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17-06-20
    今天赫然看到这一新闻, 悲从中来。唉, 不知该怪罪谁。 一方面是加拿大的医生人数不够, 一方面又是苛刻的挑选制度。当然, 宁缺勿滥, 质量不能被数量将就。 可是, 如何让一个热爱医学事业的年轻人拥有最初的实习条件, 难道不是政府应该考虑的吗? 花费那么多钱培养一棵未来的苗子, 却在即将开花的时候挡住她的伸展。 政府, 社会, 以及这个饱受诟病的行医制度, 确实是需要好好检讨的!换个角度说, 这孩子也太脆弱了。 以死抗争, 警醒了别人, 但那救得了自己吗? 又对得起辛勤的自己和养育他的父母吗? 竞争中被淘汰, 有没有其他原因? 有没有其他路可走? 比如, 换个省份申请, 又或者南下美国寻找机会, 考虑过吗? 那么多年学医, 了解了身体奥秘, 却没能培养心理承受力, 这种医生将来会不会是好医生呢? 评论里有人提到“被拒是对的,否则会有更多人见上帝”。 这话难免刻毒, 但似乎是道出了关键----我们需要身心皆健的医生。这事引起的社会反响估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我们拭目以待政府会如何改进吧。 作为个人, 唯有要求自己, 坚强坚强再坚强。-----------
    3131 6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6-19
    没有提到大西洋四省的移民项目呢
    想要移民加拿大,总归有哪些方式呢?!作为寰球上福利很好的发达国家之一,加拿大的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居民的生活品质都是位于寰球前列,最重要的是,加拿大是一个空气好、风景美的好地方,令人心生向往。而自从自由党执政后,加拿大的移民政策也有放松的趋势,从增加2017年的移民配额、调整EE快速通道打分标准到增加团聚移民配额、提高审理速度,宣布在中国设立7个新的签证中心……看起来移民前景真的很不错。那想要移民加拿大,总归有哪些方式呢?我们可以来看看下图:加拿大的主要移民类别有EE快速通道(联邦技术移民、加拿大经验类移民、加拿大技工移民)、魁北克技术移民、投资移民、自雇移民、省提名移民、亲属担保移民、创业签证、保姆(护工)类移民、难民。在这几个移民方式中,最常见的就是快速通道、投资移民和省提名。一、EE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加拿大移民快速通道),简称EE系统,是加拿大2015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用于吸纳技术移民的新的移民筛选系统。EE系统适用于联邦技术移民(Federal Skilled Worker)、加拿大经验类移民(Canadian Experience Class)、加拿大联邦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6-19
    嫌麻烦的人都可以找会计师帮忙做噢 【图片】
    大家都知道加拿大是万税之国,移民到加拿大的华人,最关心和最有必要知道就是该如何报税。因为如果报多了交的税也多,如果晚报、漏报或错报,都可能被税务局盯上,导致不必要的麻烦。以下就新移民会遇到的几个问题,快看看你是否知道?1、是否首要次登陆后就需要报税呢?短登的新移民,从首要次登陆加拿大起,您就成为了加拿大的永久居民,但落地报到后如果马上回国,并没有在加拿大建立紧密的居住联系,则您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加拿大税务居民。但对于长登的新移民,登陆后在加拿大建立紧密的居住联系,特别指的是每年居住时间累计超过183天,在税务上就会被认定为税务居民,那么就要报税。以下是新移民必须了解的四个报税时间点。2、登陆前要做哪些税务准备?对于计划来加拿大定居生活的新移民,在身份获准以后,登陆之前在税务上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呢?不管是从财务还是税务上来说,登陆前的一个重要准备工作就是要整理家庭的全部资产,包括五大类:现金存款、物业、股权、债权和基金/股票/信托投资。整理资产后,还需收集相关证据,包括公证和评估等,以支持资产的存在。收集有关资产的证据,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移民后转移资金到加拿大、海外资产申报、资本增
    melody在加 4093 1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6-19
    谢谢总结. 这些都是我们常去的地方【图片】
    多伦多今年的夏天可真是忽冷忽热,忽晴忽阴,心情也随之起起伏伏。如果你再也不想宅在家中,也不想剁手买买买,只想到大自然中放飞自我,寻求新的能量与动力。我建议,不用跋涉千里,驱车去往安省的北边,就能找到有更多的湖泊和更少的游客的美景。放飞首要站Muskoka地区Muskoka地区的Cottage享誉安省。Muskoka地区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点缀有1600多处湖泊、峭壁和昂贵的别墅的风景区。该地区位于多伦多以北大约两个小时,包括 Huntsville, Bracebridge 和Gravenhurst镇,以及Lake of Bays, Georgian Bay 和Muskoka 湖。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及自制的烘焙食品和新奇零食都在Gravenhurst Farmers’ Market,这是在所有Cottage地区较大的一个农贸市场。营业时间:每星期三从9时至下午2时,从5月17日到10月25日。如果你想要有一点不同的感受,Bracebridge的Eaglecrest Aerial公园就能满足你。多种惊险的特色设施能让所有9岁以上年龄段的孩子们都会在这个安省较高的冒险乐园中尽情游乐。放飞第二站
    leo媳妇 2240 2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6-16
    国外一直都是这样的, 绝不提倡互相攀比, 分数都是隐私的, 也没法比
    如果问移民还有些什么额外好处, 那就是, 父母再也不用成天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了! 逃离了那种畸形攀比的环境, 孩子自由, 当妈的也放松了。曾几何时, 我们一直都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比吃饭, 比个儿高, 比弹钢琴,更比考试分数。 恐怕这是天下父母常做的事。我也不例外。 其实想想这样是好无聊的----一根神经永远牵在别人身上啊。 女儿说, 妈妈你真的需要彻底改, 你念叨一百遍都不能让我变成隔壁家的燕燕!是的, 确实不能。 从她哥哥开始就不能, 现在轮到她了也不能。 我早已发现, 凡是我们为孩子设定的路, 他们都没走; 凡是他们自己选择的, 都做得很积极。 总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 说明做父母的没有安全感, 也不能制造安全感, 是无计可施的下策。下策之下, 还有个更不妙的趋势,那就是,孩子的眼光只有隔壁家小宝, 孩子的主动性点点散尽, 孩子的成长走不出父母料想的模式。最终有谁更快乐,不得而知。我始终相信, 只要孩子品行端正, 遵从内心,天生我才必有用。华人家庭的攀比之风多多少少刮来了加拿大, 好在这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6-16
    那你就是乖乖女了! 【图片】
    如果问移民还有些什么额外好处, 那就是, 父母再也不用成天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了! 逃离了那种畸形攀比的环境, 孩子自由, 当妈的也放松了。曾几何时, 我们一直都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比吃饭, 比个儿高, 比弹钢琴,更比考试分数。 恐怕这是天下父母常做的事。我也不例外。 其实想想这样是好无聊的----一根神经永远牵在别人身上啊。 女儿说, 妈妈你真的需要彻底改, 你念叨一百遍都不能让我变成隔壁家的燕燕!是的, 确实不能。 从她哥哥开始就不能, 现在轮到她了也不能。 我早已发现, 凡是我们为孩子设定的路, 他们都没走; 凡是他们自己选择的, 都做得很积极。 总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 说明做父母的没有安全感, 也不能制造安全感, 是无计可施的下策。下策之下, 还有个更不妙的趋势,那就是,孩子的眼光只有隔壁家小宝, 孩子的主动性点点散尽, 孩子的成长走不出父母料想的模式。最终有谁更快乐,不得而知。我始终相信, 只要孩子品行端正, 遵从内心,天生我才必有用。华人家庭的攀比之风多多少少刮来了加拿大, 好在这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6-16
    没想到大伟也是安妮粉噢! 大西洋四省确实是移民潜力大的地方. 工作机会呢, 确实不比安省, 倒是带些钱过去自己创业比较好
    从海湾吹来的风打在海滨大道右侧低矮、茂密的枞树上,大道左侧是一片红砂岩的断崖,如果不是驾车的马经验丰富的话,乘车的一定会捏一把汗呢!悬崖下面,是被波浪拍打、冲刷而形成的鹅卵石岩滩,往里则是宝石一般的银色沙滩。极目远望,碧蓝的大海波涛起伏,翅膀尖儿被阳光映成银色的海鸥在海面上飞来飞去。 直到走上绿山墙农舍的小路,安妮才算安静下来。晚风吹拂着被露水打湿的蕨齿草嫩叶,散发出几丝沁人肺腑的幽香,欢迎着这一老一小两个人。树丛中露出了绿山墙农舍厨房的灯光,在黑暗中一闪一闪的。安妮突然紧紧地依偎在玛瑞拉身边,把自己的小手放到了玛瑞拉干瘦的手中。“一边想着这就是自己的家了,一边往回走,该有多幸福呀!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绿山墙农舍。以前,我还从来没爱上过什么地方,还没把哪里当成过自己的家呢!噢,玛瑞拉,我太幸福了!我现在就可以做祈祷,而且觉得一点儿也不难。”被安妮瘦削的小手一触,玛瑞拉心里有一股温暖愉悦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也许是从来没有体会过母性的本能吧,这种她平常所感觉不到的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6-15
    单纯就那个餐馆事件来讲, 国内群众显然是隔山打牛, 乱点鸳鸯. 明明是那位白人女性自己的口不择言, 用不着给加拿大整个国家扣上什么帽子. 咱本地华人可把这当成笑话, 压根儿就没觉得是种族歧视案例: 你自己跑到华人超市来, 有人英语不灵光, 不可避免; 当然人家的英语确实有待提高, 但难说你是不是因为在华人地盘不懂中文而恼羞成怒口出狂言. 网上的评判结论: 双方皆错, 各打50大板!【图片】这一例也正好说明, 只有自视弱者的人才总拿"歧视"做挡箭牌. 没别的, 提高英语, 强给人家看. 
    种族歧视似乎是移民永远绕不开的话题。时常会看到一些华人“被欺负”的新闻事件,在我们生活的城市当中,甚至在我们的亲身经历之中,总有一些因种族而引起的纠纷与冲突。很多人对此义愤填膺,而让人惊奇的是,国内的网友们似乎比身居海外的华人有着更大的荣辱感与愤怒。华人在海外遭到“羞辱”,这些事情也伤害了所有中国人的自尊,于是大家团结起来,网上的谩骂与口水变成滚滚巨浪,铺天盖地传到了大洋的彼岸。于是,很多种族歧视事件,身在海外的我们却是后知后觉,通过“朝阳群众”才知道的。前一阵子华人超市营业员因为不懂英语被骂,一位坐轮椅的白人粗鲁地说“滚回中国去”,这段视频又掀起了不小的风浪。起初是一边倒的反种族歧视言论,“中国同胞要团结起来”,“没想到加拿大种族歧视也这么严重”,“加拿大人看来也不多元包容”,“华人遭受种族歧视是常有的事,大多都忍气吞声了而已”。后来有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不懂英语出国工作,难免会被喷”,“个人的无礼举动不能代表加拿大所有人”,与此同时,这些言论也激起了新一轮的愤怒,“中国人踩中国人,所以才会被外国人欺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到你被骂的时候就不这么说风凉话了”。再后来,出现了一些相
    明月心 3733 2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6-15
    说明加拿大仍欢迎人才
    6月13日,广受关注的C-6修正法案正式获得通过!!!令移民获得加国国籍的门槛大大降低。目前只等总督签字生效,所以已经是定案了。定案了,那么以前网上那些加拿大入籍条件、申请的文章就都过时了。为了清晰、确定、一目了然,我把新近的入籍资格、条件做一个简单整理如下:C-6修正法案的要点包括:1. 缩短入籍时间要求:移民申请入籍所需要的居住时间从现在的6年里住满4年,改为5年里住满3年。移民前的居住时间(以难民、临时居民、留学生身份等)也可以计算在内,不过留学生的居留时间以50%折算,最多可计算一年。且每年不再有不少于183天的居住限制。2. 减少报税记录时间:入籍需要提供的报税记录从原先的6年内的4年,降低为5年内的3年。3. 未成年移民可以自行申请入籍:C-6修正法案允许未成年移民独立于父母单独申请公民。即便其父母申请公民被拒,未成年子女也不再需要再等到18岁再申请一次。4. 取消“留加意图”条款:入籍后若搬到加拿大境外,不会废除其身份。涉及国土安全的犯罪,不再剥夺公民资格。C-6修正法案下,政府政府只此能取消国籍的理由是:在申请过程中造假;但允许当事人申诉联邦法庭。5. 语言要求降低:以
    魄月影 2237 2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6-15
    有骨气! 
    如果问移民还有些什么额外好处, 那就是, 父母再也不用成天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了! 逃离了那种畸形攀比的环境, 孩子自由, 当妈的也放松了。曾几何时, 我们一直都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比吃饭, 比个儿高, 比弹钢琴,更比考试分数。 恐怕这是天下父母常做的事。我也不例外。 其实想想这样是好无聊的----一根神经永远牵在别人身上啊。 女儿说, 妈妈你真的需要彻底改, 你念叨一百遍都不能让我变成隔壁家的燕燕!是的, 确实不能。 从她哥哥开始就不能, 现在轮到她了也不能。 我早已发现, 凡是我们为孩子设定的路, 他们都没走; 凡是他们自己选择的, 都做得很积极。 总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 说明做父母的没有安全感, 也不能制造安全感, 是无计可施的下策。下策之下, 还有个更不妙的趋势,那就是,孩子的眼光只有隔壁家小宝, 孩子的主动性点点散尽, 孩子的成长走不出父母料想的模式。最终有谁更快乐,不得而知。我始终相信, 只要孩子品行端正, 遵从内心,天生我才必有用。华人家庭的攀比之风多多少少刮来了加拿大, 好在这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6-15
    问得好! 是都不相信. 这样确实很畸形...
    如果问移民还有些什么额外好处, 那就是, 父母再也不用成天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了! 逃离了那种畸形攀比的环境, 孩子自由, 当妈的也放松了。曾几何时, 我们一直都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比吃饭, 比个儿高, 比弹钢琴,更比考试分数。 恐怕这是天下父母常做的事。我也不例外。 其实想想这样是好无聊的----一根神经永远牵在别人身上啊。 女儿说, 妈妈你真的需要彻底改, 你念叨一百遍都不能让我变成隔壁家的燕燕!是的, 确实不能。 从她哥哥开始就不能, 现在轮到她了也不能。 我早已发现, 凡是我们为孩子设定的路, 他们都没走; 凡是他们自己选择的, 都做得很积极。 总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 说明做父母的没有安全感, 也不能制造安全感, 是无计可施的下策。下策之下, 还有个更不妙的趋势,那就是,孩子的眼光只有隔壁家小宝, 孩子的主动性点点散尽, 孩子的成长走不出父母料想的模式。最终有谁更快乐,不得而知。我始终相信, 只要孩子品行端正, 遵从内心,天生我才必有用。华人家庭的攀比之风多多少少刮来了加拿大, 好在这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6-15
    嗯, 理解【图片】. 不过你也许更坚强了是吧? 【图片】
    如果问移民还有些什么额外好处, 那就是, 父母再也不用成天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了! 逃离了那种畸形攀比的环境, 孩子自由, 当妈的也放松了。曾几何时, 我们一直都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比吃饭, 比个儿高, 比弹钢琴,更比考试分数。 恐怕这是天下父母常做的事。我也不例外。 其实想想这样是好无聊的----一根神经永远牵在别人身上啊。 女儿说, 妈妈你真的需要彻底改, 你念叨一百遍都不能让我变成隔壁家的燕燕!是的, 确实不能。 从她哥哥开始就不能, 现在轮到她了也不能。 我早已发现, 凡是我们为孩子设定的路, 他们都没走; 凡是他们自己选择的, 都做得很积极。 总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 说明做父母的没有安全感, 也不能制造安全感, 是无计可施的下策。下策之下, 还有个更不妙的趋势,那就是,孩子的眼光只有隔壁家小宝, 孩子的主动性点点散尽, 孩子的成长走不出父母料想的模式。最终有谁更快乐,不得而知。我始终相信, 只要孩子品行端正, 遵从内心,天生我才必有用。华人家庭的攀比之风多多少少刮来了加拿大, 好在这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6-15
    喲, 谢谢. 咱一起探讨【图片】
    如果问移民还有些什么额外好处, 那就是, 父母再也不用成天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了! 逃离了那种畸形攀比的环境, 孩子自由, 当妈的也放松了。曾几何时, 我们一直都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比吃饭, 比个儿高, 比弹钢琴,更比考试分数。 恐怕这是天下父母常做的事。我也不例外。 其实想想这样是好无聊的----一根神经永远牵在别人身上啊。 女儿说, 妈妈你真的需要彻底改, 你念叨一百遍都不能让我变成隔壁家的燕燕!是的, 确实不能。 从她哥哥开始就不能, 现在轮到她了也不能。 我早已发现, 凡是我们为孩子设定的路, 他们都没走; 凡是他们自己选择的, 都做得很积极。 总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 说明做父母的没有安全感, 也不能制造安全感, 是无计可施的下策。下策之下, 还有个更不妙的趋势,那就是,孩子的眼光只有隔壁家小宝, 孩子的主动性点点散尽, 孩子的成长走不出父母料想的模式。最终有谁更快乐,不得而知。我始终相信, 只要孩子品行端正, 遵从内心,天生我才必有用。华人家庭的攀比之风多多少少刮来了加拿大, 好在这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6-14
    嗯, 不不仅在温哥华, 在海外的角角落落都有这样的同胞. 实在是汗颜! 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很龌鹾的一面: 窝里斗, 暗箭伤人, 落井下石, 等等不一而足. 还因为, 我们的教育从不把行为品德放在学术分数之上. 如今和世界各国人民在一起, 才知人品方面咱是被甩了几个世纪之远【图片】
    温哥华刚刚过去的雨季对我来说格外不同,加拿大疲软的经济导致我所在的公司倒闭,而找到一个新工作也变得如此之难。我只好呆在家里,等待下一次机会。静下心来之后,移民加拿大后的一幕幕又展现在脑海中,经历过的一些事,接触过的一些人都变得格外鲜明。既然无事,不如把这个经历写出来,大家共同分享一下。有些关于自己同胞的话,不吐不快。我在申请大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每天都到Burnaby图书馆学习。但是去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便没法坚持下去了,因为实在没法适应如此嘈杂的环境,如果比我家里都吵闹的话,我又何必费力去那里学习。本来是一个公共的学习场所,却近乎成了一个娱乐场所,这是我所始料不及的。但我同时又不无伤感的说,这种情况主要归咎于我的同胞——形形色色的华人。请注意,我用的词是“主要”,不是全部,我不敢确定这比例,但确实在80%以上。每天图书馆开门不久,一楼的报刊、杂志阅览区就变成了青年妇女看孩子的场所,不幸的是大部分还是华人。你也许会问,你怎么知道就不是日本人,韩国人。我只能说,更为不幸的是她们一般都说普通话或广东话。孩子吵闹声,训斥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有时候工作人员会出面劝说一下,但这无济于
    shermant 4428 5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6-14
    够全面! 不过第一条, 联邦技术移民, 那个一年工作经验是要求加国本地的吗? 那很难啊.魁省确实享用了国家的政策偏倚, PEQ项目和魁投项目都是好时机. 
    1996年加拿大政府全面开放中国大陆的独立移民申请,2005年中国成为加拿大较大的国际移民来源国,一直到2012年;到了2013~2014年,中国从加拿大较大移民来源国的地位逐渐下滑,移民人数已降至第三名,少于印度和菲律宾。在2016年跌至第四名,被菲律宾、印度和叙利亚超越。但随着旅游、短期商务以及留学生的增加,未来有意移民加拿大的中国人仍将持续上升。说到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咱们先聊一聊加拿大和近邻美国的区别。美国有50个州,加拿大有13个省。美国只有联邦政府掌握移民政策,各州是没有权利自订移民规则的。而加拿大则不同,除了加拿大政府移民局可以制定移民规则,各省也有相当大得自主移民权利,在中国就称为省提名。随着加拿大联邦移民政策对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省提名逐渐成为中国内地人士移民加拿大的主要渠道。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有些加拿大移民项目尽管依然存在,但通过率很低或者对中国籍申请人申请条件不利,这一种就不纳入视野了。今天我们就看看移民政策经常变化的加拿大在2017年有哪些渠道保持通畅。联邦技术类移民加拿大联邦技术类移民申请采用评分制,
    冬天子夜 3977 1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6-14
    我们, 外籍华人, 已经申请了中国的十年多次往返签证. 解决了出入境问题, 这绿卡就不太必要了
    来自中国公安部的消息说,2017年6月16日起,对经批准取得在华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签发2017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同时停止签发现行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这个被俗称为“中国绿卡”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将拥有中国第二代身份证的功能。据介绍,长期以来由于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持有量不大、社会认知度不高,加之证件不具备机读功能,持证人在一些地方、领域和行业办理相关手续时不够便利,对证件不能自动读取识别、联网认证的反映较为突出。为此公安部进行改革,包括: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更名为“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强化身份认证功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参照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优化证件设计,统一技术标准,在证件中嵌入芯片存储证件签发管理信息,实现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机具识别核验。据悉新证件登记项目包括持证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国籍、有效期限、签发机关和证件号码等。持证人个人资料和证件签发管理信息同时存入芯片,可以使用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机具读取。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申请条件和渠道、审批程序和标准、收费项目和标准以及证件有效期的规定和现行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一致。据东方卫视报道,在上海新政策实施后,一位来自
    天也无忧 3476 2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6-14
    防止跳楼, 哈哈开玩笑【图片】  因为是中央空调嘛, 保持室内恒温 || 回复:小边写字楼窗玻璃不设开关的原因是什么?
    “寰球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寰球太辽阔,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历史传统,沉淀了不同的生活习惯。付小费在美国被认为理所当然,在中国却可以给,也可以不给;摸小孩的头部在国内会让人觉得这个小孩挺可爱,在泰国却触犯了禁忌。客居异乡,人生地不熟,可能语言也不通,风俗习惯和国内也存在诸多差异。在海外,你最不习惯的是什么?赶紧互动起来,避免以后出国的同胞“入坑”……还能一起来吐槽呢~回帖格式:在 (国家/城市),我最不习惯的是 。
    小边 4255 75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17-06-14
    如果问移民还有些什么额外好处, 那就是, 父母再也不用成天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了! 逃离了那种畸形攀比的环境, 孩子自由, 当妈的也放松了。曾几何时, 我们一直都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比吃饭, 比个儿高, 比弹钢琴,更比考试分数。 恐怕这是天下父母常做的事。我也不例外。 其实想想这样是好无聊的----一根神经永远牵在别人身上啊。 女儿说, 妈妈你真的需要彻底改, 你念叨一百遍都不能让我变成隔壁家的燕燕!是的, 确实不能。 从她哥哥开始就不能, 现在轮到她了也不能。 我早已发现, 凡是我们为孩子设定的路, 他们都没走; 凡是他们自己选择的, 都做得很积极。 总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 说明做父母的没有安全感, 也不能制造安全感, 是无计可施的下策。下策之下, 还有个更不妙的趋势,那就是,孩子的眼光只有隔壁家小宝, 孩子的主动性点点散尽, 孩子的成长走不出父母料想的模式。最终有谁更快乐,不得而知。我始终相信, 只要孩子品行端正, 遵从内心,天生我才必有用。华人家庭的攀比之风多多少少刮来了加拿大, 好在这
    2703 13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6-14
    我到美国和加拿大, 最不适应的一点就是, 公司写字楼的窗玻璃是不设开关的, 说是长期保持室内恒温. 可惜了这么新鲜的空气! 好在住宅是不一样的, 窗户的开关设备还有很多选择. 
    “寰球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寰球太辽阔,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历史传统,沉淀了不同的生活习惯。付小费在美国被认为理所当然,在中国却可以给,也可以不给;摸小孩的头部在国内会让人觉得这个小孩挺可爱,在泰国却触犯了禁忌。客居异乡,人生地不熟,可能语言也不通,风俗习惯和国内也存在诸多差异。在海外,你最不习惯的是什么?赶紧互动起来,避免以后出国的同胞“入坑”……还能一起来吐槽呢~回帖格式:在 (国家/城市),我最不习惯的是 。
    小边 4255 75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6-13
    不能只想着好处, 也要想想双籍带来的负面因素, 比如出了事两头都不理你, 麻烦大
    终于等到了!中国2017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即将启用!并且,这个“中国绿卡”将拥有中国第二代身份证的功能!困扰海外移民已久的国籍问题终于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手里握着枫叶卡,还要不要入加拿大籍?这几乎是每一个加拿大移民都会面临的问题。想入籍的,理由很多:枫叶卡的延期要求严格,五年内要在加拿大住满两年才能保有身份,万一想要回国发展,就会是个大麻烦;如果不入籍,在加拿大犯一点小错都有可能会被遣送回国,遇上事了,公务员警察往往是“帮籍不帮理”,太没有安全感;去欧洲各国旅游方便了,签证费就省下一大笔。但不想入籍的,原因则更多,大多集中在“回中国太不方便”上:有华人移民说:“我怀孕的时候查过政策,中国公民的外籍孩子入学和国内孩子同等对待。想着我留着中国籍,方便孩子以后回国内上学,基础教育还是中国好。”“朋友6、7年前入籍加拿大,谁知后来,国内知名大企业提供给他一份高薪、上升空间又很大的工作,但是每年必须离境延期中国签证让他烦不胜烦,用他的话说,有事没事的得定期去趟香港或回趟加拿大。如果现在让他重新选择,他肯定是保
    贝雷帽 4014 3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