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139****1870

139****1870

广交天下人,闲谈天下事。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1-02
    这些老人家的子女基本上都是高学历的,他们本身素质也不低。
    中国老人在新泽西都干啥--三涵妈妈的凡人小事儿新泽西是一块宝地,北部离纽约近,南面有个普林斯顿。一年四季气候分明,夏天有海边的嬉戏,秋天漫山遍野,五彩缤纷的树叶,又是登山远眺的好去处。有直达国内的大机场,有很多华人超市,非常适合华人生活。我们这些早期留学生,很多父母都已经80岁左右了。二十年前,家里的父母来帮忙带孩子,现在这些老人家已经非常适应美国的生活,他们有绿卡或者公民身份,美国政府已经把他们包养起来。他们独自住在老年公寓,白天在老人中心活动,政府会按人头给中心一定数量的补贴,中心组织各种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开车带老人家到中国超市购物。每个老人都有中心给的购物券,基本上就是免费去拿。吃不了的还可以给子女,这也算父母为美国子孙服务应该得到的福利。至于医疗保健美国政府也都给这些老人家免费保险。实际上美国不仅是小孩子的天堂,也是没有经济来源老人家的屁护所。至于那些来美国比较晚,没有资格在活动中心免费活动的老人家,不会开车,不会英语,基本上就是在子女的屋内屋外的转悠,在院子里做一些农活。周末子女带着在超市转一转,或者到附近的景点放放风。我们小区的老人家多一些,他们每天上午都会在
    三涵妈妈 1.0w 22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01-02
    在美国待长了的老人家都不爱回国了。我觉得至少待上5年以上的老人家才乐意在这里。福利很好,有绿卡医疗全包,美国政府还给发钱。
    中国老人在新泽西都干啥--三涵妈妈的凡人小事儿新泽西是一块宝地,北部离纽约近,南面有个普林斯顿。一年四季气候分明,夏天有海边的嬉戏,秋天漫山遍野,五彩缤纷的树叶,又是登山远眺的好去处。有直达国内的大机场,有很多华人超市,非常适合华人生活。我们这些早期留学生,很多父母都已经80岁左右了。二十年前,家里的父母来帮忙带孩子,现在这些老人家已经非常适应美国的生活,他们有绿卡或者公民身份,美国政府已经把他们包养起来。他们独自住在老年公寓,白天在老人中心活动,政府会按人头给中心一定数量的补贴,中心组织各种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开车带老人家到中国超市购物。每个老人都有中心给的购物券,基本上就是免费去拿。吃不了的还可以给子女,这也算父母为美国子孙服务应该得到的福利。至于医疗保健美国政府也都给这些老人家免费保险。实际上美国不仅是小孩子的天堂,也是没有经济来源老人家的屁护所。至于那些来美国比较晚,没有资格在活动中心免费活动的老人家,不会开车,不会英语,基本上就是在子女的屋内屋外的转悠,在院子里做一些农活。周末子女带着在超市转一转,或者到附近的景点放放风。我们小区的老人家多一些,他们每天上午都会在
    三涵妈妈 1.0w 22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1-01
    嗯,说明你用爱培养得好啊!【图片】
    圣诞老人是真的吗?每逢圣诞, 每逢孩子问起这个问题, 相信很多北美家庭都会想起多年前的那部经典电影:《圣诞老人存在吗?》(Is There a Santa Claus?)电影的制作灵感来自于一百多年前的一个真实故事:1897年9月21日,家住纽约曼哈顿上城西侧,时年8岁的小女孩弗吉尼娅·欧汉伦问爸爸:圣诞老人是否真的存在?父亲告诉她:向《纽约太阳报》写信询问吧,你会得知真相的。于是弗吉尼娅写了一封短信,寄给报社。编辑弗朗西斯·彻奇收到来信后,决定用报纸的社评予以回复。彻奇曾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一名战地记者,看到过很多血腥场面,并同时感到社会中普遍的绝望情绪。他希望利用回答这一孩子的简单提问之际,亦能对其更深层次的哲理进行一些探讨。于是在1897年9月21日,报纸刊出由彻奇撰写的题为《圣诞老人存在吗?》社评。这篇感人至深的短文迅速引起了读者的注意,被争相传阅。特别是其中“真的,弗吉尼娅,圣诞老人是真的”一句,广为流传,成为这篇短文的代名词。之后的一个世纪里,弗吉尼娅的故事被改编为多部影视片和音乐剧。而《圣诞老人存在吗?》这篇社评,至今仍保持着英文史上最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6-12-27
    孩子从小就培养,尤其是高中生必须做
    社区义工老大上高中时,我们也知道美国高中生需要做义工,但只是随大流的在图书馆做够了20多个小时。帮管理员整理书,他认为这是寰球上最没意思的工作。他真正喜欢的义工是当助教。在中文学校当武术老师的助教,一群小毛头都是好动分子,老师根本管不过来,因为老大学过打拳就做起了教练。好在这里的父母不介意孩子是否学到真功夫,他赢得了孩子的喜爱就是好教练。他还在YMCA的绘画班做助教,这是因为他在学画,老师让他早去一小时辅导小学生,然后再上他自己的课。当然都是不挣钱的,称为义工。这段经历对他很有帮助,记得他写大学申请时就写过自己做小老师的感受。我想这是达到了做义工的目的。老二做义工除了像老大那样做中文学校的武术教练以外,还帮助中文学校的办公室做一些杂活。假期里又去了我们的镇政府(美国人叫市政府)去帮忙。这是我出的主意。因为我上班,白天没时间接送他做事,就鼓励他找骑车能到的地方。他就给政府办公室写了Email,吹嘘自己一番,人家就让他去了。实际上这种地方,随便就能找到活干。最出彩的地方,我是要求他和市长吃顿中午饭。他和那些办事员大妈们混得非常好,当然很容易满足这样的要求,只不过美国的市长是兼职的,忙自己的
    三涵妈妈 2379 2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6-12-27
    从店里买来的,不能生吃!要烤一下
    朋友聚会(Party)--三涵妈妈的凡人小事儿出国20多年,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朋友聚会。当年出国留学背井离乡,把亲戚朋友都留在国内,在异国他乡交上知己朋友是非常重要的。九十年代初在国外,尤其是上学的时期,经济条件都不太好,大家的娱乐活动几乎就是聚在一起吃吃喝喝。我们出国的首要站是瑞典,离北极很近的瑞典夏天太阳下山很晚,最晚的时候有时会到夜里十一点,而一点钟天空又露出了鱼肚白。我们经常和三五家朋友在公园里野餐,烧烤。在冬天,下午2点多就黑天了,周末我们就在家里轮番请客吃饭。每家的好大厨就是这样炼成的!那时候我们交友的范围基本就是系里的同学,还有住在一栋楼的中国邻居,久而久之大家经过慢慢的磨合就形成了固定的聚会群体。孩子们玩的好,大人们聊的欢!在这20多年里一直保持联系。后来到了加拿大,大家已经工作,结交朋友就是公司的同事和周围的邻居。邻居都是因为孩子们能玩到一起大人才相识相知。逢年过节,孩子的生日,都会有聚会。聚会一定是要吃饭的,在瑞典和加拿大时,所有的饭菜都由主人准备,客人一般会送一些礼物给孩子或者给主人,直到来到美国才发现客人都是端着一两个菜来参加聚会。刚开始我还有点不习惯,后来我也
    三涵妈妈 4241 10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6-12-27
    也不全是,一招鲜吃遍天也适用!
    这爬藤不仅是学习好,有奖项,还要练就十八般武艺。这和爬不爬藤没关系,这是人的基本素质培养。其实在美国这个地方,尤其是在我们学区,每个孩子都有特长。很多孩子从小就练过网球,足球,游泳,滑冰,羽毛球,棒球,击剑,武术等多项运动。至于音乐方面,每人至少会两门乐器,有的是三门。还有绘画的技能。我家老大,在体育上,除了学游泳,武术花过很少的钱,在这方面是零投资。老二体育是击剑,老三是游泳。三个孩子每人学六年钢琴,老大收关玩电吉他,还练了唱歌,而且还出了唱片,把2013年流浪的经历出了一盘CD。有兴趣的到他网上听听(www.mohanzhang.com),要是喜欢的就到网上买一盘,或者在ITunes上下载。(我这是给老二做完广告又给老大做)。把我2005年写的小文和大家分享一下,这篇小文叫“学会骗女孩子的本事”。
    三涵妈妈 1985 2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6-12-27
    筛选很严格,必须有真本事,上私立高中有加分。因为这是8年级的学生,对上大学没加分。
    美国男孩合唱团学校--三涵妈妈的凡人小事儿早就听说在新泽西有个美国合唱团的私立学校 (American BoyChoir School),知道在校的男孩都爱唱歌而且有音乐天赋。今天终于借朋友的光有幸参加了这个学校的假日演唱会。演唱地点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礼堂里,两层的礼堂座无虚席,基本上都是学校学生的亲属与朋友。这个学校的学生们是4年级到8年级的小男孩,声音基本都是童音。他们唱歌的表情和投入程度真的让人感动。一台钢琴和竖琴伴奏,大部分歌曲都是清唱,优美的和声让人想到4个字:天籁之音。很有意思的是他们鞠躬谢幕的动作,大家一起先提一下脚跟,两只手搭在一起,在站直鞠躬,我是首要次看这样的表演,非常感谢朋友给我这么一个宝贵的机会。在表演快结束的时候邀请校友上台一起演唱。这是一个保留的传统项目,就是我们高中在圣诞节前音乐会上也有往届的校友参加演出。今天这个学校上台的校友*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家!这个学校今年已经75岁了,是一个非盈利机构,男孩子们各个都很绅士,5年级以上的学生经常在各地巡演。我看他们在演出结束以后,都自己整理舞台,大一点的孩子把活动台阶推上大巴。碰到几个邻居,他们的孩子也在这个学校,
    三涵妈妈 4248 8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6-12-27
    不太厚道啊
    朋友聚会(Party)--三涵妈妈的凡人小事儿出国20多年,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朋友聚会。当年出国留学背井离乡,把亲戚朋友都留在国内,在异国他乡交上知己朋友是非常重要的。九十年代初在国外,尤其是上学的时期,经济条件都不太好,大家的娱乐活动几乎就是聚在一起吃吃喝喝。我们出国的首要站是瑞典,离北极很近的瑞典夏天太阳下山很晚,最晚的时候有时会到夜里十一点,而一点钟天空又露出了鱼肚白。我们经常和三五家朋友在公园里野餐,烧烤。在冬天,下午2点多就黑天了,周末我们就在家里轮番请客吃饭。每家的好大厨就是这样炼成的!那时候我们交友的范围基本就是系里的同学,还有住在一栋楼的中国邻居,久而久之大家经过慢慢的磨合就形成了固定的聚会群体。孩子们玩的好,大人们聊的欢!在这20多年里一直保持联系。后来到了加拿大,大家已经工作,结交朋友就是公司的同事和周围的邻居。邻居都是因为孩子们能玩到一起大人才相识相知。逢年过节,孩子的生日,都会有聚会。聚会一定是要吃饭的,在瑞典和加拿大时,所有的饭菜都由主人准备,客人一般会送一些礼物给孩子或者给主人,直到来到美国才发现客人都是端着一两个菜来参加聚会。刚开始我还有点不习惯,后来我也
    三涵妈妈 4241 10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6-12-27
    是的,中国胃
    朋友聚会(Party)--三涵妈妈的凡人小事儿出国20多年,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朋友聚会。当年出国留学背井离乡,把亲戚朋友都留在国内,在异国他乡交上知己朋友是非常重要的。九十年代初在国外,尤其是上学的时期,经济条件都不太好,大家的娱乐活动几乎就是聚在一起吃吃喝喝。我们出国的首要站是瑞典,离北极很近的瑞典夏天太阳下山很晚,最晚的时候有时会到夜里十一点,而一点钟天空又露出了鱼肚白。我们经常和三五家朋友在公园里野餐,烧烤。在冬天,下午2点多就黑天了,周末我们就在家里轮番请客吃饭。每家的好大厨就是这样炼成的!那时候我们交友的范围基本就是系里的同学,还有住在一栋楼的中国邻居,久而久之大家经过慢慢的磨合就形成了固定的聚会群体。孩子们玩的好,大人们聊的欢!在这20多年里一直保持联系。后来到了加拿大,大家已经工作,结交朋友就是公司的同事和周围的邻居。邻居都是因为孩子们能玩到一起大人才相识相知。逢年过节,孩子的生日,都会有聚会。聚会一定是要吃饭的,在瑞典和加拿大时,所有的饭菜都由主人准备,客人一般会送一些礼物给孩子或者给主人,直到来到美国才发现客人都是端着一两个菜来参加聚会。刚开始我还有点不习惯,后来我也
    三涵妈妈 4241 10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2-22
    嗯, 西方整个社会都一起维护这个信仰的童话, 值得钦佩! 
    圣诞老人是真的吗?每逢圣诞, 每逢孩子问起这个问题, 相信很多北美家庭都会想起多年前的那部经典电影:《圣诞老人存在吗?》(Is There a Santa Claus?)电影的制作灵感来自于一百多年前的一个真实故事:1897年9月21日,家住纽约曼哈顿上城西侧,时年8岁的小女孩弗吉尼娅·欧汉伦问爸爸:圣诞老人是否真的存在?父亲告诉她:向《纽约太阳报》写信询问吧,你会得知真相的。于是弗吉尼娅写了一封短信,寄给报社。编辑弗朗西斯·彻奇收到来信后,决定用报纸的社评予以回复。彻奇曾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一名战地记者,看到过很多血腥场面,并同时感到社会中普遍的绝望情绪。他希望利用回答这一孩子的简单提问之际,亦能对其更深层次的哲理进行一些探讨。于是在1897年9月21日,报纸刊出由彻奇撰写的题为《圣诞老人存在吗?》社评。这篇感人至深的短文迅速引起了读者的注意,被争相传阅。特别是其中“真的,弗吉尼娅,圣诞老人是真的”一句,广为流传,成为这篇短文的代名词。之后的一个世纪里,弗吉尼娅的故事被改编为多部影视片和音乐剧。而《圣诞老人存在吗?》这篇社评,至今仍保持着英文史上最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2-22
    谢谢! 握手! 【图片】
    圣诞老人是真的吗?每逢圣诞, 每逢孩子问起这个问题, 相信很多北美家庭都会想起多年前的那部经典电影:《圣诞老人存在吗?》(Is There a Santa Claus?)电影的制作灵感来自于一百多年前的一个真实故事:1897年9月21日,家住纽约曼哈顿上城西侧,时年8岁的小女孩弗吉尼娅·欧汉伦问爸爸:圣诞老人是否真的存在?父亲告诉她:向《纽约太阳报》写信询问吧,你会得知真相的。于是弗吉尼娅写了一封短信,寄给报社。编辑弗朗西斯·彻奇收到来信后,决定用报纸的社评予以回复。彻奇曾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一名战地记者,看到过很多血腥场面,并同时感到社会中普遍的绝望情绪。他希望利用回答这一孩子的简单提问之际,亦能对其更深层次的哲理进行一些探讨。于是在1897年9月21日,报纸刊出由彻奇撰写的题为《圣诞老人存在吗?》社评。这篇感人至深的短文迅速引起了读者的注意,被争相传阅。特别是其中“真的,弗吉尼娅,圣诞老人是真的”一句,广为流传,成为这篇短文的代名词。之后的一个世纪里,弗吉尼娅的故事被改编为多部影视片和音乐剧。而《圣诞老人存在吗?》这篇社评,至今仍保持着英文史上最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2-22
    嗯, 国内似乎也是, 都是孩子瞎乐, 大人看他们乐了也乐【图片】
    叮叮噹, 叮叮噹----又到圣诞季! 北国的加拿大, 白色圣诞是当然的啦, 但寒冷的圣诞? ... 我们来看看, 圣诞带来的狂热能不能驱走严寒传递温暖?庆祝之一: 热闹的圣诞游行 (Christmas Parade)每年十一月中旬起, 全加各地陆续进行的圣诞大游行标志着圣诞节日庆祝的开始, 从此圣诞气氛高涨, 寒冷中飘荡着的热闹欢腾会一直延续到新年元旦......十一月的加拿大秋风瑟瑟, 在这个落了枫叶又还没有白雪的光秃季节, 唯有人文地制造出一些节日气氛来调剂心情了. 其实这种圣诞游行也可以理解为商家们为圣诞购买季推出的形象广告, 以提醒人们----该为你亲爱的人准备礼物啦! 呵呵, 广告又如何, 人们受用就好! 有什么节日气氛不是由商家制造出来的呢? Just enjoy it!多伦多的圣诞游行总是在星期日举行的, 一般在中午十二点左右开始, 总共维持近三个小时. 而每逢那天, 很多家庭会一早就在游行沿线摆好折叠椅和地毯, 备好零食和热咖啡, 一直欢笑等候游行队伍的来临......开门红----"小丑"闹市必不可少的节目---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2-22
    嗯是的, 凡事都要从童子功开始, 我们大人只能摸爬滚打了...【图片】
    加拿大的冬天来啦! 不过, 我们是入冬不冬眠噢! 冬天的玩法其实更刺激更有挑战性嘀! 来看看我们以往的冬天潇洒游吧. 今年圣诞节我们又要去滑雪了, 希望能把懒散的情绪去掉, 到冰天雪地里把精神振作起来......----------------------------------------------------------------------------------------------------------二月中旬有个"家庭日"(Family Day)长周末, 朋友听说我们在北面的“荒山野岭”订了个度假屋, 不胜惊讶:"那么冷也出去玩?!" 我们调侃道:"就是去领略一下天寒地冻的感觉吧!"冬天的度假和夏天不同. 夏天人们享受湖上泛舟, 林中漫步, 露台烧烤, 树下乘凉, 但冬天的乐趣更在于各种运动, 比如溜冰, 滑雪, 冰球, 冰钓, 冰山攀援, 开雪地摩托, 乘狗拉雪橇等等. 所以在订度假屋的时候, 一般都要考虑周围是否有滑雪胜地, 雪山冰穴, 或开阔而结冰的湖面(有雪地摩托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16-12-22
    圣诞老人是真的吗?每逢圣诞, 每逢孩子问起这个问题, 相信很多北美家庭都会想起多年前的那部经典电影:《圣诞老人存在吗?》(Is There a Santa Claus?)电影的制作灵感来自于一百多年前的一个真实故事:1897年9月21日,家住纽约曼哈顿上城西侧,时年8岁的小女孩弗吉尼娅·欧汉伦问爸爸:圣诞老人是否真的存在?父亲告诉她:向《纽约太阳报》写信询问吧,你会得知真相的。于是弗吉尼娅写了一封短信,寄给报社。编辑弗朗西斯·彻奇收到来信后,决定用报纸的社评予以回复。彻奇曾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一名战地记者,看到过很多血腥场面,并同时感到社会中普遍的绝望情绪。他希望利用回答这一孩子的简单提问之际,亦能对其更深层次的哲理进行一些探讨。于是在1897年9月21日,报纸刊出由彻奇撰写的题为《圣诞老人存在吗?》社评。这篇感人至深的短文迅速引起了读者的注意,被争相传阅。特别是其中“真的,弗吉尼娅,圣诞老人是真的”一句,广为流传,成为这篇短文的代名词。之后的一个世纪里,弗吉尼娅的故事被改编为多部影视片和音乐剧。而《圣诞老人存在吗?》这篇社评,至今仍保持着英文史上最
    2673 6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2-21
    Good question! 火鸡很大, 够六到十几人吃, 看胃口多大吧, 反正一家聚会, 一只就足够. 火鸡的肉质偏硬, 吃起来不象一般的鸡那么嫩滑, 所以要在里面塞很多物料, 让彼此的味道融合, 烤出来才香! 【图片】
    叮叮噹, 叮叮噹----又到圣诞季! 北国的加拿大, 白色圣诞是当然的啦, 但寒冷的圣诞? ... 我们来看看, 圣诞带来的狂热能不能驱走严寒传递温暖?庆祝之一: 热闹的圣诞游行 (Christmas Parade)每年十一月中旬起, 全加各地陆续进行的圣诞大游行标志着圣诞节日庆祝的开始, 从此圣诞气氛高涨, 寒冷中飘荡着的热闹欢腾会一直延续到新年元旦......十一月的加拿大秋风瑟瑟, 在这个落了枫叶又还没有白雪的光秃季节, 唯有人文地制造出一些节日气氛来调剂心情了. 其实这种圣诞游行也可以理解为商家们为圣诞购买季推出的形象广告, 以提醒人们----该为你亲爱的人准备礼物啦! 呵呵, 广告又如何, 人们受用就好! 有什么节日气氛不是由商家制造出来的呢? Just enjoy it!多伦多的圣诞游行总是在星期日举行的, 一般在中午十二点左右开始, 总共维持近三个小时. 而每逢那天, 很多家庭会一早就在游行沿线摆好折叠椅和地毯, 备好零食和热咖啡, 一直欢笑等候游行队伍的来临......开门红----"小丑"闹市必不可少的节目---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2-21
    嘻嘻, 热烈欢迎! 【图片】
    叮叮噹, 叮叮噹----又到圣诞季! 北国的加拿大, 白色圣诞是当然的啦, 但寒冷的圣诞? ... 我们来看看, 圣诞带来的狂热能不能驱走严寒传递温暖?庆祝之一: 热闹的圣诞游行 (Christmas Parade)每年十一月中旬起, 全加各地陆续进行的圣诞大游行标志着圣诞节日庆祝的开始, 从此圣诞气氛高涨, 寒冷中飘荡着的热闹欢腾会一直延续到新年元旦......十一月的加拿大秋风瑟瑟, 在这个落了枫叶又还没有白雪的光秃季节, 唯有人文地制造出一些节日气氛来调剂心情了. 其实这种圣诞游行也可以理解为商家们为圣诞购买季推出的形象广告, 以提醒人们----该为你亲爱的人准备礼物啦! 呵呵, 广告又如何, 人们受用就好! 有什么节日气氛不是由商家制造出来的呢? Just enjoy it!多伦多的圣诞游行总是在星期日举行的, 一般在中午十二点左右开始, 总共维持近三个小时. 而每逢那天, 很多家庭会一早就在游行沿线摆好折叠椅和地毯, 备好零食和热咖啡, 一直欢笑等候游行队伍的来临......开门红----"小丑"闹市必不可少的节目---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2-21
    呵呵, 绝对够, 人们斯文着呢! 西人中午一般都吃得很少很少, 一个苹果加一杯牛奶就搞掂, 象这样的聚餐年年都有大量食物剩下, 只好让员工打包带走. 
    公司每年都举办圣诞聚餐, 时间一般都选择在十二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 有人问, 那不是离圣诞节还远着吗? 是啊, 但很多员工进入十二月就已开始休假了, 想要有个真正齐全的聚会, 时间上可必须提前, 这已是多年的经验了.圣诞聚餐年年有, 但我总不必年年写. 让我印象深刻的, 就是几年前那次小国海风情的聚餐----那一次, 各部门老板齐上阵, 穿上围裙做伺应生!在加拿大呆久了就会明白, 西方人的权位思想是不同于东方的, 不是说人们不想做官, 而是说, 即便做官了也并不会"作威作福". 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尊重和友好才是社会文化的核心价值. 你可以看到亲民的市长省长甚至总理, 同样就可以理解, 为官之道不是高高在上, 而是与民同乐. 这一点, 确实是民主社会的精髓. 所以, 圣诞聚餐, 老板上餐, 没人奇怪, 受之坦然. 想起出国前, 我们单位每年过圣诞节那可是大排多了. 反正是公款吃喝, 谁也不心疼, 干脆腐败到底. 政府机关, 上门来求我们前去消费的宾馆酒店不计其数, 所以我们通常是选一个高雅的地方(到底是过洋人节)去吃圣诞大餐, 酒足饭饱之后再去豪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2-21
    是滴, 吃饱之后就提前收工了, 全体多了半天假【图片】
    公司每年都举办圣诞聚餐, 时间一般都选择在十二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 有人问, 那不是离圣诞节还远着吗? 是啊, 但很多员工进入十二月就已开始休假了, 想要有个真正齐全的聚会, 时间上可必须提前, 这已是多年的经验了.圣诞聚餐年年有, 但我总不必年年写. 让我印象深刻的, 就是几年前那次小国海风情的聚餐----那一次, 各部门老板齐上阵, 穿上围裙做伺应生!在加拿大呆久了就会明白, 西方人的权位思想是不同于东方的, 不是说人们不想做官, 而是说, 即便做官了也并不会"作威作福". 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尊重和友好才是社会文化的核心价值. 你可以看到亲民的市长省长甚至总理, 同样就可以理解, 为官之道不是高高在上, 而是与民同乐. 这一点, 确实是民主社会的精髓. 所以, 圣诞聚餐, 老板上餐, 没人奇怪, 受之坦然. 想起出国前, 我们单位每年过圣诞节那可是大排多了. 反正是公款吃喝, 谁也不心疼, 干脆腐败到底. 政府机关, 上门来求我们前去消费的宾馆酒店不计其数, 所以我们通常是选一个高雅的地方(到底是过洋人节)去吃圣诞大餐, 酒足饭饱之后再去豪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2-21
    呵呵, 难道你还想看到羊和鸡? 早就被大厨切开了! 西人的餐桌上是不会有动物身形的, 否则端上来不吓S人叻! 【图片】
    公司每年都举办圣诞聚餐, 时间一般都选择在十二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 有人问, 那不是离圣诞节还远着吗? 是啊, 但很多员工进入十二月就已开始休假了, 想要有个真正齐全的聚会, 时间上可必须提前, 这已是多年的经验了.圣诞聚餐年年有, 但我总不必年年写. 让我印象深刻的, 就是几年前那次小国海风情的聚餐----那一次, 各部门老板齐上阵, 穿上围裙做伺应生!在加拿大呆久了就会明白, 西方人的权位思想是不同于东方的, 不是说人们不想做官, 而是说, 即便做官了也并不会"作威作福". 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尊重和友好才是社会文化的核心价值. 你可以看到亲民的市长省长甚至总理, 同样就可以理解, 为官之道不是高高在上, 而是与民同乐. 这一点, 确实是民主社会的精髓. 所以, 圣诞聚餐, 老板上餐, 没人奇怪, 受之坦然. 想起出国前, 我们单位每年过圣诞节那可是大排多了. 反正是公款吃喝, 谁也不心疼, 干脆腐败到底. 政府机关, 上门来求我们前去消费的宾馆酒店不计其数, 所以我们通常是选一个高雅的地方(到底是过洋人节)去吃圣诞大餐, 酒足饭饱之后再去豪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2-21
    嗯, 纬度是和沈阳一样, 但估计和哈尔滨的玩法相似吧【图片】
    继续我们的冬天故事 ---- 入冬不冬眠噢! 冬天的玩法其实更刺激更有挑战性嘀! 来看看我们以往的冬天潇洒游吧.--------------------------------------------------------------------------------------------------------------国内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停播之后, 我们感觉挺可惜的, 因为我家小女音音就是爸爸的跟屁虫. 而音音这个摄影师爸爸, 也是个旅行型爸爸, 户外迷爸爸, 可以象见音音也是个热爱旅行的户外生存能力挺强的小蛮妞. 不论是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还是夏日三十多度的酷暑, 音音总能跟随爸爸在冰里走, 雪里爬, 水里游, 林里穿. 她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酷劲儿让她爸很自豪, 却让我这当妈的提心吊胆. 小妞无疑是个女汉子, 我每每叮嘱她爸"看好她", 她就会说"妈妈好扫兴啊"而把我支开, 于是她爸的镜头下就有了一组组音音版的"爸爸去哪儿".如果孩子从小就锻炼, 严寒酷暑算什么?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