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7-23
    家有孩子在加拿大留学的家庭, 一般都会盯着利率选好时机换加币。不过利率变化这种事情很难预料, 涨跌也不是个人人力所能掌控, 只好放宽心态吧
    温哥华港湾(BCbay.com)Lynn综合报道:最近,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有目共睹,连破6.74、6.75、6.76、6.77、6.78、6.79、6.80!金融专家研判,一美元兑换七元人民币的汇率,大概指日可待。人民币急跌,美元升值引起川普担心。川普周四批评:“欧元在下跌,中国的人民币在狂跌。但是我们的货币却在上升,这种局面很不利于美国。”川普指责欧洲和中国操纵货币,同时批评美联储的加息政策。人民币急跌也影响到加拿大经济和加拿大华人。瑞尔森大学(Ryerson University)大学教授隋绥说:“近期人民币汇价连续下跌,现象主要是源于中美贸易战,而加币与美元对人民币都有升值。我认为目前人民币汇价下跌幅度对加国经济的影响还在正常范围内。”他认为,目前受人民币汇价下跌影响较大、最直接的加国进出口贸易属于加拿大向中国出口的商品,而这些商品大部分都不是由于价格低廉占优势,而是以高质量赢得出口。也就是说,即使人民币汇价下跌出口商品价格变相提高,加国的商品由于质量有保证、口碑好,依然能出口到中国。图为成功打入中国市场的花旗蔘(联邦农业部提供)进口方面,即使人民币汇价下跌导致进入加国的中国产品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7-23
    如此行径, 着实令人反感!
    你们忘了Lil Tay是怎么凉了的吗?继温哥华华裔房地产经纪的9岁闺女Lil Tay在网上炫富引发舆论热潮后,美国又有华裔一家子,通过炫富走红网络。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温哥华炫富界前辈的启发,这家人也是把自己12岁的女儿推出来,整天在网上炫富。小小的女孩拿着大把的钞票,拼命地闻,一副很陶醉的样子;在视频中秀豪华的豪车名表,劳斯莱斯、宝马i8、法拉利、兰博基尼都是她的日常坐骑;用鄙视的目光喷着没她有钱的穷人… …小女孩叫LingLing,(顺带一提,LingLing这个词和Ching Chong一样,是带有歧视意味的)在社交网络上大肆发布炫富照片和视频,拥有不少粉丝,甚至被粉丝成为“钱王”。看看她图文并茂的Ins:“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清。哦!原来是钱挡住了我的耳朵。”坐在豪车上把头伸出来,数着手里的美元,表情非常享受。LingLing的3岁小弟弟也不是吃素的,炫起富来气势丝毫不输给姐姐。一张稚嫩的小脸儿,和大金链子有些不搭。不知道是谁教他的台词:“我在发光,是金钱让我发光。”甚至小小年纪还会比中指… …很多网友对LingLing的身份都感到好奇,不知道她总
    如故依旧 2402 2
  • 严老师在美国大学城 发表了帖子 2018-07-23
    昨天下午心血来潮,决定试做一下实验室课本里的两个菜谱。并且决定发挥一下,因为家里没有完全一样的食料,课本菜谱上一个是柠檬鸡胸脯肉,我决定做柠檬鱼片。一个是烘烤的健康土豆条,这两个原菜谱每次都是受到学生们的大大欢迎的。我其实是不太喜欢做菜,钻研美食的那种,也算不上吃货。好吃的我也喜欢吃的,但是如果我知道某种东西对我的健康有利,即使不是很好吃, 我也会吃的。即使是很多人觉得很难吃的东西,如果对健康有益,我也会吃。我平时烧菜,也是很简单方便,加很少的调味剂,尽量争取原汁原味,少做过多的处理。一是真的有点懒,二是以少处理的食物更健康。来美国很多年了,刚刚来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都烧中餐的。后面觉得烘箱很好用,就学着做了一些可以在烘箱里做的西餐了。做得最多的是烘整鸡、烘鸡腿鸡翅,烘蛋糕。非常简单方便。还有每年感恩节必做的烤火鸡。有了孩子以后有时候会做些点心,或者是烘土豆,烘玉米,还有从商店里买来速冻的lasagna 或者pizza 放入烘箱,按照盒子外面的说明就好,非常方便。大约7-8 年以前因为工作单位的工作职责调整,我被分到营养食品教学部门负责本科生的营养食品几门食品课的实验室的
    1779 2
  • 严老师在美国大学城 发表了帖子 2018-07-22
    吃过中饭,我们又上了旅游车。首要站是夏威夷的一个Macadamia 坚果皮场,导游向我们介绍了夏威夷的特有的这种坚果的历史由来,告诉我们,其实Macadamia 坚果并非是夏威夷的特产,是从其他地方引进的,夏威夷人只是在原味坚果的基础上大大地发挥了一把,把坚果烘烤成各种各样的风味。沿途导游还一边介绍风景,一边讲解了一些和风景有关很有意思的传说,就像我们的牛郎和织女,白蛇传之类的民间传说。可惜我听过就忘了,只记得其中的一些片段,无法全部重述下来。到农场看到各种风味的Macadamia 坚果,有原味的,加盐,加蜂蜜的,加巧克力的,蒜味的,味的,我们都尝了一下,随便品尝, 然后我们买了两种风味的Macadamia 坚果。农场里还有很多其他的礼品和小吃。一位当地的农民还免费让我们品尝一种特殊苹果口味的香蕉。长得是香蕉,但是只有我们在一般店里看到的香蕉的一半大小, 吃着有苹果和香蕉混合一起的口味。我们再上路的时候,导游指着前面一边丛林告诉我们,电影里许多非洲的丛林的镜头就在这里拍摄的。下一站是north shore,但是我们没有时间停下来,只是开过观望。可以看
    2077 3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7-19
    加拿大不是没有娱乐生活, 而是加国人民的娱乐方式让华人不太理解且不太接受罢了, 而一旦接受并喜欢上的人是非常享受本地的娱乐文化生活的。 不要以为只有酒吧歌厅才是娱乐, 就好比不要以为高楼林立才是经济发达一样。 国内和国外, 相看两不解; 移民不移民, 相问两难答。 还是那句话: 喜欢就来吧, 不喜欢就别折腾了!
    这几年中国掀起移民潮,加拿大也成为许多中国人向往的地方。加拿大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秋天满寰球美丽的枫树,宛如人间仙境。除了温哥华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不冷不热以外,大多数地方的冬季时间长,而且以寒冷著称。加拿大人精心装扮出一个色彩斑斓的秋天,以迎接白色冬季的来临。蜿蜒幽静的枫叶小径,一望无际气势磅礴的枫叶大道。还有枫树掩映下的民居,风格各异安静整洁。前门后窗下,夕阳余晖透过树隙变成无数碎金洒在满地飘落的黄色枫叶上。一幢幢彩色木屋和美景相映成趣,充满人间生气,加拿大人把宁静安逸的生活过出了诗意。而最让国人艳羡的蓝天白云,没有污染的空气土地,还有其他种种,都让人感到安心和愉悦无比。秋天的加拿大,美的艳丽却又格外沉静。每一个为之迷恋的人,都有着一颗恬静淡泊的心。二移民加拿大前先问一问自己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其实移民加拿大相对中国人来说,是价值观的改变,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果做不到这两点即使移民了也会很痛苦。知乎上有很多关于移民加拿大的争论,看到一个从加拿大回流的人的发的一个帖子,历数加拿大种种不好,下面还有很多附和以及反对的留言,看了以后并没感觉谁对谁错,所有观点都指向一个重点那就是你要的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7-19
    瞠目结舌! 我们还能说什么? 【图片】
    最近,华人大妈又上头条了。一位中年女子在美国费城华盛顿广场(Washington Square)徒手抓麻雀的视频火遍寰球。该女子抓到麻雀后,还把麻雀放到了随身携带的塑料袋里。不少网友猜测,她们是不是要带回家去大快朵颐。英国《每日邮报》也报道了。据说,这位女子把麻雀放到塑料袋里之后,它们还在猛烈拍打着翅膀。很多歪果仁表示匪夷所思..这件事发生在米国费城华盛顿广场,环境优美,是很多人喂鸟发呆的地方。每日邮报的报道称,7月11日,NBA投篮教练克里斯马修斯(Chris Matthews)在Instagram上贴出一段视频,视频配文称:“当我和我女朋友在费城公园里放松时,看到了这一幕。Relaxing in the park in Philadelphia and we saw this. Smh my gf caught them snatching birds.”从视频片段中可以看到,这对中年夫妇在公园的长椅上并肩而坐,看似在悠闲赏鸟。可随后男子就先洒饵诱使麻雀靠近。一群麻雀停落在这对男女脚边的地面上,蹦蹦跳跳地寻觅食物。女子这时俯下身,伸出手,慢慢地找准目标。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出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7-19
    政府雇员也是人, 不是机器, 有问题很正常, 反错了被裁掉也很正常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七月综合报道:据相关媒体报道,近年来,加拿大联邦公务员由于失职或无法胜任工作等原因被解雇人数大幅上升。1,316联邦公务员遭解雇相关数据显示,2005~2016年期间,1,316名全职公务员因失职或不称职被解雇,其中726人因失职被解雇,590人因不称职被解雇,另有862人见习期间就被炒掉。据悉,联邦公务员总计26万多人,被解雇人数虽只占一小部分,但逐年持续上升。2015~2016年期间,因失职被解雇人数上升67%,从2005年的55人上升至2016年的92人,期间因不称职被解雇人数从49人上升至77人,升幅57%。对此,工会还表示,因失职或不称职被解雇公务员只是冰山一角,多数失职或不称职公务员只是面临较轻处罚,如书面或口头批评或暂时停职。但到底多数人因失职或不称职被处罚,工会和财政委员会均无具体数字。遭解雇原因就在今年5月,有相关媒体还报道说,加拿大税务局(CRA)在过去4年来共有1,000多名雇员接受纪律处分,其中2014年4月到2016年3月有521宗个案,2016年4月到今年3月则有550宗。而在所有这些案例中,员工被停职,甚至遭解雇的最主要原因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18-07-19
    [楼主按] 这是今天的华语新闻: 再现中国“熊老人”的丢人记录什么都不说。 只能无语......------------------------------------------------------------------------------------------------------不久前一篇《跟子女移民后 中国老人彻底傻眼:这是国外生活?》让很多网友郁闷不已,文中提到许多华裔老人在加拿大的不文明行为引起关注,网友甚至称之为探亲或移民的华人“熊老人”现象。并称在中国大陆遇到“熊老人”现象,由于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罩着”, 罚不得,也拘不得,就是警察有时候也拿“熊老人”没有办法。但是在加拿大就不灵了,法治社会,人人平等,任何人触犯法律都不行,确实不会惯着为老不尊的行为和现象。也因为如此,一些“熊老人”吃尽苦头,因小失大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位在温哥华做翻译的华人朋友,主业法律相关领域,经常被紧急召去现场、警局、法庭为当事人翻译,其中接触比较多的就是这些中国大陆来的老人家。他工作里最常翻译的几句对话是这样的。老人:“我不知道这个不可以啊!”警察:“
    5430 4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7-14
    特意置顶此帖。 加拿大政府的难民政策遭人炮轰的时候, 我也曾纳闷, 为什么政府仍然一意孤行宽待难民? 而我所处的主流机构也一直非常努力地帮助难民,那跟我们华人觉得难民如抹布般的感觉截然不同! 为什么? 这篇文章算是给出了一个简要答案。 其实我也很怕恐怖袭击, 也极端厌恶那些异教人士的偏激行为, 但现在我们至少明白, 坏人很少, 绝大多数难民都是好人, 也曾是社会和经济地位都不低的好人, 还是和我们一样都是离开家乡而来到这片土地上的新移民。 我们混的不好, 并不是被难民抢了饭碗; 难民得到补贴, 也并不等于正常移民/居民少了补贴。 所以, 排除宗教的因素, 我们对难民更应该有同情心和同理心。 
    上个月6月20日是寰球难民日。6月20日之前,我不知道“寰球难民日”;6月20日之后,我发现我也未曾真正的了解“难民”。据联合国难民署(UNHCR)公布,截至2017年底,全球共有超过6500万人由于战争、暴力和迫害而流离失所。这里面有2540万人被迫流亡国外,而成为了我们通常所说的“难民”。在这成千上百万的难民之中,只有不到1%的人又重新得到安置,而超过99%的难民目前依然居无定所。加拿大2016年接收并安置了46700名难民,联邦移民局计划在未来几年安置更多难民。加拿大政府在难民安置上的巨额花费曾一度引发热议,总理杜鲁多的政策也遭受了各种质疑。甚至,很多人对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难民,产生了反感乃至敌意。然而,难民到底过着怎么样的生活?他们果真是“厚颜无耻”和“贪得无厌”吗?他们在被迫远离家园、漂泊他乡的路上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很多人恐怕对此一无所知。难民,是我们一直都知道、但从未真正了解的群体。“我本来可以成为大学教授”Hanadi来自叙利亚。她在法国攻读了化学博士,毕业后回到叙利亚的大学成为助理教授。她本可以成为一名大学教授,科研和授课一直是她的梦想,她希望用自己的知识来改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7-13
    写的很真实, 我们回国都是这种感受。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国内的人不在乎, 是因为他们没有体验过国外文明秩序的社会是什么样子, 所以还会嫌我们矫情【图片】 一句话, 在中国这个社会生存, 一切都需要“争”,不争的人或者礼让的人, 自己吃亏是活该! 这个社会正常吗? 国外的人觉得那当然不正常, 但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认为那正常极了。 那才是无奈吧
    今年五月底,全家从温哥华去日本度假旅行,恰逢家里表外甥大婚,就顺道回上海几天。也算是在加拿大出生,一岁半的女儿首要次回中国。之前身边不少带孩子回过国的朋友们抱怨,国内的空气,水质,食品都让这些出生在国外,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一下飞机就开始咳嗽发烧,上吐下泻。加拿大斯坦利公园他们纷纷劝说,孩子太小,别带回去受罪了。甚至连我们的家庭医生也不赞成。家庭医生在读博期间曾参与过一个关于亚洲儿童药物使用的研究调查,其中,她在中国儿童的用药问题上一直不放心。一再确认我们会回中国后,她专门列了个药单让我们备齐带着,并叮嘱万一娃生病了尽量不要随便使用国内的药物,有任何不清楚的问题可以随时保持联络。老实说,我和先生觉得有点小题大作,如果空气和水都糟糕到让孩子生病,而病了吃药又有问题,那国内的孩子怎么活?这个问题立刻得到了国内朋友们齐整的回应:家里有娃,空气净化器是标配。雾霾天关窗,少出门,家里待着。咳嗽发烧?那就搞台家用雾化机,不用去医院家里就能治疗。雾霾中的孩子净水器当然也是标配。直接饮用肯定是瓶装纯净水,还在喝奶的,建议去买针对性更强的婴幼儿
    海外掘金 2900 2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7-13
    楼主什么时候过来的? 还有一个中国人都没有的学校? 现在已经是绝不可能的事了!“以至于小尾巴每年1.2万刀的学费,都被豁免了。”这话不解。 楼主是移民吗? 如果是, 孩子怎么会有1.2万刀的学费? 难道读的是私校? 
    有一段时间,网路上对阶层固化讨论很是热烈。收关的结论是,上升很难,下跌极易。为人父母者,当为之谋深远,早日送其留学。事情当然不会如此简单。小小年纪留学,放在100年前,是穷苦人家孩子才干的事,还要签生死状的。可是啊,想到家长群里的吐槽、日益逼近的升学,看着孩子渐渐加深的近视、日益减少的笑容,内心是酸楚的。竞争,应该是和自己比,而不是去挤那条独木桥。孩子,你有权利过快乐的童年,走自己喜欢的道路,追逐自己的梦想,选择自己的未来。于是,经过详细考量,2015年,我和八岁的女儿——小尾巴,飞越重洋来到加拿大,一个读硕士,一个读小学。带娃读书,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但在加拿大,老外认为家人团聚,特别是父母和孩子的团聚,是不可抗拒的“人之常情”,以至于小尾巴每年1.2万刀的学费,都被豁免了。开学前,经过预约,我们去学校拜访了校长和班主任,说明了小尾巴的困难。她们也很紧张,说既然小尾巴选择了她们学校,小尾巴就是她们的责任。经过一番讨论,她们设计了专门的方案:给小尾巴安排密友陪伴学习玩耍,力求尽快融入;给小尾巴单独上ESL课程,尽早解决语言问题;利用中英文翻译软件,帮助日常学习和交流,等等。班主任还给我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7-13
    呵呵, 那些被拒的例子倒是黑色幽默【图片】
    加拿大的签证要求一直被称为寰球上最复杂和最不透明的,经常有人会莫名其妙地被拒签。不过,你知道加拿大每年会拒绝多少人的签证申请吗?答案是60万人!随随便便举几个例子都能让人觉得震惊和不可思议。比如环球邮报曾经报道,今年5月底,温哥华举办了第九届寰球广东同乡联谊大会,但该会议的组织者表示,200名中国大陆的与会者原打算申请签证来加拿大,结果199人集体被拒签,包括几十名政府官员,只有一个人拿到了签证。去年,江苏省原计划派出一个高级代表团出席在多伦多举办的中加经济论坛,结果基本上只有江苏省长能够成行,其他包括省旅游局以及南京旅游局的高级官员,都因为拿不到签证而不能出席。旅游界人士透露,今年以来,还有多个中方官方访问团遭遇拒签,大家普遍感觉,申请加拿大签证比美国还要难很多,很多团后来干脆直接取消加拿大的行程!要知道,2018年可是中加旅游年啊,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为此还多次站台宣传,又是承诺增加签证中心,又是增开国际航班之类的。有网友说,现在这样的结果,是不是感觉很搞笑~中加旅游年尚且这么难签,其它时候就更不用说了。明星陈坤就曾被加拿大拒签,害得他不得不在微博上公开“诉苦”:加拿大使馆,我真没想移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7-13
    加拿大在禁止歧视方面确实是做的非常好, 欧美国家中说排第一也不为过
    大体上问出这个问题的,都是有想法或者已经准备要来加拿大留学或者移民的群体,他们关注加拿大,也更想了解真正的加拿大。那今天我就说说加拿大的好与坏,也许你从中能找到答案。加拿大没你想象中那么坏之前跟一个在西班牙留学的朋友聊天,他在西班牙被当地人问过:“你为什么不回中国?你们中国人为什么都爱待在我们西班牙?“我很诧异,为什么会被问出这样的话,花当地人好几倍的学费留学,做着经济贡献,结果还被如此排挤。我朋友说欧洲都是这样,非常的排外,他们认为外来者是会抢他们的资源的。同样,在法国留学和工作的人也有这方面的感觉。更别提排华情绪有些浓重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了。认识在新西兰生活现在想来加拿大的,他之前觉得在新西兰,拿着PR生活挺好的,可是有了孩子之后,担心孩子因为是华裔在幼儿园受欺负(大概是有类似的事情发生),现在打算离开新西兰来加拿大。所以很多人很担心,担心来加拿大会不会被歧视,在这一点上,加拿大对于移民的包容性确实要好过这些国家。因为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除了所剩不多的原住民,谁不是外来者呢?追溯上去,最远的三五代也都是其他大陆的人民吧。所以相对来说,加拿大没有强烈的地域保护,他们相对愿意接纳外来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7-11
    所以在入境审核方面会更加谨慎
    [楼主按] 这是今天的华语新闻, 热点话题: 加拿大签证坊间早已熟知, 加拿大签证是目前欧美国家中难度较高的, 没有之一。 一方面, 加拿大热情欢迎各类移民, 但另一方面又以“移民倾向”堵住各种理由的申请人。 从正面解释就是: 我开门迎接合法移民, 但对其他途径的申请者要加倍防范。 所以它给申请人的印象就是: 你这是哪门子的欢迎啊? 我已经被拒N次了!我家亲戚就有被拒的历史, 但后来重申就过了。 其实每一个被拒签的都是有其理由的, 有时很明显, 有时却很隐讳, 有时又是靠运气。 只能说, 被拒签真的不用灰心, 只要理由正当, 都可以重来; 也许某天换了个签证官, 太阳就出来了!--------------------------------------------------------------------------------------------------据环球邮报报道。加拿大因对寰球开放而自豪,但对数百万签证申请人来说,来到加拿大并不容易。仅去年一年,加拿大拒绝了近600,000名想要短暂停留的人,旅行目的包括旅游、上学、商业、学术会议或仅仅是为了看望家人。根据“环球邮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7-11
    不同性质不能比。 澳洲是移民政策不友好不宽容, 加拿大是政策宽容但执行严格
    [楼主按] 这是今天的华语新闻, 热点话题: 加拿大签证坊间早已熟知, 加拿大签证是目前欧美国家中难度较高的, 没有之一。 一方面, 加拿大热情欢迎各类移民, 但另一方面又以“移民倾向”堵住各种理由的申请人。 从正面解释就是: 我开门迎接合法移民, 但对其他途径的申请者要加倍防范。 所以它给申请人的印象就是: 你这是哪门子的欢迎啊? 我已经被拒N次了!我家亲戚就有被拒的历史, 但后来重申就过了。 其实每一个被拒签的都是有其理由的, 有时很明显, 有时却很隐讳, 有时又是靠运气。 只能说, 被拒签真的不用灰心, 只要理由正当, 都可以重来; 也许某天换了个签证官, 太阳就出来了!--------------------------------------------------------------------------------------------------据环球邮报报道。加拿大因对寰球开放而自豪,但对数百万签证申请人来说,来到加拿大并不容易。仅去年一年,加拿大拒绝了近600,000名想要短暂停留的人,旅行目的包括旅游、上学、商业、学术会议或仅仅是为了看望家人。根据“环球邮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7-10
    在多伦多这边也出现了同样的感觉, 孩子纷纷调离原有的西人家庭, 文化和饮食确实是不可忽略的两大关键因素。 家长的初衷也许是好的, 但现实是西人主人并不认为自己应该承担“后妈后爸”的责任, 除了出租房子, 他们几乎不参与其他责任, 所以这也是一个期望值的问题。 好的主人可遇不可求, 还真有点靠运气!
    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青溪:为了尽快和学生熟络起来,我一般会在测试他们英语水平的空档顺便和他们聊几句天。话题多半和他们如何尽快适应当地学习和生活有关。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如何选择寄宿家庭对孩子留学生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我单纯的想法里,以为中国孩子会选择文化饮食习惯都相同的中国寄宿家庭,没想到这些初来乍到的学生一边倒地选择了西人家庭,并且告诉我,他们的爸爸妈妈认为西人家庭对他们的帮助会更大些。然而,工作经验告诉我,是或许家长们想得太单纯了。他们大多只考虑到和西人“家长”接触有利于提高孩子英语水平,有助于孩子了解和适应当地情况,却不知语言障碍有时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困扰和不便。所以,很多学生住不了多久就要求我们帮他们换到华人家庭。众所周知,年龄越小学语言越快越容易,只要孩子喜欢社交愿意向人敞开心扉,不怕找不到机会练习英语。事实上,中国孩子英语提高慢往往是因为他们喜欢扎推在一块,不和当地人来往。我有时也为他们不肯练习英语而无奈而烦恼。为了让他们尽快度过语言关,我试图多用英文跟他门交流,但他们*要求我讲中文,说是英文听得太累。在加拿大留学,真心不乏英语环境。孩子愿不愿意开口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7-06
    怎么可以?! 这是降低生活质量的愚蠢做法。增加了密度的房子那还叫好房子吗? 人口集中, 绿地被挤掉了, 活动空间变小了,空气质量也变坏了,可享用的资源变少了, 这样的房子称得上宜居之地吗? 也许被挤疯了的人们很快就想逃离温哥华了呢!
    最近,温哥华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在温市议会讨论房屋策略时,临时动议全面修改市内所有独立屋社区的土地用途,全部改为可兴建多户房屋。 罗品信认为,全市均改的做法,有助抑制土地炒作风气。 温哥华的市议会去年通过温市房屋十年计划后,市府职员上月则推出"可负担房屋兴建及财务策略"(Affordable Housing Delivery and Financial Strategy),包括推出总值20亿元的"温哥华可负担房屋基金"(Vancouver Affordable Housing Endowment Fund),以及在独立屋区容许兴建双拼屋的"制造空间房屋计划"(Making Room Housing Program)。 在经过两日公众发言后,罗品信在20日晚的会议当中,临时动议将独立屋兴建双拼屋的计划,加入兴建三户屋(triplex)、四户屋(quadplex)以及其他多户单位(other mul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7-06
    其中有一点比较可行, 那就是来加拿大做农场主
    最近有人问起加拿大特殊专业人士移民的问题。 我不是专家, 但在本地生活久了, 对这种移民方式也并不陌生。君不见, 国内有不少演艺界和体育界的明星都有加拿大身份吗?游泳名将高敏早就移民了加拿大, 在Edmonton 开了个游泳训练馆, 还教出了不少游泳头名呢;歌手蒋大为, 在温哥华隐居了很多年, 收关还是觉得国内市场大而返回央视舞台;上海名伶周璇的儿子周炜, 移民加拿大后一直不被人发现, 直到有一日之内吹笛子表演才被媒体曝光为名人后代。...... ...... 还有很多, 不胜枚举。 就象香港优才计划, 或新加坡专才计划一样, 这些特殊人才是被抢着要的。不过, 加拿大杰出人才移民计划并不一定都是针对鹤立鸡群者的, 普通人也有机会申请成功。下面这段是网上摘录的信息, 更新时间为2018年4月。 有兴趣的人可以继续去搜索相关资源。 祝各位朋友好运!---------------------------------------------------------------------------------------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8-07-06
    不是不是, 只是信息分享罢了【图片】
    最近有人问起加拿大特殊专业人士移民的问题。 我不是专家, 但在本地生活久了, 对这种移民方式也并不陌生。君不见, 国内有不少演艺界和体育界的明星都有加拿大身份吗?游泳名将高敏早就移民了加拿大, 在Edmonton 开了个游泳训练馆, 还教出了不少游泳头名呢;歌手蒋大为, 在温哥华隐居了很多年, 收关还是觉得国内市场大而返回央视舞台;上海名伶周璇的儿子周炜, 移民加拿大后一直不被人发现, 直到有一日之内吹笛子表演才被媒体曝光为名人后代。...... ...... 还有很多, 不胜枚举。 就象香港优才计划, 或新加坡专才计划一样, 这些特殊人才是被抢着要的。不过, 加拿大杰出人才移民计划并不一定都是针对鹤立鸡群者的, 普通人也有机会申请成功。下面这段是网上摘录的信息, 更新时间为2018年4月。 有兴趣的人可以继续去搜索相关资源。 祝各位朋友好运!---------------------------------------------------------------------------------------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18-07-06
    最近有人问起加拿大特殊专业人士移民的问题。 我不是专家, 但在本地生活久了, 对这种移民方式也并不陌生。君不见, 国内有不少演艺界和体育界的明星都有加拿大身份吗?游泳名将高敏早就移民了加拿大, 在Edmonton 开了个游泳训练馆, 还教出了不少游泳头名呢;歌手蒋大为, 在温哥华隐居了很多年, 收关还是觉得国内市场大而返回央视舞台;上海名伶周璇的儿子周炜, 移民加拿大后一直不被人发现, 直到有一日之内吹笛子表演才被媒体曝光为名人后代。...... ...... 还有很多, 不胜枚举。 就象香港优才计划, 或新加坡专才计划一样, 这些特殊人才是被抢着要的。不过, 加拿大杰出人才移民计划并不一定都是针对鹤立鸡群者的, 普通人也有机会申请成功。下面这段是网上摘录的信息, 更新时间为2018年4月。 有兴趣的人可以继续去搜索相关资源。 祝各位朋友好运!---------------------------------------------------------------------------------------
    5547 5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