苦干的。因为,这里可以让孩子玩的事情太多了,他们不需要把手机作为自己只此的朋友。她母亲让他来请教拐哥哥,每天玩多少游戏好?因为拐哥哥也是一个游戏大王。拐哥哥回答说,每天两个小时。不过前提是,你游戏要玩好,学习上,你也要成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2-02
    在瑞士的苏黎世,有一座用中国榫(sun)卯(mao)工艺建成的木制结构建筑——Tamedia媒体公司大厦。任何人见到这座大厦,无不被建筑的精妙所折服。榫卯建筑:中国古建筑的精髓,是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不用一颗钉子而建造出坚固的房屋。这种工艺传到日本后,由日本的工匠们一代一代传承改进,被称为“河合继手”。榫卯工艺还大量运用于家具制作瑞士的榫卯建筑让寰球惊艳瑞士的这座Tamedia大厦就是由深谙“河合继手”的日本建筑师坂茂设计完成。坂茂运用这种独特的全木榫铆结构,完全没有接合硬体和胶水,耗费约2000立方的云杉木,木材全部来自循环再生的林场。云杉木本身笔直,材质纹理细,质地坚硬并且能耐水,因此在桥梁、家具中得以广泛应用。作为优良的建筑材料,除了能够很好作为结构材料之外,由于便于切削,因此在构件的雕琢塑形方面也可以做到精致美观。整座大厦都是木结构的,但是每一个部件都是独立的部件,各部件接合需要的精准度依赖电脑加工机床完成,然后套在一起并形成大厦的结构。每
    2645 2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1-25
    在我国,赴美产子至今热潮不减。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大陆赴美生子人数保守估计超过8万人次。提起赴美生子,很多人不禁想起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的文佳佳怀孕后到美国月子中心待产,认识了同样在那里待产的孕妇们,收获了朋友也收获了新的人生,很多人看完电影,为美满的结局感到高兴。透过电影,不难发现,在大多数人眼里,美国国籍充满诱惑。中国开启“二胎时代”赴美生子热潮不减1868年,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通过,修正案首要款即规定:“凡在美国出生或归化美国的人,均为合众国和他们所居住州的公民。”2008年左右,美国向中国开放个人赴美旅游签证的申请,这也构成了中国孕妇能够在美国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随后,中国赴美生子数量不断增加。据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大陆赴美生子人数在600人左右;2010年这个数字达到5000人;而到2012年,超过了1万。2014年大陆赴美生子近3万人次。不仅如此,在中国开启“二胎时代”后,赴美产子的热潮依旧不减。早前有分析认为,去美国生孩子的部分家庭是为了躲避我国二胎政策的限制。因此,在2015年10月,中国开启“二胎时代”后,赴美生子的人数就会骤降。然而,根据相关数
    2823 3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7-01-25
    无论我们在结婚生子时对未来的希冀多么美好,似乎都绕不过这道槛:眼看着孩子要到上学的年纪了,自己曾经体验过的应试教育的压力,即将轮回到孩子身上,为了让孩子上个好点儿的学校,这学区房买还是不买呢?最近在杭州生活的李先生在网上开了个吐槽帖,尽管他的孩子只有一岁多,已经开始为这事儿未雨绸缪了。G20之后,杭州的房价那是突飞猛涨,一手房直接翻倍,二手房也已经翻倍了!一些好的学区房,老破小,50-70平的,价格都要300-500万,单价也从八月份之前的4万左右,直接飙升到了5-6万!看学区房看到人生幻灭!花500万买个老破小,实在是生无可恋!也犹豫过,如果买了学区房,一辈子基本算是搭上了,要还20-30年的房贷!最重要的是,没钱,买不起啊!感觉人生都没有希望了。一辈子就为了一套学区房,值得么?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一定会直接把孩子生到国外去。还没生娃的小伙伴们,建议花30-50万,生到美国去吧,国内这种学区房制度,实在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居然一样!如果是你,你会选择老破小学区房,还是从小把宝宝送到私立学校,高中以后送到国外去读?首先来看赴美产子的成本准妈妈一般在怀孕6个月左右赴美
    2761 5
  • 藏青衬衫 发表了帖子 2017-01-25
    应几位朋友的要求,我把取款手续费的问题专门发个帖子,写得更清楚一点,以防止大家浪费钱。目前国内几大主要银行在境外取款都是要收手续费的,有的银行即使是贵宾客户,也是要收取手续费的,比如说招行。所以如果你决定带哪几张卡过去,一定打银行的服务电话问一下。当然《我的匈牙利移民日记》贴子里也列出了一些这方面的信息,欢迎参考。目前宁波银行的海外取款是完全免费的。南京银行的南京以外地区分行发行的卡片在境外取款是免费的。南京分行发行的卡每月前3笔免费。华夏银行(2015年4月)的新近政策是每天首要笔免费,过去是部分分行每天前3笔免费,现在已经改掉了。兴业银行的白金卡(资金30万)以上客户,全部免费。另外也请注意一下,所有的银行在宣传境外取现免手续费时,都注明了有效期限的,比如说,到2015年底有效。所以需要大家关注银行的通知,防止政策变化。国家外管局规定是每张卡每天取款的外币金额是:等值人民币上限1万元,这个是没法逾越的。当然如果你有几张卡,目前来说是可以每张卡取1万人民币的。(从2016年开始是每年每卡限额十万人民币)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的,很多朋友没有注意的是,如果你的卡片享受的政策是每天前3笔免费
    3109 1
  • chantal 回复了帖子 2017-01-25
    大家为了孩子,都不容易呀
    我的一个朋友说,来到加拿大较大的好处,就是他的儿子不用拼爹了,可以在一个相对公平和有序的环境里寻找自己的出路。当然,他诚实地说,这是相对的。而他自己,也可以从此逃掉负疚感。不必让儿子将来埋怨父亲没用,埋怨父亲手里没有一份权势或者成为一方土豪。这样,也让可贵的亲情,避免被社会环境污染。但移民的生活,从来不那么简单。作为男人,他有养家活口的使命。在多伦多找不到工,他曾经西去阿省寻工,为节省一点旅馆费,坐在埃德蒙顿的街头,在满天星斗下,吸了一晚上的烟。所以,对于许多不太幸运的移民来说,如何生存,是非常具有骨感的。我自己曾经,在一家眼镜厂的流水线上干LABOR 工,使尽全力提取和放置制作眼镜的铁胚,还被印巴工头叫嚷“快点,快点”。而那时那刻,我觉得我的力气殆尽。那个工厂有七八个中国工友。按照加拿大法律规定,每二个小时,有十五分的休息时间。喝口水,填点肚子什么的,但我们又不能在车间干这些。所以,大家非常警惕,一到时间,马上放下手中活路,快速赶到吃东西喝水的地方,需要三分钟;热一下东西,需要一点时间;找位置坐下立即吃东西喝水,还没有等到消化的感觉上来,又得连忙赶回工地。所以,那里的中国工友,每人习
    影月春花 3029 4
  • chantal 回复了帖子 2017-01-25
    一路上真的不容易呀
    已经pl了,护照已经寄出,距离登陆已经不远了。之前看到有人之前分享过一个70后的移民经历。我也是个70后。也来分享一下我移民办理5年来的喜怒哀乐。真的是感慨万千,由当年的信心百倍,到痛苦煎熬,再到近乎失望。到现在已经心平气和了。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激动万分的感觉。在此过程中,经历了政策的几次调整,也遇到了移民过程的许多情况。资产处理、商业考察、小孩留学等等跟大家分享一下。到底我在过去的几年中,也经常逛论坛。受益匪浅。也分享我的心路历程。我99年大学毕业,其实毕业后就想出国。但是家里不同意,自此出国成为心中的一个梦想。后来找了份机关的工作。再后来结婚生子。自从孩子上学就感觉到了压力。找学区,然后辅导孩子上这个补习班,那个兴趣班。找我们自己的父母,由此生产了一系列的矛盾。加上老婆对工作也不满意(通讯企业),我对自己的工作更不满意,应验了一句老话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可能有人要说干嘛不换个工作。原因是这样的,我在江苏的一个小城市,我们的工作薪水在当地收入还是可观的,换个工作不一定有这么高。另外我们的双方父母、亲戚都在这个小城市,一直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体面的。换个工作,他们坚决不答应。特别是我父亲
  • chantal 回复了帖子 2017-01-25
    这国家好多暖心的地方
    对于刚刚移民到加拿大的感受,大伟每天都在尝试回答。但是大伟一人的经历和眼光有很大局限,甚至有很多判断都是不准确的。所以大伟也尝试翻译一些来自其他国家的新移民感受,让我们来跳出国人的视角,看看寰球各地的加拿大新移民眼中的这个寰球。(以下翻译完全忠实原文,除了直译没有任何再加工。)Qazi Zaahirah我差不多一年前移民加拿大,自从我移民到这个国家,它从来没有让我断了惊喜。1、在我来之前,我听说全寰球到处都在拒绝叙利亚难民。但我来了加拿大后,加拿大政府开始接受叙利亚难民,有一种区别叫做“接受难民”和“加拿大式的接受难民”;2、加拿大总理到机场去迎接难民;3、人民捐出家具、钱、食品、义务和几乎每一样家庭用品来帮助新登陆的难民安家;4、社区会安排午餐和晚餐,来让难民感觉就像是在家一样;5、难民在街上对朋友陌生的人对他们说:欢迎到加拿大、你们的新家;6、有一些难民来一句英文都不会说,政府会给他们安排免费的英文培训;7、前些日子总理贾斯汀特鲁多去哈利法克斯,他被一个小女孩紧紧的拥抱,小女孩说:总理是最帅的,因为他让难民融入了加拿大;8、这只是我目睹的一百万个加拿大的美丽经历之一。每天加拿大和加
  • chantal 回复了帖子 2017-01-25
    学生们的作品真诚又可爱哈
    中国的新年马上就要来了, 同事问我怎么庆祝啊? 要不要再来一次中华文化课啊? 呵呵, 他们居然还记得, 记得上次在"亚裔文化月"那次教的一堂汉字书法课!五月是加拿大的"亚裔文化月"(Asian Heritage Culture Month), 公司每年都会庆祝, 以彰显这个主流机构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活动由各个族裔的员工举办, 鼓励其他员工参与. 已经举办的活动有菲律宾歌舞, 中华太极表演, 日本折纸艺术, 以及“亚洲之行”论坛等等. 鉴于近来老外们对汉字的着迷程度日益升温, 人事部建议我们几位大陆同事举办一堂汉字书法文化课----"Chinese Handwriting and Calligraphy", 以提高大家对汉字这种象形文字及书法文化的了解.行啊, 拿我们自己的母语文化说事儿, 那还不简单? 虽说练毛笔字已是属于尘封二三十年的记忆了, 但既然老外们跃跃欲试, 我们要捡起来还不驾轻就熟? ... 没问题! 我们几个商量,由我主持, 其他几位同胞(都是电脑部专才)分别负责下载软件,收集古籍字画,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