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139****1870

139****1870

广交天下人,闲谈天下事。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6-10-14
    谢谢你的耐心,发现他们的软件很好用,原来可能有点不对劲儿。
    今天在健身房锻炼,突发奇想,要把每天做的事情都记录一下,至少让国内的朋友看看我们在米国的人生活得多么没意思。这一系列的题目就是《三涵妈妈的凡人小事儿》说说美国的私人健身房-三涵妈妈的凡人小事儿在我家(Montgomery/New Jersey)居住的周围至少有6个大健身房,有的还有游泳池。淋浴,桑拿等等设备齐全,价钱不贵。一个月30到60美金不等。过去的很多年我和家人都在几个大的健身房做会员,享受桑拿和假裤子的泡泡浴。其实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私人健身房和瑜伽馆,我都不理解他们是怎么生存的。上个月中,我从国内回来,胡吃海塞的长了几磅,正琢磨着该到健身房去减肥了。恰巧我家斜对面的私人健身房的教练来做广告,要我去试试她们的私人教练项目。我回国之前一直在我家斜对面的瑜伽馆练瑜伽,正想着回那里去减肥,可是教练找上门,而且还是10年前在我上班的地方教过我们打拳的教练珊楠,当年她刚出校门,踢腿过脑门,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同时她也认出了我。她告诉我这个私人健身房已经存在7年了,搬到我家这边已经2年多了,我居然不知道。我倒好时差,月初就开始和我的教练珊楠一起训练。这个私人健身房提供小组的健身课程,价钱并不很
    三涵妈妈 4112 7
  • 三涵妈妈 发表了帖子 2016-10-14
    老有所乐今年我们的社区春晚恢复老年朋友合唱的节目。这一决定得到了老年朋友的热烈响应。在刘成蓉阿姨的带领下迅速组成了一支平均年龄75岁的合唱队。今天(1/29)是入冬以来最冷的一日之内,但是阳光很好。上午9点半老年朋友成双成对的集中在我们小区的健身房。大家准时到达,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投入练习。倒是我总捣乱让他们轻松一下。他们改编了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歌词,骄傲的放声歌唱自己的幸福晚年,有个阿姨献计献策,让男女生分部,大家都很配合,叔叔们的男生部真是好听!我把合唱的相片传给大姑姐看,她惊讶的說:真不容易,老爸也参加合唱了!是的我的公公婆婆也是合唱团的成员!有一对叔叔阿姨还带着小孙子来参加排练,一个小时的排练很快过去了,大家迅速散去,说回家准备中午饭,相约下周再见!我们的社区是中国老人家的乐园,他们歌中唱到幸福属于Pike Run的老朋友!
    1936 0
  • 三涵妈妈 发表了帖子 2016-10-14
    今天在健身房锻炼,突发奇想,要把每天做的事情都记录一下,至少让国内的朋友看看我们在米国的人生活得多么没意思。这一系列的题目就是《三涵妈妈的凡人小事儿》说说美国的私人健身房-三涵妈妈的凡人小事儿在我家(Montgomery/New Jersey)居住的周围至少有6个大健身房,有的还有游泳池。淋浴,桑拿等等设备齐全,价钱不贵。一个月30到60美金不等。过去的很多年我和家人都在几个大的健身房做会员,享受桑拿和假裤子的泡泡浴。其实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私人健身房和瑜伽馆,我都不理解他们是怎么生存的。上个月中,我从国内回来,胡吃海塞的长了几磅,正琢磨着该到健身房去减肥了。恰巧我家斜对面的私人健身房的教练来做广告,要我去试试她们的私人教练项目。我回国之前一直在我家斜对面的瑜伽馆练瑜伽,正想着回那里去减肥,可是教练找上门,而且还是10年前在我上班的地方教过我们打拳的教练珊楠,当年她刚出校门,踢腿过脑门,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同时她也认出了我。她告诉我这个私人健身房已经存在7年了,搬到我家这边已经2年多了,我居然不知道。我倒好时差,月初就开始和我的教练珊楠一起训练。这个私人健身房提供小组的健身课程,价钱并不很
    4112 7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16-10-14
    这是我五年前写的一篇博文, 先后被多家网媒和杂志转载. 今天是我加入"海那边"的第三天, 特地在这平台重发此文, 以贺女儿的十岁生日以及我一直仍在欣赏叹服的加拿大幼儿教育.-------------------------------------------------------------------让我欣赏的加拿大幼教今年九月, 我家小女就要从日托中心(DAY CARE CENTRE)"毕业"了! 回想过去三年的快乐日子, 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一岁时的小音音, 入托婴儿班.)加拿大幼教("ECE"----Early Child Education), 就是指托儿所(Day Care)阶段的婴幼儿教育----含婴儿班(Infant, 四个月到一岁半), 幼儿班(Toddler, 一岁半到两岁半), 和学前班(Preschooler, 两岁半到五岁)三个年龄段. 之后就进入附属于小学的幼儿园(Kindergarten), 然后升小学.幼教在加拿大是个很受欢迎
    3432 18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0-14
    是的, 生活态度也不一样 
    进了移民圈子, 当然首要话题就是: 移民国外到底好不好?这个话题太大了, 全适用的上帝也不能替你解答. 以我自己移民加拿大多年的经历和感受, 应该说, 移民没有好坏, 只有得失. 在选择的关口, 你不能患得患失, 否则永远止步不前; 你也不能委曲求全, 否则以后怨气冲天; 你更不能苛求完美, 否则你会梦断彼岸. 最重要的是, 看清楚自己想追求什么.关于移民的得失, 不妨让我们先看一段报道吧, 是几年前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沙莎写的一篇文章: "移民的隐性成本----某些东西的价值远超我们想象".作者是从"一个北京的哥儿们最近开始琢磨移民的事情"开始的, 并引用了2007年伦敦大学经济学家Nattavudh Powdthavee运用British Household Panel Survey(英国家庭盘区调查)的调查结果,再结合经济学的定量分析得出----假如一个人从经常能见到家人和朋友的城市搬到另外一个不能常看见他们的城市,他需要每年多挣八万五千英镑来弥补由于远离这些人所失去的幸福; 稳定的亲朋关系可以助长个人的快乐情绪, 这甚至超过了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0-14
    YES, 好坏因人而异, 但社会环境影响价值观 
    进了移民圈子, 当然首要话题就是: 移民国外到底好不好?这个话题太大了, 全适用的上帝也不能替你解答. 以我自己移民加拿大多年的经历和感受, 应该说, 移民没有好坏, 只有得失. 在选择的关口, 你不能患得患失, 否则永远止步不前; 你也不能委曲求全, 否则以后怨气冲天; 你更不能苛求完美, 否则你会梦断彼岸. 最重要的是, 看清楚自己想追求什么.关于移民的得失, 不妨让我们先看一段报道吧, 是几年前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沙莎写的一篇文章: "移民的隐性成本----某些东西的价值远超我们想象".作者是从"一个北京的哥儿们最近开始琢磨移民的事情"开始的, 并引用了2007年伦敦大学经济学家Nattavudh Powdthavee运用British Household Panel Survey(英国家庭盘区调查)的调查结果,再结合经济学的定量分析得出----假如一个人从经常能见到家人和朋友的城市搬到另外一个不能常看见他们的城市,他需要每年多挣八万五千英镑来弥补由于远离这些人所失去的幸福; 稳定的亲朋关系可以助长个人的快乐情绪, 这甚至超过了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6-10-13
    万事开头难,大家都一样!
    谈谈美国学区房上一篇谈了美国学区,这一篇谈谈学区房。这里的学区指好学区,定义已经在上一篇给出了。不要介意排名,只要榜上有名,学校的设施,课程安排,以及各族裔的比例合适就好了。其实这篇小文还真是给国内的朋友看的。前天早晨,经朋友介绍,上海一家媒体要和我谈谈美国的学区房。我发现在国人的眼里这学区房还真不太一样。她说上海的学区房被炒得价钱高的不得了,已经不能负担了,问我是不是有上海人跑美国去买学区房了。我问她,“人们为什么买学区房?”她说,“学校好!”我问:“是进了这种学校就能上好的大学吗?"她说,”不一定。“我问:”那为什么人们还要花那么大的价钱往那里买房。“她说:“不知道。”我告诉她,”在美国上好学区不一定买房,租房就可以了。”她还真不知道这个信息。经常有妈妈问我,怎样选学区?我会告诉她们,在美国的学区不只是学校的事情,还有你住的社区也很重要。我们很多国人不差钱买好学区房,但是总是纠结哪个学校更好。我真的是无法解释哪一个更好,因为排名的标准不一样,还有名次对于个人来说没有任何关系。你是很棒的学生,有时到一个很多学霸的学校还真不一定对你有好处,竞争太厉害。如果你是一般的学生,在任
    三涵妈妈 3121 10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6-10-13
    没人乐意干啊
    欢乐春晚筹备会(01/17/2015)我们社区的活动搞得红红火火,离不开一群热心的乡亲们。近百户中国人,一大群都是住了15年以上的,当年蹒跚学步的孩子如今已上了大学。很多人两个孩子都离开家已经空巢了,尽管我们这里的税很高,但乡亲们自己已经有了很好的朋友圈,仍不舍搬离。每年年初,我们村委会的中国人就要组织一次春节晚会筹备会。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15年了,从老村长一棒一棒的传到我手里,今年走马上任担任总统帅,感觉好呀就是“一呼百应”,叫谁谁来,而且是很期待的。我们今年增加了“新鲜血液”。把大会餐取消,省下来的钱多发奖品和红包。几个传统节目继续保留:小朋友的合唱”我爱PikeRun“,青少年的小乐队,老年人的合唱队。我们今年以家庭为单位多出节目,我们社区人才济济,一家人都会唱歌的就有很多家,足够办“Pikerun好声音”的。邻家们的女孩子也组织起来为大家表演舞蹈。父母们热心张罗,积极参与给孩子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们社区里有教钢琴的老师,有中文学校的正副校长,教务长,有教中文的老师,还有在国内搞幼教的专家,最重要的我们大家都是身体力行的好家长。大家有力出力,还有出钱的!每年大家都很爱这支穿着唐
    三涵妈妈 2211 4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6-10-13
    我会继续努力
    欢乐春晚筹备会(01/17/2015)我们社区的活动搞得红红火火,离不开一群热心的乡亲们。近百户中国人,一大群都是住了15年以上的,当年蹒跚学步的孩子如今已上了大学。很多人两个孩子都离开家已经空巢了,尽管我们这里的税很高,但乡亲们自己已经有了很好的朋友圈,仍不舍搬离。每年年初,我们村委会的中国人就要组织一次春节晚会筹备会。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15年了,从老村长一棒一棒的传到我手里,今年走马上任担任总统帅,感觉好呀就是“一呼百应”,叫谁谁来,而且是很期待的。我们今年增加了“新鲜血液”。把大会餐取消,省下来的钱多发奖品和红包。几个传统节目继续保留:小朋友的合唱”我爱PikeRun“,青少年的小乐队,老年人的合唱队。我们今年以家庭为单位多出节目,我们社区人才济济,一家人都会唱歌的就有很多家,足够办“Pikerun好声音”的。邻家们的女孩子也组织起来为大家表演舞蹈。父母们热心张罗,积极参与给孩子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们社区里有教钢琴的老师,有中文学校的正副校长,教务长,有教中文的老师,还有在国内搞幼教的专家,最重要的我们大家都是身体力行的好家长。大家有力出力,还有出钱的!每年大家都很爱这支穿着唐
    三涵妈妈 2211 4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0-13
    大学也就学了这个,没其他技能了【图片】
    简单说, 不算太难. 如果英语好, 会更容易.对于首要代移民, 无庸置疑, 单为物质谋生, 文科的弱势显而易见. 两者相比, 理工科工作更直接----有技术就能赚钱; 更快捷----培训一段时间就能上岗; 也可能薪水更高----技术骨干年薪上十万一点不奇怪. 所以中国那句"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古训确实是真知灼见. 如今在异国土地上傲视群雄群芳的移民同胞几乎都是理工科类的莘莘学子, 他们凭借勤奋的钻研精神和不断长进的语言能力, 大多能在西方职场占据技术性领域且屹立不倒. 说明一技之长确实能打天下, 而且打到大洋彼岸还一样战无不胜.但那是不是说,以语言见长和与人打交道为主的文科工作就一定是华人同胞的禁区呢? 走出国门之后是不是一定要弃文从理呢?还是看看你自己属于什么类型吧. 如果你喜欢文科, 你英文挺好, 你实在不想放弃过去所学的文科知识, 或即便改学理科了也是赶鸭子上架; 还有, 你愿意接受收入不丰但干得开心的事实等等, 那你就不要轻易地弃文从理----出路一定是有的.其实,不管文科理科, 出国之后都是要学习一段时间才能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0-13
    肯定的 
    简单说, 不算太难. 如果英语好, 会更容易.对于首要代移民, 无庸置疑, 单为物质谋生, 文科的弱势显而易见. 两者相比, 理工科工作更直接----有技术就能赚钱; 更快捷----培训一段时间就能上岗; 也可能薪水更高----技术骨干年薪上十万一点不奇怪. 所以中国那句"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古训确实是真知灼见. 如今在异国土地上傲视群雄群芳的移民同胞几乎都是理工科类的莘莘学子, 他们凭借勤奋的钻研精神和不断长进的语言能力, 大多能在西方职场占据技术性领域且屹立不倒. 说明一技之长确实能打天下, 而且打到大洋彼岸还一样战无不胜.但那是不是说,以语言见长和与人打交道为主的文科工作就一定是华人同胞的禁区呢? 走出国门之后是不是一定要弃文从理呢?还是看看你自己属于什么类型吧. 如果你喜欢文科, 你英文挺好, 你实在不想放弃过去所学的文科知识, 或即便改学理科了也是赶鸭子上架; 还有, 你愿意接受收入不丰但干得开心的事实等等, 那你就不要轻易地弃文从理----出路一定是有的.其实,不管文科理科, 出国之后都是要学习一段时间才能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0-13
    绝不!在加拿大有谁敢歧视,立刻上法庭。谁说结婚了就不能工作?什么年代啊!
    简单说, 不算太难. 如果英语好, 会更容易.对于首要代移民, 无庸置疑, 单为物质谋生, 文科的弱势显而易见. 两者相比, 理工科工作更直接----有技术就能赚钱; 更快捷----培训一段时间就能上岗; 也可能薪水更高----技术骨干年薪上十万一点不奇怪. 所以中国那句"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古训确实是真知灼见. 如今在异国土地上傲视群雄群芳的移民同胞几乎都是理工科类的莘莘学子, 他们凭借勤奋的钻研精神和不断长进的语言能力, 大多能在西方职场占据技术性领域且屹立不倒. 说明一技之长确实能打天下, 而且打到大洋彼岸还一样战无不胜.但那是不是说,以语言见长和与人打交道为主的文科工作就一定是华人同胞的禁区呢? 走出国门之后是不是一定要弃文从理呢?还是看看你自己属于什么类型吧. 如果你喜欢文科, 你英文挺好, 你实在不想放弃过去所学的文科知识, 或即便改学理科了也是赶鸭子上架; 还有, 你愿意接受收入不丰但干得开心的事实等等, 那你就不要轻易地弃文从理----出路一定是有的.其实,不管文科理科, 出国之后都是要学习一段时间才能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0-13
    所言极是
    简单说, 不算太难. 如果英语好, 会更容易.对于首要代移民, 无庸置疑, 单为物质谋生, 文科的弱势显而易见. 两者相比, 理工科工作更直接----有技术就能赚钱; 更快捷----培训一段时间就能上岗; 也可能薪水更高----技术骨干年薪上十万一点不奇怪. 所以中国那句"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古训确实是真知灼见. 如今在异国土地上傲视群雄群芳的移民同胞几乎都是理工科类的莘莘学子, 他们凭借勤奋的钻研精神和不断长进的语言能力, 大多能在西方职场占据技术性领域且屹立不倒. 说明一技之长确实能打天下, 而且打到大洋彼岸还一样战无不胜.但那是不是说,以语言见长和与人打交道为主的文科工作就一定是华人同胞的禁区呢? 走出国门之后是不是一定要弃文从理呢?还是看看你自己属于什么类型吧. 如果你喜欢文科, 你英文挺好, 你实在不想放弃过去所学的文科知识, 或即便改学理科了也是赶鸭子上架; 还有, 你愿意接受收入不丰但干得开心的事实等等, 那你就不要轻易地弃文从理----出路一定是有的.其实,不管文科理科, 出国之后都是要学习一段时间才能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0-13
    基本也是,很正常啊
    简单说, 不算太难. 如果英语好, 会更容易.对于首要代移民, 无庸置疑, 单为物质谋生, 文科的弱势显而易见. 两者相比, 理工科工作更直接----有技术就能赚钱; 更快捷----培训一段时间就能上岗; 也可能薪水更高----技术骨干年薪上十万一点不奇怪. 所以中国那句"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古训确实是真知灼见. 如今在异国土地上傲视群雄群芳的移民同胞几乎都是理工科类的莘莘学子, 他们凭借勤奋的钻研精神和不断长进的语言能力, 大多能在西方职场占据技术性领域且屹立不倒. 说明一技之长确实能打天下, 而且打到大洋彼岸还一样战无不胜.但那是不是说,以语言见长和与人打交道为主的文科工作就一定是华人同胞的禁区呢? 走出国门之后是不是一定要弃文从理呢?还是看看你自己属于什么类型吧. 如果你喜欢文科, 你英文挺好, 你实在不想放弃过去所学的文科知识, 或即便改学理科了也是赶鸭子上架; 还有, 你愿意接受收入不丰但干得开心的事实等等, 那你就不要轻易地弃文从理----出路一定是有的.其实,不管文科理科, 出国之后都是要学习一段时间才能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0-13
    呵呵, 有梦就有望!
    简单说, 不算太难. 如果英语好, 会更容易.对于首要代移民, 无庸置疑, 单为物质谋生, 文科的弱势显而易见. 两者相比, 理工科工作更直接----有技术就能赚钱; 更快捷----培训一段时间就能上岗; 也可能薪水更高----技术骨干年薪上十万一点不奇怪. 所以中国那句"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古训确实是真知灼见. 如今在异国土地上傲视群雄群芳的移民同胞几乎都是理工科类的莘莘学子, 他们凭借勤奋的钻研精神和不断长进的语言能力, 大多能在西方职场占据技术性领域且屹立不倒. 说明一技之长确实能打天下, 而且打到大洋彼岸还一样战无不胜.但那是不是说,以语言见长和与人打交道为主的文科工作就一定是华人同胞的禁区呢? 走出国门之后是不是一定要弃文从理呢?还是看看你自己属于什么类型吧. 如果你喜欢文科, 你英文挺好, 你实在不想放弃过去所学的文科知识, 或即便改学理科了也是赶鸭子上架; 还有, 你愿意接受收入不丰但干得开心的事实等等, 那你就不要轻易地弃文从理----出路一定是有的.其实,不管文科理科, 出国之后都是要学习一段时间才能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16-10-13
    进了移民圈子, 当然首要话题就是: 移民国外到底好不好?这个话题太大了, 全适用的上帝也不能替你解答. 以我自己移民加拿大多年的经历和感受, 应该说, 移民没有好坏, 只有得失. 在选择的关口, 你不能患得患失, 否则永远止步不前; 你也不能委曲求全, 否则以后怨气冲天; 你更不能苛求完美, 否则你会梦断彼岸. 最重要的是, 看清楚自己想追求什么.关于移民的得失, 不妨让我们先看一段报道吧, 是几年前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沙莎写的一篇文章: "移民的隐性成本----某些东西的价值远超我们想象".作者是从"一个北京的哥儿们最近开始琢磨移民的事情"开始的, 并引用了2007年伦敦大学经济学家Nattavudh Powdthavee运用British Household Panel Survey(英国家庭盘区调查)的调查结果,再结合经济学的定量分析得出----假如一个人从经常能见到家人和朋友的城市搬到另外一个不能常看见他们的城市,他需要每年多挣八万五千英镑来弥补由于远离这些人所失去的幸福; 稳定的亲朋关系可以助长个人的快乐情绪, 这甚至超过了
    7090 15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16-10-13
    简单说, 不算太难. 如果英语好, 会更容易.对于首要代移民, 无庸置疑, 单为物质谋生, 文科的弱势显而易见. 两者相比, 理工科工作更直接----有技术就能赚钱; 更快捷----培训一段时间就能上岗; 也可能薪水更高----技术骨干年薪上十万一点不奇怪. 所以中国那句"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古训确实是真知灼见. 如今在异国土地上傲视群雄群芳的移民同胞几乎都是理工科类的莘莘学子, 他们凭借勤奋的钻研精神和不断长进的语言能力, 大多能在西方职场占据技术性领域且屹立不倒. 说明一技之长确实能打天下, 而且打到大洋彼岸还一样战无不胜.但那是不是说,以语言见长和与人打交道为主的文科工作就一定是华人同胞的禁区呢? 走出国门之后是不是一定要弃文从理呢?还是看看你自己属于什么类型吧. 如果你喜欢文科, 你英文挺好, 你实在不想放弃过去所学的文科知识, 或即便改学理科了也是赶鸭子上架; 还有, 你愿意接受收入不丰但干得开心的事实等等, 那你就不要轻易地弃文从理----出路一定是有的.其实,不管文科理科, 出国之后都是要学习一段时间才能
    5250 21
  • 三涵妈妈 发表了帖子 2016-10-12
    欢乐春晚筹备会(01/17/2015)我们社区的活动搞得红红火火,离不开一群热心的乡亲们。近百户中国人,一大群都是住了15年以上的,当年蹒跚学步的孩子如今已上了大学。很多人两个孩子都离开家已经空巢了,尽管我们这里的税很高,但乡亲们自己已经有了很好的朋友圈,仍不舍搬离。每年年初,我们村委会的中国人就要组织一次春节晚会筹备会。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15年了,从老村长一棒一棒的传到我手里,今年走马上任担任总统帅,感觉好呀就是“一呼百应”,叫谁谁来,而且是很期待的。我们今年增加了“新鲜血液”。把大会餐取消,省下来的钱多发奖品和红包。几个传统节目继续保留:小朋友的合唱”我爱PikeRun“,青少年的小乐队,老年人的合唱队。我们今年以家庭为单位多出节目,我们社区人才济济,一家人都会唱歌的就有很多家,足够办“Pikerun好声音”的。邻家们的女孩子也组织起来为大家表演舞蹈。父母们热心张罗,积极参与给孩子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们社区里有教钢琴的老师,有中文学校的正副校长,教务长,有教中文的老师,还有在国内搞幼教的专家,最重要的我们大家都是身体力行的好家长。大家有力出力,还有出钱的!每年大家都很爱这支穿着唐
    2211 4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6-10-12
    买房要看经济实力还有能住多长时间。
    谈谈美国学区房上一篇谈了美国学区,这一篇谈谈学区房。这里的学区指好学区,定义已经在上一篇给出了。不要介意排名,只要榜上有名,学校的设施,课程安排,以及各族裔的比例合适就好了。其实这篇小文还真是给国内的朋友看的。前天早晨,经朋友介绍,上海一家媒体要和我谈谈美国的学区房。我发现在国人的眼里这学区房还真不太一样。她说上海的学区房被炒得价钱高的不得了,已经不能负担了,问我是不是有上海人跑美国去买学区房了。我问她,“人们为什么买学区房?”她说,“学校好!”我问:“是进了这种学校就能上好的大学吗?"她说,”不一定。“我问:”那为什么人们还要花那么大的价钱往那里买房。“她说:“不知道。”我告诉她,”在美国上好学区不一定买房,租房就可以了。”她还真不知道这个信息。经常有妈妈问我,怎样选学区?我会告诉她们,在美国的学区不只是学校的事情,还有你住的社区也很重要。我们很多国人不差钱买好学区房,但是总是纠结哪个学校更好。我真的是无法解释哪一个更好,因为排名的标准不一样,还有名次对于个人来说没有任何关系。你是很棒的学生,有时到一个很多学霸的学校还真不一定对你有好处,竞争太厉害。如果你是一般的学生,在任
    三涵妈妈 3121 10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6-10-12
    既然来留学就要把自己扔到说英语的地方,这是我们的经验。坚决不能住到唐人街!
    谈谈美国学区房上一篇谈了美国学区,这一篇谈谈学区房。这里的学区指好学区,定义已经在上一篇给出了。不要介意排名,只要榜上有名,学校的设施,课程安排,以及各族裔的比例合适就好了。其实这篇小文还真是给国内的朋友看的。前天早晨,经朋友介绍,上海一家媒体要和我谈谈美国的学区房。我发现在国人的眼里这学区房还真不太一样。她说上海的学区房被炒得价钱高的不得了,已经不能负担了,问我是不是有上海人跑美国去买学区房了。我问她,“人们为什么买学区房?”她说,“学校好!”我问:“是进了这种学校就能上好的大学吗?"她说,”不一定。“我问:”那为什么人们还要花那么大的价钱往那里买房。“她说:“不知道。”我告诉她,”在美国上好学区不一定买房,租房就可以了。”她还真不知道这个信息。经常有妈妈问我,怎样选学区?我会告诉她们,在美国的学区不只是学校的事情,还有你住的社区也很重要。我们很多国人不差钱买好学区房,但是总是纠结哪个学校更好。我真的是无法解释哪一个更好,因为排名的标准不一样,还有名次对于个人来说没有任何关系。你是很棒的学生,有时到一个很多学霸的学校还真不一定对你有好处,竞争太厉害。如果你是一般的学生,在任
    三涵妈妈 3121 10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