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有天一直都觉得澳洲的治安很好,上街从来不用担心被人在后面偷袭,在餐馆吃饭的时候把外套挂在椅子上也不用担心旁边有第三只手。昨天晚上下班的时候在火车上碰见一位老人家。老人家见到我先说CONICIWA,我说I AM NOT JAPANESE。他友善地道歉,然后大家闲聊起来。老人家是意大利移民过来的,会讲七八种语言。我随口问句喜欢这里么。这个大路的问题无非是喜欢,因为这里天气很好阳光沙滩海浪;或者不喜欢,因为太BORNING,生活单调。老人家说坦白说如果不是我有小孩子在这里我一早就回去了,这里治安不好,不安全。啊?!我常常听说意大利的小偷如何如何的多,实在想不到一个意大利人竟然觉得这里治安不好。你看看,这里每星期都有杀人强奸的新闻,比意大利还差么,我忍不住插口。当然!意大利是常常有小偷,抢劫的,但都是有目的的,不像这里JUST FOR FUN。而且这里杀一个人就判三五年,这不是纵容犯罪么?在意大利没有人会对小孩下手,谁伤害了小孩,在监狱里肯定会被杀死,NO ONE TOUCH KIDS。NO RAPE。而且,老人家继续滔滔不绝,这里压力太大了。啊?!我下巴又一次掉下来了。这里的人买了一间房子,就会再想买第二间第三间,包括我也是,要开好车。但在西西里岛,大家都无所谓,NO ONE CARES。。。MORE RELAXED。。。下了火车,觉得不同的眼睛就会有不同的世界。
My Career Path (I)这几天帕斯都很冷,最低温度只有三度。每天早上,我躺在暖暖的被窝里都在挣扎要不要上班;每天傍晚,我对着桌前小山一样的东西都在挣扎要不要加班。结果都是我十二万分不情愿地起床和十二万分忐忑地准时离开公司。工作多年已经总结一条黄金定律,就是无论前面怎么拼命做,到了DEADLINE之前的日子还是一样会发现有做不完的事,那么倒不如前面就不要那么拼命了。毕业后至今一共转了三份工作,这是第四份。每一份工作在当时旁人都觉得是很一般的工作,但是我是一个很有阿Q精神的人,所以自己便也一路坚持下来了。毕业的时候工作已经开始不好找,也参加了不少的招聘会,填了不少外资公司的求职表格,回答了不少why do you choose XXX之类的问题。后来当我有幸真的进了一间有名的外资公司后才发现,把门槛设得这般高的公司其实里面不过尔尔,那些令人诚惶诚恐的答卷只不过是那些外资公司抬高自己身价的一种伎俩。填表,面试,被拒,周而复始。令我真正沮丧的是在一个招聘会里,我拖着疲累的身躯站在长长的队伍里为的是一个在国营电车公司里的初级财务职位。站在队伍里想着外面破旧凋零的电车,觉得自己怎么沦落到如此地步。不过,幸亏在我还未绝望的时候我被一间中资中介机构录用了。那时是真的很高兴,颇有遇到伯乐的感觉,并暗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工作,不辜负别人的知遇之恩。那时我的几个很好的朋友都进了出名的外资公司。大家聚在一起我都会常常听到他们谈论甲公司如何乙公司如何,出差津贴,手提电脑什么的。但是那时的我倒也很自得其乐,想我的公司也不错嘛,虽然人工不高,但是也有中资公司的典型福利,例如过节时候的购物卡,节日奖,出外旅行之类的。自己拿出小算盘拨算一下,安慰自己总共也不会差很多嘛。尽管那时在外资公司出差,一天的津贴是120元,我的是15元。尽管那时外资公司的加薪幅度是二三十,而我的基本收入组成是几百元的基本工资加不定数的奖金。这种差距往往在第一年不会有显著的反映。令我觉得不妥的不是这种外部压力反而是公司内部的声音。本来我对这间中资公司印象很好的,因为从面试开始他们就给我一种很重视人材的感觉。但从我进这间公司第一天开始,我就听到员工对这间公司的抱怨。最令我打击的是连我的师傅也劝我不要久留,没有前途。然后还有同组的小菜。小菜是我们组的骨干,但他对公司的评价除了厌恶就是憎恨。最重要的是那时的工作职位其实专业性不强,不能自我增值。不过,对于一个刚刚进去的新人来说,是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的,所以我就抱着半怀疑的态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刚刚毕业的人,本来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是新的,日子倒也不太难过,又或者我是一直发扬我的阿Q精神。而后来的离开也是无心插柳,冥冥注定。在这间公司里我学会一样东西,就是无论什么工作都要好好地去做,努力始终都会有回报的,尽管之前你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