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5-25
    在这种地方,我的购物自控能力指数一定是零!没办法.....狮子座的"优点"
    今早10点与女友相约市中心的拍卖行"观摩学习",好玩,刺激,还真能买到价廉物美的真货。首要次拍卖的亲身体验,稍后写篇文章记录一下。没想到$35纽就得到了图三的两件实木凳子。中途还跑去约会叹咖啡,又跑去参加了"星期三午餐会"。收关,下午2点女友将婆与新买的凳子送回家。太兴奋,取消了今天的艺馆义工工作。
    龍婆活著 2388 7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5-25
    很不一样的传统文化和生活环境.....收获一定丰富!我倒好奇他们的手工品,有手饰的么?因为我的兴趣也是在手工珠宝制作上
    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是座名副其实的山城, 它是寰球上海拔较高的首都,平均海拔高达3600米,整个城市建筑在一个有雪山夹峙的巨大山谷和它四围的群山上,城市建筑依山势而建,层层叠叠,全城街道几乎都是坡道,整个城市犹如一座碗状的巨型体育大看台。碗底是老城区和城市中央商业区以及政府机关,这里有大片现代化的高楼群,给这个城市增加了几分时代气息,而碗边的山坡上则是密密麻麻漫无边际的各种红耐火砖房,直漫过城市四周的山顶,砖红色成了这个城市的主色调,整个城市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巨大的城中村。二零一七年三月一号早上七点半我们乘坐长途大巴离开的的喀喀湖畔的秘鲁城市普诺,大约在上午十点半跨越秘鲁和玻利维亚边界,一个小时后到达玻利维亚旅游胜地科帕卡瓦纳,在下午一点换乘了另一辆长途巴士继续前行,约在下午五点到达玻利维亚首要大城市首都拉巴斯。这一日之内,我们的大巴车在的的喀喀湖边转悠了好几个小时,这座南美较大的高原湖泊几乎一路没有离开过我们的视野。秘鲁和玻利维亚的边境小镇,远处的那座拱门就是两国的国界线,游客全部下车来边检,照片左边的白房子就是秘鲁海关。 游客在此排队,接受海关检查
    Prisca1966 3232 15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5-24
    1女留学生“辱华”事件,背后是社会价值观的撕裂------都被女留学生“辱华”的视频新闻刷屏了吧?谩骂和喧嚣落幕之后,我们来冷静分析一下这个事件背后的问题。就像这条新闻下面网友对立的评论一样,女留学生“辱华”事件,背后是社会价值观的撕裂。骂她的评论:顶她的评论:美国好还是中国好?中医到底是不是骗人?武术总归能不能打?这三大问题随便在中国哪个地方抛出来,都能引起巨大的争吵。可以说,这三个问题,确实都是“友情必杀器”,哪怕是再好的朋友,都可能因为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看法而闹到绝交。尽管大家看起来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人,平时生活方式也大同小异,但脑子的观念却能相差十万八千里,针锋相对。是什么造成了两大阵营互撕的“吃瓜群众”?我们今天就从称赞美国这件事,来看看真正的原因。2那些年,中国人对美国的赞美------最早为美国“唱赞歌”的中国人当属晚清的一任福建巡抚——徐继畲。他在任上跟很多外国人接触,了解到了美国国父华盛顿的事迹,非常钦佩,写了一篇文章说:“华盛顿真的不是一位平凡的人物。他发动起义的勇猛程度超过陈胜吴广,割据一方的雄才大略超过曹操刘备。虽然已经如刘邦一般手提三尺之剑
    Mr海 2888 9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5-24
    当初我们刚移民到美国, 也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习惯它,融入它,就会觉得其实也不错!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选择来美国读高中。年纪轻轻就远离家庭只身一人在海外求学,这对孩子和家长都是一番考验。美高真的好吗? 正在读美高的同学有着怎样的一番体验呢?走读学校入读后的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 寄宿家庭比选择学校更重要这句话,是在出发去美高之前家长群里的过来之人的经验之谈,两年的体会下来,益发觉得总结到位,对于就读走读学校的中国小留而言,遇上好的住家远比选择学校更重要!住家环境—标准的中产阶级家庭说到这里,先要引出入读美高的另一个没想到,“社交困境(或称为社交困惑)”是贯穿整个走读高中时期的主线(我们放在下一节讨论)。尤其是对于原生父母不在身边的国际学生,更加难以知道孩子在学校的社交环境(除非是孩子志不在此,只要读好书就行了;或者是由于交通条件或语言或性格原因怯于开口,实际上
    海洋海洋 2085 8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5-24
    向我先生学习,how to say NO.....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最怕别人问我这个问题:你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怎么样,符合最初的预期吗?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了吗?之所以害怕面对这个问题是因为我知道答案是否定的,可是又不想承认。我曾经以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财务自由,自己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想送家人什么就能送家人什么。可事实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工作会让你枯燥,渐渐让你失去激情,但是为了养活自己,为了实现财富自由的“远大目标”,你还是要在枯燥的工作中努力让激情复燃。除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我还有好多更遥远的目标都没有实现,比如说一个相爱的人,一方温暖的家,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这些东西都没有实现之前,我应该就没有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吧,也有可能实现了这些目标之后又有了新的更遥远的目标。总之,我真的不想承认自己对现状的不满。于是别人问我的时候,我会跟他们说我的工作很自由,我赚的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相信对的人就在前方的转角等我,温暖的家我们最终都会有的……不可否认,说着这些话的时候是心虚的。见过很多人面对这个问题时的尴尬、忧伤或者假装坚强,所以从来没有问过别人这个问题,因为人艰不拆。同时也很羡慕那些毫不犹豫对这个问题给出肯定答案的人,
    超越自己 2959 4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5-24
    美国的教育理念和系统都比较完善和成熟...
    新东方本月16日在北京发布了《2017中国留学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美国连续三年成为中国留学理想选择目的国。这已经是新东方连续三年发布留学白皮书,此次白皮书通过6000多分调查样本以及结合新东方服务学生历年留学大数据,综合进行比对分析,呈现出中国留学生群体的新变化趋势。教育水平仍是留学国家选择的最重要因素白皮书指出,中国留学人群对目标国家的选择在两年间差异不大,美国仍是最主要留学目的国,50%的学生倾向选择美国,体现了中国留学人群对美国教育的认可。英澳加三国紧随其后并更受欢迎,占比均高于2016年。德国、中国香港、新西兰和法国的占比也有小幅提升,整体国家分布格局稳定。白皮书调查显示,中国留学目的国家的教育水平连续两年都是留学人群选择留学国家的最重要考虑因素,占比达51%,说明留学国家的选择主要是以求学为目的。此外,国家的综合实力以及文化也是留学人群考虑的重要因素;语言环境、气候环境、安全问题、该国的专业优势等因素也占到一定比例。2016年,美国大选、英国脱欧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接连发生,但是留学人群选择目标国家主要取决于该国的教育水平。白皮书调查显示,51%的人认为国际局
    Brizzy 1723 5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5-24
    学到坚持和努力,对你将来很有帮助……加油峨.....
    不断刷新电子邮箱,来来回回跑下楼看有没有我的信件……终于。在经历了漫长的煎熬之后,我拿到梦寐以求的美国TOP 30私立寄宿高中的offer。Finally,Godbless me.我开始安心憧憬着美国的高中生活,但又不得不继续在现实的泥潭里摸爬滚打。这是我最难描述的一段记忆。但我习惯回顾过去,条分缕析解离自己。留学前的这一年里,我有太多细密的情绪,无人能说。但此刻,却想讲给你们听。壹当初拿到offer的快乐并没有持续太久。我总能感觉到有一种奇怪的东西把我和大家隔绝开来。虽然早就经常听到别人家的哥哥姐姐去了美国读大学、读研究生,但在我周围,像我这样初中就去留学的也确实还是少数。初中那个年纪,总有人爱欺负人。被欺负的人一般怂得很彻底。因为留个学,我被贴了标签。成为了他们的消遣对象。书、书包、笔,包括我的头发和衣服,无一幸免。后排的男生们总在大声地议论——“像人家这种好学生啊,就是跟我们不一样”,“留学有什么了不起,假模假样儿的”,“崇洋媚外”……句句刺耳。可我却不敢去辩驳什么。那个年代,被欺负的人,不配有朋友。他们像看freak一
    烦不烦丫 2404 4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5-24
    可以看到一丝不苟的水瓶座女主人
    又一位1920年的"老爷爷"入住。婆再也不敢为他老人家擦澡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婆可是有"前科"的女人。嘻嘻~
    龍婆活著 1792 7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5-23
    真的,到现在回中国探亲,确切体会到去洗手间没有厕纸的不便和不解,有一些地方真的要好好的改进.....
    蓝天很久没看到蓝天了,这么蓝的天空真是赏心悦目呵,用某红色诗人的诗句形容,真想一头扑进新西兰的怀里……新西兰不愧叫纽村,国际航站楼去往国内航站楼的道路就像乡间小径,不过比我们定义的乡路干净太多。如果乡村就是这样的明媚、清爽,我宁可一辈子住在乡下。编者注:某红色诗人的诗句是指贺敬之《回延安》中的句子“满心里说不出话来,一头扑进亲人怀。”信任小妞如厕,我抬头找不着她,起身就去找,忽然想起钱包留在凳子上,回头想拿,对面一位中年男士微笑点头示意他会帮我照看行李。我信任地走了,回来钱包行李一样不少。我妈特别反对我出国,她说,人生地不熟会被欺负,但是我怎么感觉在国内我被欺负得更多呢?比如在国内,像这样一位陌生人,要帮你看钱包,你敢让他看吗?即便是在处处见熟人的小县城,你都不敢这样随便扔包啊。课余半天就办好入学手续,很简单。有几个孩子居然在操场上语文课,这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放学没作业,好多家长和孩子们自发集中到社区公园骑行。很多三四岁的小孩骑辆特小的自行车,更小的就由爸爸背着,看来骑行已经渗透到纽村人的生活。在国内,没有闲暇跟小妞这样挥霍时间。然而我认为,这种挥霍就是孩子不可或缺的成长过程。飞
    霹雳贝贝 2757 2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5-23
    分得很细呢,我们这边只分为普通垃圾和回收瓶两种,但每个星期三就收那些从院子圆砍下来的树木树叉,全部的垃圾袋放那个特大们垃圾桶里....
    话说居住在奥克兰这个环保城市,垃圾分类、用者付费这些措施早就不稀奇了。但是,还有一件事情没有解决啊,那就是日常吃饭多下来的剩饭剩菜,还有瓜皮果壳,各种厨余,如果不做家庭堆肥收关也只能扔到垃圾袋垃圾桶里,放在路边等待市政环卫前来收理。但是,因为这些袋子内含百家饭的各种味道,往往吸引各种小动物隔夜把袋子翻个底朝天,包括找骨头的流浪狗:找剩余面包和谷物的海鸥:还有就算好奇也要扒开闻一闻的猫咪:如果袋子里的厨余太多,早晨起来一看有时是崩溃的:而据新西兰环保部门统计,厨房剩余物质占到新西兰人总垃圾含量的40%!这些垃圾现在的收关归宿就是Landfill——到填埋场里去。而奥克兰环保部门一直以“减少填埋”为最终目标,所以,如何回收各类厨房剩余就成了重要的项目!因为最终的目标是:2040年之前实现‘零填埋’!好消息来了!厨余回收明年启动试点!奥克兰2020年全铺开!新神器就是这个前面的绿色的小桶,这也是奥克兰未来的“三桶组合”标准版:其中黄盖桶收取各种可回收物品,红盖桶收取各种家庭垃圾(填埋),目前奥克兰使用垃圾袋的部分地区,也将分阶段换成更环保的垃圾桶。小动物们望桶而兴叹:而前面这个23升的小桶虽
    张大柱 2166 1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5-23
    古董就是旧旧的模样吧?将它油上古董颜色就好了……
    好想哭!好想哭!好想大哭一场!有洁癖的某婆一大早将刚买回来的1930年出生的古董"老爷爷"擦澡擦成这样。今晚某龍下班回来,都不知怎么向他交待。环视四周,真是,越干得多越多错。所以说,懒人自有懒人福。
    龍婆活著 1664 7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5-23
    【华人说海外】是海那边移民社区联合海那边官方微信群共同举办的在线分享活动,邀请在海外生活多年的华人嘉宾分享教育、房产、生活、移民经历等一手海外资讯。活动分为语音分享和互动问答两个环节,覆盖数千名用户,是您了解真实海外生活的不二之选。如您有意成为我们的分享嘉宾,在海那边微信群分享真实海外生活,请添加微信xiaona-hnb报名,课后将会获得200元答谢红包哦。本期嘉宾:嘉宾介绍:梁波职业经理人&资深背包客,曾在多家国内外有名金融机构担任重要管理职务,现居于奥克兰,对新西兰房产投资有独到见解。活动时间:北京时间5月12日星期五 17:00以下是本次华人说海外分享活动的内容和问答。1、新西兰哪块区域较具投资潜力?新西兰是一个岛国,主要分南岛北岛,全国国土面积26.8万平方公里,比英国略大,比台湾略小。人口只有478万,这个和英国和台湾的六七千万人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人口的分布也很有意思,在奥克兰就占了有将近170万,所以可以想象出奥克兰真的是地广人稀。整个国家来讲的话,我觉得可以投资的地方,无非是几个大的城市,比如说奥克兰。全球知名的旅游城市,气候宜人,经济
    小边 4632 10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5-23
    "没有异乡,只有远方".....远方有一天也会成为你倦恋的家,因为它令你能感受太多的蓝天白云,浓浓的人情味,轻松的学习环境!你说是乡村生活,我说是优闲自在的生活.....
    我们不妨看看这位陪读妈妈在初登陆新西兰之后都有什么所见所闻?希望给你带来一点点新鲜的资讯和感悟——到底对于月野兔来说那些蓝天碧海真的已经是司空见惯的日常了。是移民还是逃离?有人说,我们出趟国就膨胀了,这不顺眼那不顺眼。有人,甚至是亲人指责我,偌大一个中国就容不下你家孩子,你家孩子想成什么才?你家孩子去国外读书就能成大人物?这也是我一直在问自己的问题呵。我每天目送小妞上学,我喜欢拥抱她一下,然后看着她走远,心里弥漫起淡淡的伤感。新西兰再好,到底是他乡,孩子那么小,就跟着我万里迢迢离开家,离开亲人,就为上个学。我也经常问自己,总归是为什么?我从一个乡村老师,走到首府,走到首都,到了中国乃至于某些人眼里的寰球中心北京时,我以为我可以停下脚步,享受生活了。可是,我发现生活很沉重。每天全家人的神经绷得像待发弓箭的弦,孩子的教育,交通的拥堵,狭小的居住环境,人与人之间一碰就触发的愤怒,再厚重的文化,也培养不出孩子大气的格局。当污浊刺鼻的空气成为这座城市的常态,当蓝天阳光白云成为豪华品时,当不断曝出水源、土壤、食品的问题时,我再也忍受不了了,我必须逃离!逃往哪?当年为了留后路,南宁的房子我一直不舍得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5-22
    值得将这一些小东西保存下来......有一天当他们长大了,那份温馨回忆更浓,这是我亲身感受的!
    久违的“难舍难分”的感觉,出现在YY准备离开他十分喜欢的公立幼儿园前。准备离开的日子,一推再推。圣诞节和新年假期结束以后就换到私立幼儿园吧。一开始是这样想的。忽然一日,朋友告诉我,公立幼儿园是1月中旬就开学了呢,不必再独自带孩子太久。转念,等上完首要学期再转吧,那时是4月中旬。YY继续他和朋友们快乐的日子,也继续他和老师们温暖的相处。不久,我病了,越来越重,接YY的时候咳嗽停不下来,说不出话来,和老师甚至不能交流。又转念,转园吧。我再也撑不住,太想休息,即使我和YY一样爱着我们在新西兰的首要个学校。联系新的幼儿园,定好入园的日子,差不多临期的时候,被通知去试听。连续几日中午从公立园接了YY,继续去私立园试听。转到私立园的日子一日之内天临近。我却一直不能鼓起勇气和老师说转园的事情。接到公立幼儿园马上要组织去动物园的通知,这是YY念了很久的事情。于是,厚脸皮又和私立园说,推迟入园2周。动物园之旅,做parent helper,开心的一日之内,大人和孩子。但这之后,就是不得已的离别。翌日送园时,鼓起勇气,和老师说了要转园的事情。我说,我最近身体不太好,也计划去找个工作来支持家庭的生计。然后,
    Ivy缘游 2485 3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5-22
    25年前我刚到美国前半年,homesick 的不得了……半年后找到目标就好多了……时代不同了,现在应该比我们那时更快适应吧……资讯发达多了……
    上一篇文章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并不是懒惰让这里荒了草,而是,我,病,了。这一年的开始,其实特别美妙,在Paihia派希亚跨年,和北京来的朋友一家在奥克兰过春节,还一起去了萤火虫洞、蓝泉、霍比特村。只是,从2月初到5月初,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我都用来生病了,一年的四分之一,就这样过去了。我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没有真正的锻炼身体?陪娃东跑西颠,做家务,这都不是锻炼,虽然已经很累。没有好好吃饭?特别是午饭,就一个人做饭麻烦吃饭无聊,经常凑合一口。睡眠少睡觉晚?虽然已经比不过加班和考雅思撞车的那段日子,经常凌晨两三点钟睡觉,但不时还是希望在娃睡了以后多一点和自己相处的时间,去试探着人生有没有真正“重启”的可能,熬夜是只此的方法。心情不如在国内时好?对蓝天白云好风景渐渐无感,又找不到国内的热闹,有一点落寞和孤单应该是正常的。收关,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管是不是生病,“妈妈”这个角色不可缺席,YY那时还在公立幼儿园,每天中午的时候要接他,陪他玩一下午,照顾他吃饭洗澡,直到晚上睡觉,除此之外的时间,我用来上课,为YY转私立幼儿园做准备,也为明年上小学做准备。期初生病的一个多月,是我把日程排的
    Ivy缘游 3169 10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5-22
    大半是性格小半是环境......我要向你学习....给多些激情和鼓励自己,下个目标上大学....修心理学!
    今天只干了两件事。上午画一条直线花了4个小時。下午包裝一种礼包花了3个小時。还有两小時在路上,一小时吃飯,......哈哈~秋天的畫面是醬紫滴。【婆學山水畫】毛笔:小狼毫。笔毛长1.7厘米。姿势:坐姿枕腕。毛边纸:长47厘米 x 宽38厘米。线条间距:约2毫米。每张线条:约123条。每张需时:约35-40分钟。每天张数:橫5张,竖5张。从早上8点画到中午12点,才画完5张橫线。赶着去做义工。晚上或明天再补竖线。内皮尔,中午时分。阴天,十几度的气温。今天下午在艺术馆做义工,三个小时只干了一件事。哦~应该是一件事干了三个小时?哈哈~整理,分类,打包儿童手工制作礼包。婆的强项。不用交流,不用应酬,......自己干自己的事,还是有意义的默默贡献。呼啦~连艺馆同事都"看不过眼"了,泡了一杯乌龙茶,外加一块巧克力,慰劳婆。So sweet!幸福的赶脚就芥末简单。
    龍婆活著 1528 6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5-22
    真的跟我们廿多年前移民很不一样呢,但有一样是相同的,就是刚开始都很兴奋而接下来就是要去适应那些的不习惯....加油哦!
    是的,直到移民签证获批,搬家到新西兰的事情到了眼前,我们才发现,真的就要离开我们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城市,而越来越多的牵绊与顾虑,总是不可避免的与年龄的增长一起增加,我们已经不能再像年轻人那样,拖着几个行李箱就可以把自己从北京空降到奥克兰。拖家带口+奔四年纪的,考虑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北京的家怎么安置,需要带哪些东西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要不要海运一个集装箱,是否应该把老夏派过去先打前站,双双辞职是不是风险太大,启程的时间定在近期还是远期,怎样才能在奥克兰找到合适的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举棋不定,深夜讨论简直成了“例会”。有那么几天,我们会特别坚定特别一致,要和家人过完春节,赶着2017年初好找工作的时候再过去,顺便拿完年终奖把钱包塞得鼓鼓的(明明是有策划滴~)。又过一阵子,想到前一年冬天家人被雾霾折磨,不断的去医院,咳嗽耳炎发烧,就觉得还是应该尽快启程。虽然白天我和老夏还“故作镇定”的去上班,但一到家就会各种搬家的“规划讨论”,到2016年6月初的一日之内,忽然意识尽快拿到新西兰的永久回头签(2年移民监结束后,就不再必须留在新西兰做移民监了)才是正事儿,特别是各国移民政策都在变化,凡事
    Ivy缘游 3790 19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5-22
    习惯下来慢慢就会变好!
    上一篇文章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并不是懒惰让这里荒了草,而是,我,病,了。这一年的开始,其实特别美妙,在Paihia派希亚跨年,和北京来的朋友一家在奥克兰过春节,还一起去了萤火虫洞、蓝泉、霍比特村。只是,从2月初到5月初,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我都用来生病了,一年的四分之一,就这样过去了。我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没有真正的锻炼身体?陪娃东跑西颠,做家务,这都不是锻炼,虽然已经很累。没有好好吃饭?特别是午饭,就一个人做饭麻烦吃饭无聊,经常凑合一口。睡眠少睡觉晚?虽然已经比不过加班和考雅思撞车的那段日子,经常凌晨两三点钟睡觉,但不时还是希望在娃睡了以后多一点和自己相处的时间,去试探着人生有没有真正“重启”的可能,熬夜是只此的方法。心情不如在国内时好?对蓝天白云好风景渐渐无感,又找不到国内的热闹,有一点落寞和孤单应该是正常的。收关,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管是不是生病,“妈妈”这个角色不可缺席,YY那时还在公立幼儿园,每天中午的时候要接他,陪他玩一下午,照顾他吃饭洗澡,直到晚上睡觉,除此之外的时间,我用来上课,为YY转私立幼儿园做准备,也为明年上小学做准备。期初生病的一个多月,是我把日程排的
    Ivy缘游 3169 10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5-22
    好让自己不要停下来
    今天只干了两件事。上午画一条直线花了4个小時。下午包裝一种礼包花了3个小時。还有两小時在路上,一小时吃飯,......哈哈~秋天的畫面是醬紫滴。【婆學山水畫】毛笔:小狼毫。笔毛长1.7厘米。姿势:坐姿枕腕。毛边纸:长47厘米 x 宽38厘米。线条间距:约2毫米。每张线条:约123条。每张需时:约35-40分钟。每天张数:橫5张,竖5张。从早上8点画到中午12点,才画完5张橫线。赶着去做义工。晚上或明天再补竖线。内皮尔,中午时分。阴天,十几度的气温。今天下午在艺术馆做义工,三个小时只干了一件事。哦~应该是一件事干了三个小时?哈哈~整理,分类,打包儿童手工制作礼包。婆的强项。不用交流,不用应酬,......自己干自己的事,还是有意义的默默贡献。呼啦~连艺馆同事都"看不过眼"了,泡了一杯乌龙茶,外加一块巧克力,慰劳婆。So sweet!幸福的赶脚就芥末简单。
    龍婆活著 1528 6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5-22
    好看!
    1930年出生的"老爷爷"今天被送来了。婆亲自在为它老人家擦澡。一身的老泥,还好没闻到任何"老人味"。哈哈~恐龍立刻用Skype向他老爸做了详细的汇报。还好家公也喜欢婆最近选购的古董家具。欧耶!
    龍婆活著 1937 6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